中国照片档案馆提供 毛泽东在延安(1945年) ==========第1页========== 0月交 00中 之 O 游产陆学的装礼:将 G对心,守 小w第者三 瑞季器N苏 .薄器是忌型>营书荣器书蛛玉冲”娥册器国>蓝王的·器遥惑宋之:征 ※사 ●示9 产心3 出 味+토竺…序滋念扉!囲・】染対●溶属궁남 P 心 字容 0要念悉孩产言晓好出泽学泰系必殿。当才ir西 rシr 行9,子萨3定韩柔致蕊武梁容等菊·户篇少淋云就头州海落·茶泡这奖爱宝“ 的39冰州心 到差苹这 ,e片的$这 州 沁荐状注둔三ヨ・六)券器프료다山吃r 的代GE忘#襟言斋·群产就亲兰器片地士芦·盏薄尽T的芹云言亲滋后玲影方逆 にジ 汁 ÷+wn,@ 며 注芳泡r可进学守 的 可 注守产壮 べ深神零之・治ラ透と短三へ i,学在,发 意尽:李云公座管3三3性送一茶·三英三档中子尊武主鞋式心进柴ご년まrF 湖 意美·陪茂出蒸之“品亲恐恐萧忌话华三茶诗柔宁 4书0 为23 腕 牌 s45・会・色海・英:武品ーない塗器: 特 …2长 茶f.$流,3总 6.3 心s兰态老 乐年若 ==========第2页========== +べがいジ深安ま体マな" 三罗Y心知g火t袋石安2t七,8g10在:一 卡药三装·容1共触要药盆都料好江你过紫名 比5 ○03 。一~霁举些解N你·溪客三 二★ 终送·官照粱Ξ·」胃遥长茶综贺超 ) 数并架家 烂起炮之以中出襟兴会N一料端家兰老蕊关红留滨华妥思半名名州 书一经 安 백~백형9家주安文露A d 宝略凶季N民奖g三:共,柔个宝盆卡酱共智。全¥N国君工华义どを볶以谋南爱·丰运学熙官三。共音·关燃驾浅安安マ드r+·保民器笑巴定了,了里装理星【小寒家 州 1★一⊙经\ 区2·1쌀물·ど는잘받으있는紀·で兴#器定、く金국的威.5莎甚.5 装一生器萃学在起子宝三畫器E=N翠的笑接实空后年 空n0三ě江今以但1学,←农兴关课空工色之名军高又 小的 裕 苦安心型*吴智芒V个含调能。生关经年的武出空王÷N家安に绍 装果架广.女主食云名年老年以女爱吉头 に'翠 之4年室 g趕 端=空中深年套堂以“江貉空卡空汽·华苦菠安军王治空謀病装·必芹F,大智“陆y上,小4G w H に学に紫 r心 个好 …年. ==========第3页========== 出版说明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读过不少哲学著作,写有大量批注。其中有些已经散失,现在编进这本集子的,是毛泽东读十本书的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绝大部分为首次发表。毛泽东的批注与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原书为竖排、原批注为竖写的,现在改为横排。批注文字排宋体,原书文字排仿宋体。批注文字除写在字旁行间的排在原处外,写在书页其他地方的一般排在书页的左边;长段批语和照顾对应关系的少数批语,居中排出。有些批语没有标点,编辑时加了标点。· 毛泽东在批读的书上划有竖线、横线、斜线、浪线、三角、方框、问号和圈、点、勾、叉等各种符号,还改正了原书中一些错排的文字和标点。这次排印,除保留毛泽东划的全部问号外,对于他划的其他各种符号和所作的勘误,只印出了与批注文字和问号相对应的有关段落上的;限于篇幅,在原书其他地方的,没有排印。毛泽东批语中的讹误衍漏,保持原样,分别在尖括号<〉(表示改误)、方框☐(表示去衍)、方括号〔〕(表示补漏)内加以订正。毛泽东批读的各书中的人名、书名、地名的译法及人名号、书名号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编辑时未作改动。原书的文字或标点属明显错误的,作了改正。 ==========第4页========== 2 出版说明 书后附有注释。除对一些人物、事件、专有名词和典故等进行简略注释外,还尽量将三十年代译本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其他哲学家言论的旧译文,注出通行的新译文;将人名、书名、某些名词术语的旧译法,注出新的标准译法。少量未能查清的,暂不作注。 本书所辑文献,除个别件外,系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组和中央档案馆收藏的原件刊印。毛泽东批注各书的时间,有的有明确记载,有的根据批注的内容或批读的版本作出推测,分别在每本书批注的首页注明。有个别件没有注明批读时间。 本书编辑得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组的通力合作。1979年5月至1980年4月,他们对收入本书中的大部分批注作过初步编辑。1986年1月以后,又派人参加了本书的编辑、校勘和注释等项工作。中央档案馆对编辑本书也给予了支持,并参加了《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的编辑工作。一些专家学者,对本书的注释提供了帮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987年5月 ==========第5页========== 3 目 录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 一书的批注(1936年11月-1937年4月) 1-136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 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937年7月以前)……137189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1937年9月) …191—203 附录:致艾思奇(1937年)……204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1938年1月-3月)… 205-276 附录:《读书日记》(1938年2月1日一 4月1日)…277—283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1938年12月以后) …285--302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1939年5月以后)… …303-388 ==========第6页========== 可 录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 一书的批注(1941年3月以后) ………389-446 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一书的批注.…447-452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53—492 读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一书的批注(1964年10月以后)… …493-500 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稿)书的批注(1965年以后) …501-507 注释 .509-538 ==========第7页==========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书末附记批读时间是: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 七年四月四日 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8页========== 、 ==========第9页==========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李达雷仲坚合译 一九三五年六月笔耕堂.第三版全一册五八二页 ==========第10页========== ==========第11页========== 5 绪论哲学的党派性 二哲学是党派的科学 机械论是服从 在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的伊里奇的 盲目的自然,是理 学说中,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的被结合起 论与实践分离,是来,去征服盲目的必然,这是唯一的任务。认识论上的分离。 “理论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这就是认识论上的统一”〔4一伊里奇把自己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评注的中心思想之一,这样明白的力说了。〔第13页)① 自流主义与革 伯伦斯泰因⑤),用他自己所创造的资 命主义的斗争 本主义之平和的进化的发展的理论,来对抗辩证法的飞跃说、革命说。 对于唯物论辩证法的修正,是向着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方面一能动性、革命性一实行的。这种修正是打破理论的活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12页========== 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动与实践的活动的统二之尝试,而这两者的统一在唯物辩证法上,正是“内部的而且不可分的”被结合着。伯伦斯泰因不去提高普罗列达里亚〔6斗争中的能动性与热情,反而鼓吹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之不可能。普列哈诺夫〔7刀…虽然暴露了伯伦斯泰因的观念论,·却没有冲倒修正派在辩证法问题上曲解马克思主义的那个根基。特别是他并不曾顾虑到修正派放弃了“辩证法上决定的东西”一一对立的统一。伯伦斯泰因及其一党,建立阶级协调论代替对 辩证法的本质 立的统一的法则。…最后,对于辩证法 即对立的统一法 的本质之无理解表现得最厉害的地方,是 则。 普列哈诺夫和其他少数派在一九一四年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公然喊出“防御祖国”的布尔乔亚8)的口号。…〔第14一15页) 三 为党派的哲学而实行的伊里奇与少数派9)的斗争 少数派的实践观,是机会主义的把实 ==========第1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践迎合于现实,这种实践观,产出和现实完全不同的现实的反映,完全不同的理论。少数派…终于从现实的具体形象中排除了给现实以具体性的东西,即排除了特定阶级的革命行动。伊里奇估计着我们怎样 抗日民族统一 进行并向什么方向进行,才能够具体的更 战线能够具体的更 好的推动各阶级的势力。但少数派却不这 好的推动各阶级的 样,他们只记述现成的东西,并没有指摘 势力。 在普罗列达里亚与农民的积极的革命任务之上,能够发生什么事 “他们不指明普罗列达里亚在一定的瞬间应当怎样去‘推动革命的发展’…只是记述过程的一般,关于我们对于现实的具体任务却不曾提起。我们看看新火花派10)说明自己思想的方法,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对于与辩证法的观念无关的旧唯物论的批判。马克思说:哲学者们,只是各色各样的说明了世界;但紧要的事情,是变革世界,新火花派的人们,虽曾努力记述并说明在他们眼前发生着的斗争的过程, 目前斗争的正 却完全不能定出关于这个斗争的正确口 ==========第14页==========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确口号是抗日民族 号,他们杂乱的进行,而指导却是拙劣; 统一战线,而首先 他们忽视了党一能动的意识着指导的 的问题是国内和平 作用即变革的物质条件,并站在前卫阶级 即国共合作。 先锋的党一在历史上所能做的并且必须做的工作,因此把唯物史观降低了”11。(伊里奇)〔第25-26页)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经过少数派的手, 从九O五年俄国现实基础上实现出来的 那种具体条件被割离了。一方面原理变为 以离开一般联 空虚的一般的命题一公式化;另一方 结的个个散乱事实 面,离开了原理的新事实的记载,提供了 为满足,现在正有 迂回的经验论。就是提供了只记载在一般 此种人。 联结之外的个个散乱的事实就觉得满足的那种理论。 …伊里奇依照辩证唯物论的原则,不从一般的命题出发,而从客观的现实的运动出发,从客观的现实的一切方面的考察出发,从各种阶级的地位与任务的分析出发。 ==========第1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 不从具体的现 少数派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 实出发,而从空虚·虚的理论的命题出发,所以结果违背了唯的理论命题出发, 物论的世界观之第一的而且根本的要求。 李立三主义和后来对于辩证法的背叛,与对于唯物论的背叛,的军事冒险主义与 是怎样联系着,这可以从少数派的实例看 军事保守主义都犯 出来。少数派把离开具体发展的死的抽象 过此错误,不但不 作为对象,造出了产生任意的主观的非唯 是辩证法,而且不 物论的解释事实的地盘。 是唯物论。 说透了李立三主义与军事冒险主义及保守主义。 主观的非唯物论的立场更加是那样,它们偶然的从现实把事实分离出来,往往表面的机械的使它互相统一。在这种情形建立了孤立的解释那个事实的基础。这叫做折衷主义。在折衷主义之下,丧失一般 十分注意 的基础及个个事件间的联结。联结个个事实,个个方面的一般基础,·这正是具体的 例如被日本帝 现实,即一定的社会。如果不从具体的现 k·iに ==========第16页========== 1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国主义支配的半封 实出发,而从极抽象的理论的命题出发,在 建的中国社会① 这种情形便丧失一切基础一因为有这个基础,各种事实才不能不在特定方式上被统一起来。在一般的基础丧失时,联结就变成人工的任意的产物,重要的各种事实被放弃了。伊里奇说:“在社会现象的领域 就必须无例外 中,最流行的方法,最无益的方法,莫过 的把捉与中国苏维 于分离个个小事实和玩弄实例。为要在事 埃战争有关系的事 实上奠定基础,就必须无例外的把捉与所 实的总体,即革命 考察的问题有关系的事实的总体,而不是 战争的特点,而不 个个的事实。否则就会任意的选择并搜集 是打中心城市与堡 事实,就会无视整个历史现象之客观的相 垒主义等个个独立 互依存的关系,为了注重无意义的事情,而 的事实,这种事实 采取‘主观的'处理方法”12]。〔第27-一29 总体就是联结个个 页) 事实、个个方面的 一般基础。 …少数派与其他类似者为辩护自己 抗日战争与反 的背叛而树立的防卫祖国的有名的口号, ①这句话批在“联结个个事实,…即一定的杜会”的旁边。 ==========第1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 蒋战争并不是不能 在诡辩中使保护祖国的运动与国际主义结 相容的 合起来。国际主义与保护祖国运动并不是 孙鸣九〔13).不能相容的一一第二国际阵营中发出了这说 种话。…〔第30一31页) 1450 第一章唯物论与观念论 唯物论及观念论的本质及根源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作用于自然,并 实践使人 们确信物 且直接变化自然0使物质受人类的影响6 质是客观 在这种情形,人类深信物质是客观的存在 的实在② 着。 苏联劳动阶级当着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内工业化、电气化、改造农民阶层、并且与豪农14)实行阶级斗争时,他们不疑惑 ①这是毛泽东注明的本章页数。 ②这是排在原书正文旁边的提要,本书仅选取与毛泽东批语有关、且有批划的部分排出。 ==========第18页========== 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国是否存在 苏联离开他们的意识独立的客观的存在着。他们深信在日常的实践上,苏联现实的存在着,普罗列达里亚为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现实的存在着。〔第49页〕 五 康德及马克思主义之新康德主义的修正 殖民地资产阶 …德国布尔乔亚的发达之比较落 级类似此种情形 后,以及他们之依存于封建制度,规定了 他们对于布尔乔亚革命的态度之二重性。德国布尔乔亚,一方面梦想苹命,梦想废除封建的桎楷;他方面害怕革命,投靠于封建领主,而与他们妥协。〔第121页〕 六新康德主义 …那么,社会生活受什么所支配呢?正是对于这问题的回答,表现着里喀尔特15)的观念论哲学的特性。在社会中,价值支配着。这个价值,并不是人类在其实践 ==========第1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3 的活动中用作估评种种事件及现象那样的规准。里客尔特说,这个价值是主观的并且相对的,他依存于各个人的意识。支配社会的价值,不依存于各个人,在这种意义上,它是“客观的”。里喀尔特随后行着极端混乱的论述,表现出他不能给与价值的定义。〔第139一140页) 七黑格尔主义和带有少数派 色彩的观念论 .... …普列哈诺夫的特征,就是:他不理解辩证法的要点即统一的分裂;他无力发见引导到矛盾的根本的东西;他试图把矛盾和解;他不理解辩证法与认识论之辩证法的同一性。…〔第160页) --… ==========第20页========== 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620 第二章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 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在 如前章所说,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 马克斯〔16)主义中 圭义中,是决定的要素马据恩格斯的定 是决定要素。 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及思维的 一般发展法则的学间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不同。形而上学把事物及其知的反映(即概念)②,当作不变的东西,凝固了的东西去观察,而辩证法却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运动上、在其发生与消灭上,去把握事物及 客观世界是发 其知的反映(即概念)。辩证法教给我们, 展的,主观认识也 不但客观的现实是发展的,并且认识也是 是发展的。 发展的 8 七月革命以后, 九一七年七月革命以后,… 客观形势发展了, 伊里奇明白的指出:应当理解变化了 主观认识也应跟着 的现实怎样使人们认识新的矛盾,新的联 ①这是毛泽东注明的本章页数,本章实际只有0页。 ②“即概念”两边的圆括号系毛泽东所加。 ==========第2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5 发展。认识新形势 结。他指出了“一切权力都归苏维埃”这个 中的新矛盾与新联 口号,到七月革命止,它正确的反映了一 结。 九一七年革命中的阶级势力和党的相互关系。在一九一七年革命的一定阶段上,一切权力都归苏维埃这个口号“是向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一步的、能够直接实现的第一步的口号。它是苹命的和平发展的日号,从二月二十七日到七月四日为止,是可能的,当然义是最有望的东西,但在今日,却无条件的变为不可能了”1刀。一一 伊里奇指出阶级势力的配置在根本上起了 变化,并且这样写着。这个口号,在今日已不正确了。因为在新的情势之下转移权力,只有依据公然的革命才是可能的 8 现实变化着、发展着。我们关于现实 的认识包的者聚实一同变化。但是,我 反映论不是 们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受动的反映现 被动的摄取对象, 实,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象照相镜那样,无 而是一个能动的过 条件的援①映在自己眼界中的一切对象8 程。在生产和阶级 人类的认识,是当作一个动因被包含在多方 ①原文如此,似系“摄”字之误。一编者 ==========第22页========== 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斗争中,认识是能 面的社会的实践之中的能动的过程。在生 动的因素,起着改 产和阶级斗争中,人类的认识,表现为能 造世界的作用。 动的起作用的动因,参加于世界的改造8 例如伊里奇提起一切权力都归苏维埃这口号怎样变化了的问题,不把这个口号当作受动的反映革命的现实的东西去观察,而把它当作在革命的实践上决定大众 ス 可以前进的方向,并团结他们的力量去观 新的形势引导 察。…如伊里奇所说,变化了的现实, ンーーーース 到新的口号,新的 如何的引导到新的口号、新的认识;并且 口号反映了形势的 这新的认识,能动的反映出现实的新矛盾, 新矛盾,并指导群 它本身是向着现实的变革的一条道路メ≈ 众团结起来为改变 8 “看前面勿看后面。勿用陈旧的阶级和政 此形势而斗争。 党的范畴,要用新的,七月革命以后的范 2发 畴”。(18) 8 九月以后再变 从七月到九月这个阶段上变化了的阶 化了的形势,又引 级关系,变化了的革命的实践,使伊里奇 出苏维埃口号,但 能够再度提出苏维埃的问题,作为在阶级心www2 aaa款 此口号的内容大不 斗争中夺取国家权力的手段多…这个新 同于过去的苏维 口号,并不是重复着与七月革命以前所定 埃。 出的东西相同的口号,它是由于革命的实 ==========第2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7 践之斯内容而被弄得丰富了的东西。新的 神兴社公藤 苏维埃,不论从阶级的构成上看, 韵,专威旗笔命的变车中它的作用意,都与以菌 不同〔第193-196页) O 认识主体 阐明了这种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法,阐 在社会的 明了现实与认识的充满矛盾的运动的人, 实践过程 中起变化 首先是马克思8马克思指示了:现实与认 在实践中实现 识—一客体与主体一之辩证法的统一,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 实现于社会的实浅之历史的发展中3不只 法的统一。 认识客体,并且认识主体,也在社会的实践 改变外界,同 过程中起变化。人类作用于外部自然, 时又改变自己。 面变革它,同时又变革自己的性质一马 费尔巴哈:主 克思说。…与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一样,费 体与客体都不是历 尔巴赫19]也不把认识看做历史的过程 史上发生与发展的 在费尔巴赫说来,认识是不变的自然之不 东西,认识是不变 变的凤映合在他说来,认识主体,也和认 的自然的不变的反 识客体相同,是不变的,不发展的东西,而 映。二者的统一, 是在实践过程之外被把握的。他以为主体 是不变状态的统 与客体的统一,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不是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上发生的东西;他没有 ==========第24页========== 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看到社会的实践变化了认识的客体。… 人类的感官是 他并不理解:物质的=感性的人类,连同 在劳动过程中发展 他的五官,.都是世界史的产物。他不知道: 的与分化的。 人类的感官,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在人类的实践之历史的发展中,都不是不变的东 西而是发展的分化的东西8…费尔巴赫心目中的人类,不是由于社会的活动而能 动的改造世界的主体,而是真观的实体8 马克思批评他说:“他不离开抽象的理论之范围,他不在使人类变成现在这样的一定社会关系中、不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人类,所以他决不能到达于现实的存在着活动的人类,面停业于所谓《人类’的 抽象的人与具 抽象物的境界,只能感觉上稍微认识‘实 体的人 在的,个别的,肉体的人类’”C20)。… 8 认识的主体与 马克思说过,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变 客体的变化,在革 化,在革令翔中显现得盛烈雨明二8这 命期中现得特别强 层,可以用革命的实例表示出来。普罗列达 烈,例如俄国无产 里亚,在俄国革命过程中,一面变革现实, 贮然贮效 阶级与中国农民。 同时在根本上变革着他们自己的性质 兴的对x朵欧默关欲 ==========第2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9 …黑格尔是观念论者,他不承认离意识独立的客观世界之实在性,所以主张认识的能动性,首先是在于思维或绝对精神能动的创造出为这种精神的“他在”的自然。能够成就独自的发展的东西,据黑格尔说来,只是能动的思维。自然界一切种类的发展阶段,都被给与于精神之中。思维,“主观精神”对于自然之能动的认识,虽是发展的,而自然本身却不发展能动的精神,据黑格尔说来,在认识自然,即认识客观世界时,就是认识它自身的“他在”,即认识自己。照这样说,认识之能动的主体,与其客体,在绝对精神上变为一 赫格尔C21)把 致的东西,同一的东西2黑格尔不用这个 客体消解于主体 来解央认识上主客关系如何的问题,却把 中,把主客等同起 客体解消于观念的主体中,离这个问题的 来。 解决愈远了。 费尔巴赫暴露了把主客看作同一的见解之观念论的性质。他说,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视为同一,弄到使任何认识都成为不可能;因为认识不是与现实同一的东 ==========第26页========== 2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西,而是现实在人类的感官及思维上反映了的东西。费尔巴赫主张,认识客体与主体不同,它是离人类意识独立的自然。不 费尔巴哈不了 过费尔巴赫未曾理解主客统一之辩证法的 解主客统一之辩证 性质,这是在前面说过的。 法性质。 蒲列哈诺夫对于认识论的理解,并不曾注意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费尔巴赫所下的深刻的批判,仍没有超出费尔巴赫的范围,蒲列哈诺夫,与费尔巴赫一样,没有理解辩证法的本质、对立的统一的法则,所以他没有在辩证法上考察认识论。他不能阐明认识的充满矛盾的性质,不能阐明认 胶 热与社会的实腿之结盒品关于主客统二问 普列哈诺夫以 题,仍旧站在费尔巴赫的立场。他与费尔 为主客统一带有与 巴赫一样,虽然表示了主客统一的物质,而 实践活动无关的直 这种统一,在他说来,带有与实践的活动 观性,这是因为他 无关的直魂些3他与费尔巴赫一样,主张 不了解辩证法的本·主客的统一,被给与干在自己为主体同时质(对立统…法 在他人为客体的个人之中。他不但没有批 则),所以不能在辩 判过费尔巴赫,并且追随于费尔巴赫之后, ==========第2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书的批注 21 证法上了解认识 重说人类的本质是他的肉体,没有见到 论,他的反历史主 人类的本质并不是肉体的东西,而是社会 ンッ会 义是同费尔巴哈一 的性质8认识论中蒲列哈苦夫的反历史主 装 效 样的。 义,是从这种地方发生的8 …机械论者亚克瑟洛特(22)不能理解对立的统一之辩证法的本质,机械的考 机械论一只 察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在这种关系中, 看见相互关系,不 只看到相互的关系。没有看到历史的实践 看见相互渗透。 过程中两者的湘互渗透之辩证法的统二8 德波林不知主 …德波林常常说起主体与客体的辩 客相互渗透是在社 证法,说起两者的相互渗透,却不曾理解这 会实践中实瑰的, 种相互渗透是在实践上实现的,因而在事 只有机械的性质 实上证明了他没有理解这辩证法的能力8 (外的、直观的),没 对立的相互渗透,在德波林之下,没有辩 有辩证的性质,从 证法的性质,只有外的性质,而终结于 实践分离了认识。 主体与客体之单纯的移动8他说,主体变 为客体,客体变为主体。于是我们依据蒲列哈诺夫及其门徒的谬误的实例,看到如下的事实。即,从实践分离认识,不理解认识上的辩证法的作用,到了解决主客统一的问题时,必然要走到直观的立场,走到 ==========第28页========== 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费尔巴赫主义。〔第196一203页〕 认识过程的阶段与动因 如何认识外界 前面说过: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实 的问题,在实践以 践的发展为基础而实现;人类如何认识周 0 外是不能解决的。 围世界的问题,在实践以外是不能解决的。 0总x 认识运动的路 现在我们来详细研究认识的运动的路程; 程 说明认识的运动在其发展上通过什么样的阶段,说明这种运动是由什么动因构成的。 当作认识物质的现实之主体面出现的 认识主体是社 东西,如前节所说,不是从社会游离了的 会的阶级。 个人,而是社会的人类,社会的阶级。在 O微 阶级社会中,周围世界的认识,带有阶级的性质。在阶级斗争上,从“自在的阶 发O 无产阶级的认 级”转化为“自为的阶级”的普罗列达里 识发展过程,是阶 亚的认识之发展,成为阶级的认识之运动 wwwwwwwwwm 级认识运动的标 的标本。… 本。 然则普罗列达里亚的认识,是怎样发展,并通过怎样的阶段呢? 普罗列达里亚,在其发展的最初期,还不曾完全意识到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实。 ==========第2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23 这一层,在英国的产业革命时代,就可以明了看出来。当时,普罗列达里亚对于资 土地问题 本主义的理解,非常浅薄,劳动者们虽然随 中国革命 着机械的采用而成为产业预备军而被抛弃 战争问题 于街头,但他们却不能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看出自己的贫困的原因,而只是在机械当中去寻找那原因。他们不对布尔 对轮船、对汽 乔亚作意识的阶级斗争,而做出了反抗机 车 械的暴动。…普罗列达里亚,由于抗抵 第一期:非常 机械的运动,就已经是和成为阶级的资本 浅薄,不了解资本 家或布尔乔亚斗争过了,只因他们不曾理 主义本质,采取了 解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才做出了错误的 错误的斗争方法, 斗争方法。那时普罗列达里亚,虽不曾理 O 还在“自在阶级”的 解资本主义的剥削的本质,而对于自身所 阶段。 受的一切压迫和剥削,却已经是感觉到意识到了。他们为饥饿所苦,又不能满足迫切的生活的必要,他们被放置在今日或明日就要和家属一同挨饿的运命之下。因为 中国对帝国 这样,所以劳动者们只知道恼恨自己所属 主义的认识 的企业家,还不知道那企业家即是剥削者阶级的代表。普罗列达里亚是自然的起来 ==========第30页========== 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反抗的;他们的斗争,不是基于资本主义发展之科学的理解,而是基于在奴隶生活 条件下得到的体检与知凳。然而他们与企 第二期:由于 业家作日常的斗争,与其他企业中的劳动 日常斗争的实践, 者相接触,以及资本家们互相支持的事实 资本主义的现实发 的反复等一这一切事情,就弄到使劳动 展了,使得无产阶 者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雇佣劳动与资本 级懂得了资本主义 间的斗争)6教训他们在自己的主人一个 的本质(剥削关系 人物之中,去看出一个剥削者阶级、布尔 与阶级斗争关系), 乔亚的阶级。阶级斗争的日常的实践,使 马克斯主义出现 得普罗列达里亚对于周围现实的认识,从 了,进到了“自为阶 自然的感觉和体验的阶段,提高到革命的 级”的阶段。 变率现实的水平6干是说明整本主文的不 盾及其没落的必然性的马克思学说,在劳动大众方面,就能够依据他们自己的阶级斗争的实践去理解。革命的普罗列达里亚,已经不是盲目的了。于是阶级对阶级的战 演 争,就以现在世界为舞台而开演 普罗列达里亚对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之 从感性阶段进 认识的路程,最初从感觉、表巢、与对象 到理性阶段,再从 的直觉的阶段,进到对于现实的较高度的 ==========第3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25 理性阶段进到革命 理解的阶段其次再从这高度的阶级,进 东段① 实践。 到革命的实践进到要实现从前只蕴裁在 从直观到思维 头脑中的东西的阶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 从思维到实践 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的辩证法的路程,是到达于客观的 实在之认识的路程〔23)8(伊里奇) 这一段话,包含着说明我们的认识发展之辩证法的路程的很深的思想。认识的 认识目的在把 要点,认识的终极目的,在于发见周围的 感觉材料作论理理 现实之法则,而把我们在感觉、知觉、和 解,两个阶段有区 表象上所领受的材剂作诊理的理邂8想 别,但不是不可逾 我们的认识之到达于论理的理解,是认识 越的。 过程金体的结墨6何种动因占优避的那种 差异,也决定认识本身的发展阶段的差异。因而认识过程的阶段,是不能被用不可逾越的界限去互相区别的℃ 在普罗列达里亚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的个别现象做自发的斗争时的发展阶段上,普罗列达里亚也曾企图用一种方法去认识并理解那些现象。普罗列达里亚自身的发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なi:。・ ==========第32页========== 26 毛泽东首学批注集 展阶段还在低级状态,他们还没有暴露资本主义的本质的能力 这也是因为现实 自身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充分展开它内在纹 感性认识:片 的矛盾一,这种种事实的结果,使得普罗 面、现象、外的联 列达里亚对于现实的一切认识,只在理解 系。 现实的各个方面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形式上表现出来 心O 但是,资本主义的现实以及阶级斗争 理性认识:全 的发展使得普罗列达里亚感到有在其内的 wW888 体、本质、内的联 联结上,在其全体性上去认识各个现象的 获 スンンンスw 系。 必要,使得他们把资本主义当作特定的社会制度,当作基于剥削的生产方法去理解。感性的理解,对于普罗列达里亚,不表明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发露①那矛盾的“内 察。四为劳功青这有星解资本主义之内的 矛盾(剥削关系),所以他们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现实之一切方面,是怎么样并为什么去互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的个个现象,在他们的认识上,只单是外的联结的东西。但是阶级斗争一进到较高的发展阶 ①原文如此。一编者 ==========第3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27 段而转化于“自为的阶级”时,普罗列达里亚就开始把从前个个散乱的资本主义诸现象的总体,当作内的联结的东西去把握了。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它先暴露周围世界之内的矛盾,而能在 A级 其总体,在其一切方面的联线上去把提现实 微O 概念比感觉更 伊里奇发展了感性的认识与论理的认 为深刻,是进-一步 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并说明我们在物质 ○ 的东西,例如商品·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所领会的概念,比较感与价值。 觉和表象,更为深刻。他说:“每秒有三十 P 万基米的速度的运动,我们不难表象出来,至于光用那样快的速度而运动这件事,我们却不能理解”[24。为要理解诸现象之内的联结,单靠感觉是不够的。和这同样的思想,马克思在论价值时,也曾说起过价值是表现各商品所有者间的关系的范畴。这种关系,是不能靠感觉去把握的。能够看,能够触的东西,只是个个的商品,而不是价值,不是商品所有者的关系,也不是当作全体看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是不反 ==========第34页========== 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映“于肉眼”之上的。关于这点,马克思曾经爽直的说过:“商品价值的实体,在不知道它的所在这一点上,与胡尔斯达夫的情妇郭克里寡妇不同…各个商品,无论怎 M 样把它反复舞弄,依然不能抓住它的价值”〔25) 8 从感性的认识推移到论理的认识,就是从个个的方面和现象的理解推移到法则, 感性认识不从 即现实之内的联结的理解。感性的认识, 论理认识分离,感 不从论理的认识分离。它在已经萌芽的形 性认识中已有论理 态上,包含着我们后来藉概念之力所实行 认识的萌芽。一般 的普遍化8 性的东西已在具体 费尔巴赫所谓某种普遍化已被给与于 性的东西中间包含 现实之感性的知觉的那个思想,伊里奇是 了的,但包含的只 表示赞同的,伊里奇引用过费尔巴赫所说 是外的联系,不是 的“只看见树叶不看见树么?”〔26]这一句 内的联系。由浅向 话。不过费尔巴赫虽然述说过人的感官常 深,由外向内,由 与思想相联结这句深刻的话,却不曾力说 各个向一般,只有 到这种联结只是外的顺列的联结;现实的 依据以实践为基础 法则,只有依据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才能 月 的思维才能达到。 发见 费尔巴赫把在直观和表象上被给与 ==========第3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29 这就是认识之深化 着的联结,当作论理的认识。反之,伊里 运动,是认识之突 奇却力说到认识之深化的运动,力说到从 变。这一深化与突 感性的认识到论理的认识之推移。他这样 变,才比较正确与 写着:“物质的抽象、自然的法则、价值的 完全的反映自然。 抽象、及其他等等,即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重要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比较深刻,比较正确,比较完全的反映自然”[27) 0 8 两阶段都是统 伊里奇把感性的认识与论理的认识, 一的认识过程中的 当作人类认识周围世界过程中两个不同的 各阶段,不是互相 阶段6又说明了把握实在过程时的感性的 分离的。 知觉与思维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显现为感性的东西;在高级阶段,认识显现为论理的东西。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各阶段,不是被用不可逾越 实践证明:感 的界限互相分离的。依实践所证明:并不 s 觉到的东西不能立 是我们感觉到什么东西,就立刻开始理解 刻理解他,只有 点品反之,也不是理解到什么东西,就不 在①理解了的东西 感觉到它只有在理解了什么东西时,才 才更深刻更正确的 更正确,更深刻的感觉到。我们与曲解党 感觉他。惑觉是解 的一般方针的人们斗争时,不一定是在最 ①“只有在”三字是毛泽东加写在“理解了的…”一旁的。 ==========第36页========== 3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决现象问题,理解·初就把握着那事实的本质的。最初我们只是解决本质问题, 感到有些地方不对,往往不能彻底证实它, 只有在实践过程才 这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开始理解到反 能暴露其本质而理 对者的错误的体系8虽然那样,但我们查 解他。 最初仍然理解着,关于某一问题,左翼或右翼是怎样离开党的一般方针的;以伊里 此例很好 奇的中委为首班的党,当着和托罗斯基〔28〕派及右派相斗争时,多数的党员虽知道两派的个个的错误,却没有知道两派错误的 金体系8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即托派和· 右派的曲解到最后完全结晶时,我们才能在其全体上,在其内的联结上理解了托派与右派的反党的见解 认识与情 当我们理解某件事之时,我们当然不 感之关系 仅是说明它,而且还悲叹,还发怒,还愤 慨8 多数派〔29们党员的显著的特征,就是 思想与感情的 在他们底下,思想感情与兴趣,并不抵触, 统一 如激流一般向着阶级的敌人斗争,去实现 社会革命所课责于我们的伟大的任务8 感性的认识与论理的认识,互相发展, ==========第3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31 】互相丰富其内容6这一层,可举实例来说明。我们就一个到都市进工场作工的中农来设想一下。他是带着小布尔乔亚3的意识走进工场的,他对于那企业中发生的新奇事情,抱着疑心,有时存着凤感他直 接加入于工场时,就生出新的感觉和体验。他参加于社会主义建设,沾染着工作伙伴中通行的风气。这种风气,生出新的思想,使他渐渐理解普罗列达里亚所创造着的大事业。于是从小布尔乔亚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意识之急速转变,就在农民之中 发生了8可是随着对于现实的新理解,随 此例不甚清楚 着普罗列达里亚意识的成熟,又现出新的感觉。从前伟大建设的欢喜,在他是一场空。于是劳动变成于他不适宜的东西了,在他看来,劳动只是“绞汗”,只是压迫。于是,就怎么样呢?对于现实的这样的理解与感觉,就发生出与之相当的行动,即尽可能的怠工,务求早早停止工作,如有可能就去赚钱。他从工场生活得到的新感觉,常因对于现实之小布尔乔亚的理解所压倒 ==========第38页========== 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了多但是做了工场劳动者以后,就和以前 不同的去把握现实,因而开始发生与以前不同的感觉了。于是不同的习气,不同的体验,以及对于现实的不同的知觉,就在他身上发生了。一旦上进到有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水平,就已经感到生活的充实,感到自己所创造的事业的伟大了。于 ww 是劳动对干他已不但不是压迫自己的负担,而渐渐变为“名誉,勇气,与光荣事业” 感性的认识与论理的认识,只是反映了离我们意识独立存在的客观的实在的不同阶段。感觉是当作外界作用于感官的结 果而发生的昌至于跳念,就是从感性的经 对 验发生的8概念是把认识主体在感觉或知 觉现实的过程上所得的材料,加以改造,加以普遍化的东西 对 感觉和概念,都是对象的肖像,即离 ★ 开我们意识独立显现的过程的模写O 我们的感觉和概念,是客观的现实之正确的反映么?答复这个问题的,就是实 T F ==========第3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33 说得很好 “对象的真理到达于人们的思维与否的问题,不是什么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 实践证明是否 塞碳的间题3人们必领在其实践上去证明 款 是真理 真理,即证明其思维之现实性与力,证明其此岸性3从实践游离了的思维之为现实的与否之论争,是一个纯粹烦琐哲学的问 题8”31(马克思)〔第203213页)在实际上实行理论,也就是试验理论名 为真理之标准的实践,并不是真理向它前进,停在那里试验它的努力而又进行的那样的阶段。实践并不是一种“装饰”。一切社会生活,并不是象垫子那样用理论与实践的布片缝合了的东西。为真理之标准的 实践贯串着我 实践,贯串着我们的认识的全路程。整个 们认识的全路程。 的革命,实行了马=伊主义,即只有革命,纠正了并论破了马=伊主义〔32)的曲解 理论从实践产 为真理标准的实践之完成认识的路 生,如果正确反映 程,这是在理论被实现于实践之中的意义 客观外界的发展过 上说的。但在实践上能够实现的理论,必 程,然后再应用这 须是从现在之社会的实践产生,而正确反 ==========第40页========== 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种理论于实践,就 映自然及社会的现实之发展路程的那种理 能在实践上实现这 论 O 种理论,完成认识 照上面所说,唯物辩证法,是以定 的路程。所以认生 “生活的见地、实践的见地为认识论的第一 活与实践的见地为 而且根本的见地”(33)的 O 认识论的第一与根 然而反马=伊主义的理论,也是依赖 本的见地,是唯物 于实践的。它们究竞是怎样解释实践的 辩证法的见地。 呢? 就资本主义美国“流行的”布尔乔亚的 资产阶级的实 实用主义,举例来说。…实用主义的实 践观—实用主义 践观,是逃回过去的阶级的、具有利己主 的实践观,是只顾 义与私有财产的阶级的,适合于布尔乔亚 目前不顾将来的实 状态的布尔乔亚的见解。资本家是所见不 践观。他们所谓真 远的。对于利润的渴望,使他们不能洞察 理,是主观的部分 将来。“捉住这一刹那呵!”一这是美国 的真理,没有客观 “实业家”的口号。这就是典型的实利主义 性与全体性。 的实践观。 实际上,少数派也附合这样的实践观。“运动即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34]柏伦斯泰因这个有名的公式,表明了同样粗陋的实际主义,盲目的实利主义,与对 ==========第4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35 于被限制了的资本主义的现在之投降。 机会主义的实 布尔乔亚的=少数派的实践观,我 践观的特点:(一) 们的托派和右派,也是有的。理没弱点; 埋没弱点;(二)不 不把握整个发展而盲目的屈服于个个事实 把握整个发展,屈 之前;没有看穿现实的矛盾的深处之能 服于个个事实; 力一这些,便是机会主义的实践观的特 (三)没有看穿现实 延。对于实践作这样的解释,就是从科学 的矛盾的深处之能 的理解—只有科学的理解,才能使人们 力。这就是抛弃科 把握并理解整个的现实与整个过程的运动 学理解的实践观。 分离出行动。 马克斯主义的 马=伊主义的实践观,和它完全相反。 实践观,是伴随着 马=伊主义的所说的实践,是伴随着洞察 洞察究极目的之实 和究极目的之理解的实践,是当作展开了 践。 的阶级斗争看的实强8 在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的认识论,也 o oo 和观念论的认识论一样,想在物质的实践,在社会的=历史的实践之外,去解决认识 的路程如何的间题。0因而在认识的种种阶段与要素(感官与思惟)之间,就缺乏 了联结6这种分离,就进到了从论理的认的 经验论和唯理 识分离感性的认识之方向。哲学家之中, ==========第42页========== 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论 有认定感性的经验为认识的真实源泉而轻视思惟的意义的人三反之,也有只认定 ○ 思惟为真实的东西而怀疑的去处理感性的经验的哲学家。前者是从含有“经验”意义的希腊语的“Empiria”采取的,被称为经验论人后者是从含有“理性”意义的拉丁语“Ratjo'”采取的,被称为唯理论乌〔第 213-216页) 经验论一-倍 经验论的创始者,是英国哲学家培根。 根35与巴克来 但他的学说,没有如后起的洛克的学说,以 C36)、休谟的区别。 及主观观念论代表巴克列与休谟的学说中那种粗笨的一面性,也没有使感性的东西与论理的东西相分离。至于巴克列和休谟的哲学,是从极端的经验论出发,从专 兰 承认知觉一事出发的他们否定论理的概念对于认识所具有的意义,把论理的概念,看做是由悟性引入于我们的认识中的 制造品8〔第216页〕 唯理论的缺点 唯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缺点。第一是否 ==========第4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37 定概念由经验而生,所以最初的概念,从他出发而到达于真理概念,究竟是从什么处所发生的问题,他们是不能说明的。第 二,唯理论是同样从否定经验的认识的真理一事出发的:所以不能从抽象的思推过渡到个个感性的事物之认迟。唯理论的这些缺点,在它的发展中星现了出来3〔第 217页) …伊里奇说:“马赫很知道:在实 践上,人们不可避兔的就变为唯物论煮8人们在社会的活动上,直接与自然联结着: 因为要做出某种事物,人们必须从自然所供给的材料出发,即在实践上承认物质的 根源的性质 第一次的性质,而变为唯物沦者。所以马赫应用观念论者的全气力,要从认识论排除实践。因为这件事是把认识论变为观念 论的东西的嘿一手段…当作认识论看 认识以实践始 的辩证法,据伊里奇的意见,其中必含有 以实践终 塞墨8(第218页 る·· ==========第44页========== 3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蒲列哈诺夫超出论理的证明之界 普列哈诺夫看 限以外的事是很稀少的,但他对于实践却 轻实践 看得很轻。壁如,一切观念论对于现实的曲解,其本质与根源,是在于从认识过程分离实践,是在于放弃为真理之标准的实 M 践,这种地方,蒲列哈诺夫并不曾用力说 来8〔第219) 四 真理论 …人类的认识,在各个被给与的历史的瞬间,不能完全究明无限的这些联结。所以各个一定历史的瞬间中所得到的知 2① 识,是被限制着。绝对的知识固是不可能的,而知识之渐趋于完全和深刻,即是可 能的6〔第236页)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学说,伊里奇在其所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37刀当中,使其发展了。(上面引用文,出自那部著作)。 ①毛泽东在此处用红铅笔、黑铅笔、毛笔批了三个相叠的问号。 ==========第4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39 这个学说,与伊里奇关于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那个命题,完全一致,这是不难理解的。…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这个命题,和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当中所展开的真理论之间,明明没有矛盾;这两者是互相补足,互相发展。 …认识过程,从直观开始,这种直观虽是具体的东西,但它只把捉现实的外面,表面的联结,这是已经说过的。认识过程中第二个动因,是抽象的思惟。为这抽象的思惟加上特征的东西,是分解对象之具体的全面性,考察并研究其个个的联 结。形而上学不能超出这个动因以上。因 而形而上学是使现实的诸方面互相分离的3在这样处理之下,对象的全体性及其具体生,就被忽视了8由此可知形而上学只是抽象的知识,只到达千抽象的真理8 但思惟并不停止于抽象的概念的阶段。由于辩证法的思惟,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再 的 现出具体的东西,到达于具体的概念0 笑兴然发状岩然尝○ …〔第243-244页) ==========第46页========== 40 毛洋泽东哲学批注集 …还有更奸巧的诡辩论,就是普列 我们主张参加 哈诺夫和考茨基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 反法西〔斯)战争。 劳动者在特定情形参加某一类战争的理论,去辩护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劳动运动的背叛。例如,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曾经主张西欧国民参加于对俄战争。恩格斯在 一八五九年,也曾表同意于德国对法国的战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在当时陈述那样的意见呢?这是因为在一八四八年当时,封建的俄国演着国际的宪兵之任务,演着扑灭波兰及匈牙利的革命之任务。 在一八七O年当时,德国对法国的战争,含 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世界帝国的战争的意思,含有德意志国民的统一的意思8… 只有具体的真理,才成为实践的活动之真实武器。抽象的真理,无补于实践的活动。例如,单只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所必要的东西,社会主义是不会建设起来的。为着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知道社会主义是怎样被显现的。这在种种的动因中,在种种条 :에 ==========第4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41 件下,有种种不同的星现多…〔第250-251页) 96② 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测一一 由质到量及由量到质的转变的法则发展之质的规定性 …科学的认识之任务,在于渗入过程的深处,暴露过程之发展的原因,认识过程的根本矛盾及内的规律性,并由此去 的 阐明多种多样的现象与现象间的相互联结。但,我们并不是一次就认识现象的法 O 则,而是经过许多的阶段才头识它。我们 研究从辨异入 在社会的实践上,首先碰到相互联结的极 手 复杂的种种现象。我们的思惟集中注意于这些现象时,首先要确定一种现象和他种现象的差异,这个事物和别个事物的差w ①这是毛泽东对标点的勘误。 ②这是毛泽东注明的本章页数。 ==========第48页========== 4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我们当观察在与他种事物相互作用中的某种事物、某种现象之时,首先不能不确定这种事物和他种事物不同的所在,这 一过程和另一过程不同的所在。 苏维埃经济,究竟和资本主义经济有怎样不同的处所?苏联进到社会主义时代的阶段,和新经济政策最初的阶段,究有 认识过程先确 怎样不同的处所?认识任何过程时的第 定过程的性质,与 任务,就是确定那过程的特性这即是 其他过程的性质有 暴露那过程的“质”。所谓“质”的范畴,自 O 什么不同,即认识 古以来,就已知道了。古代希腊哲学者们, 其特性。 僻如说亚里士多德,首先就要求了研究任何过程的质。 认识其最简单 所谓暴露过程的质,就是指示过程之 最根本的性质,由 最单纯的、最根本的规定性。我们暴露出 此再进到深处。 过程的质,就踏上认识的第一阶段。在认识了过程之质的特性后,我们就更进到过程的深处。 过程的简单的 质,是唯物辩证法最初的范畴3过程 特性,是唯物辩证 的质,不是如机械论者莎拉比雅诺夫(38]所 法最初的范畴,他 主张的那样,也不是如一切主观主义者所 ==========第4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43 是客观存在的。 主张的那样,它不单是我们思维能力的产物,它是在实在的现实中存在着而被人类意识所反映的东西。进到社会主义时代那个阶段的特殊性,不是人类头脑所规定的东西;不论人类意识它与否,它现实的存在着。 战争首先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存在着,具有使它 特点,统一战线也 6 和以前的社会形态相区别的许多特殊性 是首先分析特点 即,发达了的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的占 中日矛盾与国 有,产业预备军,资本家的企业,利润, 内矛盾。 商业的利益,利息;货币地租,加特尔,托拉斯,金融公司,产业恐慌等等。我们仔细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时,就看到这些现象是贯穿于自由竞争时代及帝国主义时代的各阶段的&帝国主义时代,同时具有自由竞争及独占,同时具有个人企业及托拉斯,加特尔,金融公司,同时具有商 品输出及资本输出6等等8 于是,我们要问,资本主义的质究竟在那里?为确定它的质,单只是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标帜,就充分了吗? ==========第50页========== 4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过程许多特性 前面说过,质就是一定过程之根本的 之中有根本特性, 最初的规定性。我们要确定资本主义的质, 例如劳动动〈力》买 不可以单只数出资本主义的全部特殊性就 卖是资本主义社会 算了,还有阐明它的最初的规定性之必要。 的根本特性,他规 资本主义之最初的规定性,是当作商品交 定这社会中其他许 换的发展及生产手段从生产者分离了的过 多特性。 程之结果看的、所谓劳动力那种特殊商品 的发现及存车8资本主义的其他诗性怎岁 全受这个根本的特性所规定。(所谓最单纯的最根本的规定性,最初的规定性,根本的特性,就是所谓本质。本质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特性,为本质所规定。)①如果只把 指出过程的一 一定过程的标帜一齐数出来,那还不能探 切特性是必要的, 出那个过程的发展法则。例如培根那样的 尤要指出根本特 经验论者,他分析某种事物、某种过程时, 性,才能认识过程 是数出那过程的一切标帜的。固然,这种 之发展法则,因法 工作是必要的;但只是这样,还不能认识 则是包含于根本特 一定过程的运动法则。(倍根研究方法之错 性之矛盾发展中。 误。)②反之,暴露出最单纯的规定性时,我 例如资本主义法则 们就能够确定运动法则。因为,法则的本 ①②这是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5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粉 包含于劳动力买卖 身是被包含在这样最初的最单纯的规定性 这个根本特性之矛 之矛盾的发展中2w 盾发展中。 过程发展,根 适应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那个最 本特性(规定性)也 单纯的规定性也随之而发展,愈益获得新 随之发展,在发展 的方面,并丰富其内容。商品交换越发 的每一阶段上都获 展、扩大,劳动力出卖者的质,就越发增 得特性,直至过程 加。不论资本主义通过如何的阶段,这个 完结为止。例如劳 资本主义发展之最单纯的规定性,就在每 动力出卖者(工人) 一阶段获得特殊性而被保存着3在一定的 的性质。 过程存在而没有消灭的限度内,那个过程 的质是被保存的6 帝国主义时代,虽说由于许多特殊性而与自由竞争时代有区别;但是,整个资本主义的质,在帝国主义时代,仍然保存着,发展着。 帝国主义阶段与自由主义阶段各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但资本主义的性质是始终存在的① ①以这样形式排印的,是毛泽东的批语。下同。 ==========第52页========== 4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不但要认识整 对于任何过程子县体的研究,不仅要 个过程的根本性①!求研究整个过程之质,并且要求在其相互 00p 质,而且要认识这 的质的差异上,去研究这个过程的种种发 gggweagwwe 个过程各阶段上性 展阶段 质的差异。 苏联经济三个 例如,苏维埃经济,在其发展中,经 阶段中,不但苏维 过了两三个阶段。即,经过战时共产主 埃制度的根本特性 义、。新经济政策的复兴期、再建期,?。现 发展加强了,而且 在进入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每一阶段都 各阶段都有不同的 把全体的苏维埃制度的根本特性发展了, 质。 并且加强了;同时,各个阶段又各自具有相异的质 〔第253-257页) 过程各阶段是 固然,各个发展阶段之间,并没有不 uAw 统一的,但根本特 可逾越的界限,先行的阶段是以后各阶段 性在各阶段中都有 的准备,但各个阶段,都独特的发展了整 新的发展,认识各 个苏维埃制度之规定的特殊性,即“质” 阶段中的特点是必 我们必要记住这一层,去考察各阶段之质 要的。 的特殊性 ω쓰◎ ①这段原文旁边有原书的提要:“一定过程中各种发展阶段上质的差异”,毛泽东在提要文字旁边划了直线。 ==========第5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书的批注 47 质表现于许多 发展的各过程各阶段之质,显现于许 特性中。 多特桂之中。 进到社会主义时代这件事的质,显现于种种特性之中,即显现于失业者的绝 迹)社会主义的劳动形式社会主义的浪费节约,勇敢的劳动斧态的样本。苏维 安1) 埃买卖的发展等种种特性之中:这时代的质,以苏联中社会主义关系在根本上的胜 利为特征る 任何过程都有 不单是社会过程如此,即客观世界的任 许多特性,为其根 何过程,也都具有为其固有的质之发展所 本的质所规定。 规定的许多特性。都具有许多的固有性。 一切过程依一 我们知道,所谓孤立的过程是没有的, 定方面互相联结, 一切过程都依二定方面互相联结着。例 例如苏联与外国依 如,苏联即处于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联结之 条约与军备与外国 中。这个联结,显现于许多固有性之中,这 联结,这些方面根 些固有性,如以对外贸易的独占及苏联之 本上为过程的质所 强化为目的的许多条约关系,以及究卫苏 规定。 联之必要的军备等即是?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54页========== 4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各过程相互间的联结,显现于在根本上为那过程的质所规定的许多图有性之出8 过程中质的发 过程的质之发展,规定过程的固有性 展使得过程的固有 之发展8例如,随着资本主义的根本特性 性随之发展,例如 的发展,恐慌也发展起来,尖锐化起来;产 恐慌随资本主义之 业循环期,每次都呈现为新的独特的形 根本特性而发展。 态8譬如,在战后帝国主义时代中,恐慌及 不景气的期间延长了,好景气的时侯非常 的缩短了8 固有性有本质 固有性有本质的及非本质的。例如, 票○ 的非本质的。 产业循环期之周期的交替,对于资本主义是本质的东西;但在好景气之时,某部分 ○ 的恐慌高涨起来,那是非本质的。就运动过程的各阶段说来,某种固有性虽是本 过程发展有原 楼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在以前的发展 质①© 为本质的固有性变 阶段上虽不是本质的东西,而在特定阶段 为非本质的,有原 上却变成本质的东西8这在相反的情形也 为非本质的变为本 是一样合 质的。这个区别是 对于固有性之本质的东西及非本质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5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49 必要的,否则错误。 的东西,如没有区别的能力,就要引到错 会 误的结论8…(第258-260页) 过程的质只有 任何过程之根本的规定的特性、即它 通过各阶段的固有 的质,·尽有通过各阶段的固有性之发展而 性才能发展。 发屡8(第260页〕 固有性的发展, 保存整个过程的质的固有性之变动, 促进过程由一阶段 促进那过程的发展,招致由一发展阶段到 转变到他阶段。 他发展阶段之过程的转变 发○ 过程有共同特 各过程互有质的区别。同时,又具有 性又有多数方面, 被一个规律性所连系的多数方面。例如, 一 这些方面又都有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分配、消费,表 特性。 现为一个生产方法之质的差异的方面。 “唯物辩证法,要求尽可能的研究许多过程之各方面的质”一伊里奇。 要处理现实的任何方面,要把捉任何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它的特性,它的质。暴露出整个过程的质及其各种固有性,研究郑过程的方面、形相、阶段之质 示 的特性,尽可能的研究多种的质一这是 的微 ==========第56页========== 5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处理任何过程时的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之 -6 过程有质的… 质的规定性,只给与我们以过程的一 方面,还有量的一 方面的认识;在确定了过程的质及其国有 方面。 性之后,我们的认识更加前进,进到下面的阶段 过程的量的规定性之认识。 发展之量的规定性 世无无量之物。/ 我们在一切过程上,都与量的规定相接触。过程之量的规定性,不是我们头脑 的创造物。它不象怀疑论者及主观主义者所想的那样,它不单是我们的表象,而是存在于客观的现实之中。不具有量的规定 w 依一定方法, 性的事物,一个也没有;又,不依一定方 使过程的要素及方 法使其自身的要素、自身的方面成就量的 面完成量之发展。 发展的过程,一个也没有 (O 量与质,不是各自独立的存在着的东 量与质是同时存在(非分割的),同时发展,二者是 ==========第5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51 统一的。 不同过程,量 …不同的过程,具有不同的量的规定 也不同。布匹、人 性6布匹不能用里特(公升)去测量名 寿、资本主义、社 人的寿命不能用启罗格兰姆40)(千克)去 会主义,量之发 测量8资本主义,描画着腐朽的曲线而发 〔展)都不同。 展弓苏维埃制度,描画着成长的曲线而发 量的发展速 展过程之量的规定性,其发展的期间及 O 度,依质的情况而 速度,依存于过程之根本的特性,为过程 不同,质规定量。 之质所规定一一这一层,从前面关于质的 ○ 陈述看来,是不难理解的。〔第261-263页)〕 任何过程量的 任何事物,任何过程之特殊的量的规 特殊发展,为特殊 定蚌,郑为那事增的所想容品 的质所规定。 质在过程各阶 特殊的被规定了的量之变动,起于过 段中起变〔化),规 程之各阶段的发展之 之中6 定着量也起变化。 苏维埃经济各发展阶段之质的特性, 又规定了那增大的种种量的指数合… 计划经济的发展及强化,社会主义关系的优势,农业的半数以上引入了社会主 义关系,这些事,使得进到社会主义时代 ==========第58页========== 5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量的变化也促 的速度显著的增高,超越再建期及复兴期 进质的变化。 的速度,而使经济上发生质的变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工事的完成。这样沿着 加速曲线的成长,变成苏维埃经济之规律2 的发展现象8 认识质量联结 确定量与质之不可分的联结,确定过 不可分,认识量的 程之重的方面子特殊的规定性,是唯物辩 发展之特性是最要 证法最熏要的要求之。6 任务之一。 不了解过程质 右翼,左翼以及一般害虫们的见解之 的特殊量也特殊, 理论的基础之一,即在干他们不能理解量 以为不同的质却是 之特殊规定性。 相同的量。 红白军质不 孔德拉捷夫〔41门,克鲁曼,查亚诺夫〔42) 同,量也不同 及其他害虫们,都以为苏维埃经济不能成 行军速度,任苦程 就在资本主义经济以上的发展速度。他们 度,作战力量。 以为,前者和后者一样,也是沿着腐朽的 国共两党,质 曲线发展。这种速度论是从那里发生的呢? 不同,量也不同。 这种速度论,是由于把苏维埃经济看成资 路遥知马力, 本主义的一个变种。…这种速度论,是 马力是质,路遥是 由于他们没有理解资本主义体系及社会主 ··하에고 ==========第5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散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53 量。 义体系在原则上是两个相异的体系;右翼机会主义者们,也宣传了同样的腐朽曲线的理论。在路易柯夫指导之下所起草的五年计划案,是从主要生产部门的生产总量每年减少的增进率出发8托罗斯基主义者,在观察苏维埃经济的发展时,也支持了 腐打曲线的理论3他们的任何一方面,都 不理解苏维埃制度的特性,开拓着生产力 念 双 之未曾有的新的发展速度之可能性。他们 数 的任何一方面,都把资本主义的产业发展速度,机械的转用于异质的俄国的条件之 压迫的政策大 上8 @ 减学生学习的积极 右翼之机械论的立场,在一九二八 性,我们学校则不 一九二九年,当布哈林、路易柯夫、特 然。 姆斯基等主张要减低党所公布的速度时, 睡得死,能力 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以为俄国经济 增加;精神疲劳, 的发展,应当按照与复兴期最后数年间相 则产量减少。 同的速度进行。他们不能理解新的质给与 新量<质>规定 了发展之新的量的规定性,不能理解进到 云 了新量的发展。 再建期就是意味着新的发展速度 这种 分配土地这个 无理解,是他们那种见解之方法论上的基 ==========第60页========== 5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政策的质,规定了 础。在苏联进到社会主义时代的今日,右 农民积极性的提 翼及左右两派反对党所采纳的发展速度; 高,大量的扩大红 其反对的论据,也是这个同样的方法论上 军,发展农业经济 的特征马 与合作社。 和平与民主政 对于过程及其各个阶段上量的发展之 策的结果,使得抗 特殊的规定性,没有理解,这在托罗斯基 日力量大为增加。 的场合,特别显明。托罗斯基在第十五次 如果中国实行 党大会以前,就已要求国内之过度工业化。 民主制度,全国各 但是,在俄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用非常 方面的发展将不可 的速度向前发展之时,托罗斯基却不能挝 限量,故必须量与 住这一时代之特殊的特性,却反对这个速 质之联结。 度,以为过于极端。〔第265一267页) 机械论者不承 机械论者们不以暴露过程的质为任 认质,只承认量, 务,他们以为科学之唯一的任务只在作出 忘掉一方面。 现象之纯量的说明。 …布哈林在史的唯物论〔43)中,大声 把一切不同质 疾呼把力学的现象和“有机的现象对立起 的现象对立起来是 塞…是没有意义的”。机械论者们,要求 必要的。 只研究过程之量的方面。…〔第268页) ==========第6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55 恩格斯批评那否定质与量之联结的机械论的思想。他说:“机械论的意想,在从 因为量的变化 地点的移动去说明一切变化,从量的差异 产生了质的变化, 去说明一切质的差异;致于质量相互之间 反过来质的变化又 所有的关系,质到量的转变,量到质的转 产生了量的变化。 变,其中的相互作用,是没有注意的。如果一切质的差异及变化,不能不归约于量的差异及变化,不能不归约于机械的转动,那末,我们就必然的到达于如次的命题。即,一切物质都由同一的极微体构成;物质的化学要素之一切质的差异,都起于这 ? 些极微体在原子中被统一时之数量的差异 及空间的樂结。 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的一般代表者们,在他们的著作上,几乎全然没有注意到“质”的研究及质的见地之必要。实际上,在他们的方面,这个辩证法的要求只是虚悬空中的抽象的要求。他们无论在甚么地方也没有提出:采取承认过程之差别的立场的问题,研究过程一切方面之质的 ==========第62页========== 5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特性的问题。他们对于政治现象及经济现象的说明,只是抽象的一般的去研究,而 不能暴瞎这些现象的根本特性8例如,德 波林对于根本的过程,只字都未涉及;他关于精神劳动和肉体劳动之对立的消灭过程,结局,照下面那样写道:突击主义及社会主义竞争的成长,工艺教育制度,高等工业学校,数百万人参加国家行政等等。 一面大声疾呼的要求质的认识,而在事实上之当着分析具体间题时,却把质忘记了德波林一派所展开的理论之危险性,正在于此。 三由量到质及由质到 量的转变的法则 如上所述,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一质量这两个方面,在客观的 质在量中发展。 现实上,是在统一之中被给与着。质在量之中发展,即一定的,特别的,被规定了的过程在量之中增太,使其一切方面或要素发展。量,特别的被规定着。过程发展 ==========第6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57 量发展便变为 其一切方面而转化为其对立物。过程之量 新质,新质发生, 的增大引导其自身转化为新质 0 量转 新量也发生,质变 变为质 o 为量。 另一方面,新质的生成,同时就是新量的发生8 质转变为量 恩格斯把由量到质的转变及由质到量的转变,认作辩证法的三个根本法则之一,他说:“这个法则,为着我们的目的,可以 只有依量的变 这样表示出来。即,在自然界中,质的变 化质才能变化,也 化,只有依着各个场合中正确的被规定了 只有依质的变化, 的方法一一物质之量的增减及运动,才能 量才能变化。 发生”〔45)。√ 人多成王。温 无论观察任何过程,过程之量的增大 度增减成固、液、 都引到新质。在气压不变的情形下,温度 쓰◎ 气。王子筷子集散。 降至摄氏零度,水变成冰;温度升至摄氏 O 地小不足回旋,地 百度,水交成蒸气合 大则否。英勇(雄) 如达尔文所证明,有机体中浙次的量 无用武之地。有机 的变化,引到有机体种之质的变化。资本 体。帝国主义。苏 主义的独占之量的增大及扩张,和资本主 联经济。民主运动。 义的现实的其他方面的增大相并行,导入 抗日运动。长抽善了资本主义之新阶段的发展、即帝国主义。 -.. ==========第64页========== 5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舞、多财善贾〔46) 在苏联,贯通于国民经济全线之社会主义 韩信将兵。 要素的成长,引起了由复兴期到再建期的 第二种见解, 转化8〔第269一272页) 对 过程间的 各过程之量的增大,受那过程的构造 转变的方 所规定。各以独特的方法显现。苏联向社 法 会主义的推移,向过渡期的社会主义时代 的转化,也各以独特的方法显现着8 对 所谓量到质的转变,就是一定的质及其量的规定性,同时转变为具有别种量的规定性之别种质 对 过程间的 把一种过程到他种过程的转变和过程 转变与过 程中的转 内部的转变相区别,把一种质量到他种质 变之区别 量的转变和质量内部的转变相区别,这是必要的 @ 民主革命过程中,辛亥革命、袁世凯、五四运动、大革命、苏维埃战争、民主共和国,各阶段不同,每阶段内还有一些小的阶段一例如争取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第6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59 一种质量到他种质量的转变,例如资 过程与阶段的 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就是到新型式 区别 的规律生的转变昌反之,质量内部的转变, 例如由单纯的资本主义协业转变到工场手 工业,更进而转变到机械的生产方法?、 乃是质量之特性的发展,乃是质量由一阶段到他阶段的转变。各阶段,使从前阶段的各方面在量之中发展着,并且添加几多新的方面和属性,而与从前的阶段有质的区别;但是,截止某一定的瞬间,还没有 ◎ 的 引导到全体的质量向新的质量之转变。 微 连续的中断 一切质量,到达某一发展阶段时,就中断其一定的发展过程,而转化为别种质量 通过飞跃或革 一种质到他种质的转变。一种质量到 命而表现 他种质量的转变,通过飞跃而显现。例如,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通过革命而显现的0 承认飞跃的发 承认飞跃的发展的道路,乃是辩证唯 展,是辩证唯物论 物论之中心的特性之一。 生@ 中心特点之一。 ==========第66页========== 6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自然、社会、 不论在客观的现实之一切领域中,或 思维,都有飞跃。 在思惟之中,都发生飞既名一种质到他种 飞跃的辟间, 质的转变,完全是飞跃。这因为在那一瞬 旧质消灭,新质产 间即转变的瞬间,旧质失去了作用,以旧 生(以旧质为基 质为基础而生长了的新质开始发展。一切 础)。 飞跃,都是“连续性的中断”。这因为在那 A 旧物之质与量 一瞬间,旧物之量的发展被中断,而新物 都中断,新质与量 的发展即新质量及新质的规定性开始发 开始发生。 展@ 旧过程是新过 √新质不是一时突然出现的。旧质之一 程的准备,旧阶段 切从来的发展,是新质的准备。机械的生 是新阶段的准备。 产方法是由工厂手工业的发展所准备的手工业之部分作业的细分,准备了向着机械的推移。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进行,资本的聚积及集中,普罗列达里亚的成长等等,所准备了的。 @ 新过程或新阶 新质从旧质生长出来,而且在长时间 段中保存着旧质的 还保存着若干旧来的特征及方面」资本主 M公◎ 残余,而且长时间 义,在长久期间,还保存着单纯商品关系 新旧错综,但有主 及若干封建的遗物。√ ⑥ 导。 ==========第6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61 不但过程面且 我们不仅要考察一种过程到他种过程 阶段,凡有质的变 的飞跃,一种质量到他种质量的飞跃,例 化就是飞跃。 如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飞跃辶并且还要考察过程内部 O 或质量内部的飞跃。在资本主义以及苏维埃经济中,由一发展阶段到他发展阶段的转变,是一个飞跃。这因为它在质的方面 转变到新价段 这一认识却要 这种飞跃是与一种质量到他种质量的 紧。 飞跃有区别的。因为它是在当作全体看, 的过程之一定规律性的范围内所发生的飞 欧 如我们所知,资本主义以及苏维埃经 济的种种方面,一面在量的方面发展,同时通过种种新质的状态即通过飞跃而发展。 @ 一切客观过程 质量内部的飞跃、种种方面的飞跃的 都如此。 发展路程,是客观现实的一切过程之发展中所固有的。在动物及人类的有机体中, @ 显现着万千的飞跃的变化;生物学上的种,通过若干的飞跃而变化;化学上的原 ==========第68页========== 6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素,其形成及分散,都是飞跃的。 @ 飞跃各以独特 各种质量,以其独特的方法,转化为 的方法 他种质量。唯物辩证法要求认识特殊性及规定性,要求认识转变及飞跃 由新经济政策的再建期到社会主义时 举例 代的飞跃,和那到资本主义过渡期的转变,带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品 飞跃的特性、 √飞跃的特殊性及型式、期间、速度、 形式、速度、强度, 及强度,都受旧质的特殊性—它的构 因过程的不同而不 道、及新生长着的质的特性所规定。由水⑥ 同,即受旧质的特 到冰的飞跃,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但是, 性所规定。 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飞跃,却必须伴 举例 着资本主义内部的发展的若干飞跃的方面 辩证法要注意 所经历的长时问。唯物辩证法要求认识过 飞跃的特性。 程之质,要求摘出飞跃的特殊性ov 德波林的离开 德波林一派,对于飞跃的特殊性虽曾 实际,也不知过程 给以一瞥,但他们之中,谁也不能用具体 内部的飞跃。 的实例去指示这种特殊性。德波林一派, ○ 更没有提出质量为部的飞跃的问题8 托洛斯基也不 不能理解飞跃的本质及其特殊性,这 懂 是把不同时代不同过程的飞跃作同视的托 ==========第6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63 罗斯基的特征) 机械论 对于飞跃的发展方法之否定,是机械论者的特征。观械论者否定质,只承认量的发展,因此,他们当然也否定飞跃3 视飞跃为神移 波格达诺夫〔47〕肆口嘲笑了辩证法之神秘的飞联。有些现代机械论者,以为飞跃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只是不断的量的发展。机械论者,是 渐进主义 站在所谓浙次的发展、过程的渐次的增减 庸俗进化论 之见地上的。这种渐进主义的见地,正是 一切修正主义的基础。…〔第272一276 @ 页〕 渐进主义是庸 …渐进主义的见地,陷入于鄙薄的 俗的经验论,忘记 经验论及拜金主义,忘记阶级之根本的利 阶级根本利害。 害,导入于基尔特气习〔48)的游戏。 以上论过程质的特性及量的特性。 ==========第70页========== 6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四 当作辩证法的本质看的对立之统一及斗争 以上,我们确定了过程的特殊性、其 以下论过程发 质的特性及量的特性,现在,要进而考察 展之内的规律性。 过程的发展之内的规律性。 在人类思想的历史上,有关于发展的 两种见解 两种根本的见解8依照第一种见解,所谓发展,是存在物之单纯的增减。…第二种见解,以为一切事物都由于对立的斗争。由于统一物的分裂而发0 第一种见解, 第种见解是机械的。这种见解,从 机械的发展观,发 现象的表面出发,只能从外面去记载过程 展由于量的增减。 的增减,而不能说明过程的运动之内的原 只从片面与外面看 因,不能指示出一定的过程怎样发展并为 m 问题,不从全面与 什么发展 wwww○ 里面看问题,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原因。 第二种见解, 第二种见解,不停留于现象的表面,而 ==========第7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65 唯物辩证的发展 深入于过程的底奥,暴露过程的发展之 观,暴露过程自己 内的法则,确定一定过程之发展的原因,在 运动的源泉。所谓 这种场合,不在过程的外部而在过程的内 认识过程,就是暴 部去发见发展的原因,主要的注意在于暴 露出过程之充满了 露过程的“自己运动”的源泉。依照这种 矛盾的各方面,确 见解,所谓认识过程就是暴露出过程之充 定这些方面之相互 满了矛盾的各方面,确定这些方面的相互 关系,追求过程之 关系,追求过程之矛盾的运动 矛盾的运动。 第二种见解,是辩证唯物论的主张。 把过程在其分 伊里奇说,统一物的分裂及其充满了 裂上去认识,考察 矛盾的部分之认识,是辩证法的本质〔49), 过程充满了矛盾的 这是说,把过程在其分裂上去认识,考察 部分,以及这些部 其充满了矛盾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相互 分之相互关系时, 关系时,我们就能认识过程由发生到消灭 我们就能认识过程 的发展。这个法则,贯穿于客观的现实及 由发生到消灭的发 我们的思椎之一切方面合 展。所以列宁说:对于统一物的分裂及其充满了矛盾的部分之认识,乃是辩证法的本质。 ==========第72页========== 6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仅认识过程之 暴露出质、量及质量这件事,使我们 互相区别、互相对, 明白各个过程具有互相区别的、互相对立 立的许多方面与许 的许多方面。各个过程,具有内的联结着 uuh 多属性,以及认识 的,互相依存的种种对立方面。但是,为 这些方面与这些属 解答一切事物为什么发展这问题,单只确 性之互相联结,是 定过程之若干方面与属性以及这些方面与 必要的,但是不够 属性之单纯的结合,那是不够的。我们必 的;还须认识所以 须在任何现象之中,暴露出规定其发展之 使过程〔发展]之根 进行的根本的矛盾。 本的矛盾,这就是 但是,普列哈诺夫只停留于对立的方 自己运动的源泉。 面之单纯的确定,并没有暴露过程的自己运动的源泉。…〔第277一280页) 五统一物的分裂,.本质的 对立之暴露 马克思前后的布尔乔亚经济学,认为布尔乔亚制度不但现在存在着,今后也将永久存在;那种经济学不理解资本主义发 不认识矛盾, 展的历史性,不认识资本主义走到死灭的 便不能认识过程的 内的矛盾。甚至于亚丹斯密[50],李嘉图一 发展法则。 流的进步学者,虽承认价值是体现于商品 ==========第7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67 中的人类劳动,却仍不能暴露资本主义之 旧经济学与新 根本的发展法测。这是由干他们没有看见 经济学的区别 资本主义的矛盾。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之现 实的辩证法,去对抗布尔乔亚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他说:“不要矛盾的独断,而代置以构成那独断所掩蔽了的基础的矛盾的事实及实在的矛盾,才能使经济学成为实证科学”。 马克思暴露了布尔乔亚生产方法的主要矛盾,由此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 则6 从生产社会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之中,指摘出资本主 与占有私人性间的 义制度的发展及其“自己运动”的主要源 矛盾看出生产力与 泉,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间的矛 间的矛盾规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矛 盾,这是根本矛 盾,在于:生产力之发展,在剩余价值生 盾。由这根本矛盾 产的名义上显现,而又成为产生剩余价值 发生其他一切矛 的手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之发展,陷入 盾,由这根本矛盾 于和那狭隘的目的即剩余价值的产生之间 规定资本主义的发 的日益不能相容的矛盾8 展。 ==========第74页========== 6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马克思在那顺次的周期的反复的恐慌所表现的、生产之社会性及私有形式间的、日益尖锐化的矛盾之中,看出了布尔乔亚 制度的这个主要矛盾8在今日,这个主要 矛盾惹起了资本主义现时所经历的一般的危机。~马克思论证了这个矛盾不可避免的引入普罗列达里亚革命,引入社会主义的过渡期。他并论证了布尔乔亚社会之其他 一切矛盾,都由这个根本的矛盾发生出 来6 伊里奇指示了资本主义在其最后的发展阶段,转化为资本主义体系的主要矛盾极度激化的帝国主义。从分析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出发,从各国的帝国主 不平衡发展是 义之不均等的发展法则出发,伊里奇论证 帝国主义的主要矛 了帝国主义的锁链中最弱的一环被冲破的 盾。 现实性,科学的证明了一国中革命的胜利 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能6 九一八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我们论证了民族统一战线的现实性,证明了民主共和国的可能,这样 ==========第7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69 去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苏联过渡期的 伊里奇和斯达林〔51],在其著作中,指 主要矛盾是社会主 摘出过渡期之根本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 义与资本主义的矛 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并证明使这个矛盾不 ○ 盾,这个矛盾不断 断的再生产的根柢,是大规模的社会主义 发生的基础是富农 工业和分散的小布尔乔亚农业之间的矛 的存在。其他一切 盾,是主要阶级的普罗列达里亚和农民层 矛盾,都受这个主 之间的矛盾。一这农民层中的勤劳者是 O 要矛盾所规定。只 普罗列达里亚的同盟者,但农民层中的小 有由于工业化及农 所有者,却时时刻刻产出资本主义。他们 业社会化,才能将 指示了苏联普罗列达里亚和资本主义要素 此主要矛盾解决, 之间的对立(不能相容的矛盾,是怎样产 但有用内部力量解 生并怎样成长的。 决此矛盾之可能。 过渡的制度之全部发展中的其他一切矛盾,就受以上的主要矛盾所规定但是, ○A 由于现今苏联的工业化、基于全境集体农场化而对富农阶级的清算、以及国营农场建设的成长,这个主要矛盾正在被解决之 中。 ==========第76页========== 7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他们暴露了过渡的经济之主要矛盾,证明了苏联具有站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用内部之力去解决这个矛盾的完全可能性8即,证明了,苏联中社会主义的完全 魅利的可能。 切客观过程 内部矛盾:不但使社会现象发展,并 都由内部矛盾而发 且使客观现实的一切现象发展, 展。 现代科学早已不把原子看作物理学上的物质被分解的最后界限。现代科学发见 原子的内部矛 了原子是阴阳电子的统二6并且阐明了这 盾规定原子之物理 阴阳两电子的交互渗透规定原子之物理的 化学性质。 及化学的性质8不仅如此!在二三十年 前,物理学及化学尚被认为绝对不变的东西。基于历史的见地,去考察化学原素的性质。还是最近的事情,化学原素在发展 化学元素的发 着。化学元素之发展的内的根据,就是原 w 展由于内部矛盾。 素的内的矛盾之运动 生命现象的自然过程之辩证法的性质,特别明瞭的表现着。不论在有机体的 生与死、发生 生命中,或在各个细胞的生命中,生和死、 ==========第7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71 与消灭、同化与异 发生和消灭、同化和异化(物质和能力的新 化,由于内部矛盾 陈代谢),都是被给与的内的统二8 规定有机体现象的发展。 变异性、遗传 在生存竞争中的变异性及遗传性之充 性之矛盾统 满了矛盾的统一,是有机体发展的主要原 有机体发展的主要 动力品 原因。 矛盾统一及其 对立的统一和统一物的分裂,是我们 分裂也是思维的法 思惟的普遍的发展法则a如前所述,我们 则。 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运动于相对真理及 绝对真理的矛盾中:我们虽认识绝对真 理,但在各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上,我们的 认识是相对的 认识受实践状 我们的认识,受我们的实践状态及二 态及社会历史所规 切从来社会的历史所规定 定。 统一物的分裂, 统一物的分裂,是客观现实及一切思 是一切客观现实过 推过程之普遍的发展法黑8辩证唯物论 程及思维过程之普 伊里奇说一“是把发展当作对立之 遍的发展法则。 统一(统一物分裂为互相排除的对立以及 ヘヘヘハーーーーーーヘーヘーーーーーンーーーヘンーハーーーーー ==========第78页========== 7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这些对立间的相互关系)”去观察,因此,“主要的注意在于认识自己运动的源 所谓对立统 泉”〔52”3统一物的分裂,正确的摘发出过 一,就是统一物分 程的本身、过程的内容、过程的矛盾、过程 裂为互相排斥的对 之自己运动的源泉的主要矛盾6 立以及这些对立间的相互联结。这就√是所谓主要矛盾,所谓自已运动的源泉。 矛盾的特殊 一种过程之内的矛盾,和他种过程之 性,每一不同过程 内的矛盾,是不同质的8那只有依着社会 的矛盾互不相同。 主义革命才能解决的资本主义的矛盾,和 过淀的经济之不盾,各不相可8 托罗斯基主义的特征,就是不理解各 过程之内的矛盾的特殊性8托罗斯基不知 道帝国主义时代中资本主义之主要矛盾的 发展的特性,不知道不均等的发展法则8 他之反对一国内社会主义的胜利之可能性;其第一论据就是从此产生。在托罗斯基看来,苏联中普罗列达里亚及农民层的 ==========第7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73 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中普罗列达里亚及 没有同型的矛 布尔乔亚的矛盾,是同型的矛盾8后一牙 盾。不同性质的矛 盾和前一矛盾同样,只有由于国际革命才 盾,要用不同的方 能解决?他反对一国内社会主义的胜利之 法去解决。 第二论据,就是由此发生。实践,反驳了 @ 托罗斯基的理论,证明了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相同的方法去解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普罗列达里亚和布尔乔亚的矛盾,被革命所解决,被普罗列达里亚的社会主义革命所解决;而在苏联条件下的普罗列达里亚及农民层的矛盾,却由国内的工业化及农业的集体化所解决。实践,把一国内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可能的理论,精当的确 证了38〔第281-286页) 中日民族矛盾要用联合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一九二七〔年)后的国内矛盾,却只用联合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劳资间的矛盾,在平常时期要用工人统一战线去解决。党内及革命队伍内正确路线与错误顷〈倾〉向间的矛盾,用思想斗争的方法去解决。在国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用革命去 ==========第80页========== 7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解决。苏联无产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则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去解决。社会与自然间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去解决。过程的矛盾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与托罗斯基主义及与右翼机会主义相 辩证唯物论看 斗争的课题,教给我们有暴露任何过程之 问题,有暴露任何 内的矛盾的特殊性之必要。同时,认识那 过程内部矛盾的特 为全体过程的矛盾所规定的过程各方面的 殊性之必要,同时 矛盾之特殊性,也是必要的。马克思在神 认识过程各方面的 圣家族中这样说过: 矛盾之特殊性也是 “普罗列达里亚和财富,是互相制约的 必要的。对立的两 对立。并且两者形成一个总体,两者都是 方面中,每一方面 私有财产的世界产生出来的。问题就是,这 各占何等特定地 两个对立,在矛盾之中,各各占着怎样的 位,即每方的特性 特定的地位呢?单只说明统一物的、整体 如何,各用怎样的 物的这两个方面,那是不够的”〔53)。 具体形式同对方发 为理解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必须认 生依存关系,在依 识普罗列达里亚及布尔乔亚的特殊性,必 存破裂时,又各用 须认识两者相互的关系及其具体的依存关 何种形式同对方斗 系,必须认识被资本主义生产方法所规定 争。研究这些问题, 的两阶级的相互制约性 ==========第8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75 是我们的任务。列宁主义就是研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各种具体形式的科学。 六对立的相互渗透 对立的方面互 内的对立互相结合,对立的一方面如 为条件,一方存在 没有他一方面就不能存在 他方才能存在。 新经济政策,内部存有矛盾。斯丹林说:“在新经济政策中,必须保存两个方面 国家统制与商 一方面与战时共产主义相对抗,以买 人自由之对立的统 卖之一定自由的保证为目的;他方面与买 一,此类例子可举 卖之完全自由相对抗,以国家的市场统制 出许多,都有这样 的任务为目的。这两个方面中,去掉一个 不可分的两方面互 方面一那样,在我们之下,就没有新经 相联结。 济政策了”〔54)。 w○ 正因如此,所以党反对那想废止新经济政策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方面之一切尝 试,与之斗争8 ==========第82页========== 76 毛泽东哲学批注樂 一切过程都如 充满了矛盾的方面这样不可分的联 此,都要作两条战 结,在客现现实的一刃过程中。也可以看 线斗争。√ 见8 对立的两方面 对立。。不仅处于不可分的联结中:① 相互结合,并转变 并且一个对立转变为别一对立,相互的渗 到新的对立,即所 有6 谓相互渗透。 对立的互 矛盾的一方面以他一方面为前提,向 相结合及 着他一方面转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变 其转变即 是相互渗 动并制约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发展;但 透 是,后者又在其本身上变动并制约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之发展8资本家的工场之生产过程,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总 体;@瓷本家和劳动者的关系6同时又表 现为生产力的总体(劳动力、生产手段)6 由工厂手工业到机械的生产方法之发展,同时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新生产关系的 发生。劳动方和生产手段的统一,同时是 生产力的联结,又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 ①②这是毛泽东对标点的勘误。 ③毛泽东把这个逗号划掉了。 ==========第8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7.7 联结即生产关系。工厂手工业中的分业,是生产关系,又表现为生产力。以此为基 生产力与生产 础,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交互渗透为 关系这一对立关系 基础,展开普罗列达里亚及布尔乔亚间之 的相互渗透 激化的矛盾的过程 O 游击战争与正 对立的相互渗透,一个对立向他一对 规战争,保存游击 文的转变,存在于切过程之中6为要米 性与克服游击性; 露及指摘这种相互渗透的性质,必须具体 分配土地的土地私 的分析过程 有与准备转变为社 我们进到了社会主义时代,但又经历 会主义;共产党的 着新经济政策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矛 民族性与国际性; 盾多我们巩固货币制度及信用组织,实行 银行①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 节约冗费及统制卢布,以节约冗费为基础 {会主义革命;爱国 发展着苏联的商业。货币制度及银行的 主义与国际主义; 强化,同时又是社会主义会计、计划训练 战争与和平,和平 的造出及强化;冗费节约的实施,同时又 与战争;同资产阶 是社会主义的计划化,伸张到作业场、工 级联盟与克服资产 作组及集体商场。苏维埃商业的发展,同 阶级的动摇叛变: 时叉是作出生产物之社会主义分配的要素 ①毛泽东写在原文的旁边。 ==========第84页========== 7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共产党同国民党妥 的路程。集体农场是在内部分配利益的亚 协,正是加强共产 尔特尔,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企业之一种 党的独立性;军队 模型,并且这种企业不久就会变成彻底的 的休息训练,同时 社会主义的企业。在国家问题之中,也有 即是加强战斗力; 与此同样的对立之渗透。社会主义是以国 退却与防御,同时 家之消灭为目标的制度。但是,我们正在 即是准备进攻;良 策进普罗列达里亚独裁5)的强化。我们 药苦口,同时却利 所以使国家发展,因为要造出把国家引到 于病;忠言逆耳,, 死灭的条件。“国家权力之最高的发展, 同时却利于行;羊 是以准备消灭国家权力的条件为目的一 肉好吃,无奈烫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公式分它‘矛盾着’吗? 得>慌;玫瑰花儿 是的,它‘矛盾着’。但是,这个矛盾正在生 可爱,刺多扎手; 动着,它完全反映者马克思的辩证法”3 佳人却可倾国〔56), (斯太林) 祸兮福所倚,福兮 在民族文化和国际关系的交互关系的 祸所伏57;都是 问题中,也有与此同样的相互渗透。我们 互相渗透、互相转 使民族文化发展,但是那种发达,同时是 变的对立。一切对 使民族文化死灭、是准备融合民族文化为 立都是这样的。 一个共同的国际社会主义文化的条件。对立的统一及互相渗透,“使得多数派能够在民族问题的领域中,建立坚固不拔的要 ==========第8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79 塞,反映着生动的真理”。以上苏联的八个例子。① 辩证法中心任 正是这个对立的相互渗透,伊里奇名 务,在研究对立的 之为对立的同一性。暴露任何过程中对 相互渗透即对立的 立的相互渗透及同一性,是我们的认识论、 同一性。 我们的辩证法之中心任务8 由对立转到同 伊里奇说:“辩证法,是关于对立怎样 一:战争是双方对 能是同一性?又怎样是同一性(怎样变成 立,同一是双方和 同一性)?在怎样条件之下,对立变成同一 平;国家是双方对 性而互相转化?为什么人的悟性不把这些 立,同一是国家消 对立当作死的、凝固了的东西去观察,却 灭。因为处在一个 当作生动的、附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 过程中对立互为条 转化的东西去观察?③等问题的学说”〔58)。 件,经过斗争克服对立,所以能变成同一性。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条件之下,国共对立却变成同一性,而转化 ①这是毛泽东的批语。 ②这段原文旁边有原书的提要:“对立物的互相渗透即是对立物的同一性”,毛泽东在提要文字四周划了一个方框。 ③这里的问号是原书就有的。 . ==========第86页========== 8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与侵略战线的对立,在民众起来与世界革命条件之下,却将变为同一性而转化为世界和平。因为客观现实 一切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对立与转向同一性,转向否定之否定。他们本是生动的、附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所以人的悟性这样去观察。 相对真理与绝 对立的互相渗透,同一性,又是我们 对真理之对立与转 的认识过程的特征。人类认识的主要矛盾 向同一。 之一,如前所述,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矛盾。相对真理在种种形态上反映绝对真理;绝对真理由烦次的相对真理所组成。 ==========第8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81 对立的同一性及其相互渗透之暴露, 如不具体研究 要在过程之具体的研究以后,即在过程之 过程,无法了解对 充满了矛盾的方面,这些方面的联结及相 立的同一性即相互 互制约性的特殊性之具体的研究以后,才 渗透。 有可能。…〔第287一292页〕 认识过程中对 研究对立的相互渗透、同一性,就是 M 立的同一性(或相 认识过程之充满了矛盾的方面的运动、发 互渗透),就是认识 展、被制约性、及其一切限界的可动性、 款 纹 过程中矛盾着的那√与这些限界的互相转化。〔第292页)些方面(即过种程〉中主要矛盾与若干其他次要矛盾每一种矛盾之两方面)之运动,那些方面的被制约性,那些方面所设界限的可动性,以及那些方面所设界限的〔相〕互转化。辩证法研究这许多,就 ==========第88页========== 8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对立的同一性或相互渗透。 依照布哈林的意见,互相独立的力存在着,它们互相作用。而且,运动之引起,由于不同方向之力的外的冲突。伊里奇要求首先要认识过程之内的矛盾,发见自己运动的源泉;但布哈林却要求去确定互相 不是统一物的 冲突的外力。伊里奇要求论证统一物的分 分裂,而是外在地 裂,暴露对立的同一性,即确定对立的诸 存在的两种力;不 方面之不可分的联结;但布哈林却要求只 是内的矛盾,而是 去考察互相独立的力,各自能够个别存在 外的矛盾;不是对 的那样的力。布哈林把对立之统·的法则, 立的两方面不可分 机械的去理解。这是由于他从力学的概 地结合着,而是 念、互相独立的力之单纯的冲突出发的缘 而是二力各能独 故。 立生存一反辩证 从对立的互相渗透之机械的解释出 主义的形而上学。 发,对于现时帝国主义的研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理论,即不把各国之内的矛盾而把世界市场中各国之外的矛盾,看作是帝 有组织的资本 国主义时代的根本东西的有组织的资本主 主义 √义的理论8 ==========第8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83 矛盾普遍的存 布哈林和一切机械论者同样,把矛盾 在着,对抗是某些 和颉抗(59)看做同一的东西B这是不正确 过程的矛盾发展到 的。颉抗,是用革命的方法能解决的对立 一定阶段时才发生 之斗争例如,普罗列达里亚和布尔乔亚 的。压迫阶〔级)与 的矛盾,带着颉抗的性质。但,一切矛盾 被压迫阶级之间 并非都是颉抗。例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的)矛盾、压迫 矛盾之中,没有互相反拨的两力。普罗列 民族与被压迫民族 达里亚和农民层的关系,不带有颉抗的性 之间的矛盾、国家 质。这两个阶级之中,存有许多共同的利 与国家间的矛盾、 害。把矛盾和颉抗视为同一,这件事在一 党派与党派间〔的) 方面,变成和托罗斯基主义者一样,认为 矛盾,·如此等等的 普罗列达里亚和农民层之间既有矛盾,这 矛盾,都有发展为 个矛盾就带有和普罗列达里亚及布尔乔亚 对抗的形势。社会 的矛盾相同性质,即认为这个矛盾带有阶 过程中这种对抗, 级的颉抗关系;在他方面,变成和右翼机 取压迫与战争的形 会主义者一样,认为普罗列达里亚和农民 式;自然过程中的 层既有许多的共通利害,这两个阶级之间 对抗,〔取〕冲突撞 就不存有矛盾台 击的形式;个人之 在展开了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阶 间的打架、谋害, 级斗争也没有阶级的颉抗2但是,布哈林 也属于这一类。许 把矛盾和颉抗看做同一,以为在展开了的 ==========第90页========== 8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多矛盾是不发展成 社会主义社会中,任何矛盾也没有了。伊 为对抗形势的:共 里奇回答这种主张,这样说着: 产党内,正确与错 “这是极端不正确的。颉抗和矛盾断然 误的矛盾;文化领 不同。在社会主义之下,前者消灭了,后 域中,先进与落后 者残留着?60(伊里奇对布哈林的过渡期 的矛盾;经济领域 经济学的评注) 中,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劳心与劳力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阶级关系中,工农的矛盾;社会主义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自然界中,生与死、正与负、遗传与变异、吸力与斥力、寒与 温、海与陆。凡没有及尚未达到爆裂的条件下,一切矛 ==========第9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85 盾都没有对抗。矛盾解决的方法与对抗解决的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性与解决矛盾的方法的特性,应 .该分别认〔识)的问题。· 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等。 七矛盾之主导的 方面的意义 在确定了过程之内的矛盾,过程之对立的诸方面之不可分的联结以后,必须去发见这个矛盾之主导的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摘出在商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那种对立的方面之不可分的联结中,价值具有主导的作用;指摘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具有主导的作 ==========第92页========== 8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唯物辩证法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在两者的矛盾上去究明,以承认实践到底是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为出发点。 季诺维夫61)没有理解这两个对立的 方面,资本主义要素和社会主义要素,套 社会主义要素之主导的作用之下,怎样很快的发展起来。因此,他把新经济政策当作资本主义要素之单独的发展、即退却评 价了8 普列哈诺夫没有提出过暴露过程的主要矛盾之问题,至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更是一回也不曾论及过。普列哈诺夫没有离开所谓对立的属性之结合那种立场。…现代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社会=二经济的问题上,不暴露主要的决定的矛盾以及各矛盾的主导方面,而采取着所谓对立的方面之单纯的结合那种见地。 德波林一派表面上虽然承认对立之统 ==========第9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87 一的法则,实际上,他们转入了少数派那样的对立方面之客观主义的结合之立场。 德波林主义者们,在任何的论文中,一点也没有述及应当暴露主导的对立之必要。他们不但没有把对立统一之法则的这 一方面作出定式,并且无视了这一方面; 这在他们的全体著作中,明白的表魏出来8 至于卢波尔〔62),则以为理论决定实践,实践决定理论。他没有阐明实践之主导的作用,以为两者单只存有交互作用。德波林把新经济政策只当作资本主义要素和社会主义要素的斗争去下定义,并没有阐明社 会主义关系之主导的作用。也没有指摘新 经济政策向着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前进的事实。 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矛盾,这许多矛盾中,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则为次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的发展规定各次要矛盾的发展,不能区别矛盾之主要与次要、规定的矛盾与被规定的矛盾,便不能探出过程之 ==========第94页========== 8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最本质的东西出来(举例)。但矛盾之中,不论主要与次要的,对立的两方面,不但是对立与斗争,而且互相依赖其对方,以行其对立与斗争。两方斗争的结果,发生相互渗透的变化,即转化为同一性,转化到相反的方面,这即是两对立方面之不可分的联结。然而,如果平均地去看任何矛盾之两方面,那就是大错的。两方中必有一方是主要方面,他一方是次要方面,前一方面即所谓矛盾之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本书已举了价值与使用价值,价值为主导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为主导方面;理论与实践,实践为主导方面;苏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为主导方面等四个例子,都证明主导方面对于他方有决定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互相结合,如普列哈诺夫的错误说法;也不是互相决定即交互作用,如卢波尔的说法;而是一方起着主导的与决定的作用。究竟那一方是主导的呢?这要看过程发展之情况,在一定条件之下来规定。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时期中,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但到革命前夜时期及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就转变为主导方面了。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主导方面,封建势力是次要方面。然在革命前的俄国与现在的日本,封建势力还是主导方面,:资本主义不过占次要地位。在中国社会,主导势力属于帝国主义与封建 ==========第9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89 势力,他们的作用决定一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决定了各种的变动。然在一九二五至二七年大革命猛烈发展中,南方革命势力与北洋军阀对抗中,南方势力由次要地位转变到了主导地位,北祥势力作了相反的转变。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言,资产阶级因握有经济命脉,至今还居于主导地位;然在革命领导上面说来,由于无产阶级之觉悟程度与彻底性,而资产阶级是动摇的,无产阶级却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特点,影响到中国革命之前途。无产阶级要在政治上、物质上都居于主导地位,只有联合农民与小资产阶级。如果工农小资产阶级多数觉悟与组织起来的话,那末,革命之决定的主导的作用,.就属于无产阶级了。在中日对抗的局面中,中国的因素正在由次要地位向主要地位转变中,因为民族统 一战线如果广大的与坚固的建立起来,加上国际的因素(苏联、日本民众、其他和平国家),就有造成优于日本方面之势。在农民与无产阶级之矛盾中,无产阶级是主导。在产业工人与手工工人的矛盾中,产业工人是主导。在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矛盾中,熟练工人是主导。在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中,城市是主导。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是主导。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中,感性是主导。在主力红军与游击队的矛 ==========第96页========== 9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盾中,主力红军是主导。在进攻战术与防御战术的矛盾中,进攻是主导。在战略与战术的矛盾中,战略是主导。运动战与阵地战的矛盾中,运动战〔是)主导。各兵种中,部〈步>兵是主导。劳心劳力的矛盾中,劳力是主导。凭谁决定?凭过程发展至一定阶段中,单争双方的力量如何而定。主导与非主导是互相转变的。 八自始至终的过程的 矛盾的运动 s。s0 伊里奇接着说:“这正是辩证法的一般的叙述方法或研究方法”[63]。(伊里奇文· 研究的原则如 集第十二卷)。发见过程之最单纯的最根 此 本的关系辶在那种关系之中,暴露主要矛 =○ 盾;探求主要矛盾的发展、斗争,及以主要矛盾为基础而出现的全体矛盾。充满了矛盾的方面,发展的倾向二过程之自始至终的发展;探求发展中的过程各阶段的质的变化6充满了矛盾的各方面的运动之相对的特殊性。充满了矛盾的各方面之相 ==========第9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1 互联结及相互推移一一这是必须研究任 的m 何过程的路程8〔第293一299页 九对立的统一、同一性 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 同中国资产阶 永久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随时随 级的统一战线是相 地,一种形态转变为他种形态;一切过 对的,中国同某些 程,都有始与终。一切过程,转化为其 和平国家之和平外 自身的对立物。任何过程的常住性,是相 交也是相对的,苏 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变为他种过程是w◎ 联同各国之共居及 绝对的,。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伊里奇 同盟条约也是相对 力说了这斗争的绝对性及统一的相对性, 的,党内的一致亦 并且作出极明确的定式。他说: 然,一切过程之一 “对立的统一(合致、同二、均势),是 致皆然。 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名互 思想斗争所以 相排除的对立之斗争,是绝对的,发展、运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驶钟的生:30精。米 ==========第98页========== 9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经常的方法。 动是绝对的。”(关于辩证法的问题)64) O 两例甚好。 在布尔乔亚民主主义革命之中,普罗 对立的同 列达里亚与那包含农村布尔乔亚在内的全 性、合致、统一、 体农民,一起反对农奴的关系8这种普罗 常住性,被包含于 列达里亚和农村布尔乔亚之活动的合致以 对〔立)的斗争中, 及两者之利害的同一性,带有相对的、一 不过是对立的斗争 时的、有条件的性质。两者之间的斗争是 的一动因。静止被 绝对的,把同一性作为其动因而包含着 包含于运动之中, 看8 在法国大革命时,未发达的普罗列达里亚 为运动之一动因。 和布尔乔亚的利害,彼此合致,形成了统 认识同一性、常住 一、同一性。但是,这种统一,带有相对的、 性、静止性是辨别 时的、有条件的性质;这种性质,随着 斗争或运动的条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久就出现于表面,暴 件,是必要的;然 露了普罗列达里亚及布尔乔亚间的阶级斗 而,他是暂时的、 争之绝对性及不联合性6两者的这种同二 相对的,并且即是 不统一,不合致① 斗争、运动之一动 性,不过是包含于两者之绝对的斗争中的 因。 一个动因 6 一切过程矛盾 客观的现实之一切过程,也和这相同 ①这是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9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数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3 的运动,同一是相 只是在各个过程上,对立的斗争之绝对性 对的,斗争是绝对 与统一,各以其独特的方法显现,由过程 ,纹 数 的,.这是任何过程 的质及其内的构造所规定 袋O 如此。但因矛盾性质每个过程不同,内部构造每〔个]过程不同,这种绝对性、统一性的表现方法因而各异,这是要明白的。 承认矛盾引起 马=伊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不同之 运动是对的,但是 点,在于理解对立的斗争的绝对性,及其 不够的,还须明了 统一的相对性。社会民主党的任何一个理 矛盾在何种状态引 论家,考茨基也好,普列哈诺夫也好,虽 起运动。矛盾在统 然他们反对伯伦斯泰因对于马克思的辩证 一状态虽然是运 法的修正,·承认矛盾引起运动,可是他们 动,但那是运动之 毕竟没有认知统一物的分裂引起运动,没 特殊状态,相绝 有认知对立的斗争的绝对性及其统一的相 (对>状态,普通叫 对性8考茨基所以只在形式上承认辩证 做静止、常住、不 法,而不曾理解辩证法,那是什么意味呢? ==========第100页========== 9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动、死、止、停顿、 那是因为:考茨基主张矛盾引起运动,是 仅仅① 僵局、相持、和平、 革命的形而上学,事实上,他拒绝了辩证 和气,这是相对的、 法3 暂时的、有条件的。必须承认运动之一般状态,即统一物的分裂、斗争、冲突、动、无常、生、行、活跃、战争、相争,这是绝对的。同一、统一、静、死、和平等相对的矛盾状态,包含于绝对的矛盾状态之中。不明此理,就是形而上学、机械论,事实上拒绝了辩证法。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10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5 和解、妥协、 现代社会法西斯特〔5]们的政治上的 调和是可以有的, 总战术,都以对立的和解为基础。他们弃 〔在〕过程发展〔的〕 去马克思所说阶级斗争不能和解的命题, 一定状态必是〈是 而宣传普罗列达里亚和布尔乔亚之利害的 必>》要的。停战、媾 调和,两个阶级的妥协,援助资本家的产 和、终上罢一〈工>、 业合理化,援助民族布尔乔亚之夺取市场 临时的统一战线、 的斗争,诱引普罗列达里亚去参加布尔乔 某些合作,是阶级 亚的国家。 斗争中有过的,会 多数派理解对立的斗争之绝对性,及 有的,但不是总战 其统一、同一性的相对性;少数派却高唱 术。不能和解与妥 统一之永久化的理论;这两种不同的主 协,最后还须用革 张,是两者在阶级斗争上种种不同的战略 命解决矛盾,则是 战术之理论的基础 总战术。 列宁党也有过 多数派对于自由主义布尔乔亚的战 和资产阶级合作的 术,在赞姆斯特瓦选举战时代的“分开前 时期,提出分进合 进,共同攻击!”的口号中,表现了出来。 击的口号。中国党 在一定阶段上的、与一定形态中的自由主 同国民党合作,原 义布尔乔亚的这种共同动作,乃是社会民 则上也是分进合 主主义的战术之相对的、一时的、有条件 击,不过表现的方 的动因。少数派对于这种相对的动因,附 ==========第102页========== 9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法不同。分进是阶 与绝对的意义,以之为自己的全部战术的 级与党的政治独立 基础;其结果,少数派转入了布尔乔亚的 O 性,合击是统一战 奴仆的任务。一九一七年,以普列哈诺夫 线。 为首领的少数派,支持了取得胜利的布尔 在另一定阶段上与另一定形态中的资乔亚,宣传利害的调和,高唱继续帝国主义产阶级共同动作① 陈独秀主义高唱不 的战争,对于妨阻资本主义强化的一切,要违背国民革命②对于妨阻国民党强化的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却倾注全力加 一切③ 特别对于土地斗争④ 以反对。十月革命以后,他们直接支持白 现在他们直接支 党了。苏联中资本主义要素的驱逐,使得特日本侵咯⑤ 少数派和纺害革命的布尔乔亚政党缔结同 盟;贯通全线的广泛的社会主义的进攻,使得少数派去援助那准备干涉苏联的国际 布尔乔亚合 ①②③④⑤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10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7 这两句是说的 在主张对立的统一之时,而不理解斗 陈独秀主义 争的绝对性,必然不可避免的引到对物 的和解8对立物的和解论,是右翼派的立 场之特征。右翼派,抛弃马克思=伊里奇所说阶级斗争是不和解的那命题,而建立所谓组织化的资本主义的理论、主张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可被取去而移至外部 的斗争场中一世界市场之中。在苏联 中,他们建立了所谓豪农向着社会主义和平的成长之理论。他们以阶级斗争之自然的消灭,和平的死灭之理论,去代替伊里奇所说阶级只有依著激烈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的理论。右翼派忘记农民层内部的矛盾,在他们看来,农民是涂上了灰色的集 是把无产阶级 合体。他们不曾注意:我们和农民的同盟, 和富农不能相容的 是把普罗列达里亚和布尔乔亚不能相容的 利害考虑过了的同 利害考虑过了的同盟,因而是和农民之资 盟,即在中国民主 本主义要素相斗争的同盟。·“没有辩证法 革命中亦然,何况 的理论家,烦琐哲学的理论家布哈林”,不 十月后的苏联。 辩证法的本质是矛盾斗争的问题①烦琐 ①毛泽东写在行闻的批语。 ==========第104页========== 9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理解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的统一是哲学即形而上学①陈独秀同样不理解②相对的学说。 对立的和解论,是形而上学的理论。因 对③ 为这种理论,没有发见从一种状态到他种辩证法的本质却在此④ 状态的出路。对立的和解论,没有注意新 所谓以一定过 事物的发生,没有注意新现象、新过程的 程之发展为基础, 前提、可能性、条件及其发生,乃是以一 w 即是过程由一种状 定过程的发展为基础而作出的?这种理论 态转变到他种状 不注意一定过程之矛盾的发展,不考察一 态,即是矛盾的发 定状态怎样转变为其他状态。… 展,即所谓飞跃、突变。以此为基础,乃作出新过程的前提、可能性、条件及其发生。 对立的和解之见地,变成了德波林一派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所加入的少数派 ①②③④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10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99 的=观念论的修正之基础。…在他们的任何著作中,对于对立的和解论从没有加过批判。反之毋宁说他们简直是从这样理 对① 对立的统一性 论出发。德波林不在对立的斗争中而在 不是本质,对立的 对立的同一性中,去发见辩证法的本质; 斗争〔是)。 …德波林的特征,在于不理解伊里奇的思想一伊里奇所说对立的同一性不过是充满了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中之一动因。〔第303-308页) 均衡论 以为对立的均 …在布哈林看来,把黑格尔的辩证 衡是绝对的,对立 法翻译为现代力学的言词,是必要的。布哈 的斗争则是相对 林忠实于自己所提起的问题,认为黑格尔 的,而所谓对立是 和马克思所说的矛盾引起运动,实际是两 外的对立,体系与 个反拨的力之冲突,外部之力互相冲突,暂 体〔系)间的对立; 时形成可动的均衡,这均衡以后被扰乱,再 体系内部由互相联 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均衡。…布哈林这样 结的一群要素所组 写着;一切事物是某种总体的东西,由 ①这是毛泽东的批语。 ②这是毛泽东对标点的勘误。 ==========第106页========== 10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成,体系中各要素 互相联结的一群要素所组成,即成为某种 之间也有矛盾,但 体系。一切这样的“体系”,和那构成其本 是次要矛盾;主要 身的环境的其他体系,互相结合。环境和 矛盾是外的矛盾, 体系互相矛盾。这种体系和环境的矛盾,在 起着对于内部矛盾 布哈林说来,是一切发展的基础8 的决定作用。 布哈林不否定内的矛盾。譬如,他承认社会中许多内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诸阶级的矛盾等等的存在。但是,依据布哈林,这些内的矛盾是环境和体系的外的矛盾之结果马是受那种外的矛盾所决定3这样,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依 据布哈林,是受社会与自然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第309一310页〕 布哈林学习 布哈林所乱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均 斯宾塞(66]、谢林 衡论,并不是新的东西。这种均衡论,在 格〔67]、波格达洛 布尔乔亚的社会学及经济学上,广泛的二 夫。 殼的被应用着。布尔乔亚的哲学者及社会学者的斯宾塞,在这种均衡论之上,构筑了他的机械论的进化论。…在斯宾塞之前,已直接反对黑格尔及马克思之辩证法 ==========第10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01 的谢林格,这样说过一 “在反对的方向中互相抗争的力之对立,也是自然及其发现体的一切作用的根本形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严格的批判了这种见解。把均衡作成了极完全的定式之人,是波格达诺夫。波格达诺夫在布哈林以前,就把辩证法翻译为“力学的言词”了。…波格达诺夫把辩证法定义为:“由对立的力之斗争而显现的组织过程”。在他看 运动从没有任 来,运动从没有任何矛盾的均衡发生,其 何矛盾的均衡发生。 后,这个均衡为两个对立的力之斗争所搅乱,·然后再在新的基础之上恢复。波格达诺夫所认为根本的东西,规定的东西,是 问题:为什么 制约内的矛盾之外物。他以为,主要矛盾 中国与日本的矛盾 是环境和体系间的矛盾。这样,我们看出 成为主要矛盾? 布哈林之大智的源泉,就是布尔乔亚的社会学,和他受过强烈影响的观念论者、折 衷主义者波格达诺夫的哲学3 均衡论在一切有害的团体中受非常的欢迎,它成为他们的理论的见解之方法论w ==========第108页========== 10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基础。劳动农民党的指导者孔特拉捷夫,不论在其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及苏维埃经济情势的一切著作中,或在发展速度的问题中,都是从均衡论出发。孔特拉捷夫的战友,豪农的思想家窝加诺夫斯基说:“在具有创造性质的一切很复杂的工作中,那可为‘调味剂’的,为其他一切部分的思想中心点的基础之一般思想,是不能不有之① 的。当建立洞察过的国民经济计划之际,这种‘调味剂”。…在我看来,正是均衡的 即一般思想② 原理。”(经济评论,一九二七年第六号,第ニ一页)〔第310-312页〕 除此以外不可 “在由相互问必要不可缺少的一联环 能吗?恰好可能是 子所组成的全部体系中,具有决定的意义 另外一面。不是扯 的,是最弱的环。例如,铁对于社会经济 高补低,而是克服 中的一切部门都是必要的,如果铁的生产 落后,把低、落后 低降至标准以下,那末,只好停止一切部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②这是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10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03 提到先进的水平。 门,专事采掘铁量到够用的程度,除此以 不是先进向落后看 外是不可能的。”(波格达诺夫:一般组织 齐,而是落后赶上 学,二七四页) 前去。履与足矛盾 均衡论的一切党徒,一切机械论者,都 时,削足适履,正 宣传补救弱点,孔特拉捷夫仿效布哈林的 是布哈林的思想。 经济学者的摘要〔68],重复着相同的口号, 这是可能的吗?不 他在财政人民委员会的廓清会中说: 可能的。补救弱点 “知果没有砖,房子就不能建筑,在这 是可能的吗?头痛 一点上,我和布哈林同意,是的,应当补 医头,脚痛医脚,所 救弱点。在我看来,除此以外,再没有方 谓补苴漏〔69)的.法”。办法,结局将使大 从均衡论从补救弱点的思想,生出一 局遗败。这不是扩 切右翼机会主义的问题。例如说,在建统 大矛盾去解决矛 材料的生产比较其他生产部门落后时,不 盾,从根本上解决 去克服这种落后的状态,却以为应当浅低 矛盾的办法;而是 资本的建设 8 堵住矛盾发展,取得内部的安定,以求得所谓平衡,结果是无济于事的,这是破落户救穷的 ==========第110页========== 10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办法。从构成外部平衡来求得内部平衡,这是布哈林的根本方法。 依靠斗争,依靠社会主义农业与基于分散性而自由 苏维埃经济的发展中最弱的环,是小 〔倾)向资本主义的 商品农业的分散性,均衡论的党徒们,① 农业之间的斗争, 认为这个矛盾的克服,不是由于把农业的 来克服农业分散性 发展引上大产业的水准一事一这要靠把 (这个同社会主义 农业转移为社会主义的形态才有可能— 经济不相容,面有 所能做到;反之,他们以为要由于 利于资本主义根苗 缩小产业的发展速度才能做到。均衡论的 的生长)〔与)社会 党徒们,以为上述矛盾的解决,其可能性 主义之间的矛盾。 在于保持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即社会主义 很清楚 的大产业和小商品农业,在于利用这两个方面之机械的相互关系去补救弱的方面,而在两者之间设置均衡.〔第315一316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标点的勘误。 ==========第111页========== 读《辩证法雕物论款程》(中泽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05 过程外的矛盾① 马克思及伊里奇的辩证法并不否定外 与过程之内的矛 的矛盾的作用、即某种过程对于其他过程x R 盾,互相影响,互 的作用,反之,毋宁说是从现实的一切过 微O 相渗透,但不是主 程之不可分的联结那种观念出发,而要求 要的决定的东西, 认识过程之相互的作用、过程之相互的影 他须通过过程之内 电及相互的渗8马克思及伊里奇的辩 的规律性才影响于 证法,其主要的注意在于暴露内的矛盾,确 过程之发展。他不 定对立的同一性,认识过程之自己运动的 是主要与决定的东 源泉6外的矛盾,只有通过过程之发展的 西,主要与决定的 内的规律生,才影响于过程的发展6马克 矛盾是在过程之内 思和伊里奇的辩证法,不否定社会和自然 部。 的矛盾,但不承认外的矛盾是主要的东 西,决定的东西8在历史的研究中、我们 例 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条件、气侯条件、地形、动植物、天然富源,在长期间内没有变化,面社会关系却变化了,即封建制度变为资本主义了。 O 生产力与生产 在社会构成的发展中,譬如说在资本 关系的矛盾即社会 主义的发展中,辩证法所看作主要的东 ①这段原文旁边有原书的提要:“外的矛盾通过内的矛盾而起作用并受内的矛盾所决定”,毛泽东在提要文字的四周划了一个方框。 ==========第112页========== 10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内部的矛盾,·给予 西、决定的东西的,是生产力和资本主义 决定的影响于社会 生产关系的矛盾2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不 与自然的矛盾,即 消说他作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但不是真 所谓人定胜天。从 接起作用,而是通过资本主义之主要矛盾 有劳动工具之产生 的发展才起作用,地理环境成为社会发展 微○ 以来,就是如此的。 的阵害时,社会依其内的规律性,发展社 此处举例是进步杜 会的生产力,交化地理环境。如果森林稀 会之事。 少时,就斟酌森林的采伐,计划森林的成 长品如果石炭不足时,就改用木炭&天然 的皮革、羊毛、生丝不足时,就造出人造的皮革、羊毛、生丝。土地的面积狭性时,就实施灌溉设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变革动植物,造出新的动物及植物的种 委并为本身的必要而利用皇合 “物必先府也, 资本主义体系和苏维埃体系之间的矛 然而<后》虫生之,· 盾,当然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关系的发展,发 人必先疑也,然后 生影响。经济的财政的封锁,信用贷款的 谗入之”〔70。“非战 拒绝,对于苏联“倾销”的斗争,直接的反 之罪,乃天亡我” 动攻击,干涉的准备等等一一这一切,虽 A 〔7〕的说法是错误 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反映出来,然而 心0 的。五次〔反〕围剿 是通过苏联社会主义之内的规律性,曲折 ==========第11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07 失败,敌人的强大 的反映出来。国际资本阻害社会主义发展 是原因,但战之罪, 的程度,依存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强化天总税 干部政策之罪,外 的程度。苏联的社会主义愈益强化,国内 交政策之策〈罪>, 的工业化及集体农场化愈益增高,我们对 军事冒险之罪,是 于资本主义要素的进攻愈益展开,社会主 主要原因。机会主 义的司令塔愈益丸固,豪农,新兴资本家、 义,是革命失败的 害虫、以及官僚主义、尤其是我们阵营中机 主要原因。帝国主 会主义的影响愈益减少,郑末,国际资本阻 义吸引与国民罪 害我们的运动之可能性,也就愈益薄弱 (党>叛变,对于革 国际资本企图实行要粉碎苏联之绝望的尝 命说当然是原因。 试。这个尝试成功吗?或终于不成功吗? 外的力量,须通过 其程度,完全系于苏联的强度如何 内的规〔律)性(机 国际资本依其内的矛盾而发展。这些矛盾 会主义等)才能曲 这是主要的① 折的即间接的发生 怎样急剧的激化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 xw' 影响。流水不腐, 依存于苏联。苏联社会主义的成长,使得 发C 非流水腐;户枢不 资本主义体系之内部的矛盾激化起来,因 藏,非户枢意72)。 面促进普罗列达里亚的世界革命。理由 物之本身情况如 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功,对于社会主义 何,是第一原因。 之究极的胜利,具有绝大意义 ①这是毛泽东写在行间的批语。 ==========第114页========== 10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国民党能够破苏区 这样,我们看到外的矛盾,只有通过 与红军,但必须苏 过程之内的规律性的发展,才在过程的发 区与红军存在有不 展之上,曲折的发生影响。我们只有具体 能克〔服)的弱点。 的分析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才能把其影 若能克服弱点,自 响的性质、程度及力量,暴霉出来8 己巩固,则谁也不能破坏。红军至今 具体分析两个过程,才能把互相作用 没有被破坏,,就因 的性质、程度、力量发现出来,各过程的 为此。中央苏区、 情况是互不相同的。① 鄂予(豫〉皖苏区被破坏,主要的〔是]内的原因。西路军 亦然。“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73)。 九一八之不能抵御,原于一九二七〔年)之失败。今日国难之是否得救,决定于统一战线能不能发展与巩固, ①这是毛泽东对上面一段话的批语。 ==========第11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09 不决定于日本。国民党之不能照旧不变的存在,原于其政策与组成之弱点。资本主义之必然灭亡,原于其内在的矛盾。阶级与政党之兴亡,原于其自身之条件。人之健病、生死,.原于其自身条件。机械力推动物体运动,通过物体自身的可动性。任何事物、任何过程,外力是有影响的,且是严重的影响,然必通过内的情况才起作用。决定的东西属于内力。 均衡论,忽视了暴露过程之具体的内 ==========第116页========== 11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容及“自己运动的源泉”之必要,因此,在 一方面,对于哲学问题象抽象的唯理论那 非具体的① 样去处理,从所谓“一般”的见地去处理,因 非特殊的无个性的② 而到达于空洞的图式主义辶在他方面,到 ○) 形式主义③ 达于忽视根本的东西及具体的东西之经验 近视病与琐屑病④ 论。这种二重性,也就是右翼派的特征。 试举具体处理 他们对苏维埃经济的问题,一方面,抽象 之例 的去处理;不分析其发展之具体的条件,局面及阶段;无力暴露那新转化向着新局面出现的条件及可能性是怎样造成的;不注意新的发展阶段从新提出孓问题,从新 这是唯理论⑥ 解决其矛盾3他方面,他们从补救弱点的 均衡设置论出发,因而到达于拜金主义。 这是经验论⑦ ①②③④⑥⑦毛泽东的批语。 ⑤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11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三版)“书的批注 111 例如,他们的困难打于策一在社会主义的大产业及小商品农业之间从速设置均衡—,当一九二八—一九二九年时,这只有基于个人农业的成长才是可能的。由此,生出了使提供大部分谷物商品的个人经济(主要的是豪农经济)发展的政策, 援助富农发展的政策① 而回避了那打开困难的根本的决定的路线 当时的阶段已 农民经济之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形 经存在了这种转变 态 的条件,造出了可能性。 世上无此过 均衡论,不承认过程的发展是始终都 程,只是机械论者 依存于在发展中的矛盾而进行。从这种理 的幻想 资产阶 论的见地说来,所谓均衡乃是过程中没有 级的幻想,一面自 矛盾的瞬问之东西,因而过程的运动,在 慰,一面迷惑劳动 矛盾发现的瞬间以前,只有由于外的原因 群众。 才有可能8 均衡论,与社会民主主义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修正相一致,隐蔽过程之内的矛 ①毛泽东的批语。 ..: ==========第118页========== 1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盾,所以从其阶级的本质看来,它是资本 主义理论的复活6 德波林一派对于均衡论加以时代落后的批判,不能给与这种理论以决定的打击。德波林派的那种批判是极一般的,极抽象的,他们不能抓住均衡论的最主要点一 一针见血之言 均衡论不承认过程是自始至终依着矛盾,依着统一物之分裂而发展,即均衡论使对立和解之点一,去加以批判。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对立之统一的法则的理解,是与均衡论合体的。他们也和均衡论同样, 德波林也不承 认为矛盾不是从过程发生的瞬间就在过程 认自始至终的矛盾 中固有的,而是在过程发展为某阶段上才 运动。 出现的 这样,他们作出了他们自己所 恐怖的结论,即所谓过程在矛盾发生的瞬 间以前,由于外的原因而发展的结论3而 且,和均衡论的党徒们同样,他们也支持着社会民主主义的对立和解的理论。极端和极端,是相通的。 左的与右的相通,因为都离开过程之正确的了解,到达于不顾过程内容,不分析具体的阶段、条件、可能性等 ==========第11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13 抽象的一般的空洞见解。因此,他们两极端就会于一点。 一一.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从上面所述看来,当作通过质与量的发展而进行的、基于对立的运动之飞跃的转变的过程看的辩证法的过程,究竟是什 所谓现实与认 么东西,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现实以 识发展之辩证法过 及我们认识的发展之辩证法的过程,不止 程,就是质量互变、 是量到质及质到量的转变的法则和对立之 矛盾统一与否定之 统一的法则。与以上两个辩证法的根本法 否定的过程。 则相并行,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建立了辩证法的第三个根本法则—一否定之否定的法则一一的基础合 这个法则的要点在那里呢? 在资本论第一卷资本主义蕾积的历史倾向74们那章中,马克思逐一指示了劳动手段的私有,从其最初的瞬间起到历史上必然的废绝为止,即到转变为其对立物的社 会公有为止的发展的过程& 多数劳动者私 “私有,和社会的集团的所有不同,只 有—少数资本家 存立于劳动手段及外的劳动条件属于各个 K1555 ==========第120页========== 1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私有—社会公有 人的场合。劳动者私有生产手段,是小生 的私有 产的基础;小生产成为社会的生产及劳动 否定之否定的 者自由的个性之发展的必要条件,… 范例 …到了一定的发达水准时,这种生产方法自己造出破坏自己的物质的手段;…这种破坏,即个人的分散的生产手段转变为社会的被集积了的生产手段,因而多数的细民之所有转变为少数的巨人之 所有” …资本家的私有,对于那以生产者自身的劳动为基础的个人的私有,是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的生产以自然过程 ·○ 的必然性,作出自己对自己的否定。这是 wM 否定之否定。这个否定,不是使劳动者的私有复兴,而是造出以资本主义时代的成 V53511KY553 果为基础,即以协业、士地、及其他由劳动生产出来的生产手段之公有为基础的个 M 人的所有3这是明白的”75,第316 324页) ==========第12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散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5 恩格斯之言 …恩格斯说:否定之否定,“实际上 三段法是对的 是极单纯的随时随地进行着的程序。这个程序,只要把旧观念论哲学掩蔽着它的秘密的破衣取去,就是三岁的八童也能理 解766…形而上学者们把否定之香定 的法则,当作图式的“三段法”描写出来, 这样说是不对 而说马克思主义者们无理的把具体的现实 的。甚么也乱嵌进 之发展嵌入三段法之中8但是,这里不能 去,这是外的连 不声明一句,黑格尔自身,特别在所著法律 〈联>结,表面现象, 哲学7刃之中给与了一个根据:即不把“三 图式主义,不是内 段法”的性质解释为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 的联结与本质发展 一个方面,而是可以把它解释为发展法则 的东西。否定之否 本身。例知,黑格尔把犯罪当作法律的否定 定律是论内的联结 去观察,把刑罚当作犯罪的否定即否定之 的理论。 否定去观察。在这里,实际上,三段法成 赫格尔也犯了 为把现实的现象嵌入干其中的外的图式3 图式主义。 象这样在图式上把现象嵌入三段法之 中,不能说明发展。这是不待言的8 横的联结与纵 马克思及恩格斯在说明否定之否定的 ==========第122页========== 1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连〈联>结。横的 法则时所力说了的,不是这个法则之“三 联结是矛盾的两方 段法的性质”,而只是互相发展并且互相 面在发展中相互依 推移的现象之内在的联结。马克思对于资 赖与相互斗争的关 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倾向之分析,上面已经 系。纵的联结是过 引用过了;在那引用文中,否定之否定的 程经过飞跃向前发 法则的这种本质,被力说着。 展的关系。两者都是内的联结。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引用麦粒为例。落在地中的麦粒,置于适当的条件之下,发出芽来。“麦粒被消灭,被否定,而从麦粒 生出来的植物,出现为麦粒的否定6究竟,这种植物之正常的生涯是怎样的呢?它成长,开花,结实,最后再生出麦粒而且 第二个否定的 麦粒成熟时,麦茎枯死,轮流的被否定 结果,再归于最初 当作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再获得最初 的东西,然而性质 的麦粒,然而这不是一个麦粒,而是十倍, 微 与数量变了。谷物 二十倍或三十倍的麦粒”8 等〔种)类因变化缓 恩格斯并且事先指出,这里的问题不 慢,不容〔易)看见 单只是发展之量的方面。“谷物的种类仅是 质变,但看〔见)质 极缓慢的变化。所以,今日的大麦和一百 ==========第12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17 变的事物或过程是 年前的大麦,儿乎完全一样。但是,试考 极多的。举例。 察粘质的观赏植物;例如牡丹或兰花罢。如果我们把种子及由种子生出的植物加以 不是单纯的纯 人工,这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不但得 量的循环,每次都 到更多量的种子,又得到生出更美丽的花 有质的变化。 的、质的方面被改良了的种子;并且,这种过程的每次的反复,每次的新的否定之否定,这个改良是被促进了”(78】。〔第 、然关然然 O 324一327页) 问题是明显 民粹派的密海洛夫斯基〔79),以自己的 的,否定之否定律 方式去解释恩格斯的麦粒之例。他说:茎 是论由同一规律性 否定粒,花否定茎,果实否定花。这样,三 所发生的现象之内 段法在那里呢?在这里,不只两个否定,而 的联结。其行程只 有三个否定。恩格斯恰好象预知这样的“反 有两个否定,多数 驳”一样,他在反杜林论中写道:“和麦粒的 否定说法,如蚕蛹 场合同样,这种过程在许多昆虫的场合,譬 娥、茎花果、少壮 如蝶的场合,也显现着。蝶由于卵的否定, 老,等等,是不对 由卵生出,通过到性的成熟为止的种种变 的。因为都是同一 异阶段,交尾,于是再被否定。即,雌蝶 规律性所发生的现 完成种属的持续过程而在生下多数的卵时 ==========第124页========== 1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象,虽通过种种变 就死灭 ∽O 异阶段,依然只是 在其他植物及动物的场合中,这种经 完成一个种属的持 过不是那样简单的被解决。在其死灭之 续过〔程),依然处 前,不只一次而是多次的产生种子、卵或 在同一的规律性 幼儿,这种事实在这里与我们没有关系 中。密海洛夫斯基 在这里,只是证明香定之否定的法则 的错误:不看发展 现实的显现于有机界的两个领域中,就够 的全生涯,只看量 了”(80) 之变异。而重要恰 这样,重要的事情不是否定之量,而 好不在量,而在发 是发展的全生涯,把其自身的否定当作向 展之质的生涯。必 新的规律性之转变一否定之否定 须当作新生命的出 在其自身之中包含着。过程之发展中的现 发点,即新规律性 象及阶段,并不是一切都表现为否定之否 之出发点之一定过 定 程的否定,才是否 “花是植物的一机关。并且,当作这样 ·定之否定律的真义 东西看的花之不否定植物,恰如密海洛夫 或本质,否则只是 斯基的头之不否定密海洛夫斯基本人一 空虚概念的游戏。 样。但是,果实,正确的说来,受胎了的 普列哈诺夫在这里 卵,实际上当作新生命的发展之出发点看, 是正确的。过程中 是一定的有机体之否定2恩格斯从那由受 的阶段有表现为否 胎了的卵生出的植物之发展的开始,到植 ==========第12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19 定之否定的,社会 物把受胎了的卵再现为止,观察植物的生 现象中此例甚多。 涯”〔81)。(普列哈诺夫、史的一元论)。这样, 但不是一切都表现 普列哈诺夫把那企图反驳否定之否定的密 为否定之否定,例 海洛夫斯基的尝试,加以还击了。密海洛 如动植物之生涯。 夫斯基不但把三段法偷换为多数的否定,并且把否定变为现象之外的交替。因此, 祭○ 密海洛夫斯基终于不理解辩证法的否定之本质和否定之否定的本质。这否定之否定,正存于通过过程之矛盾的发展而发生新的规律性的问题中g〔第327-329页) 形式论理学 在形式论理学,所调否定是绝对的否 [82]的错误在于把 定。形式论理学把否定看作完全的取道。 否定看作过程与过 例如,动物界中某种动物为他种动物所灭 程间的外的否定, 这是否定。形而上学的论理学,没有 再则看作绝对的否 看见过程之内部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之自 定,这是完全不理 己的否定;认为否定性不是发展着的矛盾 解现实的看法。辩 之内部的起动的动因,而是外的动力。机 证唯物论即科学的 械论者恰好把这样对于否定之外的理解, 考察与此相反,物 作成其方法论的基础。所以,考茨基在所 质的现实是自己运 著唯物史观之中,攻击基于物质的自己运 ==========第126页========== 12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动的,并且这自己 动之辩证法的否定3他说,在物质之中,设 运动是互相联结 有任何的自己运动。这完全是从那说精神 的。任何过程都是 的自己运动的黑格尔那里借来的神秘主 由于矛盾的斗争而 义,自己运动,甚么也没有说明。反之,运 自己向前运动,经 动的源泉,·乃是两个外力的相互作用,在 过突变转化到相反 这种相互作用之下,一力否定他力6环境 的方向去。任何过 否定有机体一这是反命题。有机体征服 程都由正命题,对 环境的抵抗 这是合命题8在这里,否 正命题之否定的反 定,否定之否定,是完全互相作用的外的 命题,及对反命题 东西。考茨基对于辩证法的否定观一正 之否定之否定的合 命题之中已经包含矛盾或反命题,反命题 命题,构成其发展 之中包含正命题—,加以批判8考茨基 之全生涯。正命 简直不理解,对立的统一正是过程的发展 〔题〕之中已经包含 之起动的源泉。他说:“运动,起于相反的 矛盾或反命题在 要素之对立或冲突”[83)。这样,考茨基所以 内,反命题之中也 攻击恩格斯所举麦粒的例,以其中没有 ①w 包含正命题在内, 何等②否定,单只是有机体的变化,其理 合命题之中又包含 由充分的明了了。 正命题反命题在 所以,和一切的机械论者同样,构成·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曲误。 ②原文如此。一编者 ·生 ==========第12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21 内。所谓否定,如 考茨基的特征的东西,就是在其否定之理 列宁所说:“不是完 解中有如次的动因一件事;(一)当作对于 全的否定及胡乱的 过程的发展之外的动因看的否定6(二)绝 否定,也不是怀疑口0对的否定,当作破坏看的否定 定 的否定及混惑的否 但是,辩证论者的特征,对于否定有 定,而是保存联结 与此不同的理解。伊里奇说:“把否定的要 的因素,肯定的因 素当作最重要的要素包含着的辩证法中, 素,即不伴有任何 其特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不是完全的 混惑、任何怀疑的 否定及胡乱的否定也不是怀疑的否定及 因素的否定”。否定 混惑的否定而是当作联结的动因看的否 不是破坏一切, 定。当作保有肯定的,即不伴有任何混 刀两断,不是绝对 惑、任何怀疑的发展的一个动因看的否 的否定,而是先行 定”[84 的东西中间包含有 所谓否定,不能不是过程之发展中的 后来的东西,后来 联结之一动因。单纯商品经济变为资本主 的东西中间包含有 义经济时,前者不是被后者绝对的否定了。 先行的东西。没有 资本主义经亦是从商品经清成长的3在商 否定的运动,也就 品经济之中,其内的矛盾、私有的发展已 没有肯定的运动。 被包合着6生产手段之私有的发屋,生产 一切过程都是如 手段及资本之集中于特定阶级的手中,是 此。(举例)。 小商品生产者的发展之否定的动因。但 ==========第128页========== 1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这否定的动因,,又是小商品生产者的发展之起动的动因没有否定的运动,也就没有肯定的运动。没有否定,也就没有 O 肯定品“辩证唯物论即科学的考察,要求 Owwwwwwwwwwwwwww 去指明差别,联结及转变。如果不这样做, ○ 只有单纯的肯定的主张,是不完全的,无生命的,死板的”〔5)。(伊里奇) O 得之否定为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首先要求 失,得之出现以失 暴露它的主要矛盾,探究那成为资本主义 为前提,得之中包 制废的自己运动之源泉的“百定兰”8资本 含失。资本家之得 家的私有之对立物,是普罗列达里亚之不 包含动者之失, 保持任何生产手段的私有之事实。但是, 二者互相结合而运 这“否定性”和肯定物密切的结合着。这 微《 动。反面,失之否 两个对立 彼此相互作为对方的前 心/方面① 定为得,失之出现 8资本求约私有:包合其本身的定 以得为前提,失之 性”、对劳动者之私有的否定;又,反之,occcoo○ 中包含得。劳动者 劳动者之不保持任何生产手段的私有,以 之失包含资本家之 生产手段之集中于资本家的手中为前提。 得,二者互相结合而运动。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12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23 伊里奇说:“辩证法的动因,要求指摘否定的东西及肯定的东西之‘统一’,即两者的联结,发见否定的东西中之肯定的东 至理名言 西8由肯定到否定,由苍定到包含肯定的 没有它,辩证法就变成完全 MWww 的否定、游戏或怀疑论”[6) 所谓否定, A ◎ 不能不是为表现过程之发展中的联结之特定的否定 O “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单纯的说 然然然发心 ‘否’,或宣布事物不复存在,或随便的把事物取消…在这里,否定的方法,第一,款 由一定过程的一般性来决定,第二,由那 Mwww 过程的特殊性来决定。所以,我不能不使第二个否定是可能或成为可能的那样去建 /的① 立第一个否定3但这事怎能做到呢?这是 至理名言 依从于各个场合之特殊的性质8如果,我 完全否定,乾 把麦粒磨碎了,或把昆虫踏死,我诚然完 坤或儿乎息(87)。 成了否定之第一个行为,但第二个行为却 6米 成为不可能3因此,对象的各范畴之中,具 有着发展由否定造成的、特殊的、其自身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130页========== 1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所固有的否定的方式”(88)8 否定是过程更 在上面引用的恩格斯的麦粒之例中, 向上的发展。 植物不是麦粒之完全的否定,而是麦粒茎 一刀两断,斩 更向上的发展合麦粒之单纯的死灭,昆虫 尽杀绝,不是辩证 之被鸟所破坏,不表现这样的联结,不是 法的否定。 排证法的否定8风之,麦粒的死灭,在植 第一个否定造 物出生的场合,同时又在一定发展阶段上, 成了第二个否定之 被保存于再生产其他麦粒的植物之中。香 可能。 定同时是肯定“死灭”同时是保存。辩证 哥哥身上有妹 法的否定是过程的发展中之一动因,一方 妹,妹妹身上有哥 面表现为“扬弃”、,。即表现为旧事物的克 哥(89) 愚合他方面,把旧率物当作附属的动因而 辩证法否定是 保存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之私有制 过程发展之动因, 中,小私有当作独立的规律性被克服着, 这种否定有两方面 当作资本主义规律性之附属的、“被扬弃 的表现:一方面表 了的”形态,被保存着。V 现为扬弃,即克服旧物事<事物〉之主要的不适于保存的东西,一方面表现为肯定,即把旧事 ==========第13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25 物中某些还暂时适于生存的东西给以合法的地位而保存起来。正规红军阶段,否定者是游击主义,保存者是作战的游击性、组织的轻快等。 否定不能不把现阶段和过程之发展中的从前阶段的联结表现出来,恰好与此同 过程之矛盾解 样,否定之否定不能不是过程的矛盾之解 2 决的结果,即一个 决的结果,即一定的规律性向他一规律性x○、 R 一定的规律性腹内 的转变 0 @ 包含的另一个一定规律性二者间矛盾的解决。即旧规律性倒,新规律性生。 有关系的、亲√ 在否定之否定中,也不能不力说新阶 属性的、因果性的、 段和从前阶段的联结、即发展的过程。恩 先行后行、新阶段 格斯,对于那把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归着于 旧阶段的联结,即 现象之外的交替的见解,曾经加以批判。 ==========第132页========== 126 毛浑东哲学批注集 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那种见解,是把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归着 过程,不是不相干 于那构成辩证法的过程之“外部的表面的 的两规律性人工的 一方面”(伊里奇)的“三段法”,归着于“三 机械的衔接,不是 段法”的儿戏。“交错的写上A字又涂 三段法儿戏,而是 灭A字,或关于蔷薇,.交错的主张是蔷藏 向特定方向中的发 又主张不是蕾藤的儿戏”合 展。这就是否定之 恩格斯这样写了以后,指摘出如次的 否定的本质。 事实,即:“这样的否定之否定,除了那种无聊的作者之愚鲁以外,再也找不出什么东西来。可是,形而上学者们,却要说服我们,以为如果我们要行否定之否定,就 一定要遵循上述的方法”(9)。特定的方向中的发展一正是在这点上,存有否定之* 否定的本质8 否定之否定表 在植物的发展中,果实即种子的出生, 示过程发展的一个 是植物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但是,种子 循环之终结,另一 是植物的发展所生出的,构成植物的一动 个循环开始。 因,并且是意味着植物发展的终结的动 发 因。植物死灭,种子存留。发展的一个循 微O 环就终结。〔第329一334页)微① t. ==========第13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27 可是,否定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本质,都在于它是过程之充满了矛盾的发展中的动因。〔第335页) wwO 第四章本质与现象, 形式与内容 本质与现象 本质现象 “本质现象出来,现象是本质的”91门。 ノO出来现象 伊里奇在注释黑格尔的本质论时这样 是本质的① 写着8在二切现象中,没有同一的抽象的本质,本质随其现象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因而现象本来是靠自己表现本质的多本质在单独的现象中,并不完全的表现出来。因面现象比较它当中所表现的 ?② 本质,更为丰富而完全8 人类的认识的任务,不但是能够在现 ①原书提要旁的圆圈和斜线,'是毛泽东划的符号。 ②问号批在原书两段之间的上端。 ==========第134页========== 1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象之中看出本质的方面,从现象移到本质,通过本质的方面而在其全体性上在其根据上发见本质,并且能够从假象分别本质的现象3〔第362页〕 本质的发展,经验论及图式主义之批判 德波林派的其他代表,加列夫〔92]与卢波尔,不把史的唯物论当作有其自身的对象的科学去主张,而把他当作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去主张,仍然暴露了他们是把法则当作绝对物去理解的。〔第382页) 加列夫与卢波尔,从具体的社会科学分出一般的东西(方法论),他们没有理解方法论是在具体的科学中发展的,不能理解史的唯物论就是关于具体的阶段一-具体的社会经济的构造—中社会之辩证法的发展的那种具体科学。象那样把法则绝对化了的加列夫,所以象康德主义那样去 ==========第13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29 分离法则与现象,不足为奇。…〔第383页) 三形式与内容 。 但是,我们考察现象之形式及内容的分裂时,决不要以为形式表现为外面的外被,而内容表现为内面的内容。“当观察形式与内容问的对立性时,不可以忽视内容不是无定形的东西,形式也同时被包含于内容自身之中,它对于内容是某种外面的东西,这一层是很重要的”〔93)一黑格尔这样写着。他指摘了:形式表现为内容的诸要素的内容及外面连结的类型。〔第388页) 这样,形式与内容构成不可分的统一、对立的统一。形式与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对立物。在诸要素的某种连结上表现为形式的东西,在他种连结上,反而表现为内 容;这种连结的性质,由内容自身的运动 ==========第136页========== 13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所决定,由其客观的现实性所决定,而不由内容的各种连结的任意选择所决定。形式是内容的范畴。在形式之中,反映着自然、社会及人类思惟之客观的连结,反映着物质运动之实在的形式,物质的发展决定形式与内容的运动,并决定其相互的推 移8〔第389一390页) 四 过程的形式与内容之发展 0◆0s。0 …马克思这样写着:“经济学不充分的分析价值与价值的大小,发见了这些形态中潜伏着的内容。但这种内容为什么采取那样的形态?换句话说,劳动为什么表现为价值,并且当作劳动的尺度看的时间的连续为什么表现为劳动生产物的价值的大小,这是经济学从来没有当作问题研究的。把隶属于那种人类不支配生产过程 ? 而生产过程支配人类的社会构造的事实在表面上记述出来的诸形式,在经济学的布尔乔亚的意识看来,和生产的劳动一样, ==========第137页========== 读《辩证法雌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31 被看作自明的自然的必然”〔94)。(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 399-400页) 、 马克思和伊里奇在由劳役地租到资本主义地租的种种地租形态的运动中,也描写了上述内容与形式的发展。自然的、劳役的、及货币的地租形态,是封建的土地 所有制度所固有的。资本主义地租,虽仍在货币形态上显现出来,但它已表现布尔乔亚社会所固有的别种关系。这样看来,第 一,种种的过程,表现于种种形态之中。第 二,同一的内容,在其种种发展阶段上,能够而且必须表现于与其本质的矛盾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种种形态之中。第三,种种的内容,有表现于同一形态中的事情。 ? 矛盾的这种类型,在内容的发展指导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的运动中,被展开出来。〔第402页〕 …伊里奇在讨论一九O五年革命的 ==========第138页========== 、1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切主要著作中,指示了布尔乔亚民主主 ? 义革命,有在两个基本形式上实现的可能性。形式的差异,只表现内容的发展程度、内容依存于旧形式的程度、这内容中新规律性成熟的程度、即布尔乔亚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制约性的程度。〔第405页) 这样,从属的形式,也和基本的形式 一样,变为发展的制动机,旧形式对于新内容(封建制度对于资本主义)也成为发展 的制动机8又旧形式对于新内容(在资本 主义下的旧构造的遗物),也成为发展的制动机品在内容的发展处干形式的障碍的影响之下的地方,在一定条件之下,这种形式,就被脱弃基本的形式。或变为过程 2① 发展之从属的动因。或者全部被废弃8 …〔第407一408页〕 ①此处逗号应为句号,“基本的形式”后面的句号应为逗号。毛泽东对原文标点误排造成的文句不通提出疑问。 ==========第13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33 形式的发展虽受本质的矛盾的发展所决定,而其自身又积极的作用于这种矛盾, 促进或阻碍它的运动合资本主义到帝国主 义阶段的转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本质的矛盾之运动,才能理解;同样,新经济政 ? 策的最初阶段到最后的阶段、到社会主义时代的初期的运动,只有通过苏联社会主义与小布尔乔亚农民经济——产生资本主义的东西一间的本质的矛盾之运动,才能理解。〔第409一410页) …形式不是内容的发展法则。过程的本质中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就是这样的法则。例如,苏联的文化的运动法则,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之民族的形式,而是民族的形式与国际的内容之矛盾。(在这种时侯,内容的发展,有决定的影响)。…〔第422页) ==========第140页========== 1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第五章可能性及现实性、 偶然性及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条件 新东西之生成的源泉,是根据的运 动。可是,这并没有说,种种的条件在这种过程上不发生任何的作用8如前面所述, 在发展的全部过程上,条件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不论在新东西的生成之际,或在实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之际,条件都 具有意义,这是不待言的8…(第450页) 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 形式论理学 三普列哈诺夫的形式 论理学之批判 在人的头发脱落的那种场合,不能说 ==========第14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 135 他是秃着,也不能说他是不秃着。在青年的面颊上生须的那种场合,不能说他是白面的青年,也不能说他是有须的男子。在这种场合,“对立物”实际上是一致的。〔第499页〕 四。形式论理学与实践 中年中年自市 理论上一辩证法。实践上一形式论理学6亚斯姆斯5)这样说。 如果从这种见地说来,伊里奇就变为 ? 反对辩证法的“全面性”而拥护形式论理学的规律性及论理性的人了!因为伊里奇, ·在其革命活动的全生涯中,对于党的各个的环的动摇与踌躇、观照的客观主义、少 数派的小布尔乔亚的折衷主义“在这方面在那方面”等等,都斗争了的。〔第505页) L 七辩证法唯物论的概念论 形而上学的唯理论者,并没有那样想。 t.:v ==========第142页========== 1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他是从一般概念对于个别表象的优越出发 ? 的。他把实在的实在性附加于一般的概念。他适当的添加非本质的新标识于这一般的概念,藉以说明客观世界的个别对象的多样性。但是每个一般的概念,离开每个的现象,不能存在,所以这一般的概念,就转化为站在感觉现象彼岸而支配它的观念的“本质”。…〔第527页) 1936,11 1937,4,4① ①这是毛泽东批写在书末空页背面的字。 ==========第143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9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三七年七月以前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144页========== ==========第145页==========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上册) 米丁等著。沈志远译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商务印书馆初版全一册四九一页 ==========第146页========== :で・ ==========第147页========== 141 第三章辩证法唯物论 第五节社会的实践为 认识底标度 现在要问,为什么只实践能证明我人认识底现实性,为什么实践以外就没有认识底真理性底标度(Criterion或作标准 一沈)呢?这是因为人底意识只是社会生活底一方面,它在实践以外就没有任何意义8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底生产 一经停止,人底意识底活动也就立刻停止8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底基础是物质的生产,照马克思底说法,是人底感官实践的有目标的活动8 所以,只有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首先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惟中所预想的结果的时候,人们底认识才会发生力量。假如人底认识不照外界过程底 ==========第148页========== 14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实况来反映这些过程的话,那末人们在实践的活动中也就不能达到意识中所预想的 这二活动底各种结果。而且没有实践的活 动,甚至连人类社会底生存都不可能;假若人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是虚妄的时候,这种实践的活动就能改变这一虚妄的 概念3因此,在社会人底实践中,在他底 有目标的活动中,包含着我人关于外界的 实践是真理的 概念底真理性底标度?在社会的物质生产 标准。 底发展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着正确地反映 概念的发生和 客观世界的诸种概念。社会在实践上去影 发展 响自然,改变它底形式,同时它也就改变了自身和自己关于外界的概念8由于人们 有目标的活动底结果,创造出了物质的事物;这些事物也是物质的现实界之不可分 离的部分8 实践高于认识。 照邬梁诺夫[98)底说法,“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有一搬性底价值而且还有直接的现实性底意义〔99]”(见邬氏文集卷九,页二六一。)人类关于外界和外界中所发生的过程之理论的认识,揭露 wrie-w ==========第149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 143 了历史发展底巍律性和倾向。但是只有社会的实践予理论以彻底的证实,从实物之历史的具体性上去把握实物。我们不 要忘记,人类底有目标的物质生产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一种实践活 不止一种实践 动;但社会的实践却不以这一种活动形式 活动的形式 为限,它是多方面的。社会的人参加着逊 级的战斗,过着政治的生活,从事科学上的创造一简言之,参加着社会底实际生活 底切领域8因此,我人认识底真理姓底 标度是全部社会实践底总和mw 6〔第179- 180页)① 然而人底认识也是社会生活底诸方面之一、诸原素之一,只要它是正确的话,他 对于人底实践的活动具有极重大的意义3 正确的理论积 正确的认识指示着人们实践活动底道路8 极的<地>指导着实 假若理论是真实的理论,它就予实践家以 践。 决定行动方针的力量,指示他们以明确的前途,使他们对于自己事业具有必胜底自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150页========== 14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信力。可是为要使理论认识正确,它必须 w 依靠尖民,心缓限实陨不可分商地联系若3 实践是发展 社会的人底实践本身也不是不变动 的,理论也应是发 的,它底每一发展步骤,都要求更新的思 展的。 考,研究。因此,譬如在苏联目前的条件之下,假使一种科学的理论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底实践底要求时,这种理论就没有积极的作用而必然变成劳工阶级底敌人底 理论武器。 认识物质的现实的,不是与社会相隔绝的个人,而是跟社会相联系并且依靠社 人的社会性 会的社会人6人底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8 每一个别的人底生活,完全为社会生活所决定,为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社会集团间 wwwwwww 的争斗所决定;每一个人底生活总跟某一 社会阶级底生活有密切的关系3个别的人 是社会的实体,所以他底生活底任何表现,从实践活动起到理论活动止,归根结蒂都是社会生活之特殊的表现? wwwww0 不仅感觉底能力而且思考底能力, 二者都是高级有组织的物质底特性。只是 ==========第151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45 社会人底脑子具有这种特性。人只在社会 感觉和思想是 中发晟他底感官底活动和思惟底活动8因 社会生活的产物。 此,人底感觉和思想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 8 社会生活变化,感 为社会生活之产物的感觉和思想,必须随 觉和思想也变化。 着社会本身底发展而发生变化。但社会又 是自然底一部分、。它改变着自然'。 同时也就改变着它自身。人类实践的活动, ○ 物质的生产是 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底生产,是人 人类多方面生活的 类多方面的生活(认识亦在肉)底基碰8人 基础。 类社会所得到的关于周围世界的一切知识; 一切知识是生 它得到这一切知识是由于过去一切物质生 产斗争与阶级斗争 产发展底历史,由于在阶级社会内推动这 的结果。 一发展的阶级间的战斗合 费尔巴赫在认识问题上也发挥了形而 马克斯以前一 上的观点。照他底见解,人底本质是在于 切唯物论离开人的 他底躯体、他底机体、他底感觉和思想的 杜会性,离开社会 能力,费尔巴赫不了解,具有感官和思惟 人的历史发展,去 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底产物3他丢开了人 观察认识问题,因 和社会底关系去观察人,所以他始终没有 此不能了解认识对 理解到实在的、行动的人,而永远抽象地 社会实践的依赖关 去了解人。因为费尔巴赫抛弃了人底社会 ==========第152页========== 14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系。 性,他就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8照费氏底意见,认识是不变的,永远如此的自然之同样不变的反映。这里要顺便指出,丢开人类底实践活动、丢开他底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这不仅是费尔巴赫底唯物论底根本缺点,雨且也是马 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论底根本缺点8 然而照唯物辩证法底见解,我们应当从认识对于社会物质生产底发展和推动这 一发展的社会斗争的依赖关系上去观察认 识。简言之,应当从认识对于社会实我的 依赖关系上去观察认识;唯其如此,所以 实践之观点是 生活,实践底观点应当看作认识论底第。 认识论第一的观点。 的和基李的观点8 人对于物质现实的认识,开始于感官 的知觉。这种知觉是外界事物加于吾人感觉机官的作用所引起的8然而感觉上的认 识,只给我人以最接近的感觉环境和外表 的有限联系之偶然的、经验的知识8它还不能使我们从客观世界底各方面关系上, 从它底肉部联系上和完整性上去认识它8 ==========第153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47 认识的真任务 可是认识底真实任务却在于理解现实底规 在思维。 。这一理解,是根据我们和现实的相互m 作用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感觉底。般化(Generalization).而达到的g直觉的材料在我人意识中经过改造和一般化的结果,就产生出概念来。这已经是逻辑认识底因素 感觉与思维的 已6自然:认识底感觉方面和逻辑方面不 统一 是互相分裂的,它们常常一块儿表现出来8而且,思惟发生干楼念,在思惟氓概念的关系以外,思惟就不能存在,也不能 发是。我们知识底内容是客魂的世界。我 们底感觉使我们直接跟这一客观世界联系起来。所以只是在感觉概念底基础上,逻 辑的认识(即思推)才有可能& 感觉与思维不 然而我们却也不能把认识底感觉原 能等同。 素和理解原素等同起来。感觉的认识不会 ww○ 超过个别的事物和这些事物间的外表联系 感觉与思维的 之反映的,可是经过思帷而产生的认识却 区别与统一 把握着事物之内部的联系,在它们客观的 一致性上反映着它们。 “概念不能抓住整个的运动,譬如说,它 ==========第154页========== 14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不能抓住每秒钟速度三十万公里的运动6 而思惟却能抓住,且应当抓住”(邬氏文存 ◎ 卷九,页二八九。)在祭氏对黑格尔底逻辑 二者不等同, 学所写的札记本中,他指明了认识中思惟 思维又倚赖感觉。 对感觉的依赖关系。他很深切地注意到直党和思惟底区别8 他说:“思惟由具体提升到抽象,它不离开真理 假使它是正确的话—而是 趋向真理。物质底抽象观,自然底法则,价值底抽象观等等一一言以蔽之,一切科学的抽象观念,都更深刻、更确实、更完满地反映着自然。从活的直觉到抽象的思惟,再从抽彖的思惟到实践 这便是 O 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底辩证法的途径”100)(前书。)这样看来,感觉和理解二 ◎ 种原素,是我人思惟中反映客观实在的统 一的认识过程底二种不同原素。这就是认 O 经验原素与理 识过程底经验原素和理性原素间的相互关 性原素之相互关系 系之辩证法的理解6 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视实践对于理 ==========第155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49 论认识之决定的意义6可是它跟实用丰义 (Pragmatism)特别盛行于美国的现代布尔乔亚哲学底唯心论思潮一完全相反&詹姆士(William James)所首创的实用主义,以主观唯心论的真理观为根据8 照实用主义底见解来说,真理并不是反映客观现实之真实状况的东西,而是对于我 们底实际活动有益的、道合目的的东西台 有用性是真理 裨益于实践的,就是真理的。有益性(或 n○w 性的标准一实利 有用性〔Jsefulness)是真理性底标度。根 主义 据这一点,实用主义就得出来一个真理多数性底相对主义的学说。几种不同 的 多数真理 的见解可以同样地成为真理,只要它们是适合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社会集团、某一个人底利益的。根据这种理论,真理不是客观而是主观的,而且它可以随各种主观利益底殊异而同时存在着许许多 单一真理 多个真理6这样,真理就不是单一的了6wwwwwmwwmo 马克思主义底立场跟实用主义极端相 有用非即真 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以客观真理为出 ==========第156页========== 15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理,真理必是有用。 发点,它驳斥了相对论,它认为有益的并 非即是真理的而真理的即是有益的8在 物质的革命批判的实践中,产生和锻炼出世界之客观的认识来。而这种认识又促进世界之继续的改变8 脱离了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 反对庸俗的实 论就没有意义。同时,轻视理论、庸俗的 际主义 实际主义、“无头脑的事务主义”一一这些却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不容的。在实践底过程中生长出来的革命的理论,。本身又是实践底引路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苹争的菱动心见部者,做什么.)10只 有在马克思、邬梁诺夫底理论指导之下的革命的实践,才具有自信性、远大性、精确 ∞CMAx 性和深刻性以及运用策略上的敏捷性 M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达到的最大的胜 辩证唯物论的 利,就是他们把唯物论的认识运用到人类 0 社会观 社会上去合在马氏以前,即使那些比较最 ○ 彻底的唯物论者,也不曾把唯物论运用到社会发展过程底认识上去,他们始终只是 不주 ==========第157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51 哲学上的和自然科学上的唯物论者。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现象,而是为旧唯物论底阶级本质所决定的。开拓社会生活底真 塞,揭除它底深刘的牙盾和推动的力兰: 这不是剥削阶级底思想家一那怕他们底革命性如何浓厚一所能担负得起的任务。这一任务一把人类社会底历史变为 ○ 科学、变为唯物论的认识对象的任务,只有劳工阶级哲学底创导者才能把它实现出来。〔第181一185页) 反宗教 唯物的历史观把反宗教的斗争提到极高的地步。跟宗教取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 的妥协,直接或间接的跟宗教敷衍或对它取容忍的态度,这都是马克思主义所不容 的8…(第187页) 上述各点,就是现代唯物哲学之基 从被动的直觉 本的指导的原则。这种唯物哲学跟被动的 的世界观到能动的 直觉的世界观截然不同:马克思在他论费 辩证法的世界观 尔巴赫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各 ==========第158页========== 15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种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但是事情却在于改变世界,”102)这是马氏对他以前的哲学所发的言论。辩证法唯物论既为革命的劳 工集团底哲学,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哲学。所以它是行动的海掌6在马克思主义者看 哲学的研究不 来,哲学不是幽静的修道院而是一个战斗 是为着满足好奇 的阵营,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争斗底阵 心,而是为改造世 营之一多现实底认识不产生千好奇心的追 界。 求而是为着改造现实。要改造现实就需要 认识世界的规 认识现实底规律性。由真实的理论所指导 律性,找到正确的 的实践是最完善的实践,而最完善的理 ○ 理论,为着有效的 论、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论,是最有 指导实践,改造世 实际效果的理论。 界。 马、邺主义同样地不容那种无原则的 事务主义。脱离社会争斗之实践的直觉的理论。在马、郫主义中,理论和实践极紧密地融合着发展起来。它们相互地现固着8 然而在这个一致中,首要的作用却属于实 践,理论与实践底一致是在革命的实践底 斯达林的名言 基础之上实现出来的。“假若理论不骤革命的实践相联系,它就变成无目的空谈: ==========第159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53 同样的,假若实践不校照革命理论厅指示的道路走去;宫就成为盲目的行动 了1如(约塞夫考部梁诺夫主义问则克 十六—十七。) 只有那密切地跟劳工集团之斗争的实践在一块儿走的理论,才配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在资本主义诸国中,加强工人集团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劳工专政之意志,用敌人底知识来武装劳工集团 并指示出胜利底道路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底学说并不是死的教 认识史没有结 条)它并未结家认识底历史6相凤的:它 束。 替认识底历史开辟了远大的前途 nmwwwmwwwwwmd 〔第187-188页) 第四章唯物辩证法之 诸法则 第一节对立体一致底法则 在自然底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写道:…辩证法底法则是从自然和人类社会 ==========第160页========== 15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底历史中抽取出来的。但是它们并非别的,却是这两个历史发展底领域底最普遍的法 恩格斯指出三 则。就实质论,它们可以归纳为下列三大 大法则 法则: 量变质和反过来质变量底法则对立体相互贯通底法则否定之否定底法则”〔104) 恩格斯又继续指出,所有这一切法则 黑格尔 都已被黑格尔所发挥,不过是按照唯心论的方式发挥出来的;这就是说,黑格尔不曾从自然和历史中抽出这些法则来,而把这些法则套到自然和历史上面去,认为自然和历史必须受这些必然法则底支配。于是黑格尔底体系大有令人莫解的意味了。”可是我们只要唯物地去观察这些法则,一切事物就都变成简单而明白了。.上 所谓辩证法与 面所指出的辩证法底三大基本法则,是客 M 认识论一致 观世界底实在的发展法则,同时也是认识世界底法则,要是认识底法则是这一客观√世界本身在我人意识中的反映的话。 现在我们来研究唯物辩证法底基本法 划磨:气好 ==========第161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55 则一对立体。致底法则吧。 在人类底思想史中,存在着两种害要 形而上学的发 的发展观。根据其中的一种,认为发展就 展观 是增和减,是数量的增长和向来如此的同事物底重复。照这种观念来说,一切事 △ 다다 形而上学 物,(不论它们最初如何发生)①,及这些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思想上的反映,都变成永 形式论理学 远如此的东西了8事物一经发生之后,在其本性上是不变的,它永远绕着同一个不变的圈子,循着同一条运动底道路。任何事物底发展,植物、动物、人底发展,实际上只是各方面和各种特性底发长和增加,而这些特性是事物或人原本就有的,不 天不变道亦不 过原先取“做小”的萌芽状态罢了8在这种 变(105) 观念中,完全没有关于事物发展之实在的历史性底认识;这就是所谓形而上的发展 根据这样的发展观,第一点无从解释 ①这句话两边的圆括号是毛泽东加的。 ==========第162页========== 156 毛洋东首学批注集 的,是我人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种类不同底原因,新的发生和旧的被代替底原 两点实是一点 因。第=点一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 运动和发展底渊源,也无从解释了。形而上的观念,不知道内在的原因给发展以刺激和推动,于是它不得不从事物底外部去探求这一发展底渊源(即动底原因),有时用物质的、形而上的“实质”和“力量”来说明运动底原因;有时则用超世界的精神来 说明它 邬梁诺夫指出说,从十九世纪末到二 十世纪,对于发展底原则是谁都“赞同” 的多不过这种外表的、浮面的“赞同”却 列宁驳进化论 歪曲和模糊了对于发展的真正的理解8邬氏说:“假使一切都在发展着的,那末就是说一切都从一个转变到另一个,因为发展不是简单的、一般的和永久的发长和增加(或同样地减少)等等。应当确实二些去了解进化,它是一切底发生和消灭,是相互的转变。”106(见郫氏文集卷十二,页一 八五。)庸俗的进化论不了解发展中的这一 ==========第163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57 基本事实。不明白那反映存在发展的吾人思惟底发展道路,不懂得补识底辩证法之客观的意义和作用。不会把发展底原则跟世界一致底唯物论的原则联系起来? 什么是发展, 布尔乔亚的庸俗的发展观,不了解任 怎样发展。 何事物(和现象)底发展,是事物自己的、为它内部的特质所决定的由此达彼的转 变;这种发展观又不懂得发展是事物自身的运动,照黑格尔底说法,是事物底自砂 布尔乔亚进化论者认为植物、动物、人类和人类社会底发展,只是取增加形式的重复,是单纯的增长,是此种植物、有机体和社会一开始就有的一些永久不变的特质底书大和增长:不过在最初的时侯,这些特质隐藏着不显著地表现出来,它们处于 未免重复 萌芽状态中。照这些理论家底意见,它们 底这种增长,是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之下,由于“力底传递”、由于植物、动物和人类从外界得到营养而发生的。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底发展是某些永久不变的特征一布尔乔亚社会所具备的诸特征,资 ==========第164页========== 15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本主义的剥削、竞争、个人主义等等一之重复和增长,这些特征,他们以为在古代的奴隶制社会中、甚至在原始的野蛮社 会中也可以找得出来的。因此,关于社会 发展底原因、渊源、动力,布尔乔亚的思想家或者完全不加思索、或者用人类智慧底进步来解释(他们说人类由于很多次的重复底结果,就日益认识一切人类共同生活底永久的和自然的特征),或者用各个社会底外部的地理的和气侯的生活条件,用社会和外界环境底“均衡”底条件来解释社会发展底原因 Q 辩证法的进化 辩证法跟这种进化观相反,它主张“从 观 事物自身中”、公空对别种事物的关系中去研家事物。它把李物底发展看作它底自动 的发展,就是说,看作事物之内部必然的、 独立的、自身的运动,即事物底自动A 马克斯与黑格 关于黑格尔论自动的发展底学说,邬 尔 梁诺夫写道:“运动和‘自动',这是(注意!)随己的(独立的)、自发的、内部必然的运动;‘变化’、‘运动和活力’、‘一切自动底 ==========第165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59 原则’、对于‘运动和‘行动”的‘推动’一谁相信这些都是‘黑格尔的倾向’,是抽象的和拙笨的黑格尔倾向??这种本质,正应当揭露出来,了解它、挽救它、澄清它;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做了这些工作”(107刀(见邬氏文集卷九,页一二七一一二九。)在黑格尔底唯心的自动学说中,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合理的核心,清除了它底关于纯逻辑发展的神秘观念;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 客观世界底发展来理解了8 外因只能引起 单纯的外部原因,就其本身论,只能 机械运动。 引起某一事物底机械的变动,它底范围和度量等等底增或减。但是即使植物或动物 ⌒ 单纯增长也是 有机体底单纯的增长,也不只是数量上的 辩证发展。 增加,它同时必然发生此有机体之质的变 举例 化,从它底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合 在很多世纪中,欧洲差不多处在同一地理和气候条件底影响之下,可是很显然的,欧洲社会底发展并不能用这些条件来说明。固然在许多非洲和亚洲的种族中,同样的地理条件促成了社会关系底单一性和 ==========第166页========== 16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同一劳动方式底重复,然而欧洲底情形却完全不同,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环境底条件之下,各个国家底历史的发展上的差异 外因通过内因 性和不平衡牲却非常之大?很明显的,外 并被曲折才能发 部条件底作用,经过一定的社会形态之内 展。 部的特性而被曲折了8只有明白了发展之 不废除外因, 内部自身的动力,揭露了使生命本身发展 但内因是主导的。 的自内推动,我们才能理解发展之真正的 不明内因,即无从 实质 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诸现象之 了解发展。 自动马 自动不带神秘 那末究竞什么是自动呢?在事物自动 性与唯心意义,从 底观念中,有没有譬如象布哈林所设想那 客体的自动上去研 样的某种神秘思想和黑格尔唯心论底意味 究客体。 呢?绝对没有的,只要我们不是纯机械地去观察运动和发展,不还把运动看作单纯的 即① 转移位置或数量的增加,同时又只要我们不是唯心地去了解自动,不把它当作纯粹 即② 逻辑的发展看,不把它当作概念底自行生产看,而把自动当作客观世界底自动来了解就得。自动,就是事物自己的运动, ①②毛泽东在这里加了一个“即”字。 ==========第167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61 它是由内部的、同时又由外部的条件所引起的,但是这种运动底发生,系依据内部的、事物本身的法则;自动也就是由干内部的冲动而产生的事物底转变,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转变。从自动上去研究任何 ∽○ 客体,能令人避免相信高超的外力(上帝、世界精神之类)或相信高超的内部的精神本质的那种唯心论观念。同时,这样的研究(即从客体底自动上去研究客体)并不排除这一发展底内部原因以外的外部条件底 作用。把发展看作事物自动的这种见解, 迫使我们注意于事物自身之内部的、真实 的发展渊源底认识。这一渊源,这一动 任何现象自身 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于一切存在底内部 的矛盾性引起事物 的子盾性,在于内部矛盾底运动和发展。事 发展,这是唯物辩 物自身中的矛盾性,任何自然和社会现象 证法的发展观的基 中的内部矛盾力量和倾向,就是唯物辩证 本要素。 法底发展观所根据的基本要素。 照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底观点,矛盾只在我人思惟中有发生的可能,`在客观现 ● 实中是不会有矛盾的。然而这种逻辑上的 ==========第168页========== 16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矛盾,照形式逻辑底见解说来,正是我们 形式论理所谓 应当设法避免的毛病3根据形式逻辑底观 错误正是正确,而 念,矛盾是表示思想底错误,表示思惟进 所谓正确正是错 程底不正确,它阻碍着思想底正确发展。假 误。 如说资产者认为“劳工阶级专政跟民主主义相冲突,”那末在他看来二者同时肯定就成为逻辑的矛盾了;若说“劳工阶级专政是民主主义底最高形式,”在他看来是荒谬 思想正带矛盾 之谈了8在辩证逻辑看来,思惟底矛盾, 性,二者同时肯定 乃实在的客观存在底香盾底反陕。籍证 正是对的。 逻辑不拘泥于两条原则底外表上似乎互相 冲突的情形。唯物的辩证法透视于研究对 象之内部的本质,它在对象自身中找出矛 辩证论理C108] 盾力量、矛盾倾向、矛盾方面、矛盾定性 与形式论理的区别 之内部的联系来多在客观现实自身中,马克思主义发见了它所特具的和推动它发展的矛盾。旧的布尔乔亚民主底否定和新的普洛列塔利亚民主(取劳工专政形式)底 列宁的辩证法 建立是实在的、两方面的矛盾过程。邬梁 定义,谓是论矛盾 诺夫说,“就本意上讲,辩证法是研究客体 的。 本质中的矛盾。”(109) ==========第169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班)一书的批注163 很对。在静止 在形而上学者看来,承认事物底矛盾 中看事物不在运动 性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在事物和 中看,在割断中看 现象底联系以外、在它们不间断的相互作 不在联系中看。 用以来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8 外① “但是一恩格斯指示着说一一当 我们开始在事物底运动上、在它们底变化 上、它们底生活上、它们底相互影响上去观察事物的时侯,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 运动就是矛盾 时我们马上会碰到矛盾,运动自身就是矛 恩格斯 盾 .为〔110) 运动就是矛 …许许多多马克思主义底“批评 盾,即是连续和中 家”,屡次地想推翻上面所述的恩格斯底 断的一致。托落斯 “运动即矛盾”底原则。他们所凭藉的“理 基只肯定不间断而 由”,是说在现实界中,运动着的事物在不 否定间断,斯特鲁 司的刹那间经过了各个不同的空间之点。 威等肯定间断而否 这些“批评家”(如斯特鲁威〔Struve)111 定不间断,都是错 戚尔诺夫〔Chernov)(112)之流)说,假使 的。动与静的一致, 把事物所不断经过的空间线划分成为许许 续与断的一致,今 多多极小的段点、空间底“间断”,那末在 与明的一致,上与 每一刹那间事物处于空间底某一地位、某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170页========== 16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下、生与死、民主 一空间之点,跟上面所划分的某一空间段 与独裁的一致,矛 落相符合的一点。 盾就是运动。 …这班“批评家”不了解,所谓运动就是处于一点同时又不处于一点;没有这 一矛盾,没有这个连续和中断底一致,运动 w 本身就不可能,他们不懂,否定矛盾,就 O 列宁的话 是抹熱运动8邹氏说,“运动是连续((指时间和空间)和中断(亦指时间和空间)底 愁6运动就是牙盾,是牙盾底一 V√致;ci1(见郎氏文集卷十二,页-九三) 但矛盾不只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运动 各个过程中矛 形式之基础。在各种事物和各个过程之特 盾有特性。 殊的运动和发展形式中,表现着各种辩证的矛盾 스8 我们不难把任何领域中一自然、社会和思惟中一推动各种现象发展的一些矛盾指示出来。 恩格斯曾经指出,生底过程跟它相反的死底过程不可分裂地联系着:细胞不断 ==========第171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65 的死亡更新(这就是矛盾呀!)是一切有机体底生活和发展底必要条件?在机械学中,任何一种动作都带着内部的矛盾性,它引起了反动作,而没有这种反动,动作就 无从解释起3数学中任何一个数量,也带 有内部矛盾性的,它可能成为正的和负的 各种不同的过 数量。在现社会底社会生活中的任何现 程有各种不同的矛 象,都贯穿着阶级底矛盾和冲突:不论是 盾。 劳动力底卖买也好,或是高超的哲理学说 也好,都无不具有这种阶级的予盾8〔第 194一201页) 那末事物(和现象)之内部的矛盾性究竟何在呢?是在一个统一的事物(过程、现 互相排斥又互 象等等)中所存在的对立性,同时既互相 相贯通,互相敌对 排斥又互相贯通。诸对立方在发展中互相89990 又互为存在条件。 内部地联系着,其中一方为他方存在之条件,但同时一方与他方又互相敌对着斗争 wMwwwwM 这种将统一体分解为。,在任何自然,历史和精神生活底现象中看出内部的矛盾 ==========第172页========== 16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来的见解,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图(Heraclitus)114时起已为思想家所注意;邬 将一体分裂为 梁诺夫指出这一见解是辩证法底实质,是 二的见解,是辩证 它底基本的特质。马克思、恩格斯、邬梁诺 法的基本特质。 夫底唯物辩证法,视对立底。致为辩证的发展底基本法则。这一法则底特殊表现就√是存在于一切运动形式中的诸矛盾。 各种不同的运 事物种类底差异是由于各种运动形式 动形式,由于有不 底特殊性,在这些不同的运动形式中,每 同的性质,由于有 一种都表示一事物之特殊的质地。在自然 不同的矛盾。 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运动底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发光、发热、电流、化合和分解等等3所有这一切运动形式都互相依效 认识物质,就 着,互相贯通着&人底认识物质,就是认 是认识物质的运动 识物质底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 nn 形式。 以外,自然中就什么也没有;对于每一运动形式,我们应当注意它底特殊性。注意 它跟别种运动形式不间的质的区别3唯物 辩证法指明,任何运动形式都内在地具有 某种现象领域 本身特殊的子盾,具有自身特有的对立底 中的不同的矛盾统 致和斗争。关于某一现象领域所特有的 ==========第173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67 一的认识,构成某 某种对立底一致底认识,构成某一门科学 一门科学的对象。 底对象。譬如说,数学所研究的基本对立mmwww0 是正量与负量底对立,分数与整数底对立6机械学中的基本对立是作用与反作用底对立;物理学中有阴极与阳极底对立多化学中有分子底化合与分解底对立;在人类社 以会和社会科学中有阶级底斗争B 辩证的发展观,了解发展为“统一体底 对 分裂为互相排斥的二对立方及其相互依赖的关系”(见邬氏文集卷十二)。这种对立方底“相互关系”也就是运动之内部的原动 空。根据这一种发展现,主要的注意重心应放在自动来源底认识上8这一发展观底 特点就是承认由于内部的对立方底斗争而 发生新陈代谢底过程。一切布尔乔亚的进 化论,固然也不否认产生新事物底可能,可是它把注意底重心放在新旧事物(或过程 新旧等同与新 现象)所共同的一般性上,而把新事物看 旧特殊,进化论与 成旧事物底增加和重复了8辩证法的发展 辩证法的区别。 学说就不然,它所重视的是新事物底特点 质。一切原则上跟辩证的发展论相反的特质 ==========第174页========== 16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布尔乔亚进化论底缺点,就在于它归根结 好 蒂把新的看作旧的,把前者和后者等同起来了。然而实际上产生出来代替旧的那个新的,其所以称为新的,就是由于它底质的特点。照辩证的发展观来说,发展必然促成事物底转变、由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 照邹梁诺夫所下的定义,对立体底。致这一法则,就是“承认(发见)一切自然(精神和社会也在内)现象和过程中的矛盾 相互排斥又相 的、耳相排厅的对文领向:151(前书)。 互依赖 事物中所包含的对立方(或矛盾倾向)底相互贯通(或相互依赖)和斗争,决定这 一事物底生命,给予它自动底推动、发展 底推动8唯其如此,所以对立体底一致、对 立体相互贯通的法则,就成为辩证法中最 基本、最重要和有央定意义的法则了8邹氏说,“将统一体分裂为二而认证它底矛盾部分一这就是辩证法底实质”(前书。)邬氏在他底哲学札记中称对立体底一致为辩证法底核心。 ==========第175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69 是客观世界和 对立底一致律是客观世界和认识之最 认识之普遍的法 普遍的法则。邬氏说,“从世界一切过程底 则,一切过程都不 ‘自动’上、从它们底自发的发展上、从它 能外。 们活的生活上,去认识这一切过程,这样的认识底条件就是把它们当作对立体底一致来认识”〔116(前书)。 这样看来,对立底一致律是辩证法底基本法则。对立底一致律,既是最普遍的法则,它就适用于客观世界底一切现象,亦适用于认识底过程。邬氏在其论辩证法问题一篇短文中所指出的普列汉诺夫底错 最〈这〉一法则 误,就在普氏不了解这一法则一认识底 之普遍的决定的意 法则和客观世界底法则一一之普遍的决定 义 的意义6他把这一法则解释成“许多例子底总和了”〔117刀。 恩格斯在反杜林118]一书中,为通俗化的说明计,举了许多关于这一法则的例 子,同时他把对立底相互贯通看作最普遍 恩格斯、列宁 的发展法则(这一观点在恩氏底自然底辩 与普列哈诺夫的区 证法119)一书中发挥得最为完满),而普 别 列汉诺夫却把这一普遍的法则简化为它底 ==========第176页========== 17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特殊的场合和表现了。普列汉诺夫只注意于量变质底法则,只注意于内容和形式底矛盾。普列汉诺夫虽然常常斥邬梁诺夫不懂辩证法,可是他自己在许多著作中却不√知道把握这一辩证法底核心、辩证法底实质,甚至不能了解黑格尔逻辑学底理论意义,虽然在逻辑学中这一法则是在唯心论基础上发挥着的。普列汉诺夫常常表露对 普是折衷主 这一法则的折衷主义的了解,他把对立体 义。 底一致了解为“对立体底结合”了。 辩证法敌视折 辩证法是根本敌视一切折衷主义的。 衷主义,给物事<事 假使马克思、邬梁诺夫底主义不能给一 物〉本质以确切肯 个说明事物或过程(不论这种事物或过程如 定的答案,所以 何复杂)之本质的确切而肯定的答案,那末 所以能成为行动 它就不成其为行动底领导。所以在唯物辩 的指导。这本质就 证法中,正确地了解对立方底相互关系,是 是矛盾统一律。 极端重要的。对立体底一致同时就是对立体底相互贯通、它们底统一和它们底相互 √排斥、相互否定、斗争8 邬梁诺夫解说“事物(现象等)为对立 一特性转到另 体底总和和一致”[120们;在决定这一个定 ==========第177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71 一特性 与自己 义时,他写道:“不只是对立体底一致,而 w 相反的,这是最重 且还有每一定义、每一质地、特征、方面、 要的。 特质之转变到另一个(它自己的对立 平常概念有差 方。)021在另一地方他又写道:“平常的 异、矛盾,但无转 概念中包括着差异和矛盾,但不包括由此 变。 到彼的转变,可是这却是最重要的。”122)因此,“辩证法这种学说是讨论对立体如何能。致,在何种条件下它们成为一致、由此转变到彼,为什么人底理知不应把这些对立看成死的、固定的,而要把它们看成活的、有条件的、运动的和由此转变到彼的”(见邬氏文集卷九)。 相互依赖相互 对立底统一(前一致),它们底互相贯 即① 排斥相互转变00 通6忘们底互相转渡一这便是理解辩证法底实质的最重要之点3同时,应当着重 在一定条件之 地,指出这一对立底统一底有条件性:对 Q 下 立底统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才有可 统一是相对 能。应当着重地指出,对立底。致是相对 w© 的,斗争是绝对的。 的。它们底斗争脚是绝对的8前面说到过,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178页========== 17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生底过程和死底过程在某种关系上是互相继续着的:有机体底旧细胞底死亡是新细胞 产生之必要条件,是生活过程底必要条件吕 这里,二对立方—生和死一互相统一着,又互相转渡着。但是这一对立底统之有条件性却甚明显:生终究是生,而不 生死、 是死;在这个过程中,生底原素战胜了死 底城分、并且统治着死底成分8 生产和消费 马克思指示道,生产和消费二者不仅互相对立面且在许多关系上又互相贯通的。有了生产,消费才有可能多生产创造了消费底资料,予消费以一定的性质。消费则完成生产品底生产过程,引起对生产 的需要,因此它是生产底组成原素多然而 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马克思说,它们底直接的一致并不消 分裂性 减它们底直接的分裂性 资产者和无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 互相致对的两个对立体。可是这两个阶级 阶级的对立统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中却不可分离地互相联系着,而且一个阶级底存在是另一阶 ==========第179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73 级存在底条件。没有劳工阶级,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同样的,没有资产阶级,也不会有资本主义。失去了生产手段的劳工阶级,·替购买他底劳动力的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和占有生产手段的资产阶级底剥削劳动力—这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是决 此处说相互贯 定资本主义社会生存的统一过程。同时,这 通较具体 个统一(一致)“相互贯通”底有条件性也是很明显的:在这两个阶级底利益中,是任何一致都谈不到的;并非阶级利益底一致,而是相反,阶级间的争斗,才是社会 国家存亡的对 发展底动力。劳工国家底强固,造成了它 立统一 将来衰亡底条件。然而如果忘记这两个阶段底对立性而简单地把这两个过程等同起来,以为劳工国家底强固同时就是它底衰亡过程,一如果这样设想,那便犯了极 W大的错误3 1 现今的机械论和孟塞维化(123)的唯心论根本歪曲了马克思、邬梁诺夫底对立体底一致和互相贯通底概念。机械论者,从 杜林起到布哈林为止,把二切处于一致中 ==========第180页========== 17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对立都看作外部地互相对抗的两种力量。机械论者把一切对立底一致、一切矛 矛盾不同于对 盾,都看成外部的矛盾、看成敌对力量底 抗或冲突。 冲突了;同时这些对抗力量底并存和矛盾底保持,他们把它解说为对立体底均衡,恩格斯曾讥笑杜林将矛盾了解为对抗的力量 的那种见解:邬梁诺夫阅布哈林著的过渡 时期之经济一书时,向布氏指出,把矛盾 和冲突等同起来是不对的:譬如在社会主 阶级消灭后的 义之下,阶级的冲突业将消灭,而自然与 矛盾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仍将 存在8 冲突是个别的 冲突是矛盾之个别的特殊的场食6申 特殊的场合。 当诸对立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达到了采取 3103333 外部的物体力量底形式而互相冲突时8 …(第201一206页) …孟塞维化的唯心论者,脱离了邬梁诺夫关于对立底一致律底理解,他们描绘着一个完全机械的表式,依据这个表式, 图式论:差异、 我们首先遇到简单的差异,然后发见对 ==========第181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75 对立、矛盾。 立,再后才见到矛盾。他们不了解,在每 每一差异中包 差异中已经包藏着矛盾,他们象普列汉 含矛盾。 诺夫一样地限制矛盾发展法则之普遍的性 限制矛盾之普 质8…〔第27) 遍性 相互依赖是对 在相对中存在着绝对一这是邬梁诺 立斗争的表现,相 夫指示我们的一句话。在对立底相互贯通 对中存在绝对。 中,我们也应当看出它们底斗争:对立底统一本身、相互贯通本身,我们应当把它看作对立底斗争底表现。 88AO 新事物发生即 新事物底发生就是原有矛盾底解决 wwO 原有矛盾的解决, 在这一解决中,旧的一致和组成此一致的诸 原有对立及其统一 对立体也同时被消除了。新的现象代替着 同时消除,新矛盾 旧的而开始它自己的历史6从这时起,这 开始发展。 个新现象(或事物、过程)自身内部包含着新的矛盾,推动它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矛盾 任何领域之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依 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底总法则(这是全部人 两种研究法: 类知识发展史底总结论),根据事实的材料、 具体研究与抽象研 去研究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所特具 ==========第182页========== 17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究。 的矛盾发展底具体性。唯物辩证法底原 m心○ 则,是没有一条可以变为抽象的表式(或图表)的,以为可以根据这样的抽象表式、用纯逻辑的方法得出对于具体问题的答案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唯物辩证法要求切实地、具体地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惟中所发生的一切过程 准物辩证法不仅教我们抓住一切事物 共同点与特殊 和他们底一切发展阶段上所共同的一般之 MwMAWM 点都是要紧的,面 点,面且还教我们把握某一事物及其某一 m 特点尤要。 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矛盾发展底特殊点。 O 黑格尔首先发扬①了对立底一致底法则,不过他唯心地曲解着这一法则。黑格 黑格尔脱离具 尔认为认识底对象是思想底发展阶段,不 体性。 是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实在的事物,而只是思想的、抽象的事物?因此黑格尔底对立底一致底法则,是具有最普遍的性质的思惟法则,这种法则是脱离了自然和历史之具体的、实在的发展的。〔第208一209 ①原文如此。一编者 ==========第183页========== 读米丁等着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77 页) 对于实在的现象发展之具体的分析, 具体分析是确 应该作为被应用于任何事物的这一法则 实根据。 (对立底一致底法则)底确实的根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底唯心的对立一致底学说倒转过来,唯物地改造了它,把它变成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思惟之普遍的发展法则。当他们将这一法则应用到历史过程底认识上去时,他们看出社 社会中的矛盾 会发展底基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社会斗争底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与思想的上 层建筑间的矛盾8马克思把唯物料证法应 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底经济结构底认识上去时,他发见了这一社会底基本矛盾一一生产底社会性和占有底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于个别企业中的生产底有组织和全社会中生产底无政府之间钓矛盾,它底阶级的表现则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斗争。〔第209-210页) ==========第184页========== 17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邬梁诺夫把马克思底对立体一致底法则,提高到了更高的阶段。他特别注意于阐明这一法则为辩证法之实质、核心底全部意义。…邬氏根据理论和革命实践之不可分裂的一致,说明和发挥了这一辩证法底实质,他把这一法则应用到劳工社会 斗争底各个重要阶段底分析上去。发展底 列宁对俄国革 内部矛盾性底认识,对于邬氏底分桥俄国 命的分析。我们对 革命底发展,对布尔乔亚民主革命转变为 中国革命也应如 社会主义革命底学说,有着极重大的意义。 此。 波尔塞维克124)把布尔乔亚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看作“一根链条底两个环子, L555511156 看作俄国革命力量底统一的,整个的图 。西型氏及其台能,南观俊国的里 阀、封建的帝国主义”底一切特征,这种特征促使反帝制的在劳工集团领导之下的布尔乔亚民主革命之史的发展,有跟攻击 资本主义的事工社会革命相联仓的可能。 邬梁诺夫对抗当时的右翼机会主义者,如卡米业夫[126)、季诺维埃夫等人,着 ==========第185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79 在中国发展的 重地指出在俄国发展底历史条件中布尔乔 M 历史条件中 亚民主革合和社会主义革命底二政3但门 两条战线斗争 时他也跟托洛茨基作争斗,因为托氏不了 *ww 解革命发展底阶段,不了解各个革命阶段 NC √上劳工集团对农民应取的态度 邹梁诺夫又以对立体一致底法则,作 列宁论帝国主 为分析帝国主义之根据。他视帝国主义为 义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特殊的新阶段。这里他 般和特殊的 发见了一般和特殊底一致,揭露了资本主 致 义之一般的规律性和矛盾与帝国主义阶段 VVwvwvvv 所发生的诸特殊性底一致3他指出,这些 帝国主义底特征(特殊性)不但不消除,而且还加强了一般的资本主义矛盾底表现;垄断和竞争底一致和编合①,不但不减轻资本主义矛盾底尖锐性,而且还大大地加强了它,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竞争底深 √刻化和尖锐化8 新经济政策的 邬氏又揭示了新经济政策底两重性; 两重性 这一政策容许资本主义分子与社会主义分子底斗争而促使社会主义分子底必然胜 ①原文如此。一一编者 ==========第186页========== 18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利;这一政策是“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 两方面过程 义发展底两方面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分子跟资本主义分子斗争底矛盾过程,也是资 本主义成份被社会主义成份克服的过程。 资本主义矛盾底尖锐化,.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时一种新的矛盾又应运而生了。这一新矛盾已非资本主义内部的矛 两个世界的矛 盾而是整个资本主义跟建设社会主义的国 盾 家间的矛盾8这一子盾从根源上展开了资 本主义底一切矛盾,并将它们集合成为一个结子,将它们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底生死问题了8 第二节量变质和质变量 底法则 唯物辩证法底另一法测就是量变质和 质变量底法则。这一法则,对于发展过程 极重大意义 底理解,有着极重大的意义,因为由一种质变到另一种质的革命的跳跃式的转变,就表现在这一辩证法则上。 质是现象的定 所谓质(或质地一沈,)应当了解为 ==========第187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81 性,规定现象之特 现象底定性,各种现象就以其定性之不同 殊个性,因此使各 而互相区别,并由于此种定性而使它们成 现象能互相区别。 为它们。科学的研究,只是从某一客体与 科学研究要从·其他物体不同的质的特点上去观察此客体质之特点的认识入 时,它才能达到成功多表现事物之特质的 手。 定性,就是事物底质地。客观现实各种事物之质的繁复性,这是由于吾人周围之世 物质运动之各 界中存在着物质运动之各种不同的形式的 种不同的形式。每 缘故。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物 种事物有一定的运质运动底形态中。自然,也有一些事物中动形态,有些有几 存在着不止一种运动形式雨有好几种形 种运动形态,但必 式。例如人的机体中就包含着几种物质运 有一种运动形式是 动底形式:从机械运动起到思惟为止。但 表〔现〕该物的特质 是对于每一个特殊的、一定的事物,总有 的。不同的运动形 某一种运动形式是表现它底特质的、对于 态,就是表现不同 它有决定意义的。因此,当我们谈到“质” 的特质或定性。 的时侯,我们所指的并不是与客观世界无关的各种质底存在,而是具有这种或那种 质或定性是客 质地的事物或现象本身。质地是具有客观 观的。 性的;自然界中事物之质的定性,系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人底思惟仅仅反映着客 ==========第188页========== 18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观过程底这种质的定性。 事物因质的不 由于质底不同,事物就互相区别、互 同而区〈互〉相区 相划分开来。固然,这种划分区别的界限并 别,但无绝对界限。 不带着绝对性的,因为自然界中没有绝对 世上无绝对独立的 个别、绝对单独的事物。每一事物总包会 物事<事物>,每一 着跟其他一切事物相似的某种共同点,它 事物包含着某种同 经常地跟这种共同点维持着不可分离的联 他物相似的共同 系8事物之质的定性,并不是二种固定 点,同其他事物维 的、不变的东西,象中世纪时代的烦琐哲 持不可分离的关 学(或经院哲学一沈)底代表们所设想的 系。 那样。现实现象之质的定性,是经常地在发 质的定性是发 展着、变化着和复杂化起来的。 展变化的,说不变 若要正确地理解质地这一范畴,就必 化不对。 先考察质地和本性(quality and property,人①后者亦译特性一沈)底问题。黑格尔在他底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中讲到过这个问题。他写道:“质地即本性,这首先和主要地是指这一种意思来讲的:就是它在外部的关系上表露自己为内在的定 质是过程内在 性”[127们(见逻辑学页五四)。这里黑格尔底 ①毛泽东在此处划了一道斜线。 ==========第189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83 的定性,特性则表 意思是说,质地表现某一现象,过程或事 现此物与他物的关 物所具有的内在的定性,而本性或特性测 系上的这一定性。 表现此事物与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上的这 物之质的定性在物 。定性。举例来说,譬如玫瑰花这一种花, 之许多特性上表现 具有植物形态之一底一定的质地,这一质 出来,如玫瑰的质 地也就是它跟其他一切植物形态相区别的 之定性,在玫瑰之 定性。而它底这一定性,是在它底许许多 香气、颜色等许多 多特性上一香气、颜色等等上表现出来 特性上表现出来。 的8 质同物之本身 质地跟事物之存在(being)本身不可 不可分的联系。物 分离地联系着)事物失去了这个成那个本 失掉某些特性还不 性,它还不失去它底定性,可是假如失去 失去质之定性,但 了质地,它就不成其为它了,它变成了别 如失了质的定性, 种事物8事物之质的定性,表现于特陈的 就变成他物了。 规律性,表现于它底发展底一定性8事物 质的定性表现 之科学的定义,只是当它把握住事物之质 为特殊的规律性。 的定性时,它才具有实在性 只有认识了质 然而事物底认识却也不只限于质一方 的定性,即特殊规 面底把握,它同时还包括存在于被考察的 律性时才算认识了 事物之量的定性。什么是量呢?我们先来 某物。 看一看黑格尔下量底定义。 ==========第190页========== 18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黑格尔写道:“质是一般地跟存在同 一的、直接的定性,它跟在它以后被考察 量的定性 的量(或数量一沈)有区别;量也是存在底定性,可是它已非直接跟存在同一的,而是对存在无关重要的、外在于存在的定性。”〔128〕(见黑格尔全集卷一,页一五 七。) 这样看来,黑格尔确定数量为对存在无关重要的外在的定性。在这一定义中,真 在一定时期 理底种子是在:在一定的时期以内数量底 内,数量改变,质 改变实在是外于质地的(意即与质地无甚 地不变。OO 关系的一沈。)数量虽然改变,质地却依 然如是。然而这只是指在某一瞬间以前而 言,从这一瞬间起,数量往后的改变即行促成质地底变化。 与过程同一的直接的定性是质,量是过程的定性,但非与过〔程〕直接同一的,而是在某一一定时期内对过程无关重要的、外在的定性。量虽增减,质仍不变。但在一定的瞬间以后,事情就生变化,量的改变促成质的改变。 ==========第191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85 量也是客观的,量的概念是现象本身所具有的那些数量关系在人的 现象之量的定性,跟质的定性一样,它 意识上的反映。科 也具有客观性的。量底概念,是现象本身 学的研究,不但在 所具有的那些数量关系在吾人意识上的反 质的区别上,也应 映多所以科学的认识,也应当不仅从客观 从量的复杂性上去 现实底质的区别上,而且也应从它底量的 认识他。 复杂性上去把耀和反映它8事物之量的定 量同质是经常 性不存在于它底质的定性以外,.量的定性 在一起的。 是经常跟质的定性密切地联系着的。譬如我们讲到事物之量的增或减时,我们是指事物质地底增或减。同时这里必须指出, 一定的特殊的 一定的质必具有二定的特泰的量的度量8 质必具有一定的特殊的量,单纯的质和量是没有的。 壁如说,在自然界中,没有单纯的质和量,而只有具有质的和量的定性的事物。 质和量在事物 事物之质的和量的定性组成不可分离的。 ==========第192页========== 18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组成不可分离的 致体?但是这种一致是不同的定性底一 一致体,这是不同 致,是对立底一致日…然而事物之量的 定性的一致,即是 变化,是在一定的、与它相适应的质底基 对立的一致。 础上发生的。在一定的时期以内,质限制 但是事物之量 着事物之量的变化底界限8例如封建的生 的变化是在与他相 产方式,极度地限制着生产力,物质财富增 适应的一定的质的 长底可能,限制着社会发展底整个水平8 基础上才发生的, 这些封建的关系被布尔乔亚革命所扫除, 在一定时期内质限 代之而兴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或资 制量之发展。建封 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 〈封建>制度、帝国 起过进步的作用,可是当它发展到了帝国 主义、社会主义三 主义阶段,它就变成社会继续向前进展底 例。 极端的障碍了。唯其如此,所以在社会主义的劳工专政条件之下,社会生活各方面底发展达到了空前未见的速度,这是因为就苏联底生产关系形态言,它代表一种新的质地的缘故。 量的变化是以 简言之,量的变化是以事物之质的定 质的定性为基础而 性为基础、为限制的。同时,事物之量的 受其限制的,但同 变化自身又反影响于它底质的方面:一定 时质〈量>的变化又 的事物之成为该事物,只是在某一瞬间以 ==========第193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87 反过来影响于质。 前。量的变化过程达到了一定的质的限度 这即是说,受一定·和在一定的限界底条件之下,它就要求质的质规定的事物, 底变化,引起由。种质变为另。种质的转 只在某一瞬间〔以 变8同时,这一转变也是申质到章的转交, 前)是这样,等到量 因为旧的质一经消灭,新的数量的向前进 的变化达到一定的 展就发生了品 质的限度和一定的界限时,量就要求质的变化。同时这 一变化,也是由质到量的变化。旧质 一消灭,新量就向前发展了。 …恩格斯写道:“我们为着自己的目的,可以把这一法则这样地表达出来: 只有经过量的 即在自然中,只有经过物质或运动(即所谓 变化才能发生质的 能力)之量的增加或量的减少才能发生质 变化。 的变化。每一个别的场合均以一定的方式变化着8 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发生于不同的化学成份,或是发生于不同的运动 ==========第194页========== 18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能力〔energy)底数量或形式,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一这是最普遍的情形。这样看来,若不增减物质或运动,就是说,若无物体之量的变化,则此事物之质的变化也 不可能20得思格断著自然底辩证法). 为证实这一思想计,恩格斯在反杜林和自然底辩证法中,举出了许多例子,来 同一化学原素 证明同一化学原素之纯数量的增或减如何 纯数量的增减引起 引起质的差别6〔第216一222页) 质的差别。 量的变化,在 根据上面的说明,`可以知道现象之量 一定限度内,带着.的变化,在一定的限度以内,带着同质事同质事物不断增长 物之不断增长底性质。在同。度量界限以 的性质。即是说在 内数量上变化着的事物,不停止其为该事 一定限度内,量虽 物的。只在它底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在一 t 变化,该事物仍为 定的条件之下,事物才失去它底原有的质 该事物。只有在一 地而变成另一事物、新质的事物。由一种 1 定阶段内,在一定 质变为另一种质的转变,跟不断的量的变 条件下,量的发展 化过程相反,它不是渐渐地发生而是跳跃 才能求质的变化, 式地完成的:事物既变成了新的质地,它 手 ①毛泽东在这里打了一个勾。 내e. ==========第195页==========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89 事物此时就失去旧 只表现着各种不同的特性、各个不同的方 质而变到新质事 面,在诸对立方底斗争没有引起质底改变 物。这种质的变化 以前,它永远是这个质地底事物8跳跃、 过程同量的变化过 连续过程底中断,也就是由一质变为另一 程相反,量是渐渐 质的转变之点8〔第223页) 的变,质是跳跃的、变。 恩格斯予机械宇宙观以衡底的痛驳,同时指出来说,“假使我们把一切质底区别和变化都解释成量底区别和变化,解释成机械的转移位置的话,.那末我们必然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以为一切物质均由极细小的同一微分组合而成,物质底化学原素底一切质的区别,是由这些结合成原子的微分底空间的组合和它们(指微分一一沈)底数量的差别所造成的”1](见前书,页八一。)〔第224页)· ==========第196页========== :业之.i心花子瑞e考华 ==========第197页==========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如 一书的摘录 、 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按手稿刊印 ==========第198页========== 、 ==========第199页========== 头备气如廷振 ト ==========第200页========== . ==========第201页========== 195 1@ 艾思奇哲学与生活摘要 我们所用的一切名词(或概念,范畴),例如“绝对”“相对”等等,都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世界上有现实的马,才有马的名词。相对,绝对两名词,也不是和现实事物离开的。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绝对主义在作怪。 例如信命运,以为事情是不变的。又如认某处生活环境不适于己,要求他移,也以为环境是不能变的。又如认周围的人是不觉悟的,不知道人也会变化。 2 黑暗不是绝对的,光明也不是绝对的。 超过现实去追求理想的实现,与逃避现实,同是观念论。一切观念论中,大部分都是绝对主义。 左倾幼稚病,是一种绝对主义,因为他们把理想看绝对了,不知理想要按照当前实况才能实现。 黑暗的变动和光明的取得,是和努力与否成比例的,努力则然,不努力则否,这些东西的相对性,是对于努力或不努力而言的,是对于时间性而言的。 ①这是毛泽东在手稿上标的页码。下同。原手稿共19页。 ==========第202页========== 19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相对主义认为没有一定的真理,一人一理,十人十理,“还不是差不多”。这是怀疑主义,一切皆疑,无可把握。 3 怀疑是对的,怀疑一切是不对的。老年人相对主义多,少年人绝对主义多。 相对主义夸张了事物的相对性。事物变动的相绝〈对>性是应该承认的,夸张到无可把握,就成了相对主义。 承认事物的变动性,:相对性,同时又承认变动中相对中的一定的东西,事物发展的一定的规律,在相对中承认绝对的东西。绝对包含于相对之中。相对主义不承认这种规律性。 相对的东西,包含着一定的绝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是作为相对的东西的每一个必然阶级<段>而表现出来,这 4 就是两者的关系。 扬弃是:一方面把消极的东西抛弃了否定了,一方面义把积极的东西加以批评改作而保留下来,不是简单的抛弃。叶青说:“从前以形式逻辑支配一切研究领域,现在则把他局限在相对的静态中”。这样,我们否定形式逻辑,只能在他的应用范围上,而不能在他的质了,这不是简单的保留是什么?不是本质上承认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有同等意义是什么?(张友仁)132) ==========第203页==========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 197 运动的东西,在空间的任何一点上,都是同时停留,又不停留的,这是运动的矛盾统一。叶青说:“运动是静止的 5 积累,静止是运动的停留,两者相生相成,互为规定”。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形态,决不是运动的停留,·运运〈动>也决不是静止的积累,如果只是静止的积累,根本把运动解消在静止里了。(张友仁)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最根本的问题。 辩证逻辑:A是A,同是〈时>又不是A,一件东西和 他本身同一,同时又不同一。形式逻辑只看见同一这一面。辩证法则不仅看见这一面,又看见另一面(不同一),因此他能包摄,吸收,扬弃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看不到的,辩证法能看到,形式逻辑看到了的,辩证法不但看到,而且 6 加了改造与深化。 不能说:“一方面承认A是A,另一方面又承认A不 是A”,就算是辩证法。这两个命题的关系不是所谓一方面 与另一方面,而是同时,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结。是整个的统一,不是机械的结合,也不能机械的折<拆>散。如折拆>散去看,就成了折衷主义。叶青的辩证法就是这种折衷主义的曲解。 叶青也承认归纳法演译〈绎>法是建立在形式论理学上,是要被辩证法扬弃的。然而他又说:“我们也可以在应 ==========第204页========== ,19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用中,范畴地看待归纳法演译<绎〉法,而为辩证法研究过程中适当的场合”。这样承认整个研究是辩证法的,但在研究过程中有时要应用归纳法,演译〈绎>法,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就成为整个辩证法研究过程。 归纳法是从许多复杂的特殊事物中找出他们一般的单纯的共通点,采的路径是分析。演译<绎>法是用一殼原理说明特殊事物,采的路径是综合。前者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后者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照叶青的办法,整个的辩证法,不过将归纳法演译<绎>法机械的折衷的结合起来而已。 照叶青说法,似乎辩证法的研究,也是从特殊到一般, B 从一般到特殊,他就是归纳法演译〈绎〉法,其实是错的。在辩证法,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虽用到普通归纳法里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但只作为一个要素应用他。因为归纳法在这里只走着分析的路径,只从复杂事物中抽出简单的一面的规定。辩证法却不然,不只是分析,同时也在综合,即不只抽出简单的一面的规定,并要找出全面的矛盾统一的规定。 在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中,是不是只用演译〈绎>法,取综合路径,把一般法则应用到综合到个别事物上去就行了呢?不行的。如果要贯彻辩证法,就不单只应用法则,采 ==========第205页==========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 199 取综合,在应用与综合同时,还要就那个别事物所具有的 9 具体条件加以分析,·发现其新的特殊的矛盾动向。 不论从一般到个别,从个别到一般,我们的方法根本都是辩证法的。归纳法演译<绎>法只各自作为研究过程中的要素面被应用,不能离开另一要素而独立存在。他们并不简单地被地弃,也不简单地被保留,而是被吸收,消化,改作。辩证法是整个的辩证法,·不是归纳法演译〈绎>法拼凑成功的。 事物在量变过程中,他们性质不变,这时在性质说是相对静止的,然在量说始始<终>在运动。因为相对的静止 10 仍是绝对的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所以在相对的静止,仍然要用辩证法去研究,才能看得深刻。形式逻辑只能看见静止一方面,并且会夸大这方面,忘记根本的运动。既然有了辩证法能抓着事物的全面,连形式逻辑的一面也包括在内,为什么对相对的静止还要用形式逻辑去研究呢? 叶青说:“认识中国经济的性质,显然是静态的研究,因而问题的提出无疑是站在形式论理学上的”。 这是错的,这是折衷主义。照他的意思,只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才是动态的研究,是辩证法问题;形态,性 11 质,关系等只是静态的研究,应该属于形式逻辑,这不是明显的折衷主义么? ==========第206页========== 20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质关系等问题,是发展问题的起点,虽不能把他看作发展的本身,如果是忠于辩证法的,至少应从里面看出发展的动力,看出具体的矛盾,这是形式逻辑做得到的吗?形式逻辑只看见一面,只能成为公式主义。例如封建社会需要资本主义革命,这是公式。因为中国经济是封建经济,就说中国需要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演译<绎>,在形式逻辑是很通的,也只能如此说,然而中国的具体条件被抹杀了。中国的具体条件不允许限于历史 12 上的资本主义革命,也不许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问题与此同样,形式逻辑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请出辩证法一途,从普列哈诺夫到叶青的公式主义,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 二千年前希腊的诡辩论者,把运动看做空间中的无数停留点,于是结论说,只有无数停留点,没有运动。叶青说,静止是运动的停留,运动是静止的积累,这是诡辩论的还魂。 13 列宁说:“就是一个简单的判断,也是矛盾的统一,例如‘伊凡是人’这命题,就有着特殊等于一般'的意味”。〔133)形式逻辑也常说“青年是店员”这一类命题,而不说“青年是青年”,因为形式逻辑本身也不能严守同一律,否则他就建立不起来了。形式逻辑运用这一类命题时当然没有想 ==========第207页==========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 201 到里面含有矛盾,因此不能说这是矛盾统一律的应用。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类的命题本质:上包含着矛盾的统一。 艾思奇说:“差别的东西不是矛盾,例如笔,墨,椅子 14 不是矛盾。但如果懂得推移和变化的原理,就知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矛盾,倘若某两件差别东西同时同地在一起且发生互相排斥的作用时,就成为矛盾了。例如店员与作家本无矛盾的,如果某店员有了写作兴趣而想成为作家时,二者就在统一体里互相排斥,也就成为矛盾了。如只认善恶,男女,等等才是矛盾,其他不能转化为矛盾,这是形式主义的划分法,与张东荪134划分‘相反,矛盾,对待'之为形式主义,是没是〈有>分别的”。 根本道理是对的,·但“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应 15 说一切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一个人坐椅摇笔濡墨以从事作文,是因人与作文这两个一定的条件把矛盾的东西暂时的统一了,不能说这些差别不是矛盾。大司父<师傅>煮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店员与作家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半工半读,可以把工读统一起来。差别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别就是矛盾;这就是所谓具体的矛盾。艾的说法是不妥的。(毛泽东意见) 16 排中律的公式“A是B或非B”,其实包含着这样的矛 ==========第208页========== 20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盾,即“A不是A而是B”,或者说“B可以是B,也可以是 非B”,黑格尔早已这样批判过了。 外因不可忽视,却不能决定事物的必然性,决定必然性的是内因。叶青说“须承认内因与外因的交互作用”,这是机械的交互作用,双方没有高下的,这就形成了叶青的折衷主义。辩证法的交互作用则不然,双方有第一义第二义的分别。 承认叶青的问题:“机械需要外部的动力,水遇外部的 17 热化为汽,生物进化由于环境,是不是事实?”并不简单的否定他。然而同时须承认事物变化的本身能动性,这是事物变化的决定的东西。机械有可动性,水有化汽的性质,生物有进化的性质,因此动力,热,环境等外因才能起作用。决定事物变化的必然性的,不是外因而是内因。 一般的东西,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世上没有单纯的一般存在物。所谓“一般之中有特殊”,是指取特殊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一殷的东西,不是说有什么独立于一:般之外的特殊东西(如象叶青所说内因论是一般原则,但中国的特殊性却不适用他,中国的发展是不合规律性的)。一 18 般和特殊是矛盾的统一,没有单纯的一般,也没有独立在 一般之外的单纯的特殊。 辩证唯物论的特点,在于抓住事实的核心,事实的本 ==========第209页==========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书的摘录 203 质,事实的内部发展规律性,不在于尊重事实的表面。机械唯物论者,经验论者,实用主义者也都尊重事实,都只尊重表面的事实。尊重表面事实,是认识的初步阶段,是科学的初期阶段,十七八世纪的唯物论,和机械的科学思想就是这样的。不否认表面事实也可给人以某些认识,十 七八世纪的机械力学曾提供了许多真理,实用主义也比粉饰太平的空论家能多看到一点东西,能相当暴露敌人侵略 19 的罪恶和绝对不抵抗的错误。然而单看见敌人的侵略,而不看见侵略的本质,单看见不抵抗的错误,而看不见民众抵抗的前途,这种对眼前事实的尊重,与唯物辩证法是完全不同的。机械运动由于外力的事实,只是表面的事实,机械本身有运动可能性,才是事实的本质。机械论时代的科学,只注意外力的研究,是因当时科学还在初期阶段,还不能渗透到运动的本质中去。进到高级阶段的相对论,使人对机械运动也知用内因去说明了。天体运动,牛顿时代只知用引力(外力)去说明,相对论却用运动本身的性质去说明了。 ==========第210页========== 204 附录 致艾思奇 (一九三七年) 思奇同志: 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毛泽东 根据手稿刊印 ==========第21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为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七日 一三月十六日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212页========== ==========第213页========== 社会学大纲 李达著 一九三七年五月上海笔耕堂初版全一册 八五四页 ==========第214页========== 、 。 ==========第215页========== 209 第一篇唯物辩证法 第一章当作人类认识史的 综合看的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唯物辩正法的前史 一原始时代的人类的认识 社会学的唯一的科学的方法,是唯物 △社会一发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是把社会当作展的有机体 不断的发展着的、生动的有机体解释的。 △特定社会的 这种有机体的研究,要求对于构成特定社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 会的生产诸关系,作容观的分析,并探它 法则之研究 的(作用及其发展、即由一种有机体进到别种高级有机体的)①特殊运动法则。这是意识作用对于历史过程的必然的前提条件。然而单只暴露了上述的法则,还不充 △找出法则、 分,必要的事情,是基于被暴露了的法 指示实践、变革社 则,指示实践的方法,以促成由一种社会 ①此处圆括号为毛泽东所加。 ==========第216页========== 21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会—一这是本书的 有机体进到别种高级社会有机体的变革。 P的e的 根本论纲。 以上是本书首先提起的根本论纲,也就是本书的全部的骨干。 关于这一论纲的说明,应当分为下列 △社会意识形 五大篇:…第五、说明社会的意识形态 态是理论上再造出 及其对经济构造的正确关系,在论理上再 现实社会。 造出现实的各种社会的具体的轮廓。〔第1一2页)① 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的科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摄取了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的成果而积极的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之时, △用历史主义 必须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说明唯物辩证 看唯物辩证法的发 法的孕育、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指出这 生发展过程 个哲学实是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和与结论。 △原始时代人 人类认识的历史,包括着从原始时代 类对客观世界的看 起至现在为止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法 的过程,所以,当我们追溯唯物辩证法的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217页========== 读李达着《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11 历史准备时,不能不追溯到原始时代的人类的认识。 △长期劳动过 从动物状态进化而来的原始人类,在 程中一面变革自 其对于自然的长期奋斗过程(即劳动过程) 然,一面变革自己 中,一面变革自然,同时变革了自己的生 (生理与性质)。 理器官和本性 由于劳动时呼减的努 △言语是劳动 力,就反应于呼吸器官与发声器官,促进 的结果,交通的手 喉腔的发展,就逐渐能够发出有一定音声 段,认识的前提。 的言语。言语是人类劳动行为的结果,又 有言语表现的概 是人类互相交通的手段,同时又是人类开 念,才能卉始思维。 始认识包然的前提、0 △脑的发达是 人类在其劳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变得 劳动的结果。 复杂,头脑也非常增太:同时在经济生活与心理生活中的人类间的相互作用也发达起来了。由于言语的出现,人类就能够用言语来形容关于外界事物的表象,替动作和事物加上名称,因而造出言语的概念。人类有了言语的概念,就能够开始思惟的活动了、°0 △原始思维的 原始的思惟,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原 两特点:(一)自然 始人把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看做和他们自 ==========第218页========== 2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与人类一样是生动 己一样生动的存在(…)。第二是关于一 的。(二)自然与人 对象转变为他对象的表象、及动物本性传 类互相转变。这是 达于人类的表象(…)。原始人的这种思 原始的辩证法,形 惟,虽说是非常幼稚可笑,但他们把自然 成了原始思维体系 看做活动的、互相转变的世界,这可以说 的万物有灵论。 、是动的世界观的萌芽,也可以称为“原始的 辩证法”。原始的思惟体系之万物有灵论(Animism),可说是基于上述的特征而形成的。 △万物是灵魂 万物有灵论是原始人认为万物皆有灵 活动的结果。 魂,因而把万物看做灵魂活动的结果的一 △万物有灵论 种见解。万物有灵论是原始的思惟的较高 是原始思维的较高 发展阶段。从前原始人不能分别自然与自 发展阶段。以前是 己,现在却能够把自己从自然界区别出来 人物不分,此时能 了。这完全是人类对于自然斗争的结果。 辩<辨>人物,这是劳动的结果。 △自觉的<地> 对自然斗争 △生产过程 万物有灵论把世界分为肉体与灵魂 中,由于不断认识 (即物质与精神),是人类企图认识外界自 ==========第21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13 自然的新方面,就 然的最初的尝试,是人类有自觉的对自然 能改变对自然斗争 斗争的端绪。人类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 的方法,同时改变 的认识自然的新方面,改变他对自然斗争 了生活方法。于是 的方法,同时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法,逐 有了剩余生产物, 渐的由飘泊生活而进到定居生活。于是利 改良了技术,人类 余生产物出现,而技术也不断的改良,人 对自然的支配就增 类对于自然的支配因而增大了。所以万物 大了。在这种时候, 有灵论虽然假定万物皆有灵魂,而这种假 就在思维体系中出 定,正是为了要说明自然现象的因果性才 现了万物有灵论, 确立的。在这种处所,就表示着原始的思 能把世界分为物质 惟的进步性。 与灵魂。这是人类最初企图认识自然,成为自觉地对自然斗争的开端。 原始的思惟体系之万物有灵论,往后更演变为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原始的宗 △自然支配, 教的世界观,其来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 社会支配,万物有 一个来源,是原始人受自然所左右的事实。 灵论,是原始宗教 …第二个来源,是原始人受社会关系所 的三个来源。 左右的事实。…第三个来源,是以前存 i ==========第220页========== 2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在的万物有灵论。这是宗教的意识形态上的来源8… △宗教的本质 宗教的信仰之最初形态,是祖先的灵 是崇拜超自然力, 魂的崇拜。崇拜祖先的宗教,与血族制度 认为超自然力支配 的生产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崇拜的对象, 个人、社会及世界。 是氏族神、种族神等等。第二种形态,是 这完全是由于不理 自然物的崇拜,即是拜物教。拜物教与自 解自然力及社会力 然现象的理解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事实而发生 崇拜的对象,是水、火、风、雷、太阳及 的。其最初形态有 动植物等等? 两种:一是崇拜祖 如上所述,宗教的本质,是超自然力 先,二是崇拜自然 的崇拜,是根据于所谓超自然力支配着个 物。 人、社会及世界全体的信仰而发生的东西。而宗教观念之发生,托始于原始时代。这完全是由于不理解自然力及社会力的事实 △生产发达, 而发生的随着物质的生产的发达,人类 对自然力逐渐理解 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逐浙进步,因而宗 的多,宗教发生的 教发生的第一个根株—受自然力所左右 第一个根源渐渐失 的事实一,就逐浙失其存在,而宗教的 去。然社会的阶级 观念也开始动摇了3但在另一方面,由于 制度确立,.社会力 生产力的发达,剩余产物的出现,私有财 ==========第221页========== 读李达着《社会学大绵》一书的批注 215 仍党不可理解;.加 产的形成,奴隶制度的确立等等,而社会力 以万物有灵论深入 的不可理解的事实,仍然是残存着;同时, 人心,故宗教仍然 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也仍然深 存亡(在>,但依各 入人心,支配着一部分人的精神。所以随 个特定社会形态而 着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转变,原始的 变化了宗教的形式 宗教的世界观就沿着另一方面而发展,变 与内容。这是一方 为与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各种宗 面。另一方面,由 教(如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宗教、中世封建 于生产发达,对自 社会的宗教、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 然力与社会力之逐 说明见第五篇)了。在另一方面,基于科学 渐理解,哲学也出 的认识而形成的哲学的世界观开始出现 现了。 了。(不过,观念论的世界观之中,仍横亘着 万物有灵论及宗教的世界观的基础)8 二古代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历史上代替原始社会而起的发展阶段,是古代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比较原始社会,是高级的进步的社会各由于物 △开始是分 质生产力的发达、主人与奴隶的阶级的分 工,往后是对立。 裂,而精神劳动与肉体劳动的分工就转变为两者的对立了。从事于精神劳动的人们, ==========第222页========== 2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免除了物质的生产的劳动,仰赖于肉体劳动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以为生,因此他们就 △没有必要的 有所谓“必要的闲暇”去做抽象的思索,而 闲暇是不能出现哲 考察宇宙如何发生、如何构成的问题了。 学的,而这种闲暇 哲学的世界观,就是在这种前提之下形成 由于杜会进步到奴 的b 隶制。生产力发达了,剩余产物增加了,社会分裂为奴隶主人与奴隶。前者由〔于)剥削能够解除劳动,有了时间,从事学问的研究,哲学方能出现。这是人类认识史上 一个绝大的跃进。 最古的哲学,是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这是反对原始的宗教观念而起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的出现,除了精神劳动与肉体劳动的对立的前提以外,还有其社会的历史的根据。 : ==========第223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17 △为什么唯物 第一,希腊从纪元前十世纪以来,已 哲学只能出现于希 由氏族社会进到奴隶制社会。奴隶制在其 腊时代而不能在其 存在的初期,能促进生产力的发达,奴隶 以前?因为(一)对 所有者在生产上的努力,是改进生产技术, 自然法则的认识有 提高奴隶劳动的生产性,因而手工业与农 待生产技术的进 业就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生产技术的进 步,人们才能逐渐 步,人们已能逐浙窥知自然现象的法则,而 窥知自然的性质, 开始用一种与宗教不同的眼光去说明世界 才能开始用一种与 了。 宗教不同的眼光去 第二,手工业与农业发达的结果,商 说明世界;(二)必 业也跟着发达起来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 待有了手工业与商 大都居住于小亚细亚沿岸商业发达的都 业,有了商业奴隶 市。住在这种地方的商人们,蓄积了多额 主,他们有钱有间 的财产,有求得知识的所必要的自由时间、 时时间>,才能发 必要的手段和动机。 生求高深学问的动 第三,住在小亚细亚沿岸的商人们,常 机;·(三)必待有了 常回航于地中海及黑海各地,从事于许多 商品交换的经验, 种类不同的商品的交换。他们对于商品的 养成了思维的抽象 注意,不是商品的自然性质,而是买价与 能力,才能从事于 卖价的差额。他们习惯于把各种分量不同 哲学;(四)必待异 的商品换算为货币,而比较其数量的多少。 ==========第224页========== 2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民族的接触,地理 因此,他们自然的养成了抽象的能力。如 眼界的扩大,才能 赫拉克里图所说:“万物与火相交换、火与 扩大精神的眼界; 万物相交换,这种事实,正和一切货物与 (五)必待自然科学 金子相交换、金子与货物相交换的事实相 的初步发达,有了 同”〔135)。这便是表示初期自然哲学家抽象 知识的基础,.才能 的思惟能力的养成之物质的根源。 据之找出一种普遍 随着商业的发达,商人们活动的范围 必然的因素,才能 愈趋扩大,他们的精神的眼界也愈趋扩大。 形成自然哲学。这 他们接触了许多异种民族,得到了关于各 些就是反宗教的新 种不同的生产技术和初步科学(如数学、几 世界规即古代自然 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的知识,以及关 哲学的历史根据。 于各种不同的宗教、道德、风俗和习惯等的 在这以前,人类束 知识。因此,·他们在这许多特殊的经验和 缚于自然力与社会 知识之中,能够找寻一种普遍的必然的因 力的压迫,只能用 素,而抽象化的思惟能力就更加增进了。 灵魂或神的观念去 以上是古代自然哲学产生的历史根 解释世界,断不能 据。由于技术、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 出现唯物的思想。 发达,地理的、精神的眼界的扩大,人们反对过去氏族社会的遗物的宗教的曲解而依据自然的事实说明世界的思想,就成立起来了。所以古代自然哲学是在上述历史 ==========第22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19 根据之上萌芽出来,并出现为反宗教的新世界观。〔第2一9页) △第一个自然 古代自然哲学的创始者,是“伊奥尼 哲学家一塔列 亚”哲学家塔列斯(Thales,纪元前六二四 斯,第一次对宇宙 五四八)13)。塔列斯被称为“哲学之 发生问题作了自然 父”8他的著作,并没有遗传于后世,雨他 的解释。他说,字 的学说只是由后来的历史家和哲学家(主 宙是由水发生的, 要的是亚里士多德)所传播的。 水是万物之源,万 塔列斯的学说的特征,就是对于字宙 物的真正本体。其 如何发生的问题,作了自然的解释。他反 他原素都由水发 对原始的宗教观念,想从单一的物质的始 生。这种见解,认 元出发,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他说,宇 一切物质都是单一 宙是由水发生的;又说,水是万物的发端, 的东西,都可互相 是真正的本体。其他一切元素(当时的元素 转变。这是第一次 分为水、火、气、土四种),他以为都是由 出现的唯物论与辩 水发生的”(137”。甚至于生命,也以为是由 证法,虽然是十分 水发生的。这种见解的根柢,就是认为一 简单的东西。· 切物质都是单一的东西,一切物质都可以互相转变。所以塔列斯的哲学见解,·实是最初的唯物的世界观,同时也包含了辩证 ==========第226页========== 220 毛泽东首学批注集 法的胚种8 △第二个伟大 其次,我们说到另一主要的自然哲学 哲学家是赫拉克利 家赫拉克里图(Herakleitos,纪元前五四O 图。他的大功,在 四八O)。赫拉克里图的哲学最伟大的 发现了辩证法大 意义,是发见后来所谓辩证法的大纲并加 纲。他是唯物论者, 以解释。他也和从前的自然哲学家一样,主 和他以前的哲学家 张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气土四种元素构成 同样,主张宇宙是 的。他主张这四种元素互相转变。他说:“火 水、火、气、土四 由土灭而生,气由火灭而生,水由气灭而 种原素构成的。而 生,士由水灭而生”138)。他又称字宙为永 他则谓火是基本的 久的火。这是一个比喻,说火是不断的变 原素,这是他的唯 化过程之比喻的表现。他由宇宙之物质的 物一元论。然而他 构成的见解,到达于“万物普遍的变化”的 的主要功绩,是在 主张。他用“万物变动不居”(139)这个适当 发现万物不断变化 命题,来表示他的动的宇宙观。他又用“人 与变化由于内在的 不能再渡同一河流”140)这个比喻,说明自 对立斗争这两个辩 然界及人事界的一切变化。这种万物不断 证法的根本思想。 变化的思想,是辩证法的根本思想。依据 首先,他由宇宙是 他的见解,全体的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 物质构成的这种见 的、永远的,在空间上是无限的、无穷的。 解,到达于万物普 这个字宙,不断的变化着,决不是同一的 ==========第227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21 遍变化的主张。他 东西0 说:“土灭生火,火 至于字宙万物为什么“变动不居”,换 灭生气,气灭生水, 句话说,宇宙万物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 水灭生土”。又说: 么?关于这个问题,他的说明是很正确的。 “宇宙是永久之 他主张一切的变化都是在矛盾中进行的。 火”,用以比喻万物 他说:“斗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斗争 的不断变化。又说: 使某种东西变为神,使他种东西变为人; “人不能再渡同一 使某种人物变为奴隶,使他种人物变为自 河流”,也是比喻自 由民”141。又说:“斗争随处都有,真理是 然与社会的变动不 不和,必然的通过斗争而发生,这是必须 居。据他看,宇宙 知道的事情”[142)。依据这种见解,万物都 在时间空间上都是 由于内在的对立物的斗争而由一种形态而 无限的,不断变化 转变到另一种形态。“对立物的斗争,是引 着。不但如此,他 起-切变化、一切发展的动因,”①这也是 还指出了变化的原 辩证法的根本思想。总之,他是用一般的 因。他认为,万物 方法来表示这种思想的。他又把这种思想 由于内在对立物的 应用到有和无的关系。他说有和无的两极 斗争,而由一种形 端的对立,综合于生成的概念之中。这便 态转为另一种形 是说,一切事物的过程和本质,是在于两 态。一切都是在矛 极端的对立的综合希腊哲学家中“伟大而 ①此处引号混排,这是毛泽东补加的。 ==========第228页========== 2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盾中进行的,他说: 有光荣的赫拉克里图”,实是“辩证法之 “斗争是万物之 父” 父”,“斗争随处都有,真理就是不和”。这样,他用一般的方法表示辩证法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次,所以他有辩证法父亲之称。 其次,我们说到古代唯物论者的最高 德莫克里特的 峰德莫克里特(Demokritos,纪元前约四六 大功绩,是他的原 0一三五0)143。德莫克里特的唯物 子论的物质观。虽 论,是古代希腊原子论的唯物论的最优秀 然是很原始的与机 的代表。德莫克里特的时代,观念论的世 械的唯物论,却对 界观已经出现了。德莫克里特,热烈的反 后世的原子论学说 对观念论的哲学,提倡了自己的哲学的根 给了重大的影响, 本的完全的唯物论的原理。他说:“物质是 发生了哲学指导科 永远的”,“任何东西不能从无发生”。依据 学的作用。他反对 这种唯物论的见地,物质的发生,完全不 观念论哲学,提倡 需要任何神秘的、神灵的创造的活动,因 ==========第22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23 了完全唯物论哲 为物质是永远存在的,物质的运动是出于 学。他认物质的构 自己的特质。物质的这种特质,德莫克里 成,都是由于极微 特把它称为物质的不可分的微粒子、原子 小的不可入的微粒 的结合、分离及种种的结合。 子即原子;而其运 当时的自然科学,还在很幼稚的状态, 动,是由这种原子 所以德莫克里特的世界观,还是原始的素 与空虚的空间相结 朴的东西。他对于物质世界的构成,作了 合。不可入的原子 如下的观察。宇宙间的一切存在物一火 运动于空虚的空间 与水、地与天、物质与人类,植物或人的 之中,原子们互相灵魂,都是本质相同而形态互异的诸原子为种种的分离与结 的种种结合。水的原子,具有一种形态;土 合,因而组成物质 的原子又具有别种形态;扩而充之,人类 世界的多样性。他 及其思想,也都是由原子的结合发生的,也 把物质、人类、灵 各具有特殊的形态。这样,德莫克里特把 魂、思想,都看作 宇宙万物,都一一给以相当的特殊的形态。 本质相同而形态互 依据德莫克里特的主张,原子结合的 异的诸原子的种种 种种形态,虽是各不相同,而一切原子,都 结合。这样,他对具有物质的、不可分的、不可入的共通万物都一一给以相 性。一切原子既然都有不可入性,因而原 当〔的)特殊的形 子结合所产生的物体(如水、火、气、土) 态。他认原子和空 也有不可入性。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疑问, ==========第230页========== 2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虚以外没有任何东 即不可入的物体怎样能够运动呢?关于这 西的存在,完全否 一问题,他就假定空虚的空间来解决它。他 定了神。他认运动 以为一切存在物,都是由极微小的不可入 是与物质不能分离 的物质微粒子构成的东西,这些微粒子,运 的,而空虚是物质 动于空虚的空间之中,互相结合,互相组 运动的条件。他的 合,构成物质世界的一切多样性。所以他 原子与空虚的关 说:“现实之中,原子和空虚的空间以外的 系,表现有与非有 任何东西,都不存在”〔144们 的统一。他的这种 德莫克里特,把原子与空虚看做物质 物质运动观,虽是 世界的根本原理,而原子与空虚的原理,表 机械的力学的运 现着有与非有的统一的理解。他主张原子 动,但他看成物质 的种种结合,产出种种的物质,而空虚是 变化的根本法则, 物质运动的条件。他认定运动是与物质不 看成字宙的因果必 能分离的东西。但他所说的物质的运动,是 然性,他已企图在 机械的、力学的运动,而这种机械的力学 物质本身之中探求 的运动,又是物质变化的法则,是世界的 其自己运动的原因 因果的必然性。在这种处所,他已企图着 了。 在物质世界本身中去探求其自己运动的原因了。 德莫克里特,虽然把物质做了机械的解释,但在他把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归着于 ==========第23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25 原子的种种结合及其转变与冲突的见解,却已到达于物质的抽象的概念了。我们可以说,德莫克里特的哲学,是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虽是很原始的东西,但它对于后来的原子论学说的发展,给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处所,我们看到哲学指导科学发展的倾向。 三 古代观念论145]哲学中的辩证法 代表古代反动 历史上代替古代唯物论哲学而起的东 贵族的意识形态是 西,是古代观念论的哲学。古代观念论的 古代观念论哲学。 发生和发展,自有其历史的根据。 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一,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进到纪 根据有六:(一)由 元前五世纪,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而呈现 于希腊奴隶经济的 下降的倾向了。在这种过程中,自由民之 向下发展而产生的 中的阶级对立日趋发展,而商工业者阶级 深刻的阶级分化与 对于旧日土地贵族的斗争也趋于尖锐化。 斗争,引起贵族主 于是自由民各阶层的注意,就集中于政治 义与民主〔主)义之 权利的争夺,因而引起所谓民主主义与贵 意识形态的斗争, 族主义的斗争。 ==========第232页========== 22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前者便以观念论哲 第二,由于奴隶制度阻塞了技术的进 学为其基础;(二) 步,奴隶所有者阶级不去致力于与技术改 由于奴隶制阻塞了 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研究,而集中其注意 技术的进步,奴隶 于社会现象的研究了。于是何谓善?何谓 所有者便不去研究 恶?人们应如何生存?国家应如何组织? 与技术改良有关的 政权应如何分配等问题,就变成他们急待 自然现象,而集中 解决的问题了。 注意于研究社会现 第三,自由民都是参加于政权的公 象,于是道德哲学、 民,而公民必须是不从事肉体劳动的人 国家理论就起来 们,所以自由市民轻蔑肉体劳动的观念非 了;(三)由于离开 常普遍。这种轻视下溅劳动的观念,在古 肉体劳动的自由民 代确实的支配着一切有自由思想的人们。 普遍地轻视肉体劳 第四,在意识形态的领域中,从前那 动,因而夸大精神 些研究自然现象、研究卑劣的物质的哲 要素,产生了观念 学,在自视为高贵的精神的贵族们看来, 论哲学;(四)由 是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的、非常厌恶的东 此,在意识领域中, 西。因此,贵族们及其从仆的思索的对象, 贵族们也轻视与厌 就从地上的物质世界而移到天上的精神世 恶所谓研究“卑劣 界了。并且,从前的唯物论哲学,因为受 的物质”的哲学,以 了当时幼稚的科学的知识的限制,其内容 为观念论哲学才是 不免自相矛盾,这在贵族派学者看来,是 ==========第233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27 真理;(五)由于从 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此外,从前的自然 前唯物论哲学因受 哲学,只是直观的说起客观现实的辩证 当时科学水准限 法,而对于主观的辩证法即思惟的辩证法 制,不免幼稚简单 却不曾提起,这一点也是古代唯物论让位 与自相矛盾,因而 于古代观念论的原因。 被观念论哲学家看 基于上述的历史根据,那种代表反动 不起;(六)由于唯 贵族的意识形态的古代观念论,就出现于 物论哲学只是客观 哲学史的舞台而与从前的唯物论相斗争 现实的辩证法,没 了。 有注意过主观思维的辩证法,于是注重论理学的观念论就起而代之了。以上六者,都是古代观念论所以代替古代唯物论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历史理由。 △作为第一个 古代观念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苏格 同堆物论斗争而提 拉底(Sokrates,纪元前四六九一三九 倡了观念论的道德 九)。苏格拉底的学说的中心问题,是提倡 ==========第234页========== 2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论与认识论的代表 知德合一,把求知当做达到道德的手段 —苏格拉底,其 在他看来,恶是无知的产物,善是有益的 积极意义是提起了 东西。为要知道善为什么是有益的东西,必 从来没有被提过的 须知道它的最好的来源。这个来源,就是 道德论与认识论, 祖先的风俗习惯。因此,他排斥新兴的民 把哲学引进了社会 主主义而拥护传统的贵族主义。 与思维两个领域, 苏格拉底在认识论上,在一般哲学问 在道德论上提起了 题的解释上,是观念论者。他把到达于思 知识与行为关系的 惟、而在思惟中存在的普遍,作为个别的 辩证法,在认识论 感性现象的基础。他主张认识的目的,就 上提起了普遍与个 是探求这个普遍。因此,苏格拉底在观念 别关系的辩证法。 论的认识论上,提起了普遍与个别的辩证 这些是他的大功 法的问题,虽然他不曾解决了这个问题 绩。然而他的思想是反动的与观念论的。他的道德论,主张知识决定行为,认求知是到达道德的手段,恶是无知的产物,善是知的产物,这有其 ==========第23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29 一面的真理。但第 一、他所谓知,就是了解祖先的风俗习惯,因而主张复古,排斥新知,主张传统的贵族主义,排斥新兴的民主主义,所以他是反动的。第二、他只知知识给与行为的影响,而不知知识的来源在行为(实践),行为是决定知识的基础,又是检查知识的标准,所以他是观念论的。他的认识论,主张认识的目的,在于从感性的个别到达于理性的普遍,这是对的。但 ==========第236页========== 23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他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这就是观念论了。 △柏拉图的思 其次,继苏格拉底而起的哲学家,是 想是客观观念论, 客观观念论者柏拉图(Platon,.纪元前四二 其全部体系都是反 七一三四七)。柏拉图是反对唯物论最激 动的与错误的。他 烈的人,他曾经主张烧毁德莫克里特的原 认只有理念是永久 子论的著作。他主张世界事物的本质,不 的真实的存在,世 能在卑污的物质中去探求,而应当在理念 界与人存在以前, 中去探求。依据他的意见,我们在感觉上 理念就存在了的。 知觉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永远 世界与人的思维都 存在的理念世界、概念世界的投影;他对 是理念的产物,是 于这点,曾经用下述的比喻来说明。他说, 理念的影子。这是 假定我坐在用壁围着的一个空洞之中。空 将真实世界的头脚 洞的四方,都围着,只有上方开着。在这 颠倒了的彻底的观 个时候,空洞的上方,有人们行走,有星 念论体系。由此, 辰运行。于是这些人们和星辰的影子,就 他就造出理念的论 落在对方的壁上。和这种影子一样,·感性 理学,主张认识的 的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理念的投影。依 对象是理念而不是 照柏拉图的思想说来,理念和概念,是在 感觉世界,认识的 世界以前、在世界之上存在的东西,而世 ==========第237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31 方法是依据空洞无 界和我们的思帷,都是这理念的产物。所 物的概念以从事于 以,柏拉图是客观观念论者 思维。但是柏拉图 柏拉图认定理念是存在的创造者,是 的积极作用,也就 最高的唯一的真实的实在的世界,所以主 在他的理念论理 张认识的对象就是这种理念。我们要认识 学。因为在他的理 理念,必须依据概念中的思惟才能做到。因 念论理学中,表示 此,他造出了理念的论理学。但柏拉图的 了概念对于思维的 概念,是不包含物质内容的概念,因而是 作用。这个概念在 死的不动的概念,因而依据于死的、不动 思维中的作用的指 的、无内容的概念中的认识,也只是死的、 出,在人类认识史 不动的、无内容的神秘论。我们在这里不 上有开创的意义。 愿研究他的神秘论,只简单说起他的一点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一他的理念的论理学。他的理念的论理学,表示了概念对于恳惟的作用8〔第10一18页)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 生成及发展 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在前段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唯 ==========第238页========== 2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物辩证法,是在哲学斗争的过程中锻炼起来的。哲学斗争,是政治斗争的反映,这个命题,是我们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生和发展的关健。当创始者们最初站在急进的民主主义的立场时,在哲学的领域加入了黑格尔的左派,以哲学的斗争来反映政治的斗争。.自从他们接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决定的成为唯物论者,并批判的摄取黑格尔辩证的方法以研究现实的社会诸问 斗争就是辩证 题以后,他们就更进一步的使用新创的唯物辩证法的精神武器,去从事于哲学上的两个战线代表布尔乔亚和小布尔乔亚意识形态的观念论与旧唯物论一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反映着他们所代表的普罗列达里亚与布尔乔亚的实际斗争。〔第 75—76项) rn他 ==========第23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33 第二章当作哲学的科学看的 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辩证唯物论的一般特征 二观念论的克服 与辩证唯物论 所以辩证唯物论,并不是形而上的否 意谓绝对的 定一切从来的哲学历史,并不是单纯的粗笨的否认一切观念论的存在,而只是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去扬弃一切观念论。…〔第104页) 人们在其社会的实践的过程中,每日无数亿次接触于自然界的千差万别的物质 的物体。这些物质的物体,在其质的构造上各具有其特殊性。但在这些千差万别的物质的物体中,我们可以发见一个极普遍的规定:即它们都是离开我们的意识而独 ==========第240页========== 2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立存在的,同时它们又都是我们感觉的源 塞我们火一切物质的物体中:单把这 一方面的“属性”抽象出来,把其他一切质与量的区别抽象出去,由此就可以到达 于关于这一切物质的物体的最单纯最一般的规定。这最一般的规定,就是:物体的总体,客观现实性全体,都离开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同时又是我们感觉的源臭总辩证唯物论把这种属性,叫做物质 若用一个定义来说就是则① “物质是表明离开我们感觉独立存在,并在感觉上给与于我们而为感觉所摄取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的哲学的范畴”(146] 8 〔第107页) 三物质的概念 物质的存在形式,首先是运动。运动 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着。“无运动的物质,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改。 ==========第24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35 和无物质的运动一样,同是不能想象的”14)。这个命题,指示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运动,是运动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这个命题,表明了:绝对不运动的物质或绝对静止的物质,趣是没有的;离开 运动 了物质,就不能说起运动;、并且物质的运离开了运动也不能说起物质② 复杂的运动 动,是非常复杂的8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但物质 自动 的运动,是物质的自动,。物质自动的 内的矛盾 源泉,是物质的内的子盾、对立物的斗坐、。”〔第11一12项) 时间和空间,和物质一样,是离开人类意识独立而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的实在。时间和空间的表象,是客观的实在的时间和空间车人类意识上的反映多客观的实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断的发展着,变化着,因而反映于人类意识上的时间和空 从 ①毛泽东将原文中的“都”字图掉了。 ②这条批语是毛泽东对原文的补充 ==========第242页========== 2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间的表象,也是相对的,发展的8这些相对 的表象的日趋发展,就日益接近于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正如关于物质构造的学说的可变性不否定物质之客观的实在性一样,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象,也不否定两者之 的可变性① 客观的实在性。〔第114一115页)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当作世界观与方法的统一看的唯物辩证法 …世界观是个别科学的诸结果的概括,它与个别科学的发展水准有极密切的关系。在个别科学还没有发展到高级水准 对 之时,科学的世界观是不能成立的, MM状xw …。〔第120页〕 ①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对原文“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象”一句的补正。 y电汉性性t ==========第243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37 第三节世界的发展与世界 认识史的概念 世界的统二及其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之物质的统一与运动的考察,与机械论或形式论的考察不同。机械论把物质的统一还元于物质的一部分的属性或一个方面,把具体的复杂的运动形态还元于单一的或机械的运动形 查:于是,在机械论的考察中,物质的复 杂性完全消失,而运动也变为循环的运动了。其次,形式论又用运动这概念的“自己运动”的学说,去代替具体的运动形态之研究。于是,在形式论一方面,物质解消于观念之中,而运动只成为观念的运动了… …物质又具有能力。物质的能力, 是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起作用的能力。物质不灭,能力不灭。所以无机自然 ==========第244页========== 23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界中作用着的能力,即机械力及其补充物的所谓潜能力、热、辐射(光线以至放射 ? 热)、电气、磁力、化学的能力等,即是宇宙的运动的各种现象形态。… 物质是从非常小的并且行着种种色色的运动的无数各别的微片成立起来的。这种微片,叫做分子。…这些分子,在固体物之中,好象紧密地结合着,没有互相运动的余地,但实则各个分子各自行着震动的运动。在液体里面,分子和分子的结合虽然更为紧密;却还能够互相前后地展动,所以在液体之中,各分子不仅有震动的运动,并且还可以自由移转,不固定在 一定地方。…〔第138一140页)依据科学的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包括恒河沙数的星体的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的总称。其问形状如云而发光的星云;为数在十万以上、星云的初形,好象是极稀薄的气体,焕散如火雾,其中质点互相吸引,所以凝缩固结,发出光热。这凝缩的气质,渐渐开始旋转,股流分歧,各复 ==========第24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39 自结为中心核。全体的构造城为一个漩涡盐?中心质最密,股流中各有若干凝缩质的结核。这是漩涡状星云的大致的性质。太阳系就是从这样的漩涡状的星云进化而 ? 来的、这星云因引力或周围以太14)压迫的关系,各分子都向内凝缩,于是初时的不规则形浙渐变为圆形,依着中心轴加速的旋转,而成为平圆轮形。象这样旋转迅速,其外缘所伸出之股,因而掷出?这些被掷出的大小无数的部分,因互相碰撞并合,到最后形成为行星及卫星等团聚于太阳周围之太阳系(行星及卫星可假定由同理而成。…〔第143页)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 的诸法则 第一节对立统一的法则 一对立物的统一及斗争 …世界任何事物,都没有不具有内 ==========第246页========== 24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内部的对立化 在的矛盾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具有种 为外部的对立 种对立的要素;这些对立的要素,是创造事物的矛盾性的东西。统一物之被分解为对立物,以及充满着矛盾的构成分之认识一这是辩证法的精髓。〔第166页〕 矛盾即运动 一切运动本身都是矛盾;一切自己运动的源泉都是运动着的东西的内的矛盾。…唯物辩证法研究客体的自己运动时,当然不否认外的条件的作用。但外的矛盾与内的矛盾之间,有辩证法的相互作用。外的矛盾的作用,通过特定事物的内部矛盾,并由它而受曲折。只有暴露客观实在性的内的矛盾一自己运动的源泉,才能理解自然及社会诸现象的发展的本质。〔第168页) 对立物的统一,即是对立物的互相渗透,是对立物的同一。世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的矛盾。“矛盾是一切运动及生活 性的根源。任何事物,只要它自身当中有 X ==========第247页========== 读李达着《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41 矛盾,它就有自动的动力和运动”149]。如果没有什么矛盾,没有什么对立物的斗争,如果对立物之间没有什么推移,那就会不 能有什么运动、发展、生命和动力。所以 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一切观念,都形成为对立法统一、即同一。在事物的统一过 物的①具体的同一 程中,内在的对立物不但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并且互相融食6不但互相融金,并且矛盾的诸契机(如各种规定、性质、特征、方面、属性等),都各各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别种形态,转变为它的反对物8〔第 、 170页) 但是对立物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而对立物的斗争却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因为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第171页) 事物的内的矛盾,必伴随着对立的斗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248页========== 24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争,因对立的斗争而解决,而转变为新的形态。但是事物之因内在的矛盾与对立的斗 错误? 争而发展,也有采取连续性的变化的,也有采取非连续性(连续性的中断、即飞跃)的变化的。在采取连续性的变化的场合,矛盾不至发展为互不两立的、拮抗或敌对的矛盾。反之,在采取非连续性(即飞跃)的变化的场合,矛盾就发展为拮抗或敌对的矛盾。所以矛盾和拮抗有相通点,却又互有区别。机械论者(如布哈林)把矛盾和拮抗看做同一,这是错误的。拮抗即是 Antagonismus。.力学上把Antagonismus解释为采取反对方向的二力的冲突,即是二力的反拨;但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上, Antagonismus被解释为达到直接冲突状态、矛盾激化的阶段,即是拮抗或敌对。所以在辩证法的解释上,一切拮抗(或敌对)都是矛盾的发展阶级,而一切矛盾,不必 段① 要承认飞跃律 都发展到括抗的阶段。〔第172一173页〕 的普遍性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24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43 至于不带拮抗性的矛盾的发展,只通 我以为不对 过部分的解决的阶段,矛盾的各个新发展阶段,就是矛盾的部分的解决的表现。自然或社会中凡属不采取飞跃的发展的变化,都属于这种场合。普罗列达里亚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的矛盾。…〔第174页) 二 当作辩证法的核心看的对立统一的法则 …任何对象中内在的对立的矛盾的诸倾向诸方面的互相渗透及斗争,规定对象的生命,成为对象的自己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对立物包含在统一之中,由统一的分裂而生。所以在其自己运动上、在其自发的发展上、在其生动的实在上去把捉一切世界的进行的认识条件,就是把他们作为对立物的统一去认识”[150)。只有“对立物的统一的理解,才能提供我们一个锁匙去理解一切存在物的自己运动,才能使我们理解飞跃’、‘连续性的断绝’、‘向反对物 ==========第250页========== 24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转变’、‘旧物死灭与新物发生’等等的变 ?0 化”〔151门。实在的说来,自然和社会一切存在物的变化,如飞跃、连续性的断绝、向反对物的转化、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推移,只有由对立物的统一法则去说明。所以自然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只有当作自己运动,即是当作在同一和互相渗透的界限以内的对立物的暴露及斗争,才能理解。〔第175-176页) 第二节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的法则测 一质、量、质量 ···· 最初一看,事物的量与质是完全互相 质同量不同 独立的。事物具有同一的质而能有增减。杰 量同质不同 小不同的事物能有同一的质。反之,同样的量的规定性,能存在于质不相同的事物 忠8…(第189页列 …小 ==========第25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45 三 飞跃论 所以,质的转变是飞跃,这是自然和 一切 社会的一切历史所证实的命题。…〔第200页)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事物在其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下级的发展阶段,准备它自身的自己否定的阶段,即准备转变为对立物的、新而较高的阶段。这就是后起阶段克服先行阶段的否定。这个否定,在这两个阶段上间造出内在的联系,在后起阶段上保存先行阶段的积极的结果。但是第二阶段由于新的对立而推移 到后起的第三阶段时,事物的发展,就把 为什么重演? 最初低级阶段的一定的特征和性质,再行 wKKvn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252页========== 24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重演,而在外观上这第三阶段好象再回到 第一阶段。可是发展的过程因后来的发展,变得更为丰富,把那些重演的性质和特征在较高的基础上再生出来,于是当作全体看的发展过程,就描成螺旋线而发 展8(第205页列 二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简括的说来,辩证法的否定之核心,可以归着于下述五个命题:(一)否定是过程的矛盾的内在发展的结果;(二)否定是对立统一中的契机;(三)否定同时是否定先行阶段的一个阶段;(四)否定在其自身中扬弃先行的阶段;(五)否定是过程全体的各种阶段中充满矛盾的关联。〔第213页) 三关于这个法则的曲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照这样的经过构成三段法的三阶段一正、反、合。黑格尔想依据这些命题,去确证通过对立性 …心w心心4sW学r被穷用样海 ==========第253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47 的斗争而发展的法则。这无疑的是包藏着 关于发展的最深刻的思想。但黑格尔的辩 不清楚 证法是观念论的。黑格尔替三段法穿上神秘的服装,把三段法化成一个普遍的公式,并把自然的一切现象都嵌入这个公式之 事实上,如果把一切现象嵌入三段法的公式,是决不能说明发展的。黑格尔的观念论,把否定之否定看做概念的自己发展的过程,必然的要建立概念的相互推移的纯论理学的基础。这种概念的推移的无理由的游戏,表现出概念的推移的人工性与空虚。这种当作纯论理的构成看的否定之否定,只能表现出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外的面8 八◆…。 米海洛夫斯基批判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时,把这个法则还元于黑格尔的三段法。他以为现实的生活中,单只两个否定的存在是很少的。他引!证恩格斯所举的例子,说麦粒发芽,开花,结实,是三个否定而不 ==========第254页========== 24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那末蚕卵是五 是两个否定,因而这是四段法而不是三段 段法 法了。米海洛夫斯基是爬行的经验论者,根本上不懂得:这个法则,并不在于否定的数目,而在于发展的全生涯包藏着它自身的否定及否定之否定的二点。过程的各阶 段中多数否定之存在,决不排除辩证法的发展的一般性。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并不还元于三段法,这是很明白的。还没有弄清楚 机械论者与形式论者,对于这个法则,也有多少的曲解。机械论者把质的发展还元于量的发展,把辩证法的发展还元于机械的循环。机械论者把物质形态的发展,看做是依从于力学的法则进行的。他们从均衡论之中抽出三段法。例如波格达诺夫说:“过程如果有始点,在始点以前,就不存有 ? 两个对立力的斗争,而是存有二力的均衡,这是很明白的。均衡在什么地方终结,二力的斗争在那时就消灭,而生出新的均衡,·这是无疑的。这就是三段法的全部。即是从均衡一经过破坏它的二力的斗争 54559w快*。 ==========第25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49 到新均衡”。布哈林的均衡论,也和这相同。他说:“黑格尔理会运动的性质,把它在下 都没有弄清楚 述的形式中表示了。他把均衡的最初状态称为正命题,把均衡的搅乱称为反命题,把新基础上的均衡的恢复称为合命题(矛盾和解的综合状态)。嵌入于这三段法之中的 一切存在物的运动的这种性质,黑格尔称为辩证法的性质”。布哈林的这种主张,把综合解释为对立的和解,这无疑的是折衷主义。 形式论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把合 ? 命题解释为正命题与反命题之折衷的和解。例如德波林把辩证唯物当作经验论与 论① 惟阅理②的综合,当作费尔巴哈唯物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综合去说明。德波林在合命题的问题上,转入于机械论的立场,这是很显明的。 ①②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256页========== 25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第四节本质与现象、 内容与形式 本质与现象 上面已经说明了,对立统一的法则、由质到量及由量到质的转变的法则、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是辩证法的三个根本法则。这三个法则之中,对立统一的法则是根本 最① 的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其他两个法则,可说是对立统一法则的不同的显现形态。所以对立统一的法则,实在是包摄着质量间互相转变的法则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由于发见对立统一的法则,才能理解自然、社会及思惟的矛盾的发展 包摄着 的根源。可是,对立统一的法则,不仅包摄着质量间互相转变的法则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并且还包摄着其余的许多法则。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上,除了质与量、否定 许多组 与再否定那样对立的范畴以外,还有许多 ①毛泽东在“根本”二字前边补加了一个“最”字。 ==========第257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51 组对立的畴3例如:本质与现象、内容 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 性之类。象这类对立的范畴,都是对文统 一法则的具体化的形态8这些对立的范 畴,在其互相渗透上,显现着辩证法的一般法则。〔第217-221页〕 …经验论者们只把在感觉上给与着的现象当作实在的东西,至于隐藏在现象的根柢中的本质,却认为是信仰或偏见的 经验论,说得 产物因此他们认为二切客观的现实都尽 最好。 是现象,对于客观的认识即是现象的知觉6 他们以为科学的认识的任务,在于简约现世界的复杂关系,确定事物间的表面的关系,而不是探求事物之内的统一、内的联结,即不是探求事物之本质的联结 2maM 主观观念论之 所以他们认为科学的方法,只是单纯的记 来源 述而不是说明。主观观念论从现象与本质的关联分离出现象来考察,这种见解,是从经验论产生的。主观观念论,把现象归着于现实的假象,并把假象看成一刹那的 う:ゃ·。·。 ==========第258页========== 25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幻像,从假象本身夺去客观的现实性,因而怀疑现实的认识的可能性,而到达千不 可知论8 唯理论 其次,唯理论者从现象分离出本质,而在思惟上加以考察,并把本质看成不变的东西,唯理论者排除在感觉上给与着的现象,想靠概念的分析得到正确的认识。 经验论者拘泥于事物的现象,不探求 事物的本质,把现象看做事物全体的法则6 唯理论者,蔑视现实的多样性,而提供 比较 永久不变的法则B这两和倾向,是互相对 立的东西6康德的哲学,企图调和这种对立的倾向?康德一方面承认在现象的彼岸有当作本质看的“物本体”[12)之存在6 另一方面却又否认这种“物本体”的认识的可能性8他主张人们所能认识的东西只是 现象,因而把认识限定于现象的领域,这 是和经验论的主张相同的?康德这样的把 物的本质搬到“物本体”的世界,把本质从现象分离出来,使两者变为形而上学的 米 ==========第25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53 对立物。由于否定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康德的哲学就变成了不可知论8 至于把握了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的统 赫格尔 二的人,要推黑格尔。黑格尔克服了上述许多片面的偏见,严格的批判了康德分离现象与本质的学说。黑格尔确定了本质这概念的相对性,确定了本质与现象、本质与假象之间的密接的相互依存性。他指出了:事物之内的本质并不自行出现于现象之中,为要理解事物的本质就必须研究现 塞8可以说,他确是闹明了本质与现家之 具体的内容。可是,黑格尔是客观观念论者,他虽然也承认现象是客观的存在的东西,却又把本质这个概念作纯观念论的解释。在他说来,现象和本质,对于我们经验的主观,虽是客观的,但两者都只是思惟的内容。所以他主张在思惟上把握了的本质,对于直接给与着的现象,是占居优 位的 …唯物辩证法,主张本质与现象都是离我们意识独立而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第260页========== 25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实在。现象是在感觉上直接的被反映出来的契机;·本质隐裁于现象背后而要靠 是 思惟能力才能发见、才能反映的契机8所以现象与本质,是被我们的感觉和思惟所反映的东西,并不是感觉和思惟所固有的 东西8现象和本质这两个契机,并不是直接的同一的东西8但观象与本质,互相 推移,互相煤介B现象以本质为蝶介而存 在6本质通过现象而存在8设有商开现象的本质6也不能有不具本质的现象。现象 是本质的现象,是具有一定的本质的现 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之内的源 这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在现象心 现象代表事物之绝对的运动,本质代表事物的安定2所以,现象的本质,就是现象之内的、相对安定的侧面 AuA 8(第 223-226页) 总括起来说,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 ·对立的统一。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意 ①毛泽东在“本质”旁加了一个“是”字。 ==========第26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55 味着两者的拮抗。现象与本质,也有是调和的、一致的;也能是非调和的、敌对的。现象与本质是同一,又不同一,现象与本质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现象能完全的显出本质,也不能完全的显出本质。但穷其究竟,现象是由本质所规定的。〔第231页〕 根据与条件 …黑格尔主张社会关系与人类本质的相互作用的范畴是不充分的。他提出了表现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的根据的范畴。他以为人类本性与社会环境之间虽有相互作用,而人类本性与社会关系两者都是某种“第三者”的创造物,即两者都是某种特殊力的产物。黑格尔所说某种特殊力,就是人类本性与社会关系所依存的最后的根据。黑格尔这样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可 是黑格尔是观念论者,他把根据的“概念”认做相互作用的根据。他说:“根据没有即自与对自的被规定了的内容,因而也不是 ==========第262页========== 25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自己活动的,也不能产生什么东西。如我们所见,.只有概念才有那种即自对自的被规定了的、因而自己活动的内容”〔153)。黑格尔对于根据的理解,完全是观念论的,他把“概念”看做了现实的根据。〔第237238页) 三内容与形式 分离形式与内容,是一切形而上学与 观念论的偏见8尤其是形式论理学,分裂 形式与内容,把内容表现为没有形式的东 西,把形式表现为没有内容的东西3形式 论理学的概念,是没有内容的表面的形式, 遣弃了现实的内容的一切财富8象这样离 开了内容的形式,恰象是离开了存在的意 识&这样的麂念,只是见实的阴影,并与 现实相对立。这种见解,是形式主义。… O/而不相统一① 〔第246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补充。 ==========第263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57 反之,在机械唯物论者方面,认为形式对于内容是受动的东西,否认形式的积极性、能动性,否认形式对于内容的反作用,因而把形式溶解于内容之中,因而不能理解事物的运动的特殊诸形式的发展法则。…因此,他们不能理解内容的发展中形式的积极性的作用,把形式和内容看成抽象的同一物,以致不能理解各种现象的特殊发展法则。现代机械唯物论者们,也冒犯了同样的错误。例如布哈林派所主张的资本主义自然的转生为社会主义的理论、豪农经营平和的转生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从这种见解产生的。…〔第247页〕 第五节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 与可能性、法则与因果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偶然性是与必然性相对立的范畴,它 ==========第264页========== 25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并不是与因果性相对立的范畴。但偶然 스스因为①从 性的本身,也是有原因的…偶然的东西本身是有原因的,它是从原因发生的必然的东西,不过它的发生,不是从特定过程的本质而来,它在这过程全体中并无根据。只有在这种意义上,偶然性才与在特定过程中有根据的必然性相区别,它并不与因果性相区别。所以偶然性,对于特定过程全体,是外的过程的必然性,而它自身在 这外的过程中份有其驭墨,即是必然性。 例如奥皇太子被刺一事,对于帝国主义战争的过程全体是偶然性,但他被刺的 二件事本身,仍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和他的父亲奥皇同是塞尔维亚的侵略者,并且抱了野心走到塞尔维亚,以致为塞尔维亚 人所刺杀),仍是必然的多所以,因为不明 白偶然性的原因而否定偶然性的存在这种主张,实际上简直是承认了绝对的必然 性8〔第256-257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26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59 二法则与因果性 一切科学的认识的穷极目的,就是暴露研究对象的发展的法则。当我们认识特定的对象时,首先要依据对立统一的法则,从质与量的范畴出发,次第推移到对立统w 一法则的具体化的诸形态一否定与再否定、本质与现象、根据与条件、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等形态,认识对象的诸现象的全面的联结,更进而发见诸“现象的更深刻的法则、联结、关系、煤介、源泉、自己运动的原因,阐明其发展的根本倾向”3〔第260页) …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的发展的阶段,各自具有其质的特殊性,各自具有其 特殊的发展法则8又如,资本主义的法则, ? 也有其历史的相对的性质,并不是永久不变的自然法则。并且,资本论所暴露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如资本论著者所自述,也只是当作一种支配的倾向而实现 ==========第266页========== 26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名…(第264页) 一切的法则,虽然都具有历史的相对的性质,但法则的普遍性,即普遍化了的法则,仍是存在的,即反映物质的永远的运动、发展的法则,仍是存在的。例如唯 物辩证法的诸法则、对立的统一的法则及其具体化的诸形态,就是普遍化了的法则, 是绝对的永远妥当的法则8因为物质的运 动是绝对的永远的,因而反映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永远性的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客观世界的一般发展法则,它本身是辩证法的, ? 又是历史的3这是在科半及技术的发展过 程中,在人类知识的全历史中所确证的客 观的绝对的真理8法则的绝对性与相对 性,是辩证法的对立,不是形而上学的对 甚,这正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的辩证法的关系是相同的)真理是具体的。法 则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要由人类之长期的实践的规准所检定、所证明。〔第265页) ==========第267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61 原因与结果,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 成为对立的统一8在相互作用上,原因变 为结果,结果又变为原因,两者互相转变, 、 互换地位8例如,我们从任何物质运动过 程中抽出任一现象而追湖其因果时,就知· ? 道这一现象是先行现象的原因,是后一现象的结果,同时又知道原因的现象更有原 因,结果的现象,更生结果。…〔第268页)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 即幻想 抽象的或形式的可能性,是想象上的可能性,是形式论理的、排除了恳惟上的矛盾的意义止的可能性。壁如说,太阳明天能与地球碰撞,桃树上能长出梨子,低能儿能变成哲学家,劳动阶级能变成资产阶级,苏俄的共产党能变成资本家团,这一切都是想象上的可能性。但这样的可能性是不能转变为现实性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基于现实性的诸条件的空想的可能 ==========第268页========== 26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8…(第275页) 必要的条件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的意义,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对于条件的意义,不能做过大的估价(否则就变成自然生长 论者)3也不能做过小的估价(否则变为直目行动家)。这是在研究根据与条件的间题时已经说明了的8〔第278页) 关于两种实在可能性的选择的问题,是促速或延迟过程的发展的枢纽,是成功 抗日战争的客 或失败的关头&这个选择,必须正确的分 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析客观的情势,估量主观的条件,注意于 都不足 整个过程的发展的链与环的关联,把所选 西安事变,保 择的一种实在的可能性当作链子中的特殊 存军力,游击战争, 的一环来确定;例如一九一八年的普列斯 创办学校,发行报 德媾和154),就是当作链子中的特殊的一 纸。 环而抓住的两种实在的可能性(媾和则新 旧军队的破坏 政权有维持的可能性,续战则新政权有崩 与建设 溃的可能性)之二8又如,第一次五年计划 西安事变时抓 进行的时期中“抓住技术”的口号,也是当 ==========第26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63 住两党合作,七七 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链子中的特殊的一 事变后抓住游击战 环而抓住的两种实在的可能性(如能于最 争。 短期间使技术赶上先进资本主义诸国,社 今日的游击战·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就有可能性,否则有崩争是新的东西。 溃的可能性)之一。所以可能性的选择,要 ?× 考察整个过程的发展的倾向,把所选择的 不是,〔是)把 可能性当作链子中的一环来确定,抓住这 所选择的可能性之 一环而接近于其次的一环脊不能因,要?× 实现条件当作链子 抓住一个环而拆散整个的链子,不能因为 一环抓住。 目前的暂时的利益而牺牲后来的永久的利 益8 如上所述,社会的实践,是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的重要的契机,如果忽视这个契机,就会陷入于机械论的宿命论者的立场。机械论把可能性与现实性看成同二的东西,不理解可能性实现的诸条件,也不理解主观条件与客观情势之适应的统 更谈不到两种实在可能性的选择的问题。他们认为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是必 自然生长,就 然的过程,既然是必然的过程,它就是自 ①毛泽东在这里加了一个“但”字。 ==========第270页========== 26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在自然界也不对。 然生长的东西,就不须要什么条件,也不须要人们的努力。如同月蚀是预见了的必然,人们当然没有组织月蚀促进会的必要;劳动阶级的解放也是历史的必然,人们当然也没有组织要求解放的党派的必要。这种见解,就是所谓“自然生长论”。〔第280一281页) 第四章 当作认识论和论理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认识过程考察的根据、 意识的生成 当作反映论看的认识论 但是,唯物辩证法,不单是从认识历史的普追化的概括的见地,去阐明反映外界发展法则的思惟发展法则,并究明两者 的内的关联6同时还要站在历史主义的立 场,去研究外界发展法则在人类思惟上反 ==========第271页========== 读李达著《杜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65 映的过程,并阐明这反映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发展法则8即是说,唯物辩证法,不单要概括认识的历史6并且要研究认识的本身:研究认识过程的辩证法6 论理的东西之反映历史的东西,即是认识。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并且是 一个辩证法的过程。认识的过程,由实践出发,而复归于实践,其中包括着由物质 还有,由思维 到感觉及由感觉到思惟的认识的发展过 到物质。 认识论即是辩证法。认识运动的过程,是辩证法的过程。“不单由物质到意识的推 O 移是辩证法,并且由感觉到思惟的推移也 将来认识的, 是辩证法(1658“认迟是思惟对客观的交 将是一个别有天地 远的无限的接近..”C156)〔第280一 、 的世界。 285页) 我们当分析认识过程时,第一要 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推移的辩证法,第二 第三要阐明由 要阐明由感觉到思惟的推移的辩证法。为 思维到物质的推移 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辩证法,就必须展 ==========第272页========== 26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辩证法,即检验 开唯物辩证法的反映论。〔第286页) 与再认识。 …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历史的实践的基础上考察认识过程,去理解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存在的统一。在物质的生产过程中,人类之主体的活动,与外界物质的对象相结合。即是说,“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常由活动形态推移于存在形态”〔157](资本论)。“在劳动过程中,主体的活动, 互相渗透 被包括于对象之中,加工于对象,而在其 AMNVM 与对象的统一中出现”(库捷诺夫)。所以 ○ 就物质生产的对象,加以考察,我们就可以在它当中看出主体的活动形态推移于特定对象形态的、无数人类的世代绵延的社会的实践8(第287页) 意识与人类肉体的关系 运动神经缺 大脑司掌身体诸器官的运动。如果切断了由大脑通到某一器官例如手的神经,手虽然还是存在,而人却失掉运动其手的 ==========第273页========== 读李达着《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67 能力。因而我们所切断的那一种神经,即是由手传达外界刺戟于大脑的所谓知觉神经。所以这一神经如被切断,手的运动能力虽能保持,却不能感受外界的刺戟。因而感觉与手足的运动,是脑髓得到神经之助,觉知神经所受的外界的刺戟,并刺戟器官的作用。〔第289页) 动物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无条件的、先天的反射运动,是在脊随及长椭圆形脑髓的神经系统的最下级部门的煤介之下显现的。…〔第297页〕 第二节感觉 当作认识的源泉看的感觉 与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相适应,在大脑皮质之中,具有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274页========== 26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这些感觉的形成与其存在相结托的一定的感觉中枢。大脑皮质的颅顶叶之中,存有所谓知觉中枢及运动中枢的领域。这是刺戟 感口 转化为触觉及运动觉的场所,如实验及病理学所指明,大脑皮质中某一部分如受损伤,就丧失与它相适应的感觉。〔第307页) …普列哈诺夫的弟子亚克瑟洛特,拥护象形文字论,反对反映论。她说,“如果感觉是事物的肖像或反映,我就要问:物究竟为什么是必要的呢?物在这种情形,就会变为绝对意义上的物本体。把感觉看 ? 成对象的肖像或反映,那就是再度在主体与客体间设立不可逾越的深渊”。…〔第316页) 二感觉与思惟 两个过程 从物质到感觉,到意识的过程,上面大致已经说明了,现在进而说明由感觉到思惟的过程。〔第317页) ①毛泽东原批“感知”二字,后又把“知”字圈掉。 ==========第275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69 …普罗列达里亚,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上,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只是直观 的,所以他们只是“自在的阶级”,还不能对布尔乔亚作意识的斗争。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所感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重,他们的生活水准都被降低到饥饿线上,于是他们依据在奴隶生活条件下所得到的体验和知觉,不断的和布尔乔亚作日常的斗争(虽然不是意识的斗争)。基于多年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就渐浙的把 对中国革命也 关于资本主义的直观的认识提高到论理的 一样 认识,而理解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了。于是他们就具有阶级的意识而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了。于是他们深刻的理解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其没落的必然性,并担负起扬弃资本主义的使命而企图实现新的社会理想了。这样看来,“普罗列达里亚对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之认识的过程,最初从感觉、表象、与对象的直觉阶段,进到对于现实的较高级的理解的阶段,其次再从这高级的阶段,进到革命的实 ==========第276页========== 27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践”(158〕的阶段。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 M 觉到思惟的运动过程之实例。〔第322页) 的的丝 康德哲学,…主张物本体是人们所不能认识的。人们所能够认识的东西,只是现象的世界,只是主观的东西(即意识的内容、感性的形式、悟性的范畴),因而把科学封锁在纯粹主观的领域。…〔第324-325页) 第三节概念 表象 “科学的表象之任务,在于概括直观”。概括直观的方法,一方面是就关于过去对 O 象的多方面的感觉之中,抽出其“共通的 W 本质的特征”,尽可能的、正确的、客观的 wm MM 去反映它同时,在另一方面,“给与关千对象之个别的全体的形象。所以表象比 较感觉,更能深刻的反映外界事物。… ==========第277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71 〔第328页) 二 概念 思惟是把感觉和表象造成更高级的普遍化的东西,它把在感觉和表象上给与着的“对象之具体的单独的存在形式,抽象出来,给以最一般的规定 00o····333 页) 具体的对象,在我们的感性的表象中,出现为具有无限复杂的侧面和关系的总我们只有利用分析的能力,从这些侧面和关系中,抽象出最单纯的本质的规定即普遍,作为媒介,才能逐步认识那些侧 等 oo 面和关系,到达于对象的全丽性的军解。但“普遍只是个别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或一个本质,只是近似的把捉一切个别的对象”,只是“死板的、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依靠这个在对象中所发见的普遍之研究而完全无遗漏的去认识 ==========第278页========== 27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对象的具体性,却是不可能的。但在对象中所发见的普遍,却是接近于具体对象的认识的一个阶段 由于个别到普遍的 转变,而偶然就转变为必然,现象就转变为本质。因为个别是现象,是某种程度的 1151 偶然,而普遍是个别的本质,是某种程 欢 度的必然,所以,“在这里,已存有自然的必然性,客观的关联等的要素、端绪、概念。在这里,已存有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伊里奇)。换句话说,普遍表现对象的无限复杂的侧面的关系的契机,而个别却是由于普遍的无限的总和而表现其内容的。在认识的历史上,“人们决不能完完全全的认识具体的东西”,但唯物辩证法,不断的要求认识之更进一层的深化和发展,要求认识与现实的发展相适应。因而“一般的概念,法则等无限的总和,给与具体物的全体”。〔第335一337页) ==========第279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73 第四节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判断 黑格尔的论理学(159),克服了形式论理学的判断的分类,提出了下述的判断的分类。 “一、定有的判断。判断的最单纯形式。在这里,关于一个个别事物,肯定的或者否定的表明一种普遍的属性。(肯定判断:玫瑰是红色的。否定判断:玫瑰不是褐色 ? 的。无限判断:玫瑰不是任何骆驼)。 .…”〔第343一344页) ==========第280页========== 27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 历史唯物论 第一章历史唯物论序说 第一节历史唯物论的对象 四社会的发展法则 基于以上的说明,可以把社会构成的原理,作下面的概括:“人类在其生活之社会的生产上,加入于一定的、必然的、离其意志而独立的诸关系,即适应于物质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诸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体,形成社会之经济的构造,是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在它上面树 ? 立与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它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法,决定社会的、政治的及精神的生活过程一般。不是人类的意识规定他们的存在,倒是人类之社会的存在规定他们的意识”。〔第405页) ==========第281页==========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 275 第三篇社会的经济构造 第一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二节生产力 二·生产力的社会性 但劳动手段,虽是社会诸关系的指示器,却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为劳动手段是归属于一定社会的一个可能的生产力,只有在特定社会中被人们利用于生产时,才能转化于现实的生产力。所以劳动手段的社会性,又必须在它与特定社会中的劳动者的关系上去考察,在它所归属的特定社会的构造上去考察。如果离开它的社会的方面而只考察其技术的方面时,它不能成为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也不能成为劳动力发展的测度器。例如机械在它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关联上,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但同一的机械,在它与社会主 ==========第282页========== 27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义社会的关联上,它就带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以机械的利用虽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而利用机械的处所不一定有资本主义;反 ? 之,在今日还未利用机械的处所,不一定没有资本主义。…〔第501一502页) 第二章经济构造的历史形态 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各种 社会的经济构造 三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 由于商品交换的盛行,商业资本就与封建的诸关系相融合了。商业资本与其双生兄弟高利贷资本,在封建的秩序之下,成为一种寄生虫,附着于封建的生产方法,吸取封建的生产方法的膏血,使得封建的再生产陷于萎缩和惨淡的境地。所以这两种资本,在封建社会中,只演着消极的剥削 OO 的作用,而摘蚀封建的生产方法。〔第580—581页) wn-n.m ==========第283页========== 附录 读书.日记 写于一九三八年二月一日至 四月一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手稿刊印 ==========第284页========== 、 ::나에に에 物 ==========第285页========== 279 读书日记① 一九三八,二月一日 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 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一月十七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一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 二日 没有看书。 三日 没有看书。 四日 没有看书。 五日 页417—457。 ①原手稿共?页,未标页码,写在横格本上。 ==========第286页========== 28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六日 页458--472,第二篇完。第三篇,社会的经济构造,页473起,484止。 七日 页485 491。 八日 页492-506。 九日 页507—550。 十日 页551—560。 十一日 页561—596。 十二日 页597-624。 十三日至十九日 没有看书。 二十日 页625一640,社会的经济构造完。社会的政治建筑始,641—642。 二十一日 ==========第287页========== 附录:《读书日记》 281 P643—679。 二十二日 P681—728。 二十三日 P729 739。 二十四日 未看。 二十五日 P740--757。 ニ十六日一三月二日 没有看。 三月三日 P758—780。 四日 未看书。 五日 P781—786。第五篇,社会的意识形态。 六日—八日 没有看。 九日 P787-789。 ==========第288页========== 28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十日一十四日 没有看。 十五日 P790-830。 十六日 P831852,本书完。 十七日 没有看书。 十八日 开始看克劳塞维资160的战争论,P1一19序言及目录,第 一篇论战争之本质,从P24起,本日看完第一章,至P55止。 十九日 没有看书。 二十日 P57-91。 二十一日 P92—102。 二十二日 没有看。 二十三日 P103—111。 二十四日 没有看。 二十五日 播梓年[161]同志寄来了他所作一册逻辑与逻辑学〔162),本日 ==========第289页========== 附录:《读书日记》 283 看至93页,颇为新鲜。 二十六日 潘书P94-174。 二十七日 P175-204,完。 二十八日 战争论P112122。 二十九日 没有看。 三十日 没有看。 三十一日 P123167。 四月一日 P168 ==========第290页========== ==========第291页========== 读博古译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a,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以后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292页========== 、 ·i ==========第293页==========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博古译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中国出版社第一版全一册五十二页 ==========第294页========== 、 、 ==========第295页========== 289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政党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的所以称为辩证唯物论是因为他对自然界现象的态度,他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他对这些现象的 方法是辩证 认识的方法是辩证的,而他对自然界现象 的,理论是唯物论 的解释,他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他的理 的。 论是唯物论的。〔第1页)① 辩证法是根本上和形而上学直接对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甲、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把自 然看做互相脱离、互相孩立、互相没有依存的对象和现象之偶然的堆集,一而看 是联结的,非·做联结的统一的整体,在这里对象、现象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296页========== 29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不联结的。 有机地相豆联结着,互相依存着,互相范围着。 乙、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观察自 是变动的,非 然不把他当做静止和不动,停滞和不变的 不变动的。 状态,而看做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在这里永远是某种东西产生着发展着,~某种东西破坏着,过完了自己的时代。 甲甲华■年0 丙、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观察发展的过程不当做简单的上升的过程,数量 是量变到量 变化不引起质量变化的过程,而看做这样 <质>变的,非仅量 的发展。在这里,从小小的隐秘的数量的 变的。 变化转变到公开的变化,根本的变化,在这里,质量的变化之到来不是逐渐的,而是迅速的,突然的,出之于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跳跃式的转变,质量变化之到来不是偶然的,而是规律性的,是看不 见药逐清的餐量变化底积累的结果。了KK ==========第297页========== 读傅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291 丁、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的对象、自然的现象都固有着内部矛盾,因为所有他们都有自己的正反两方面,自己的过去与将来,自己的衰亡方面与发展方面,面这些对立的斗争,新与旧之间的斗争,衰亡与生长之间的斗争,消 是内部矛盾因 灭与发展之间的斗争组成了发展过程底内 而变化的,非只外 部的内容,从数量到质量转变底内部的内 部矛盾的。 容 因此,辩证法认为:从低级到高级之发展过程不是在现象的和协的展开上发生的,而是在对象、现象所固有的矛盾的发展上,在根据干这些矛盾而动作的对立倾向之“斗争”上发生的。〔第3一9页) 假如在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现象,假如 ① 一切现象都互相联结着,互相依存着;那么,很明显的,对于历史上每个社会制度和每个社会运动就不应该从“永恒的正义”,或者任何其他预定观念的观点上去判断他(如不少历曳家之所为),而应该从产 ==========第298页========== 29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生这个社会制度与社会运动及与他们相联结的各种条件上去判断他。 奴隶制度在现代条件下,是糊涂,是 原始生产制度 反自然的蠢事。奴隶制度在原始公社制度 瓦解的条件〔下), 瓦解的条件下,是完全可以了解及合规律 只能出现奴隶制 性的现象,因为他较之原始公社制度是前 度。 进一步。 在沙皇制度及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条 件下(例如在俄国一九O五年),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的要求是完全可以了解的,正确的与革命的要求,因为在当时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前进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在现今苏联的条件下是糊涂的反革命的要求。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较之苏维埃共和国是进步。 ? 一切决于条件,地点与时间。显然,如果没有这种对社会现象底历史的态度,那么历史科学底存在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这种态度才能使历史的科学不致成为偶然性底混乱与盲目错误底堆积。 ==========第299页========== 读博古译《辩证难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293 其次,假如世界是在不断的运动与发 ② 展中,假如旧的死亡和新的生长是发展的规律,那么,很明白的,没有什么“不可动摇”的社会制度,没有什么私有财产和剥削的“永久的原则”,没有什么农民必须服从地主工人必须服从资本家的“永久的原则”。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可以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的,恰似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曾经代替了封建制度一样。 这就是说:不应该依据不再向前发展的(虽然现在还是占优势的)社会阶层,而应该依据正在发展着的有其将来的阶层,尽管这阶层在目前尚不是占优势的力量。 在前世纪八十年时代,在马克思主义者与民粹派斗争的时代,当时无产阶级在俄国较之占居民极大多数的小农乃是很少的少数。但是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是在 在中国,资产 发展着,而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是在分解着, 阶级还有一段前 而正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正在发展 途,但基本的应该 着,所以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无产阶级。他 ==========第300页========== 29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依据无产阶级。 们并没有错误,因为大家知道以后无产阶级从很小的力量生长为第一等的历史的与政治的力量。 这就是说: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那 向后看则反对 么就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 游击战,反对三阶段。 次之:假如缓慢的数量变化底转变为 ③ 迅速的突然的质量变化是发展的规律,那么,很明白的:被压迫阶级所完成的革命的变革乃是完全自然的与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就是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①的转变和工人阶级从资本主义压迫下的解放不能经过缓慢的变化,经过改良的道路来完成的,只能经过资本主义制度之质量的变化,经过革命的道路来完成。 这就是说:假如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那么,就要做革命者,而不要做改良主义者。 ①原文可能有脱滑,此处应为“社会主义”。 ·!:!に ==========第301页==========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295 ④ 复次:假如发展是产生于内部矛盾的发现上,是产生于根据这些矛盾而来的对立力量之冲突以克服这些矛盾;那么,很明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十分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就是说:不应该掩饰资本主义秩序的矛盾,而应该揭发与暴露这些矛盾,不应该湮没阶级斗争,而应该把他贯澈到底。这就是说: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那么,就要实行不可调和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策,而不要实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协调的改良主义政策,而不要实行资本主义“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妥协政策。这就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到社会生活上,到社会历史上去的情形。 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唯物论,那他根本地和哲学的唯心论是直接对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唯物论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甲、与唯心论相凤,唯心论认为世界 ①“甲”和下文“乙”、“丙”两边的圆括号,是毛泽东加的。 ==========第302页========== 29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绝对观念”“世界精神”“意识”之体现 马克思的哲学的唯物论底出发点是: 世界是物质 世界按其自然之本质说是物质的;世界各 的,不是精神的。 色各样的现象,乃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的形态;为辩证法所确定的现象底互相联结与互相依存性乃是运动着的物质底发展的规律性;世界是按着物质运动底规律而自己发展的,用不着任何“世界精神”。〔第10-14页) (乙)、与唯心论相反,唯心论断言:真实存在的只有我们的意识;物质世界、存在、自然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感觉、想象、概念之中,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 物质决定精 唯物论底出发点是:物质、自然、存在乃 神,不是精神决定 是客观的真实性,他在意识之外离开意识 物质。 而存在的物质是最初的,因为他是感觉、 想象、意识底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次的、派 生的,因为他是物质的反映,存在的反映) 思维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的产品—即脑子 ==========第303页==========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297 的产品,而脑子是思维的器官,因之如果不想陷入于蠢笨的谬误中就不能够将思维从物质脱离开来。〔第15页) 讲到物质与思维问题时,昂格斯说:“不能够把思维与思维的物质分离开来。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164](同上①,三0二页) 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唯物论时,列宁说: “唯物论一般地承认,离开意识、感觉、经验…的客观的真实的存在(物质)。 …意识…仅仅是物质底反映,最好情形下他是物质底近于正确的(同等的,理想地确切的)反映。”165(列宁全集,十三卷, 二六六ーーニ六七页) 又说: 甲、“物质就是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发生感觉的东西。物质是给我们感觉的客观真实性…物质、自然、存在和物理的东西 ①“同上”,指《马克思文选》卷一。 ==========第304页========== 29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最初的,而精神、意识、感觉和心理的东西乃是第二次的。”166(列宁全集,十三卷,一一九一一二0页) 乙、“世界之图画乃是物质如何运动及‘物质如何思想'之图画。”(167刀(同上,二八 八页) 丙、4头脑是思想之器官”(168)(同上,ー二五页) (丙)、与唯心论相反,唯心论怀疑认识世界及其规律底可能性,不相信我们的智识底可靠性,不承认客观真理,而认为世界上充满着科学所永远不能认识的“自在之物”,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唯物论底 物质世界是可 出发点是:世界及其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 认识的,不是不可 的;为经验及实际所考验过的我们的智识 认识的。 是可靠的智识,有客观真理的意义;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且这种物件将来亦会被科学及实践的力量所发现和认识的。〔第16一18页) “现代宿命论完全没有推翻科学;他 ==========第305页==========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299 只推糊了科学的‘过度奢望’,即奢望为客观真理。假如客观真理是存在的(唯物论者 a. 是这样想的),假如只有反映外界世界于人的‘经验’中的自然科学能够给我们以客观真理,那么便无条件地推翻了一切宿命论。”〔169)(列宁全集,十三卷,一0二页)〔第19页) 假如自然现象的联结及其互相依存性是自然发展的规律,那么,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结及其互相依存同样亦不是偶然的事,而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就是说:社会生活,社会历史再不是“偶然性”的堆积了,因为社会历史是社会的规律性的发展,而社会历史的研究便变成了科学。 这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实际行动不应根据于“杰出人物”之良好的希望之上,不应该根据于“理性”“全部的道 抗日战争应根 德”等等的要求之上,而应该根据于社会 据于抗日战争规律发展的规律上,根据这些规律的研究上。 频:红-一、。· ==========第306页========== 30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的研究 这就是说:关于社会历史的科学,不论社会生活现象的如何复杂可以成为确实的科学如生物学一样,可以把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实际应用的。 这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实际行动 不应只看偶然 不应该由任何偶然的理由来领导,而应该 的现象 以社会发展的规律,以这些规律之实际结论来领导。〔第20一21页) 生产的特点之一就在:他永远不长期 ① 停留在一点上,而永远地处在变化与发展的状态中,而生产方法的变化必然地唤起整个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变化—唤起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改造。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人们运用不同的生产方法,或者湘浅些说:过不同样式的生活。…〔第32一33页) ② 生产的第二个特点就在他的变化与发展永远是开始于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首 ==========第307页==========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 301 先是生产工具的变化与发展。这样,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与最革命的因素。开始,社会生产力变化了,发展了,以后,依赖于这些变化及适合于这些变化,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亦变化了。但是,这不是说:生产关系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后者不依存于前者。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关系,自己亦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加速或阻滞他。这里必须指出:生产关系不能过久的落后于生产力的生长和处在与生产力矛盾之中的,因为生产力要能充分地发展,只有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态并给生产力以发展的领域。因为不论生产关系如何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他早晚必须走向(而且真正的走到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准,与生产力的性质相符合。不然,我们就会有在生产体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完全破裂,整个生产的破裂,生产的危机,生产力的破坏。〔第35页〕 AuAUAAA 六七:牛f中i让.· ==========第308页========== 30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底图画。 ? 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发展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首先是生产工具发展的依存性,由于这种依存性所以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早晚要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当的变化与发展。〔第44页〕 生产的第三个特点,就在新的生产力及适应他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不是脱离旧制度的,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之后,而是在旧制度的胸怀内;不是人们预计的自觉的活动底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离开人们意志地。…〔第46页) 에)-·A ==========第30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4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 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310页========== 。 、 ····휴下清:에 ==========第311页========== 哲学选辑· 艾思奇编 一九三九年五月延安解放社第一版全一册五四三页 ==========第312页========== 輯選學哲福奇息艾 01939 ==========第313页========== 307 绪论哲学的党性 哲学是党性的科学 辩证唯物论就 辩证唯物论,从现实出发。在其发展 是这两语 上把捉现实。在乳实当中发现某一现象的发生与死灭,所以是最彻底的唯物论。〔第7页)① 互相斗争的种种哲学体系的多样性,总归著于两个党派、哲学上的两个根本流派。互相斗争的主要阶级之一,如果不站在一派的方面,在政治上就不能实行阶级 斗争。同样,在哲学上要逃出两个党派的阵营,也是不可能的;列宁在《唯物论与经 验批判论》中指出了:波格达诺夫及其他哲学家想要超越于哲学的根本党派而创造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314页========== 30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凡事应从现象 “客观的”哲学的尝试,把他们引到了观念 看出本质,从效果 论。波格达诺夫超党派的哲学的说法,只 看出动机。 是欺骗,只是背叛了唯物论的党派。“想逃出哲学上这两个根本流派的尝试,不外是 想妥协的救编。”171(列宁)马克思与恩 格斯对于这种尝试,实行过毫不假借的斗 学马克斯的精 争。他们能够在一般用学者式的语句所凑 明 合的掩护之中,在用所谓“最新的发见”作招牌的掩护之中,暴露出哲学上主要党派的斗争。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始终一贯是党的。他们对于一切最新的流派,能够发见其对于唯物论的背叛及其对于观念论和信仰主义的默认”[172。在哲学上也和在政治上一祥,两个党派互相斗争着。特定的阶级在政治斗争上,为一定世界观的担负者而出现,这件 成① 事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世界观依存于特定阶级的历史地位与那阶级在社会的发展中 所演的任务8…(第8-9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墈误。 ==========第31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09 对于在哲学上新的列宁的阶段的理解,特别重要的就是关于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的学说。列宁在认识论上指明了我 党的,即谓是 们的哲学是党的,指明了我们的哲学之能 革命行动的。 动的苹命的性质3他说:“只有雀物辩证 法,对于理论的活动与实践的活动之不可分的统一,建立7更商的基础8”我们的认识的发展以及它和客观的实在之关联,是通过社会的历史的实践而显现的。一列宁说:“积极的浸入到对象中 去,就是扫对象的法则在意识中耳见& 实践与周围世界相结合之时,我们在内的必然的联结上,去把握周围世界。马克思 二 和恩格斯投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 争中才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前卫战士, 造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法则之正确的理 同敌人斗争, 特定的阶级知道在其实践的活动上, 敌人就归我们管 把周围的现实隶属于自己,而改造周围的 스 ①此处冒号为毛泽东所加。 ②此处引号为毛泽东所加。 ==========第316页========== 31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了;同自然斗争,自 现实。唯物论者费尔已哈以及十八世纪的 然就归我们管了。 法国唯物论者们,只是说明了世界,但重要的事情,如马克思所说,是变革这个世界。当作认识论看的唯物辩证法的要点 一列宁说一就是革命的变革客观的实 查,把必然性转变为自由。用阶级斗争的 语句来翻译这句话,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第10页) 世界划分为两个斗争的阵营:社会主义的阵营与资本主义的阵营;两个党派:革命党与反动党,互相对抗着。 在任何科学中,都行着两个世界的顽强的斗争。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 哲学是一定阶 现之哲学,也一样更加显明的反映着这个 级的意识形态的集 斗争,所以从无产阶级的阵营退却这件事, 中表现。 总是律险着对于辨证法潼物论的背扳8第 叶青173) 二国际所以转到资产阶级方面,是从修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从修正唯物辩证法开 色 始的。伯因斯坦在前世纪九十年代,就使用这种方法,他之背叛马克思主义,是从 ==========第31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11 攻击辩证法开始的。 伯因斯坦,用他自己所剑造的资本主义之和平的进化的发展的理论,来对抗辩证法的飞跃说,、革命说。 对于唯物辩证法的修正,是向着唯物 最重要方面是 辩证法最重要的方面一能动性、革命性 能动性 实行的8这种修正是打破理论的活动与实践的活动的统一之尝试,而这两者的统一在唯物辩证法上,正是“内部的而且 提高中国人民 不可分的”被结合着。伯因斯坦不去提高无 的能动性、热情, 产阶级斗争中的能动性与热情。反而鼓吹 鼓吹变革现实的中 变革资本主义现实之不可能8〔第1页〕 国是可能的。 …普列哈诺夫虽然为唯物论斗争 旧唯物论是被 过,但有时却无批判的倚赖于旧唯物论,即 动的纯反映的。 马克思曾痛骂过的那种被动的“纯反映的”性质的旧唯物论。…〔第12页〕 以斯大林为首的党,暴露了曲解马 一列主义的两个主要形态,即机械论与少 而一切大的政 数派的观念论;更指摘了离开辩证唯物论 ==========第318页========== 3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治错误没有不是离 的一切尝试,必定要引起玫治的错琴。 开辩证唯物论的。 哲学上这两个偏向,与离开党的方针的偏向,密切的联系着。哲学上之主要的危险的机械论,同时变成了政治上之主要的危险的右倾派的哲学基础。机械论者的哲学否定了内的矛盾、飞跃、某一发展阶 段与另一阶段间之质的差异的辩证法,宫 与右倾派的见解有很多的照应。右倾派的阶级协调论,豪农平和的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说教、新经济政策各个阶段间的质的差异的抹煞,及其他等等,都在机械论当中找出方法论的基础。〔第14页〕 抽出革命的内容、从具体的现实分离了的那种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之抽象的命题,根本主是以托洛茨基主义者所说的话为其特征的。完全无视具体的历史的情势,放出与实在的现实无关的抽象口 不管事物内部 号,这正是托洛茨基主义者的特征。由于 情况,将马克斯主 这一点,托洛茨基在实践上就跳过必然的 义原理硬套在事物 发展阶段(一九O五年托洛茨基的口号“废 ==========第31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书的批注 313 上,说该事物应如 止俄皇、劳动者政府”,以及第十四次党大 何如何。这就是“全 会时代的过渡工业化等等),因而在理论上 然从外面去应用马 把马一列主义原理公式化了(他们不适合 克斯主义原理”。 于实在的现实的、机械的、全然从外面的去应用马-列主义的原理)多〔第15页) 中国的速胜论 当然,“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 者不单是主观主 与托洛茨基主义者,以及机械论者与右翼 义,同时又是片面 派,并不是同一的东西3例如托洛茨華主 看问题的机械论。 义者在根本上赞助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 唯武器论与亡国论 论的哲学,但同时又是机械论者3和这同 者不单是机械论, 样,右翼派也把机械论作基础,在许多问 同时又是主观主 题上,却转入了观念论8…(第16页〕 义。 为党性的哲学而实行的列宁与少数派的斗争 …列宁严格的批判了机会主义之屈服于自然生长性之前的那件事,并与它相对抗,指出了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理论斗争的三个阶级斗争形态,指出了理论斗 ==========第320页========== 3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理论是政治斗 争的意义是劳动运动的指牡理论 理论包含于 争的重要因素、组 当作计划看的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之中, 成部分。 并隶属于后者,构成后者的重要的因素多 〔第18页) 实际上,如果主体阶级和党的一切活动,终于只是迎合现存物;那么,对于现实的这样的态度,能够产生出具体的理论 来吗?这不是单单自行迎合下去吗?这是 张国焘 在原则上否定,由于阶级(当时是无产阶级 陈独秀 与农民)之积极的独立的斗争,在阶级战线上对于现存势力关系造出别种势力关系的 可能性8〔第18-19页) 在中国,有时 我们为甚么以打开后一发展方向的策 以与资产阶级联 略为利益呢?一列宁这样质问着。为甚 合,但同时进行独 么这两个发展方向对于我们没有同等的意 立的宣传组织工作 义呢?我们为甚么用全力向着无产阶级与 为利益。有时以与 农民的革命的民主专政的方向进行呢?这 资产阶级决裂,以 是因为劳动者与农民的革命,能够以最大 便独立进行斗争为 的速度及最少的牺牲,接近于革命的下一 ==========第32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15 利益。 个环—社会主义的变革6〔第19页〕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经过少数派的手, 从一九O五年俄国现实基础上实现出来的 那种具体条件被割离了。一方面原理变为空虚的一般的命题一公式他。另二方 面:离开了原理的新事实的记载,提供了 爬行的经验论。就是提供了只记载在一般 中国也有这种 联结之外的个个散乱的事实就觉得满足的 人 那种理论8〔第21页) 折衷主义 主观的非唯物论的立场更加是那样,它们偶然的从现实把事实分离出来,往往表面的机械的使它互相统二8在这种情形 下建立了孤立的解释那个事实的基础。这 叫做折衷主义多在折衷主义之下,丧失二般的基础及个个事件间的联结?联结个个事实个个方面的一般基础,这正是具体的现实,即一定的社会。如果不从具体的现 实出发,而从极抽象的理论的命题出发,在这种情形便丧失一切基础—因为有这个 ==========第322页========== 3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基础,各种事实才不能不在特定方式上被 这种错误很多 统二起来。在一般的基础丧失时,联结就 人犯着 变成人工的任意的产物,重要的各种事实 酸放弃了多列宁说:“在社会现象的领域 中,最流行的方法,最无益的方法,莫过 于分离个个小事实和玩弄实例?为要在实上奠定基础,就必须无例外的把捉与所 二生 兰兰野 考察的问题有关系的事实的总体,而不是 个个的事实3否则就会任意的选择并搜集事实,就会无视整个历史现象之客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注重无意义的事情,而 果取‘主观的'处理方法6” 少数派的折衷主义,不过是推翻准物论基础的另一方面。少数主义越是发展,他们修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显着的特殊性,就越发是强有力的被觉察了。一九一 四年,劳动运动分为两个阵营,跟着就是第 二国际运动的崩坏一列宁在帝国主义战争时代论及的那个崩坏的发生,就是少数派完全与辩证唯物论分手的时代的事情。 类推法的危 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战争的问题,这样 ==========第32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17 险,中国人犯的太 说过。一九一四年的战争表现最高发展阶 多了。类推须是真 段的资本之内在的矛盾。这个战争,是资 正的同类。若是形 本主义的腐朽时代的必然的产物。战争由 同类而实不同类, 于掠夺殖民地与重新分割世界而发生。我 而妄用类推法,没 们不能拥护这个掠夺战争。我们要用内乱 有不错误的。如拿 的口号对付这个战争。拥护祖国的人们, 俄国革命与中国革 却向着列宁一派叫嚣,说这种主张错了。· 命比,拿北伐战争.一九一四年的战争具有积极的方面。因为与苏维埃战争比, 这个战争引起了各国国民(巴尔干,比利 拿第一大〈次〉大战 时)的民族解放。马克思在一八五四年到 与现在的大战比。 七六年的战争时代,不是曾经表同情于交战国的一方面吗?一少数派这样的把进步的资产阶级与地主斗争时代的民族战争的情势,无条件的移到资本主义的腐朽时 代了8 列宁这样写着:“这样的论断是诡辩,因为它把老远的过去的历史的时代,代替 现在的形费8”174一切这些折裹主义,都用马克思的名字掩护了8装作夹理曲解妻 诡辩论即是折 实,被粉饰了的折衷主义与证论一少 诡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324页========== 3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衷主义。 数派用这个代替具体的辩证法的世界观。少数派与其他类似者为辩护自己的背叛而树立的防卫祖国的有名的口号,在诡辩中使保护祖国的运动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国际主义与保护祖国运动并不是不能相容的一第二国际阵营中发出了这种话。不但如此,他们又说保护祖国运动,只是听任各国劳动者保守自己的祖国,依照自己的志愿去实行,少数派从墓个历史形势的联结,割取个个事实,个个方面,提供了直接拥护资产阶级之“理论的”辩明的断片。但是少数派用一种作招牌看的理论的基础,掩饰了自己的失节。这正是当时第 二国际阵营中流行的诡辩论的显著的特殊性之一。诡辩论一一掩饰了的失节一一往往用说谎的招牌代替现实的内容。表面上好象伸缩性,实际上却从某一命题逃到别 现今中国的无 一命题。表面上好象有理论的根据,实际 数诡辩论 上却是诡辩。诡辩论是虚假,是伪善,即 说话与行动完全不同。诡辩论投合于少数 三○ 派的迎合性,最切合于少数派的精神。列 ==========第325页========== 读艾思奇编K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19 宁说:·一切机会主义的特征,就在于他的 迎合性8我们必须了解并考患少数派这种 特殊性。 诡辩论在现在不是与社会法西斯蒂一同支持资产阶级的东西吗?现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所谓社会民主主义是“比较害 坐的政治口实之下,拥护他们的政府6这 不是诡辩论吗?他们说:不论把专政叫做资产阶级专政,或叫做无产阶级专政,随便怎样都可以,而专政慈是一样的。这不 是诡辩论吗? 服役于垂死的资本的政党,也有与他 诡辩论是主观 相照应的特别的世界观。不想推测人类的 观念论之一种。 未来,并且害怕未来,使得他们走到卑俗的观念论、迁回的经验论、用主观的诡辩论解释现实的立场。完全背叛劳动阶级就是完全背叛辩证唯彻论。〔第22一25页〕 四·两个战线上的斗争 从多数党的斗争分离哲学、分离理论 ==========第326页========== 32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与实践,这是复活了第二国际的最有害的传统与信条之一。所以党的中央,把德波林一派的全部事业,鉴定作带有少数派色 彩的观念论。 机械论也同样 观念论是在认识上把现实的诸特征诸方面之二,延长并夸大了的东瓯一列宁 说。〔第34页〕 普列哈诺夫把辩证法解释为“实例的总令”,这可以在他的政治的著作上明白的看出来。普列哈诺夫关于俄国资本主义理 论的抽象性,他对于一九O五与一九一七 年的革命的评价,是由干他没有把唯物论辩证法当作统一的体系贯串于他的全部著 米6 只学个别科学, 与普列哈诺夫不同,列宁把唯物辩证 不学基础科学(唯 法当作统一的体系,贯串于政治的,哲学 物辩证法)是不对 豹著作之全体中8唯物辩证法,在列宁一 的。 方面,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8〔第36页) …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学说之本质的 ==========第32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21 方面一认识在理论与社会的历史的实践之不可分的统一中深化⊙是德波林一派完全不知道的。关于比较任何哲学都彻底 哲学的党性包 的我们的哲学的党性之列宁的思想,包含 含着理论与实践的 着隶属于唯一目的的理论的活动与实践的 统一。 活动之不可分的统一—这种思想,被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们所曲解了。从社会主义的实践分离理论,这件事从另一方面到达了与机械论相同的处所。即,实践失掉哲学的基础,变成了服役于阶级的敌人的很卑俗的拜金主义。于是机械论者与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互相接合着,在这一点,再现出与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之典型的特征相结合的,即与抽出内容的空虚信条相结合之“事实”的粗杂的经验 追3只是理论上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 的机会主义的这方面,更加用马一列主义的文句来粉饰,来掩蔽。…〔第36-37页) ==========第328页========== 3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第一章唯物论和唯心论 哲学中的两条路线 在全部历史过程中,这两条不可调和的哲学路线底生存底社会根源,是应当从 最初的唯心论 阶级的、矛盾的社会结构中去找出来的。 发生于原〔始)人的 最初唯心论之发生,是原始野蛮人迷盲无 无知,后世的唯心 知底产物3此后,由于生产力继续不断的 论的发展由于统治 发展,促使科学知识也随之而发展;科学 阶级的需要。 既日趋昌明,则唯物论应该是可以达到完满的胜利而把一切唯心思想都消除下去的。然而从原始社会迄今,唯心论不但不曾消灭,而且还在继续地发展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呢?它底基本原因是在:社会有阶级底划分;资本主义社会为资产阶级所统治,它为着自己的利益而竭力巩固其唯心的理论和学说。 唯心论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代表着剥削者群底意识形态,而往往起着反动 ==========第32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23 的作用。唯物论底发展,是革命阶级底宇宙观抬头底表现;它在阶级社会内,要从对反动哲学—唯心论一一的不断斗争中开拓出自己的道路来。·自然这里我们不能规定出呆板的历史图表来,以为革命者 一定都相信唯物论,保守者一定都站在唯心论方面。我们知道常有这样的场合,即未成熟的社会阶级往往用唯心论底口吻 天赋人权论是 (例如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唯心论,天赋人权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 论,以及一部分的空想社会主义,即其实 发生的。 例),来表达他们新的革命的要求。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战斗唯物论固为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底意识形态;可是十七世纪的唯物论,照恩格斯底指示,却是贵族《出身”的(…)。同样的在历史发展现级①段上的唯物论,假使它是庸俗唯物论或机械唯物论的话,那末在现今的条件之下,它也可以发生反动的作用。然而一般地讲,唯心论总是为保守的社会阶级所利用的最方便的武器。〔第 ①原文如此。—编者 方数g”… ==========第330页========== 3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40-41页) 在阶级社会内只有阶级的科学。它总是适应着一定的阶级任务和阶级利益以尽其职能。当统治阶级的意识及其利益要求真实地认识现实以达到发展生产力底目的时,科学中就包含着唯物论的原素;可是当剥削阶级底社会生活条件不让它们 哲学之具体的 忠实地去认识现实时,当它们底生活条件 阶级性 歪曲和限制着它们底见解,当真理底认识足以危害它们底阶级利益的时侯,它们的科学就变成唯心的了。谁不了解这一点,谁就不会了解肯学争斗中的一切8谁不同意科学和哲学底阶级性,就证明他是企图掩益自己哲学底阶级性8〔第41一42页) 唯物论者恰给相反,他们认定字宙底 一致就在于它底物质性。意识,思惟,是 之一 物质的本性之一;这种本性只是当物质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阶段时才发生的。…〔第43页) ==========第33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25 人类的认识,是客观世界诸规律之反映过程。但是这种反映不是停滞的,死的。 ? 不是的,认识过程是一种运动,是一致体底分裂过程。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就存在着认识脱高客观夹理的可能3〔第47页〕 …特殊和一般是不可分裂地互相联系着的。分裂它们,就无异脱离客观的真理;客观真理是表现于一般与特殊之一致的:没有特殊,一般就不能存在,没有二般,也就不会有特殊。…〔第48页) 所以我们反对唯心论的争斗,反对历史上统治得很久的那种神秘理论的斗争,不仅是要我们自己抛弃旧的唯心哲学底全 这种情形机械 部理论内容,而且还得把唯心论用批判的 论同样 手段征服下去。我们必须把唯心论底阶级根源揭露出来;同时我们不能®撒去唯心 ①eR 哲学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而不加以思索。我们揭露了这种或那种唯心论体系底内部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曲误。 ==========第332页========== 32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逻辑,并予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同时阐明了唯心论解答问题的偏面性,它底主观的盲目性以及它对于现象底一片段和一方面之唯心的夸张。〔第49页) 二机械唯物论 旧唯物论底历史的限制性,表现于下 只有两大特点列三大基本特点:机械观形而上学性和 不会把唯物论应用到社会生活底领域中 圭多新的唯物论底任务,就在克服这三个 缺点;这一新唯物论是在另一个社会关系底阶段上和科学发展底新水准上生长起来的。〔第61页) …现今的机械唯物论者…他们不能理解物质现实界之复杂的辩证法,不能 交流 理解它底矛盾、转变和交流底重要性,它的质的繁杂性及其各个领域底特殊性。他们把高级的、有质的特殊性的法则(例如社会的法则、生物的法则等等),简化为 ==========第33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27 纯数量的、从机械学里抄袭来的法则,简 华为均衡论底原则和两种相反的力底交叉 底原則了(*)。他们又把质地不相同的各种运动形式打成一片而都归纳到空间的机械的转移位置底运动体系中去。…〔第62一63页) *这里所说的是现代机械唯物论底三个反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一个是用纯数量观代替 量变质、质变量底辩证法则;第二是用均衡论代 替辩证法底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是用外部的、机械的“两种力底斗争”底理论代替辩证法中的“对立底一致”律。①〔第3页) 三 主观唯心论马赫主义和直观主义 桃藏论者否认客观实在的见解,决定经验批判论② 了他们对于认识目的和认识任务的了解。 ①这是原书对上段文字中标有*之处的注释。 ②这是毛洋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334页========== 3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既然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那么他们观念中就没有接近“客观现实之完满的反映”这一个任务。一这是唯物论所提出来、又为唯物论所解决的任务。…〔第74页〕 七辩证法唯物论哲学底形成 …为着想更具体地说明“日耳曼人在人群中的解放”底道路,马克思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日耳曼人底解放正面的可能性究竟在哪里呢?回答说:是在于形成 一个被坚实的链条联系起来的社会阶级, 一个公民社会底阶级,这个阶级不是目前公民社会底某个阶级:在于形成一个现存 一切等级崩坏后的等级;形成一个社会阶级,这个阶级由于它底一般的苦痛而具有 一般的性质,它不要求任何的特殊权利,因为在它上面所施行的,并不是某种特殊的不公平,而是一般的不公平,它已经不能以历史的权利为引证而只能引证人权;它 ==========第33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29 不是跟德国国家制度底结果发生某一单方面的矛盾,而是跟这一制度底基础发生各方面所有的矛盾;最后,这个社会阶级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阶级方面解放出来,又不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阶级它就不能解放自 忌3…〔第146-147页) 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底斗争,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拥护公民之自由平等的斗争等等一一所有这些都是欺骗的方式,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之思想上的表现。〔第152页) 第二章辩证法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理的科学 恩格斯说,“所有我们底理论思惟,都被下列一事实以绝对的力重统治着:我们底主观的思惟和客观的世界都为同一法则 ==========第336页========== 33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所支配,因此在它们底终极的结果上,它们不会互相冲突而必然互相调协的。这一事实是我们底理论思帷底无意识的和无条 件的前提”175)3(见恩格斯著《自然底辩 证法》俄文版,页七五)…〔第163页) 二 世界底物质性和物质存在底形式 由于物质底一般性和单一性,所以替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就等于指出它底一切品质和表现,就是说,指出自然中存在着的一切。因此自然科学的物质观常常只能算是相对的真理;因为物质之包容一切的定义,必须以自然之绝对的认识与科学任务之全部完成为前提的。…〔第167页) 辩证法唯物论不承认有绝对的静止。但是它当然承认有相对的静业、相对的均 承认相对的均 衡,这是运动底成素①之一,是运动底特 ①原文如此。一编者 ==========第33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31 衡 殊场合多辩证法唯衔论承认“物体之相对 的静止底可能、暂时的均衡状态底可能,是辨别物质、因而亦即辨别生命的最重要的 案件。12(见恳格斯著,《自然底辩证 法》,页十三)〔第172页). 三 物质和意识辩证唯物观的反映论 吾人神经机体中的客观的生理过 程,跟它们内部的、取意识形式的主观表现相随而行的。凡就本身论是客观的东西,是某种物质的过程,它对于具有头脑的实体却同时又是主观的、心理的行为。〔第179页) C …“从现代唯物论底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底观点看来,吾人知识之接近容观的绝对夹理,是历史地有限度的,但是这一真理底存在是绝对的,我们不断地接近着它,这也是绝对的;图画底外形是历史地 ==========第338页========== 3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有条件的,但这张图画描绘着客观上存在的模型,这是绝对的”〔17刀。(列宁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第184页) 一九0五年,普列哈诺夫实质上仍继续保持着塞倩诺夫〔18)底见解,关于意识跟现实的关系问题,他只表示反对过去所用的术语,他底意见是这样:“假若事物自身之有色彩,只在我们看它的时候;有气味,只在我们嗅它的时候,诸如此类等等, 那末我们,既称我们对事物的印象为有条件的标符,就有根据设想,照我们底意见,我们感觉中所存在的事物底色彩和气味等等,是跟某种色彩自身和某种气味自身等等相适合的;一简言之,某些感觉自身不能成为我们感党底对象。”〔179)这里普列哈诺夫虽已放弃了“标符”(或“象形”-一译者)这个名词,实质上却依旧认为我们底感觉和印象跟引起它们的客观事物不相类似。〔第191页) ==========第33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33 四客观的绝对的和相对的真理 .…照相对论底见解(波格达诺夫及其他等人),认为吾人认识之相对性,使客观的、绝对的认识成为不可能了。列宁驳斥这一理论,他剖明了绝对和相对真理之辩证的相互贯通性。他指明,相对的认识并不是绝对的认识之形而上的对立方面,而是走向绝对真理的道路底阶梯;它并不排除绝对的认识,它在它自己的运动中不断地、日益加甚地走近绝对的认识。我人认识之客观牲即在于此。〔第194页〕 波格达诺夫曾攻击过马克思底真理论。波氏是个主观唯心论者,而大家知道主观唯心论是否定实在界离意识而独立存在这一唯物论原则的波氏就站在这样的立场写道:“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否认任何真理之无条件的客观性…真理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经验底组织形态。”…〔第196页) ==========第340页========== 3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这是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底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要首先指出,唯物辩证法并不否认绝对真理。相反的,它既承认客观真理,同时就相当地承认了绝对真理。…〔第199页) 德波林底信徒之一(哥尼克曼 〔180)一一译者)在其所著《哲学家的列宁》 一书中写道:“知识永远是相对的,它永远只是接近于客体。”注意吧:“永远只是接近于客体。”那么没有话说了,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啊一我们底知识永远只是接近于容体而已!既然我人底知识只是 ? 接近于客体而永远不能够达到它,那么我们就不能相信人底概念以外有客观外界底存在…。 到达了每一相 德波林本人也说:“一切现有的真理, 对真理,就是到达 皆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真理…绝对真 了绝对真理之一部 理本身,我们却永远不能把握着的。我们 分。除开相绝<对> 只是在我们底认识和行动过程中接近着 真理,无绝对真理, 它”。(见德氏著《思想家的列宁》,页二七) ==========第34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拱注 335 同样除开绝对真 我们只是接近着绝对真理而永远不能把提 理,就无相对真理。 它一这是德波林底观点,这种观点跟我们前面所说到的列宁底见解完全相抵触的。 …根据宗教观念渊源于阶级社会底社会条件这一个事实,沙拉比扬诺夫做出了宗救观念具有真理性这一不正确的结论来。很明显地,他把两件不同的事情混 为一谈了:一件是客观的真理多另一件是剥削者底阶级利益。后者固然也容观地存 ? 在着,但是它不包含有容观的真理。相对 论的真理观也这样地在替一切梦想和荒谬观念作“理论”上的辩护,它替一切神道说教和神秘学说大开其方便之门。〔第202 -203页) 五社会的实践为认识底标度· 照列宁底说法,“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有一般性底价值而且还有直接的现实性底恋义”。(见《列宁文集》 ==========第342页========== 3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卷九,页二六一)人类关于外界和外界中所发生的过程之理论的认识,揭露了历史发展底规律性和倾向;但是只有社会的实践予理论以彻底的证实,从实物之历史的具体性上去把握实物。列宁说:“理论的认识应予吾人以实物之必然性、它底各方面的关系和它底‘自在’和《自为’底矛盾的运动。但是只当人类的观念变成‘自为的 在理论应用时 存在’(即在实践中)时,这种观念才能 ‘衡底地”抓住、把握住这一客观的真理多 这就是说,人和人类底实践是认识底客观性底标度证据。”〔181(见列宁著《再论职工会》)…〔第205页) 只有那密切地跟无产阶级之斗争的实践在一块走的理论,才配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在资本主义诸国中,加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之意志,用敌人底知识来武装无产阶级并指示出胜利底道路来。〔第215页〕 ==========第34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37 六当作逻辑和认识论 看的辩证法 把上述的原则应用到认识论和逻辑中去,这就是说逻辑是概括的和总和的认识史,是“认识世界底历史底总结、结论”〔182)。在另一方面,认识论也同样地是概括的、总和的、发展起来的认识史。这种认识史底最一般的结果就是逻辑和认识论。逻辑底范畴—物质世界诸规律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逻韩和认识论互相符合。〔第219页)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的诸法则 对立统一的法则 甲对立的统一及斗争 中◆。。。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就是承认万物的不变性、静止性。所以形而上 ==========第344页========== 33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学的世界观的中心,就是关于自然的绝对不变性的学说。依据这种学说,自然从开始存在之时起,直到现在都和原来的形态 ? 一样。例如恒星,永远沿着最初的轨道回转:它依靠普遍的引力保持自己,并在自己的地位上静止着。地球永远和古时一样;地球上的一切东西,都永远是同一的。动植物的种子,永远是不变的。现代社会和原始社会是一样的。形而上学虽然也承认运动,但认定运动是永远演着循环的运动,永久停止于同一状态,常是反复的产出同 一的结果。…〔第222页〕 至于辩法的发展观,却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不同。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特征,就是承认世界的运动性与可变性。…“所以关于全宇宙及其进化,人类的进化,以及那些进化在人类头脑中的严密的反映,只有依靠辩证法的方法,只有依靠于成长与 退步调旧物死 消灭、进步的变化与退步的变化之普遍的 去。 相互关系作不断的考察,才能成就”〔183)。 ==========第34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39 辩证法把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当作由其内的特殊性所规定的、从一种形态到他种形态的转变去考察的。换句话说,辩证法把事物的发展当做事物本身的自发的发展去考察,当做事物本身中所围有的必然的运动去考察,当做事物本身的自己运动,去考察。〔第223页)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包含着对立的部分、方面、倾向等的复杂的全侄。一切都是对立的统一;一切东西的自己运动的源泉,都是内的矛盾。 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先就力学的运动举例说明:力学的运动,是作用与反作用,运动与静止的对立的统一。… 精神与物质, 其次,物理学的运动,是阳电气与阴 内部与外部,现象 电气,阳磁气与阴磁气的统一;化学的运 与本质,质与量, 动,是原子的化合与分解。 肯定与否定,绝对 再次,就生物学的领域来说。一切生 与相对,抽象与具 命现象,都是生与死的统一。生命过程,与 体,一般与个别, 死的反对过程不可分离的联纬着。… ==========第346页========== 34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现象与本质, ① 再次,进而说到社会的领域。社会现 根据与条件,内容 象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内的根本矛盾, 与形式,目的性与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社会的 因果性,必然与偶 发展是阶级的对立的发展。 然,必然与自由, 以上所述,是客观的辩证法的根本法 可能与现实。 则。物质世界的这个客观的辩证法,反映于人类的思想上,就成为主观的辩证法,成为概念的辩证法。必然与偶然、绝对与相对、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等一切概念的矛盾,都是物质世界的客观的矛盾之反 映。由概念的矛盾,促进概念的运动。而概念的运劲是适应于客观对象的运动的。〔第224-225页) 对立的统一,即是对立的互相渗透。 是对立的同一。世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的矛盾。“矛盾是一切运动及生活性的根源。任何事物,只要它自身当中有矛盾,它就有自动的动力和运动”。… 对立的同一性、对立的互相渗透、对 ①这段批语中有两处“现象与本质”。 ==========第34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41 立的转变之理解,是理解辩证法的核心的 ? 最根本条件。在这种意义上,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的统一或同一的法则的学理。〔第227页) 事物的内的矛盾,必伴随着对立的斗争,因对立的斗争而解决,而转变为新的形态。但是事物之因内在的矛盾与对立的斗争而发展,也有采取连续性的变化的,也有采取非连续性(连续性的中断、即飞跃)的变化的。在采取连续性的变化的场合,矛盾不至发展为互不两立的、对抗或敌对的矛盾。反之,在采取非连续性(即飞跃)的变化的场合,矛盾就发展为对抗或敌对的矛盾。…〔第229页) 至于不带对抗性的矛盾的发展,只通过部分的解决的阶段,矛盾的各个新发展阶段,就是矛盾的部分的解决的表现。自然或社会中凡属不采取飞跃发展的变化,都属于这种场合。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 ==========第348页========== 34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矛盾,就是这样的矛盾。又如,自然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未来极进步的社会中,也是存在的,但这种矛盾,决不发展为阶级的对抗(因为阶级消灭了)。正因为有这种矛盾,未来的新社会才不断的向上发展。〔第230页〕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的法则 甲质、量、质量 。。。 但是,我们为要完全的表现事物过程之质的规定性,首先要从最单纯的判断出 发。例如,行星是太阳系的要素,资本主义是社会的构成等,都是最单纯的判断。我们从这种最单纯的判断出发,即是从“个别 是一般”的判断出发8各种的质,都因其特 殊性,因其固有性而成为一般的一部分,并 个别与一般的 包含着一般;各种事物各有其质的固有 .互相渗透 性,在其质的固有性之中表现出全体。因而个别包含一般。行星在其特殊运动中, ==========第34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43 表现出太阳系的一般联系;资本主义在其特殊规定性之中,表现出社会的一般发展法则,表现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茅盾的统二3(第238页) 个个事物的质,正因其存有矛盾、内在的不完全性,所以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以别的对立的质的规定性为前提,并在其与对立的统二中才能存在多行星正因为 肉食动物与草 有太阳,才成为行星而存在8猛兽只在草 食动物的互相渗 食动物存在的处所才能存在8因此,具有 透、互相联系,一质 一定的质的个别事物,并不是绝对的孤立 与他质相器相成。 存在的8各个事物都和其他一切事物有共通之点,常与别的事物有一定种类的容观的联系8我们当秦席各个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之时,必须暴露一个事物与别的李物的深刻的联系,证明种种质的相对性及其互相渗透8〔第239页) 客观世界,处在永久发展的过程中。不但个个事物是变化的,是过渡的,并且它 ==========第350页========== 34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们的相互关系的变化,也和它们本身的变化相联系。不但个个动物有生有灭,并且动物一切的种也有生有灭。在社会方面,社会构成的变化,都是通过人类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的变动而发生的。所以结成新联系 要吗是一系列 的过程,形成新的一般的过程中的个个事 的新,要吗是一系 物的改造,同时是破坏旧联系的过程,是 列的旧。 消灭旧的一殿的过程8个别和一殷的发展的内在矛盾之理解,是理解质的变化、质的相互关系的变化、及两者的相互联系的 关键3〔第240页) 事物的属性,是在事物的运动中显现 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展开的各种属生,表现出事物的各个方面3我们通过事物的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质多事物的一切 不能无条件完 属性,一切方面,我们固然不能无条件的 全认识属性,感觉 完全都摄取出来,但在我们的感觉之中,可 只能反映一定属 以凤陕出事物的一定属性和一定方面}我 性。 们依据实践,能够认识事物的许多属性,许 依据实践才能 多方面,暴露它们的内的统一,更深入的 ==========第35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45 认识许多属性。 认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00 质与属性是统一的。但这个统一,是辩证法的统一,是充满矛盾的流动的统 一8具有一定的质的事物,在其发展的过 程中,通过种种不同的阶段。在各个阶段 质也发展,即 中,展开出种种的属性。这一定的质,必 质之量的发展。 在种种属性中显现,并通过种种属性才能 发展8各个阶段上所展开的属性中所星现 的这一定的质,具有种种不同的程度,显 出种种的差别。但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着。在这事物存在的限度内,在这事物的发展过程未终结的限度内,这一定的质在各个发展阶段上虽显现出种种差别,而该事物仍当作该事物而存在,即二定的质仍是存在。… 在说明了质与属性的关系以后,再说起质的界限的问题。如上面所说,凡是具 有一定的质的事物,都具有内的矛盾。从 一个方面说来,这事物具有全体事物的性质,即个别中包含着一般;从另一方面说来,这事物在自己的特殊性上是被限制着。正 ==========第352页========== 346 毛泽东暂半批注集 因为有这个矛盾,所以特定事物与其他李物相结合,与其他事物互生关系。但特定变物与其他事物的外的联结,并不解决它的内的矛盾。反之,质通过它与其他事物 相需由于不足 的联系而发展,因此完全暴露自己的有限 (有限性) 性。…〔第241-242页〕 …量的变化的极限,量的规定性变化的法则,其根据不在量本身之中,而在它与二定的统二即联系之中,〔第246页) 乙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 如上所述,任何事物都是质量,而质量是质与量的对立的统一。所以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内的质量的对立物 ? 的互相渗透,发生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而事物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别种形态。〔第247页) 所以,认识的任务,不单是设定事物之量的性质,也不单是发见事物的质,问 ==========第35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47 题的核心,是在于质与量的相互推移。只有在各种对象之中暴露出这种推移的特殊性,才能在其自己运动上,在其生动的具体的发展上认识这个对象。〔第251页) 三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甲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这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法则,说明发展过程本身的质的特殊发展阶段,说明旧事物死灭与新事物发生的过程,说明包含连续性中断及质量间连续的相互 ? 依存性的飞跃的发展过程。至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把对立统一的法则更加具体化 了8〔第256页) 又就竞争与独占的关系说,“竟争从封建的独占发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即就本源说来,竞争是独占的反对,.而独占不是竞争的反对。所以近世的独占,不是 一个单纯的反命题,反之,它是真的综合。 ..”C184〔第260页) ==========第354页========== 34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乙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所以肯定、否定及否定之否定,必须当作现实过程的矛盾的发展及其解央的形态与阶段去考察。第一阶段,是事物的 设定 本质的矛盾设定的阶段,是肯定中孕育着 展开 否定的萌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事物的 解决 矛盾的发展的阶段,是否定肯定面又孕育 7 再否定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再扬弃否定 & 的阶段,是由先行诸阶段的发展所准备的矛盾之相对的解决的阶段,是新事物的出 现而又成为新事物发展的出发点的阶段名 …〔第265页) 丙 关于这个法则的曲解 事实上,如果把一切现象嵌入三段法的公式,是决不能说明发展的。黑格尔的唯心论,把否定之否定看做概念的自己发展的过程,必然的要建立概念的相互推移 ==========第35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49 的纯论理学的基础。这种概念的推移的无理由的游戏,表现出概念的推移的人工性 ? 与空虚。这种当作纯理论①的构成看的否定之否定,只能表现出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外的侧面。〔第268页) 形式论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把合 命题解释为正命题与反命题之折衷的和解。例如德波林把辩证唯物论当作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综合,当作费尔巴哈唯物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综合去说明。德波林在合命题的问题上,转入于机械论的立场,这是很显明的。〔第269页) 四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 甲本质与现象 总括起来说,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意味着两者的对抗。现象与本质,也有是调 ①此处应为“纯论理”,原文可能系误排。 ==========第356页========== 35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和的、一致的;也能是非调和的、敌对的。现象与本质是同一又不同一;现象与本质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现象能完全的显出本质,也不能完全的显出本质。但穷其究竟,现象是由本质所规定的。?① 关于现实的认识之任务,在于理解现象与本质之对立的统一。我们不能离开本质而拘泥于现象,否则便陷入于公式主义(例如布哈林拘泥于欧战后资本主义虚伪的繁荣,而提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问题)。…〔第279页) 五必然性与偶然性、 现实性与可能性、法则与因果性 甲必然性与偶然性 …偶然的东西本身是有原因的,它是从原因发生的必然的东西,不过它的发生,不是从特定过程的本质而来,它在这 ①这是毛泽东批的问号。 ==========第35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舞》一书的批注 351 过程全体中并无根据。只有在这种意义上,偶然性才与在特定过程中有根据的必然性相区别,它并不与因果性相区别。所以偶然性,对于特定过程全体,是外的过程的必然性,而它自身在这外的过程中仍有其原因,即是必然性。…〔第301页〕 原因与结果,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为对立的统一。在相互作用上,原因变为结果,结果又变为原因,两者互相转变,互换地位。例如,我们从任何物质运动过程中抽出任一现象而追溯其因果时,就知道这一现象是先行现象的原因,是后一现 结果① 象的结果,同时又知道原因的现象更有原 原因② 因,结果的现象,更生结果。…〔第311页) 丙可能性与现实性 …所谓现实性,意指着当作由先行的发展全体所准备的合法则的必然性而在 ①②这两处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358页========== 35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实际上给与着的存在,它不仅是个个事物的事实上的存在,并且是比较外的存在还更深刻的东西。现实性的范畴,反映客观世界的全部联结,暴露客观世界的合法则性。现实性之中,包括着本质与现象、根据与条件、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因为这些范畴都反映着现实性的各种侧面,而现实性这范畴,是反映构成客观的实在的一切(内的及外的)契机的总体,反映一切侧面的相互关系的。正因为现实性这范畴反映客观的实在的一切侧面的总体,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客观的具体的真理,是从“现实性的一切侧面的总体”185)构成的。 可能性也是客观的实在。某种事物的 某种事物的存 存在条件虽然存在着,而它的存在不能当 在 作必然性主张的东西,叫做可能性。…〔第316-317页) ==========第35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53 第四章认识的过程 经验的认识、“感觉 年卡p …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它并不是物质产物以外的任何东西,精神是脑髓这一种最高物质产物的属性,它反映物质。客观实在性是运动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它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也不外是运动的观念上的形态。〔第326-一327页) …列宁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性,自然只有在极端限定了的领域的限界以内,就今日的情形说来,是唯一地,只在认定什么是第一次的东西,什么是第二次的东西的这一种认识论的根本问题的界限以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限界时, 这对立就无疑地是相对的了8”16〕(《唯 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第328页) ==========第360页========== 35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那时,人类还 如果说在人类最初的发展阶段上,他 只是自然物。后来, 们狭小的视野外的自然对于他们一方面是 生产发达,才加上 反抗的、没交涉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没 社会性。 有把自己从自然分离开来,那么,也可以说,物质生产的发展,就是要把自然的这种乖离和人与世界的这种直接的自然联结 渐渐废弃多历史的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的统一,它的真正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的、实践的活动(即劳动)。农业、工业、物质生产力的发达,生产的发展和分化,分化了的生产部门的结合,新的生产手段和消费资料的发生一一就在这里,有着了人类的感性视野发达的基础。…〔第332页) 作始也简,将毕 …旧唯物论把感觉当作认识的出发 也钜(187)。差之毫 点,是不错的。唯心论就是“忘却了”这个 厘,谬以千里188)。 端初,所以对于“终结”的概念虽然发表了贵重的思想(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论),·但它的垄个方向,却根本不正确,根本包含着错误,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僧侣主义 ==========第361页========== 读艾思奇绮《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55 的泥沼里。…〔第337一338页) …人类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人类的社会意识,通常又常是落在人的存在之后,落在人的物质状态之后,落在人的 如果“之前”发 实践之后发生:不是意识规定存在,而是 生,就是意识规定 社会的存在规定了社会的意识6……〔第 存在了。 339页) 二表象 …在客观实在性的各个感觉里,人们必然会和客观实在性的所与的部分、侧面、属性等相结合,人们因着外界事物在自己的感官和人体组织上所发生的自然作用的性质,而不能不这样地感觉着。各个的个人以及阶级全体的生存及斗争的社会条件的变化,是自然地会随伴着观察客体的变化,随伴着观察兴趣的变化,随伴着方向和目标的变化的。在科学的发展上,人们意识地创造着而使旧的观察容体发生变化,或把新的客体发现出来。…〔第 ==========第362页========== 35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342页) 三概念 人类有在原则上反映客观实在性(以及客观实在性的运动和矛盾)的能力,实际上也只有把所反映的表象甚至感觉普遍化以后,才能够获得关于物质的运动和光的运动的概念,才能够获得有机体的成长的概念,以及资本主义的榨取的概念,物质的无限性的概念,徵分的概念等。人类用感觉或表象的形式去获得客观的实在对象的形象,但还一点也没有透入到它的本质8 对,质是看不 只有用思惟形式,人类才能在内的、必然 见的。 的、有规律的联结中去认识对象。…〔第345-346页). 在十七、八世纪的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中,概念已经不是象唯名论的“共通名称”那样主观的空洞的东西了,相反地,形而 .上学的唯物论对于普遍概念给与了绝对 - ==========第363页========== 读艾思奇编《首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57 的、必然的、普遍的、客观的意义。但它的概念也决不是辩证法的。第一,它的概念只是被看做普遍的东西,却决不就是这样的东西。形而上学的唯物论者们把客观实在性里仅只具有片面意义的,或只会在 一定部分发生的现象、属性和关系等过度地普遍化起来。象不可入性、机械的惰性、质量一这一切的属性,不过“只是物质 的莱种扰态上围有着的相对的东西而日” C189)。(《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 就因为把这一切的属性强压到物质界全总体上,所以就必然地不得不带着纯外 二与一重复 在的形式的性质多第二,.形而上学的唯物 论概念中反映出来的东西,是(成为十七、 八世纪科学中一般周知的通常对象的)物 质的属性3因为当时科学还是未发达的,所以不能在这些概念中把客体实在性的更 不是寻找,是 深刻的联结和关系寻找出来8第三,十八 反映。 世纪大多数的唯物论者们所理解的物质,都只是外的地空间的地相互冲突着的、现成的、完成了的事物的总和;对于事物交 ==========第364页========== 35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互作用的法则,也同样机械地去解释。因此,形而上学的唯物论的概念,必然只反映着它们的外的联结和关系。最后,更重要的是,对于事物没有历史的见解,因此也就不能历史的地去考究认识。不是把概念看做绝对真的东西,就是看做绝对虚伪的东西。概念的不动性、不变性、分离性,对应着事物的不动性、不变性、抽象性、非生动性。排中律,和一般的形而上学的法则都被放在思惟的基础上。概念的矛盾性被看做它的客观性的最高规准。形面上学 的唯物论是唯物论地开始,唯心论地告终8 即不把实践当做真理的规准去理解,而只在思惟本身里,在思惟的直接的确实性里,在它的清晰明了的地方,在没有矛盾的地 方,去找寻出这个规准@3〔第348350 页) 五推理 ①这一段中的“外的地空间的地”、“规准”等,均系原译文。 ==========第36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59 …当做论理形式看的推理,说它是 三个“前提”的综合,这是不正确的。判断并不是前提,而是被表现在前提中。黑格尔主张“一切的判断都是直接的”,这并不 ? 正确。任何东西也不会单单是直接的东西。这一点黑格尔本人虽曾屡次明白地说过,但在他的研究中,却一点没有贯彻它。…〔第360页) 研究提纲(附录二) 第一部分哲学和政治 三辩证法唯物论的 阶级性和党性 三,在中国,无产阶级是属于坚决抗日的党派的,无产阶级的哲学,也是抗日 的党性的哲学。 抗日的战争是进步的革命战争,抗日的党派是进步的党派。凡站在抗日民族统 ==========第366页========== 36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都是进步的, 一战线营垒里的阶级党派,都是进步的。 但是有差别的。抗日阵营以内 凡代表抗日党派的哲学思想,即使不 有两条政治路线, 是辩证法唯物论,也是有进步性的。 一条是彻底的,一 无产阶级与一切抗日党派联合。 条是不彻底的。哲 无产阶级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也 学路线也一样,前 与一切抗日党派中的哲学联合。 者对后者必须批评并克服之。 联合的目的是,共同努力完成抗战建 不但是帮助, 国的任务,用哲学的力量来帮助完成这任 而且是指导。 务。 四,辩证法唯物论与其他各派哲学的关系。 打击一切在抗日营垒以外的党派的哲半基础。 对抗日党派内的各派哲学,要揭示和发展其中的一切积极的东西,即在解决抗战建国问题上成为正确方法基础的东西。〔第434一435页) ==========第36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61 辩证法唯物论的发生和发展 一,首先,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主 不但是一个部·义的一个不可分的构成部分,是和马克思分,而且是一个基 主义同时诞生的。 础。 二,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及其哲学基础,…〔第435页) 十一,在中国研究辩证法唯物论的哲 是要站在民族 学,是要站在民族的基础上的:要综合抗 的和劳动人民的基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作为发展辩 础上的,民族的与 证法唯物论的基础; 劳动阶级的利益之 …〔第438页〕 一致。 第二部分唯物论与唯心论 二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产生基础 二,唯物论发生在进步的基础上。 ==========第368页========== 36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甲,进步的、为改变世界而斗争着的阶级的存在,是唯物论产生的一般的阶级基础,因为这样的阶级都要事实的真理。 乙,自然科学发展的一切新的贡献,成为唯物论的理论的基础。因为新发现的本身是事实的真理,同时新的自然科学又常是进步的阶级的武器。 三,唯物论的进步性也是有例外的: 抗日阵线中唯 机械唯物论在近代辩证法唯物论出现 心论与机械唯物论 以前是进步的,在后者出现以后,却成了 的两面性,在其向反动的逆流。日本帝国主义斗争 因为机械唯物论所代表的阶级,这时 上与在其向日本帝 已不是进步的了。 国主义斗争时是进 四,唯心论一般地是剥削阶级的哲学, 步的,在其向辩证 所以不是进步的。 唯物论斗争上与向 它的反动性表现于用主观空想的迷梦 辩证唯物论斗争时 掩蔽了客观事实的真理。可以分为三点来 是反动的。这种同 讲: 时存在的两面性, 甲,唯心论巧妙地使宗教迷信合理化, 规定了辩证唯物论 精神支配物质的思想,即是神支配世界的 应该联合唯心论与 信仰在哲学形式上的伪装。 ==========第36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63 机械唯物论,同时 乙,唯心论常把夸大的理想,蒙蔽着 又批判之。 ·人的如实观察事实的眼睛,这样把压迫现状合理化,使人安于被压迫的状态。 丙,唯心论常是利用人类知识不足的地方,用空想来填补它,在科学的有缺点的地方寄生地存在着。 五,唯心论的退步性也有例外。在力量尚未成长的进步阶级中,常有用唯心论表现其变革世界的要求的,例如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论。 但也正因为是唯心论,所以也就反映了这一阶级的软弱性和空想性。唯心论看重主观的努力,因此也看重实践(不是以客观物质法则为依据的实践,而是为“理想”而努力)。这一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比机械唯物论进步的作用,例如在中国目前的抗战中。〔第444一445页) 六二元论 七,二元论在中国也有传统,中国的 ==========第370页========== 36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庸思想本来 中庸思想常常就被人曲解为折衷主义,或 有折衷主义的成 妥协调和主义,张君励190)在他代表国社 分,它是反对废止 党给蒋委员长的信中说到中国的民族性是 剥削又反对过分剥 中庸主义时,也就有这样的意味。 削的折衷主义,是 想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中间找一条另外 孔子主义即儒家思 的路的企图,在目前的中国可以看见不少 想的基础。不是“被 例子,然而都是不能不成为二元论性质的 人曲解”,他本来是 东西。 这样的。 只看见调和的方面,而忘却了斗争的方面,在今日对敌人抗战的中间是有危险性的思想,是在坚决抗战前面的动摇。〔第462页) 客观唯心论和黑格尔的思想 二,客观唯心论在社会变革的问题上的表现,就是英雄造时势的思想,社会的 英雄造时势, 变化是英雄的目的和意志的实现,而不是 主要的是主观唯心 依着一定的物质法则的社会的运动。 论,他并不必承认 要动员群众作社会变革的运动,也只 什么客观的心。教 要完全依据精神上的鼓动,而不必从物质 ==========第37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65 育救国也一样。 上作丝毫的改善,一这见解也是客观唯心论。中国过去的教育救国的主张也是这 一种唯心论。 三,客观唯心论的反动性: 甲,与宗教上的宿命论观点联系:一切都是神或伟大的精神的目的意识作用,·被压迫者的反抗是无用的。 乙,英雄央定一切,故人人的生存只能绝对依赖和服从于大人物。〔第463页) 第四部分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论以为真理的认识就是绝对完全的容观反映,以为真理可以一次把握尽净。 认识能力在各 辩证法唯物论认为客观的绝对真理不 个阶段是有限的, 是一次可以把握尽净,真理的认识是不断 在全历史上是无限 地更深刻和更完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 ==========第372页========== 36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方能逐渐地把 因为客观物质是多样性的,有着无限 握绝对真理。不承 的多方面的内容,有限的认识能力不能一 认这个认识能力的 次汲尽。〔第478页) 历史无限性,就要陷入不可知论。 第五部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 二质变量、量变质的法则 质为主要矛盾 二,什么是质?质就是一事物本身的 所规定,属性为次 规定性,是使此事物与他事物有区别的规 要矛盾所规定。 定性,… 三,质和属性。我们凭什么来把握一事物的质的规定呢?凭属性。 甲,属性就是特点,或特性,又叫做“固有性”,.一种质里包含着无数的属性。 乙,属性是一事物在对外的关系中反映出来的质,事物有无数的关联,所以也有无数的属性。 属性的认识,就是要把握“这事物与其 ==========第37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67 他事物的关系的全总体”(191门。 丙,属性有主要的和次要的分别,主要的属性是和一事物的质分不开的,质的 规定决定于主要的属性。〔第491一492页) 一切属性由质所决定,质为主要矛盾所决定。 这样,质的规定性自然不是一下子可以完全把握到的,必须经过各方面的观察和考察,但因为根据这观察、考察所得的感觉经验,就可以作具体的直接的规定,所以费尔巴哈说:“质就是感觉”。 那么,什么是理性? 质是根据感觉经验在理性上把握的,感觉得到的只 是规定质的矛盾的物质体。 单只把握属性 把握了属性,就把提了具体的质,就 还没把握质,要根 能够认清所研究的对象与其他种类的对象 据属性进一层研究 有什么不同。〔第492页〕 才能把握质。 ==========第374页========== 36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六,量变质。… 乙,量变质是中国的中庸观念的基础,也是两条战线斗争的理论基础,要维持一定的质,人的行动必须在适当的量的限度内,不能过或不及。 中庸观念是有一定的真理内容的,它的错误不在于了解量变质的道理,而在于 在于肯定质的 从形而上的观点上把这道理绝对化,使它 安定性 变成死的不变的道德标准。 旧统治阶级的 两条战线斗争的标准,因实践的发展 两条战线斗争方法 而不同,但中庸主义则是不管时代的发展, 是反动的方法,用 只定下死的永久的质量的标准。 以维持旧质不使变化,使旧质绝对化。马克斯主义的两条战线方法是革命的,只承认质的相对安定性,没有绝对主义。· 虽然是各方面 丙,事物的质有各方面的规定,所以 ==========第37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69 的量变,但是属于 量变是各方面的量变,研究量变质的过程, 两大主要方面的各 也要从各方面的量变来考塞公 方面的量变,这两 质变是各方面量变的互相关系的变化 大主要方面之一方的结果。面的量变小了,另 一方面则变大了,于是过程的质就变了。 质为矛盾的统 丁,量变的中间,同时就有新质的准 治方面所规定,质 备,所以结果才达到质变,新质的出现不 变即矛盾的被统治 是无根据的。〔第493一494页) 方面转变为统治方面。 新质就是同旧质的矛盾方面相反对的矛盾方面所规定的质,这种反对方面的量变到了最大限度,就引起整个过程的质变。 七,质变量。 甲,旧质转化为新质,在新质的基础上立刻有新的、更迅速的、更高度的量的 ==========第376页========== 37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发展,这就是质变到量变,或质变量。 乙,质变量表示量的发展不是直线浙 质的发展① 进的,而是在一定的阶段上要有突变和飞跃。〔第494页) 八,渐进与飞跃。… 丙,飞跃有各种形式,因着事物不同 这一句是多余 而有差异,飞跃也不是毫无时间性。飞跃 的,而且不甚正确。 完成的时间长短,也因事物而不同。〔第495页) 三对立统一法则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意义:…甲,同一性可以从三个意义上来了解:(一)互相依赖,… (二)互相渗透的关系上的,即是说,一 事物本身,就包含着或者发生着与自身对立的作用,如资本家要发展自己,就不能 ①毛泽东将原文“量的发展”改为“质的发展”。 ==========第37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71 不同时产生无产阶级发展的作用。速决战 坟墓都是自己 斗发生持久战的作用。日本侵略中国就不 据的 能不产生爽醒中国的作用。… (三)互相推移或互相转化,…乙,斗争性的意义。斗争性表现在互相压抑、互相排斥的作用上,事物必须压抑自己的否定或对立的方面,以显出自己的存在,以保证自己的存在,以维持自己 的质的安定性。质的不变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维持的。… 质的暂时不变就是在这样情形下维持的,质的终久必变也是在这样情形下出现的。原文只说了斗争的片面意义,而且是保守的意义。 丙,斗争性并不一定表现为对抗。对 冬① 抗是对立发展到成为物理上的外力冲突的形式时的表现。它只是矛盾的一种形式,矛盾不一定要采取这种形式,没有这种形式 ①毛泽东原来用蓝色铅笔批了这个问号,后来用黑色铅笔写下面关于“均衡”的批语时,把它划掉了。 ==========第378页========== 37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也不见得就没有矛盾,没有内的对立和斗争。 均衡是统一的 丁,向一性或统一,也不是均衡。均 一种状态,一种暂 衡是两种相反的力量互相抵消的状态。这 时的过渡的状态,头①里没有对立的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如凡尔赛条〔约〕 推移的作用。对立的统一不需要两种相反 192)后的暂时相对 而又相等的力量,否定的方面在发展的当 稳定局面;也有互 初可以极小,而在发展中可以壮大起来, 相依赖、互相渗透、 原因是正面的东西不能不依赖它。所以, 互相推移的作用。 辩证法的信奉者要看重发展的方面,不管 对立统一体对于此 这方面的力量是如何小。如果相信均衡论, 种暂时地相反而又 就会对于发展方面不能自信,而成为右倾 相等的力量,不是 机会主义。 什么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此种状态必然成为暂时过渡之一形态的问题。均衡论是均衡绝对主义。承认暂 ①这个问号是用慕色铅笔批的,毛泽东用黑色铅笔写左边的这段批语时,把它划掉了 ==========第37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73 时过渡的均衡,不,是均衡论;否认了它,则必变为诡辩论。 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一定条件下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 斗争与一定条件下 透的,面且互相推移的。没有一定的斗争 的统一,原文忽略 不能有一定的统一,所谓“不打不成相识”。 了这种一定条件, 没有一定的同一性也不会有斗争,日本侵 说了结果忘了原 略中国就是由于帝国主义与半殖民地有同 因。① 一性的缘故(即前者不能离后者而生存)。 己,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时的。在两者的互相依赖的关系中,斗争性是基础,惟其有斗争才有同一性,惟其要发展自己,排斥对方,才愈要依靠对方(或被压制的对方)的存在以显示自己,也才愈更发生促进对方发展 来② 的作用。… ①毛泽东写这条批语时,划了一道短斜线与原文中划双道直线的部分相连。 ②毛泽东原来用蓝色铅笔批了这个问号,后来用黑色铅笔写前面关于“均衡”的那段批语时,把它划掉了。 ==========第380页========== 37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具体的斗争形 但这分别也不能太绝对,统一虽是相 态也是在一定条件 对的、有条件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 之下的。说斗争无 一定的统一形式,但这里也就包含了这样 条件,是指矛盾的 的意味,即:只要条件具备,只要在这样 普遍性、永久性, 的条件下,那统一也是绝对可能的。所以 不是说具体的矛 列宁说:“相对的东西中间,也包含着绝对 盾。 的东西。”[13(《哲学笔记》)〔第497-一500页) 依一时说,统一是绝对的,斗争是相对的;依永久说,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绝对谓占统治地位。 统一即事物的暂时安定。事物的安定在暂时是绝对的,在永久是相对的,这才是列宁“相对中有绝对”之意,不是什么“统一之绝对可能”。我们在一定时期内承认国家的绝对性(国家至上),而在整个历史上又否认国家的绝对性(国家是暂时的)。 五,矛盾的特殊性。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是以多种多样的矛盾为其原动力的,运动的特殊性,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 ==========第381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75 依时间说不是 甲,矛盾的多样的性质,不是并存的。 并存的,依空间说 而是在发展和转化中互相关联的。矛盾的 是并存的。 存在,首先用对立的互相刺激、互相促进 矛盾的多样性 (由于同一性)而引起事物的量变的发展, 两方面的意义:第 量的发展愈前进,对立的斗争性愈尖锐,最 一,是事物在历史 后不能不形成对抗或破裂的状态,也就不 发展中表现的多样, 能不要求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并不是 第二,是在空间中 矛盾的消灭,而是新的运动形态或新质的 各种不同矛盾的并 产生,在这时,就又同时发生新的矛盾,这 存。 就是矛盾的发展和转化,是矛盾的多样性的来源。〔第501页) 一切皆有消灭。一切具体的矛盾皆要消灭的,这是相对的消灭;但消灭了文发生,这是绝对的保存。 是旧矛盾的消灭,新矛盾的发生。 丁,基本矛盾和主导的矛盾,一事物 决定基本性质 (或过程)虽包含着不同的许多矛盾,然而 的是那基本矛盾的 决定这一事物(或过程)的根本的性质的东 基本方面,即占统 西,是那基本的矛盾。例如社会的生产和 治地位的方面。 私人的占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的 ==========第382页========== 37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矛盾。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决定于中国的对内的反封建和对外的反帝国主义的矛盾。 但一过程的各阶段也有质的变化,其 ?①基本、主 运动形态不同,决定于各阶段的主导的矛 导,主要意思是一 盾,例如中国目前的革命采取了抗日的形 样的,将他们区别 式,这是由于对日的矛盾在目前阶段上成 起来是不对的。 了主导的东西的缘故。 戊,矛盾的基本方面和主导方面:基本矛盾的各倾向或各方面,对于一事物或过程的质的决定作用也不是完全同一的。质是决定于各方面中的基本的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于以它私人占有或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基本的方面。这统治关系只要一改变,社会的质也就变了。中国革命之所以为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因为民主主义的要求和民族解放是一个基本的倾向。世界之所以是物质世界,是因为物质是基本的,是因为物质决定精神的缘故。 ①这个问号原来是用蓝色铅笔批的,毛泽东后来用黑色铅笔在它上面写了“基本、主导…”的批语。 ==========第38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舞》一书的批注 377 “基本的方面不一定就是发展的主导方面。物质决定精神,然而在一定条件下,精神的作用有主导地推动发展的力量,如社会运动中的文化运动之类,主导的方面央定一定发展阶段的质,正如主导的矛盾一样。 这是不对的,基本方面就是主导方面。物质对精神主导,他就包括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五四运动之 成为新文化运动是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决定,他反过来又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原是中国资本主义本身的要求。 可能性基本的 主导方面的存在,对于事物的发展前 只有两个,并没有 途有很大的意义,要看事物从那一个方向 多个。这是因为一 发展,·就要看郑一种矛盾或矛盾的那一方 事物在一过程中, 面起主导的作用,因为所谓能起主导作用, 只有一个基本矛 就是能够压抑对立的方面而使事物向着自 盾,而这个矛盾的 己所向的前途发展的意思。政治上的领导 两方面各有一种要 权,战争上的争取主动,都是主导作用在 求,故有两种可能 人的努力中的表现。任何事物发展的前途 ==========第384页========== 37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但现实性只有 都不会只有一个,这就因为可能成为主 一个,则是因为矛?①导的方面不只一个的缘故。〔第502-503盾斗争的…方面被 页) 另一方面压倒,破坏了一介可能性,故只剩下的一个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也有第三种可能性的,则是因为次要矛盾的存在,如社会中有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存在之故。然基本上只有两个可能性,因为基本的矛盾方面只有两方面之故。 矛盾的两方面,可能成为主导方面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如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只有无产阶级是主导方面。中国民主 ①这个问号原来是蓝色铅笔批的,毛泽东后来用黑色铅笔在它上面写了旁边这段批语。 ==========第385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79 革命在无产阶级幻(幼>稚时代,只有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同盟会);面在无产阶级政治上觉悟了的时代,他就成了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主导方面。 (五)这样,辩证法要反对两种对于自己的曲解:诡辩论和折衷主义。 诡辩论就是把否定的方面夸大,把肯定就认作否定,把同一性看成对立性的曲解,… 折衷主义是把肯定和否定同等看待, 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思想,… 中国的中庸思想,被一部分人曲解为折衷主义,中庸思想中的精华,是辩证法 ? 的,它肯定质的安定性,而不是把肯定和否定平列看待。 诡辩论是简单地抛弃了形式论理学的同一律,折衷主义是把同一律和矛盾律机械地平列起来,其实两者都是形式论理学的变形,而不是辩证法。〔第508页) ==========第386页========== 38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庸思想是反辩证〔法〕的。他知道量变质,但畏惧其变,用两条战线斗争方法来维持旧质不使变化,这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他只是辩证法的一要素,如同形式论理之同一律只是辩证法一要素一样,而不是辩证法。 中庸主义包括了死硬派和折衷派两种思想。当其肯定质的绝对安定性,这是同一律,也就是死硬派思想。当其畏首畏尾于过程正反之间成为排中律的反面之唯中律,代表两端间的过渡形态时,他是折衷主义。当新势力与旧势力斗争激烈而胜负未分时,往往出现这种折衷主义。 四否定之否定法则 一,什么是否定?这里先要了解的,有以下几点: 乙,否定不是简单的绝对消灭,而是 旧质的发展。… 简单的绝对消灭,是形式论理学的了解,诡辩论把否定片面夸大,也是形式论 ==========第387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81 理学的一种。否定中包含发展的理解,在生活上是很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在一定的 后退现象,是 条件之下可以以后退的方式来促成前进运 矛盾双方一方被他 动,军队上的以退为进,中国旧思想中的 方击败而发生的; 相反相成(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194), 而且被击败的一方,就是一样的意义。是新质,若击败旧 丙,因此,否定的范畴,是对立统一 质,则不叫后退, 法则的展开,这就是说:在发展的否定阶 而是前进。因此, 段上,仍有肯定的要素;否定不是怀疑、动 后退是过程内部的 摇的否定,而是更进一步的肯定。 现象,是量变现象, 这也表现辩证法是大无畏的思想方 不是新过程代替旧 法,工作中的任何失败、退后,在辩证法 过程的质变现象。, 看来,都有着进一步地成功和前进的要 此书弄错了。 素,“失败为成功之母”,因此可以再接再威。 过程内部新质 丁,发展过程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 与旧质斗争,因旧 要求的否定。是不是一切退后或失败都是 质处于优势,故常 前进和成功的基础呢?如果在这中间不能 能打败新质。然败 依据失败或退后的经验而继续努力,那就 者继续积蓄力重 成了单纯的否定,这种单纯的否定,是把 (量变),到了自己·发展的进程中断了,所以不是辩证法所指 ==========第388页========== 38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处于优势时,就能 的否定,因为它没有进一步继续发展的可 打败旧质,完成一 能性。在这种意义上,如人吃了鸡蛋,或 个质变的否定。 揉碎任何一朵花,都不是辩证法上所指的否定。因为这不是鸡蛋和花的本身的发展,而是它的生命的中断。〔第509一510页) 二,什么是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法则,在形式上就是把否定的阶段再否定 一次,但从内容上来说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甲,否定之否定是一事物从开始发生直到充分发展(或完成)时所经过的过程的规律。这过程在形式上是经过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肯定是事物的萌芽形态,否定是萌芽的展开,它表现为与萌芽形态对立的发展形态,表现为发展的退后或否定的形态,…。如植物是麦子的否定,同时也就是麦子的生命的展开,因 麦苗、私产都 此终于发展到生出新的麦子的阶段。私有 不是后退。 财产是原始共产的否定,同时也是生产力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也准备了将来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放弃大城市及抵抗 ==========第389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83 ·战争辩证法是 中的一切退却,都是抗战的否定形式,然 和平—一战争 而这也正准备反攻力量的不可免的发展阶 和平,此书也错了。 段,到一定的时候,必然可以发展到实际反攻完成抗战的阶段。十年内战否定了第 一次国共合作,然而也并不是白打的战,因为经过这十年的经验教训,使两党都有了必须要长期合作,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认识,使今天的统一战线得到一个有力的保证。 整个宇宙发展 乙,这样,否定之否定法则又表示,发 即无数过程的继·展不是直线,而是螺旋的发展,从出发到续,是问上的、直 完成,中间总要经过一定的退后和挫折阶 线的;每一过程内 段,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是互相交错的。在 部是前进与后退交 革命的斗争中,不单只要懂得前进,而且 错的、曲线的。 ·也要懂得退守,懂得以退为进,和在退后的运动中准备力量。 丙,这样,在否定之否定的阶段上,常常表现着肯定阶段上的许多特征的恢复。 每一过程对下 丁,否定之否定是不是绝对的完成呢? 一过程言是肯定, 当然不是。它只是表示发展的一个段落的 ==========第390页========== 38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对上一过程言是否 完成。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旧的发展段落 定,对再上一过程 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发展段落的开始。因 言是否定之否定。 此它对于新的发展段落,又是一个肯定,又 说一过程内部有质 是一个出发点。然而这出发点是新的发展 变三阶段是不对的。 的出发点,不会再回复到以前的否定阶段。 己①,三个阶段中间的关系是:否定阶段在否定形式上包容和发展了肯定阶段的积极内容,否定之否定又包容和发展了否定阶段上的积极内容,所以否定之否定不仅外表是肯定的复归,不仅把第二阶段再否定,而且是前两阶段发展成果的综合。所以黑格尔又以正、反、合三个范畴来表示三个阶段的关联。〔第511一513页) 否定之否定法则只能作为我们研究问 题的向导,而不是绝对的公式。我们根据这1公式,要看出每一事物在什么条件之下发生,在什么情形下发展表现为退后的形态,…一切都要作具体的研究。〔第513页) ①原文缺少戊段。 ==========第391页========== 读艾思奇绵《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85 发生、发展、消灭是一个过程的事,不是三个过程。固然发生又表示上一过程的消灭,而消灭又表示一下〈下 一>过程的发生。然而,每个过程都有这三阶段,不是说 三个过程,其第一叫作发生,其第二叫作发展,其第三叫作消灭或完成,这是错了的。 第六部分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 二本质和现象 本质即为矛盾 一,本质和现象的范畴,是反映一切 所规定的该现象的 事物都有“外表形态”和“内部关系”的两个 性质。矛盾体的斗 侧面。前者就是现象,后者就是本质。本 争表现为现象,又,质常常被现象所掩蔽,认识的任务就是要规定该现象的性 分析现象,揭发本质。为什么呢? 质。不了解矛盾, 甲,要从联系上来看事物时,我们需 不能了解本质,也 要揭发本质。直接从外表来看事物时,只 不能了解现象的发 看见事物的外部关系,不能了解深刻的联 生与变化。社会主 系。例如政治与经济,在外表上是两个东 ==========第392页========== 38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义经济与资本主义 西,而在实际上却是同一社会机构两个方 经济在现象上是没 面,而且经济关系是政治的本质。 有区别的,只在本 乙,从发展上来看事物时,也必须揭 质上有区别,这就 发本质。因为事物的发展,正是它的本质 是内部的区别。 的发展的表现,不了解本质,即不了解发展的内部的源泉,在这样的意义上,‘本质就是事物的“内蕴”。 丙,因此,在对立统一法则上来看事物时,首先就要求本质的认识。因为直接的现象中只看见事物的对立或事物的同一性,不能同时看见对立而又同时把握同一性。一事物在直接表面的现象上看起来就是这一事物(即只看它自身的同一),但从本质上,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事物的同一性,尤其是和它的对立的东西的同一性。要真正深刻的了解事物,必须从它和其他事物 的这种同一性上来了解。如从抽象劳动上来了解商品的价值,从经济发展法则上来了解中国革命的性质等。〔第519一520页〕 ==========第393页==========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 387 三根据和条件 根据即基本矛 一,什么是根据?就是事物发展的基 盾,而基本矛盾即 础。应该这样来了解根据:· 是规定事物本质 甲,根据和本质是同列的范畴,本质 的。 的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就是根据。 乙,事物的根据在人类思想中的反映,又叫做“理由”,发展以一定的根据为基础,“主张”以一定的理由作基础。·理由必须是从本质上去找,以表面现象为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如汪精卫以近卫的声明195)为理由而主张妥协,就是一例。 丙,事物的根据常是复合的,如中国革命的基本的矛盾就有民族矛盾和民主的与封建的矛盾的两方面。把各方面的矛盾都把握了,就是把握了充足的根据,或有了充足理由。〔第522一523页) 根据只能有一个是基本,其余均是次要的,被基本根据所规定的,即基本理由与次要理由之别。中国革命 ==========第394页========== 38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根本矛盾是民族矛盾,封建势力一般只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充足理由,即是把握了基本矛盾即基本根据;次要矛盾与外的矛盾都是条件。说理如把根据与条件都提到才算完备,这是对的。但这种“各方面矛盾都把握”,不能仅称“把握了充足的根据”。 三,条件:… 甲,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乙,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丙,本质的条件和非本质的条件,也就是重要条件和次要条件。… 条件不顺利即 丁,顺利条件和困难条件。条件不只 是条件不具备,也 促进发展,也有阻碍发展的。认识的任务就 即是敌人的条件是 是要看出这两方面的条件,以便在实践中 具备的。此一条多 造成胜利条件,克服困难条件。〔第523一 余了。 524页) ==========第395页==========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四一年三月以后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396页========== e油や ==========第397页==========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李达雷仲坚合译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笔耕堂第四版全一册五八二页 ==========第398页========== ==========第399页========== 393 第一章唯物论与观念论 唯物论及观念论的本质及根源 …对于社会现象的同样的观念论的立场,在托罗斯基方面,无论在朴列斯特议和条约缔结时,或在关于劳动组合196]的讨论时,都可以看得出来。那时侯,他 中国主规主义 同样的不从客观的现实的分析出发,而是从预先准备的公式,从操切从事的意志出发。…同样的事情,对于托罗斯基反对派也可以说;他们在一九二三年,提出了牺牲农民,即不但牺牲豪农并且牺性中农,而立刻把国内工业化的普罗列达里亚的任务。在这种时侯,托罗斯基也不考虑客观的条件,而跳过革命的阶段,用观念论者的头脑去思考,并不想到产业复兴的前提是否存在与大众的有无准备等等,而只 ==========第400页========== 39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是受自己意志与希望所支配。〔第74页)① 二机械唯物论 …他们不理解,所谓物质界反映于意识的事实,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被给与于 注意 人类的;而是在斗争之中,在人类的实践中,在社会对于自然斗争的全部历史中,在 卧级斗争中,做人类获得的东面。0。人 类的能动性,在社会的实践之历史过程上,使其意识发展,这种思想,是法国唯物论 者所不了解的86第86页) …法国唯物论者们,.因其哲学之形而上学的性质,在社会观上,终于变成了他们自身所抗战的观念论的俘虏。因为所 调统治者的意识能够变更社会制度的“意 注意 见支配世界”的命题,是观念论的。机械唯物论之不彻底的事实,以及说明社会过程时不可避免的陷入于观念论的事实,已被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40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395 法国唯物论者们本身的经验所证明了。〔第88页) 三现代机械唯物论 …机械唯物论把俄国革命的现实一切现象,终止于与布尔乔亚革命已经历过 未可同日而语 的阶段相提并论(比较)。在布尔乔亚革 (比较) 命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到了某一定的瞬间,已在封建制度的胎内成长;所以就布尔乔亚说,获得政权的事实,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革命完成了的瞬回。0但在首罗 列达里亚革命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权力获得之后才开始生长,所以权力的获得是转换期的开始,社会主义通过这种转换期,在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形式相斗争之中,变成强固。〔第89一90页) …依辩证唯物论的见地去说明某种现象,不是把那个现象还元于力学的运动, 所谓特点 而是要暴露那个现象中特殊的规律性,即 ==========第402页========== 39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把具体现象中所固有的并制约其发展的内部矛盾,明现出来。不论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社会现象,及其他任何现象,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都具有特殊的运动形 套。…在一定瑰象中规定其运劲的规律 性的,不是力学的运动形态,乃是这一定 即特有的矛盾 现象中所特有的运动形态。0。机械论者 所以想把一切都还元于力学,是因为他们把力学看做辩证法。〔第91一92页) …意识是在物质的某个发展阶 新属性 段上,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的新属 ooo而在此以前,意识是不存在。… 〔第97页) 盲目科学 然而,没有哲学的自然科学是盲目 的000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哲学就不能前 进,这一层,恩格斯早已指摘出来了。〔第98页) 12い ==========第40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397 四·主观的观念论 …如果说客观的实在没有被给与着,你与马赫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主观论及 反映论 不可知论,如果说客观的实在是被给与着,那末,为这个客观的实在的哲学概念就有必要,而且这个概念在古昔就已作成了。这个概念,就是物质,物质是表示在感觉上被给与于人类的,离我们感觉独立存在而又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所摄影所映像的那个客观的实在之哲学的范畴。…〔第109页) …波格达苦夫之反动的观念论哲学,使得他在理解阶级斗争的战术时,犯了许多错误;那些错误终于使得他被排除于党外了。他在反动时代曾经与别的社会 左派 民主主义者组织一个团体,那个团体为了要求数回第三次国会19刀的议员,被称为“撤回派”〔198),又因为他们所发行的论文集的书名,得到了“前进派”199们的名称。他 ==========第404页========== 39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们在政治上,要求把与革命时代相同的战术,应用于反动时代,以为在合法的劳动 团体中活动,就是背叛革命。0浅然, 客观的条件变了,革命失败了,党被破坏了;至于客观的现实,波格达诺夫却以为只是“组织了的经验”。“左翼的”言辞、机 注意 械的思惟,观念论一这是撒回派战术基础的原理。〔第118页) 五 康德及马克思主义之新康德主义的修正 …我们的认识形式,在经验以前存 在,或如康德所说,它是先验的;我们的知识就依存于它的活动,它的动作。照这样, 二元论 我们的知识可以说是感觉与构成感觉的 认识形式的结合8…(第122-123页) 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们,虽然批判了康德哲学,而他们本身却没有脱离康德主义的影响,这是明显的。 ==========第40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399 譬如,他们一面辩明论理的范畴之先验主义是相对的,而一面又力说这范畴的 先验主义 ·德波林主义者,主张论理的范畴是指导实践的东西,是相对的先验的东西,因而落入了康德哲学的立场。德波林写着:“唯物辩证法引入内的联结于具体的内容之中”〔200);这与康德主张论理的范畴!入秩序于感性的经验的混沌之中,没有多 大的区别。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 们,对于认识上的感性的东西与合理的东西之关系如何的问题,也同样接近于康德。德波林主义者割裂感性的东西与合理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类只受论理范畴的作用而“发展为论理的认识的那种纯感性的认识,才是可能的。在这种场合,他们与康德合流了,因为康德是把认识分为感性的东西与合理的东西两个原则上不同的领域的。依照辩证唯物论,感性的认识是在它与合 星的认识之绕一上,而被观察的。00即 一方面不基于感性的经验,不为感性的经 ==========第406页========== -40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验所贯通的论理的思推,是没有的。他 方面,不具有论理的要素之人类的感性的 经鱼,也是没有的000在人类实践的发 展中,感性的东西与合理的东西之间的统 二显现出未,二者之分离就被论破了。0 〔第126-127页) 不是将二者联 他们不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相联结,而 结,而是并非二个 独立的去研究。因此,他们把主体与客体、 东西,只是一个东 思惟与存在之关系如何的问题,在形而上 西。 学的精神上解决了8对干这个问题,他们 中有些人落入于照应论,有些人甚至于到达了含有不可知论的要素的结论。〔第128页) ・第四章本质与现象, 形式与内容 一本质与现象 这些理论的缺点,就在于从社会诸关 : ==========第40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01 系的其余的体系,尤其是从经济诸关系的体系,分离出政治的上部构造。然而还不 注意 止此。、这些理论的又一缺点,就是把全体社会中的仅仅一方面之政治的及法律的诸关系,拿来与社会诸关系的全体系同一看待,与社会的自身同二看待。。社会与国家的混同。在长期间内,摩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因为把这两者同一看待的结果,在长久的期间内,不能发见 两者的矛盾。0。〔第352页) 照上述那样,科学的认识,在其发展上,从外的关联推进到内的关联。它不断 注意 的越发突入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之深处,并在其中取出本质的诸矛盾、本质的诸关 系多本质的诸关系的这种分高、其内的诸 关系的这种分析,同时决定了具体过程的自己运动的源泉,发见了这过程的规律 性00 科学的认识之任务,正确的说来,其起点是在于从诸现象的无数相互作用中, ==========第408页========== 40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探求出我们所称为本质、本质的矛盾之相对安定的基础。o00 但是,我们的认识,如以在外的诸关系中发见其内的根据为自己的任务时,就遇着若干的矛盾。我们在认识现实的过程中,本质在其直接的形态上,并不出现于 魏象的表面。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在使用价值中,是现为交换关系名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诸关系,显现于商品的诸关系之中8工钱,在现象的表面上,不 注意:本质与 显现为劳动力的价格,而显现为劳动的价 现象的矛盾 格名阶级,不显现为生产手段的所有者,而显瑰为收益源泉的占有者。所以单只认识在孤立状态中被观察了的个个事实的那种现象,还不能在存在的转变之流的背后,去 发见自然及社会的发展之推进的发条:在 另一方面,想要发见根据时,如果轻视现象,本质就转化为不能反映客观现实的诸法则之运动的单纯抽象o …经验论把现实的一切归结于现 主观唯心论的 象,把认识过程归结于现象的知觉,。因 ==========第40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03 经验论 此,休谟与巴克列,从现象与本质的关联分离出现象而加以观察,把现象只归着于瑰实的假象è他们把现实与主观知觉的总体,同一看待,因此从假象本身夺去了容观的实存性。… 机械唯物论的 、学享珍,由于从现家分高杰质6。把 唯理论 本质转化为不变的、不动的东西。本质 被解释为最单纯的关系,为最单纯的不变的根据3所以全部物理的世界,没有发生,也没有消灭,它被还原为只变化位置的、无色、无特性的分子之世界。在法律学方面,科学从唯理论的原理出发,在不变的现实的法之后,去探求人类本性中所固有的所谓“不变的自然法”。在经济学方面,亚丹斯密探求了适用于一切买卖场合的不变的价值尺度;李嘉图探求了资本主义之不变的法则。在一切科学上,唯理论从现象分离本质,把本质转化为不变的根据,其结果,不能发见其研究对象的具体过程之矛 盾。法、国家,宗教及资本主义等的永久 ①毛泽东在“分离”二字后补加一个“出”字。 ==========第410页========== 40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也和原子的永久性同样,都是从抽象的不变的本质引出来的。(第354356 页) 形而上学者,分离本质与现象,使两者互相对立,其结果必然是只能认识现实的一方面。形而上学者,或者无视现实的多样性,提供着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民 的无内容钓法则。要不然,便是拘泥干现象,不暴露它的本质,而崇奉这些现象为过程全体的发展法则。,这两种倾向: 本质变化其形 在分析近代资本主义时,都表露了自己的 态 错误,即不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的变形,不理解资本主义向着次一阶段的推移,无视资本主义的旧阶段与新阶段的关联,离开与全过程的推进的根据的关联,一面的强调新的现象。…〔第357358页) …随着推进到改造期,机会主义最危险的形态,是否定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一切可能性的左翼偏向?党只有打数这种 ==========第41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05 偏向,才能够保证苏联的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8反之,在改造期本身与进到社会主 义的时期、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的完成期,机会主义最危险的现象形态,是否定党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能牲转化于现实的手段及方法的右翼偏向;左翼偏向,在 ·苏联仍有主要 这个时代,已不是主要的危险3因为在社 危险 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正在完成的时机,、那种怀疑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能性的议论,完全是笑话。…〔第361页〕 “本质现象出来,现象是本质的”。C 伊里奇在注释黑格尔的本质论时这样写着。在一切现象中,没有同一的抽象的 注意 本质。本质随其现象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因而现象本来是靠自己表现本质的。本质在单独的现象中,并不完全的表现出来。因而现象比较它当中所表现的本质,更为丰富而完全8〔第362页) …在现象分析上暴露本质,暴露过 ==========第412页========== 40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程之推进的根据,即本质的矛盾,不单要 注意 在现象中指示这本质的表现,并且要在假象中指示它。。。〔第364页〕 Oo O 二 本质的发展,经验论及图式主义之批判 . …他说:“…机会主义的要点,是阶级妥协的思想。战争把这种思想推进到 极处8不单如此,并且把许多异常的要素与动因,结合于通常的要素与动因,使得因特殊的威胁与强制而分裂了的庸俗的大 三月参政会 众,至于与布尔乔亚相合作”(202)。照这 (201] 样,新的倾向,在其根底上,具有机会主义,它只是机会主义的单纯的一个变种,伊里奇在许多现象中,对我们指示了本质的发展,这种形而上学者所说的抽象的本 与那① 质,是相反对的。…〔第366页) 张国焘 如果把个个的现象,提高为一般的发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修改。 ==========第41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07 展法则,客观的现实就被曲解。把自然发生的经济的罢工,提高为阶级斗争的一般发展法则的经济主义者,、不曾理解阶级斗争的本质。…〔第372页) …普列哈诺夫,并不曾研究自己的所列举的新事实的根柢中究竟横有什么本质的矛盾,他把这个正确的命题变为诡辩的工具了。这样,普列哈诺夫,在一定的事情之下,并没有把可以拥护祖国那件事, 注意 联系于普罗列达里亚革命与革命的过 公式主义 程。00一方面当作图式主义者行动了的 普列哈诺夫,同时又暴露了他自己是狭隘的经验论者。他离开帝国主义时代全体的本质矛盾的分析,去观察了帝国主义战争 的各种事夹心0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摘了那种从布 实际主义 尔乔亚企业家的狭隘的实际主义发生出来 的堡段的思惟方达。00实际主义, 对于布尔乔亚科学的各种根本倾向,也变成了特征的东西。否定隐裁在现象背后的 ==========第414页========== 40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过程的本质,逃避到狭隘的经验的世界的 所谓俗流的经验论000具有过阶级的意义,在现在也是有的。…〔第375-376页) …布尔乔亚科学中的法则,表现为不变的本质;科学那东西,转化为过程之抽象的图式的描写。超越时间空间而都妥 注意 适的那种超历史的法则,曾被马克思讥评过,这是大家所知道的。00伊里奇在其 革命活动的第一期,·就已经嘲笑了人民主义〔203]的社会学的无用和无生命。伊里奇反对波格达诺夫和马赫主义者,攻击他们的图式主义,攻击他们的错乱的设立法则,指摘了他们很容易的造作那种失掉一切具 体内容的“普遍法则”。(第37页) 在另一方面,伊里奇怎样批判了布哈林的许多理论的著作,这是我们很知道的事情。他对于布哈林的过渡期经济学,指 注意 ‖摘了布哈林在其著作中提起了把狭隘的经 ==========第41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09 验论(不必要的细目之搜集)与图式主义(在各个现象上贴上纸条)并列的布尔乔亚 社会半者斯宾塞式的社会学“一殷”000 布哈林混同了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与布尔乔亚各国的国家资本主义。… 党在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势之下,以克服困难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新的事实之前,并不茫然自失。党发见这些困难与各 种事实总体的关联6藕凡客见,它的发展倾向,把其他的发展倾向与它对售5筒单 的说,党能够发见现象的法则,因而又探出本质的发展中的新动因,指示经过矛盾的阶段的本质的发展。伊里奇能够用他固有的天才在那个“无廉耻”的布列斯特嫌 注意 和的背后,追踪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的发展 领向,忘的必然的胜利。00在对中农让步的背后,追踪其共同化一农业的集体化一;在俄国的贫困与技术的落后性 oO 的背后,追踪苏联转化为先进国的现实的 可能性000…党裁判了他们的错误 是:对于没有看见过的新事实的出现,张 ==========第416页========== 41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抗战初期 皇失措000不能发见这些现象的根据, 本质、及其发展法则; 无原则的拘泥 于任意的现寒。00对于阶级的敌人让 甚至不惜弄坏其他更重要的阶级 斗争战线上的立场,急于尽可能的早早脱 出穷境8 上面所说的两个偏向,都暴露了对于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没有理解。他们不能在现象之中看出本质的发展,所以转到了本体之抽象的同一性或现象之抽象的区别 主观主义者经验主义者 中国主观主义 的立场。°。规律性之形而上学的理解的这 者与张国素主义者 两个变种的根底中,横亘着同一的机械论 的方法论都是机械 的方法遮。00布哈林与这种场合中的托 论。 罗斯基都包括在内的机械论者们,不能理解苏联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的诸过程的特殊性。诸过程的本质,在他们看来,常常表现为不变的东西。〔第378一381页) 德波林派的其他代表,加列夫与卢波尔,不把史的唯物论当作有其自身的对象 ==========第41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11 的科学去主张6而把他当作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去主张。仍然暴露了他们是把法则当绝对物去理解的3〔第382页) …某种过程之本质的矛盾之发展。同时使科学的认识能够发见许多矛盾的现象中的这过程的运动,从比较不深刻的本 注意 质透入于更深刻的本质,“譬如说,从第一次的本质到第二次的本质那种无限 的”20(伊里)推移005第384页〕 三 形式与内容 恩格斯说到科学分类的原则,力说着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中形式的妥当性。“科学的分类,就是说各种科学分析各个的运动形式或互相关联互相推移的一列的运动 分类要依客观 形式,它把这些运动形式,依照其固有的 存在的固有顺序。 顺序,加以分类,加以配列。。在这里,就存有分类的意义”〔205)。(自然辩证法)。 社会的运动,在种种形态上显现出 ==========第418页========== 一 4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来,一在生产过程上,在分配、交换、资本的运动、社会的阶级的运动、诸政党的运动、科学的运动、文学运动、宗教运动 上,显现出来8这一切,是当作全体看的 注意 社会之具体的运动形态。0。备种运动形 态,各有其内容的连结的特殊类型,即各 有其特殊的形式,这是当然的。00 e 〔第390一391页) 四 过程的形式与内容之发展 …伊里奇说:“右翼空论主义,其立脚点只承认旧形式,并不注意于新内容,所以它完全驶产了”。我们把这一点应用于俄国的右翼,就可以说:他们不注意于新经济政策的改造期的新内容之成长,即不注意于保证社会主义要素对于资本主义要素的胜利、并引起了自己的新发展形式的新内容之成长。…总之,他们忽视了新经济政策是保证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胜 三三制(206) 利的形式。 ==========第41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13 新土地政策 伊里奇又说:“左翼空论主义,其立脚点是无条件的否认一定的旧形式,不理解 新内容通过一切形式而实乳自己。00他 们不知道学习共产主义者的我们的任务要 支配一切的形式000不如道学习很远速 的用别种形式补足这种形式,用别种形式代替这种形式,使我们的战术适合于一切 H 的转变一由我们的阶级及我们的努力的以外的东西唤起的转变”〔207刃, 0O0 他们在新经济政策中,只看到那资本主义的形式。但是他们不理解新内容是怎样通过这些形式而发展的,不能够利用旧形式去发展新内容,跳过了旧形式所能被利用的许多发展阶段。〔第412一413宽 …苏联的文化的运动法则,不是社 ? 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之民族的形式,而是民族的形式与国际的内容之矛盾。(在这种时候,内容的发展,有决定的影响)。在苏联的各种事情之下,文化之民族的形式,不是障碍物;反之,它是克服俄国沙皇主义 ==========第420页========== 4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所压迫的诸民族之文化的落后性、愚暗、蒙 味的最积极的形式。0。各个民族共和国 中社会主义的建设,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物质前提之非常的发展,其结果,民族文化的形式被扬弃。〔第422页〕 第五章可能性及现实性、 偶然性及必然性 诸现象的相互作用,原因和结果 我们在实践的活动上,,认识环绕我们 从联系入手 的世界。我们的认识包含着一般互相联结的诸要素。我们的认识,首先是抓住诸现 象的相互关系及其柜互作用。0。恩格斯 说:“相互作用一这是我们所观察的最初 的东西”208,例如,我们在某种企业之中, 发见其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一在技术的装置和劳动组织之间,在劳动大众和技术职员之间,在职业组织和管理部之间,在管理部和党委员会之间,发见其相互作用。 ==========第42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15 我们又承认企业和其外围之问的相互作用。企业的生活依存于资金的准备、原料 前线与后方、 的供给等等;企业本身又供给生产物于一 上级与下级。 般人。在我们所住居的都市中,可以看见种种社会团体、种种职业之问的种种相互作用。又,我们在都市和其周围农村之间,看见相互作用。总之,在我们所接触的范围内的一切现象之间,我们承认其相互作用。〔第424页) 科学反对所谓合目的性的见地,对自然及社会的一切过程,都由因果性的原则去说明。达尔文说明了,动植物的构造单只看起来象是合目的的,他指示了现在存在的动植物的种类,乃是不适于生存的旦几万年淘汰下来的结果。科学并且阐明了:人类行为之合目的性也可由因果性去说明。即,人类的目的,是作为其社会的活 动之结果而生起的。例如,普罗列达里 亚所树立推翻阶级社会的目的,是被资本 不能胡乱定目 主义的基本矛盾—榨取的解决之必 ==========第422页========== 4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 然性所唤起的。(第429-430页) ·根据和条件 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伊里奇,和黑格尔不同,他们不是在“概念”之中, 本质的矛盾, 而在对象之本质的矛盾之中,发见了根 或基本矛盾,才是 超。例如,依马克恳看来,在阶级斗争之 根据。 中出现的、生产诸力和生产诸关系的矛盾,表现为当作全体的运动之社会的一切形态 的发展的根据这个根据、基础的运动, 决定道德、法律、科学、艺术及其他的上层建筑。0〔第434一435页) 发展的源泉是根据。可是,根据在 0 擀证法上,和条伴结合着。00所以当观 察发展之时,不能蔑视条件,特别是不能蔑视本质的条件之意义。然而,人们往往把它忘却了6例如,在一九0五年揭出 “沙皇废止,建立劳动政府”口号的托罗斯基,就蔑视了俄国劳动运动在其中发展着 ==========第42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散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17 的本质的条件。托罗斯基蔑视了几儿千万俄国农民的作用及意义3同样,在一九二六年,托罗斯基和季玀制夫相提携,提倡过度工业化理论一这种理论的目标,在于依着增大农民的课税,使工业发达并提高输出工业品的价格一,这时,他仍然蔑视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民之作用及 国共、地理、 意义8对于本质的条件之蔑视,也是带有 资源、外助。 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之特征。德波林及其他带有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只说及发展之内的根据;但是他们和托罗斯基完全 一样,非常错误地理解了这个根据、即本质的矛盾。这种情形,我们在检讨对立之统一的法则时,已经看出了。…〔第437-438页) .…我们知道根据在现实中造出新条件。但是,根据不单是造出新条件,而且 克服 克服旧条件000俄国的农民不是俄国的 社会主义的变革之本质的条件。但是,资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误。 ==========第424页========== 4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本主义诸关系的发达,最初促成了普罗列达里亚在俄国劳动运动中的领导;其后,促成了立脚于劳动者及农民的同盟之上的普罗列达里亚革命之实现。苏联中的农民,曾经是决定社会主义的直接转变之不可能性的本质的条件。但是,通过“新经济政策”,农民被引入社会主义的建设;于是在 一九三O年,苏联就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了。 〔第439-440页)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布尔乔亚革命向着普罗列达里亚革命之连续的转化,没有实现。可是,马克思的分析,在历史 注意 上,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伊里奇体会了 这种分折,。00完成了布尔乔亚民主主义 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的伟大的理 论000(第447-48页) …斯丹林说:“俄国呈现着矛盾的两 ==========第42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19 个集团。矛盾之一个集团,是存在于普罗列达里亚及农民之间的内的矛盾8矛盾之另一个集团,是存在于当作社会主义国家的俄国及当作资本主义国家的其余一切国 注意 家之间的矛盾。第一个樂团的矛盾能够由 一国的诸条件所完全克服,第二个集团的矛盾在其解决上却有赖于二三其他国家的 普罗列达里亚的务力之必要。把这两个 集团的矛盾混同起来的人,是对于伊里奇 主义目犯了最大错误的人00这样的人 们是昏乱者,否则是不可测的机会主义者"209。〔第451一452页) 不单只社会主义,任何历史的现象,都是当作人类之积极活动的结果而到来 的000马克思说:“人类自己制造其历 史”C210)。0。可能性之通过话动而转化为 现实性。不单是关干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 由于矛盾,具 即自然的发展也是如此8物质具有积梗性 有积极性。 与自己活动8这自己运动,规定物质所具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一切转化。物质,依 ==========第426页========== 42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着积极性,在。定的条件之下,使其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第45页) …恩格斯说:“在物质的本性之中,含着物质发达而成为思惟的存在物之包 事情。所以,在适当的条件存在时,这种发达常是必然的进行”[211) 这是对于 意识发生的问题之唯一正确的答复。自然,这种回答,单只是最初的方法论的回 没有具体解决 爸8具体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学问,是结泰型迷。0惑是,特陈科半,只有从正 确的方法论的规定,即从唯物辩证法所给与的规定出发的场合中,才能够解决这个 问题。0 上,我们阐明了实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问题。可是,在现实上,还有新的实在的可能性发生的事实。这些新的实在的可能性,不是如机械论者所主张的 卵巢、卵子、 那样,以为从最初起就在物质之中被包含 ①②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42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21 胚胎,是否可能性? 着。新的可能性,乃是在一定的阶段中之 一定的条件下,由干物质之具体的发展被造出的。例如,无机物,只有在其发晨之 一定的阶段上,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之 下,才作出生命之实在的可能性。进到 社会主义时代这件事,造出许多新的实在 注意 的可能性,即工业发展之新的未曾有的速 度,大众文化发展之新的未曾有的展开,科学及技术发达之渐的可能性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及伊里奇关于可能性及现实性的问题之深刻的贵重的思想,被德波林学派所蔑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及伊里奇的这些思想,在党大会的决议及斯氏的著作之中,被发展了,被具体化了。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范畴之历史的展 开,精当的指示出:在我们首学发是之过 去的阶段上,把唯物辩证法发展了的是谁呢?破产了的哲学的指导呢?抑是党的指导呢?这个历史又指示出:唯物辩证法怎样的发展了呢?并且怎样才能发展呢?在 书斋中不能发 那从生活割离了的静梢悄的哲学研究的书 ==========第428页========== 4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展理论 斋中发展的呢?抑在革命的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之中发展的呢?〔第456 一458页) 四偶然性与必然性 …伊里奇说:“要真实的知道对象, 注意 就必须把捉并研究其一切的方面、一切的观念与‘煤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做到这一层的罢,但全面的要求警戒我们避免错误与硬化”(212”。。。〔第470页) OOO 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 形式论理学 二 形式论理学之 根本法则 。。 …伊里奇批判那些固执同一见解的俄国马赫主义者时,美满的说明了:在概念论的物理学者及形而上学者认定物质消 ==========第42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散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23 灭的处所,实际上存有辩证唯物论之辉煌的确证;原子对于各个化学原素,当作特殊的实在的固定的构造物存在着,同时是 一方面 “可以分割”,在其内的电气的构造上是复又一方面 杂的东西。第490-491页) 此节好 三 普列哈诺夫的形式论理学之批判 辩证唯物论的反对论者,在对抗当作存在与思惟的根本法则看的对立物之统一的法则时,所常常提出来的东西,就是形 与中国的主观 式论理学的矛盾律。国际修正主义者创始 主义者及机机械> 人伯伦斯泰因,和前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反 论者一模一样 动的人民派领抽之一密海洛夫斯基,把辩证法,尤其是把对立物统一的法则,当作死板的非科学的“黑格尔主义”看待,使得他们的全部批判,都站在形式论理学的矛盾律的立场。〔第494页) ==========第430页========== 4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据普列哈诺夫说来,形式论理学及其法则的缺陷,在于过分夸张了一般性与绝对性。所以“从形式论理学的诸法则,夺去形而上学者所附加上去的绝对的意义”21),把他们放在严重的被限制了的领域,这件事是必要的,辩证法就是做这件事的。然则形式论理学的矛盾律所支配的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东西,辩证法论理学分给它的领域究竟是什么?普列哈诺夫如下的答复了这个问题— 矛盾是运动的 “物质的运动横亘在自然的一切现象 性质 的根底中。运动明明是矛盾着。关于运动,必须根据如伯伦斯泰因所指摘的‘是一否,否一是’的公式作辩证法的判断…但是一旦物质的一定的一时的结合当作永久运动的结果而发生,直到它当作同样永久运动的结果而消灭,关于它的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在肯定的意义上去解释…当个个对象成为问题时,在我们关于它们的判断中,不能不由思惟的‘根本法则’所领导。在这个领域中,伯伦斯泰因所喜欢 ==========第43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25 的‘是是,否否’的公式支配着”214。照这样,对象、“物质之一时的结合”之领域,被移到形式论理学的“思惟的根本法则”的支配之下。但是辩证法论理学的领域,究竟被留下了什么?普列哈诺夫的答复是 “一定的结合,在当作一定的结合而停止的范围内,我们对于它,就不能不依照“是一是,否一否’的公式去判断。但是它如果变化,不当作那样的东西而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不依靠手盾的论理 学”215。 照这样,为对立物之辩证法的统一的领域留下来的东西,是从这种质到别种质的推移,而质的本身之认识,是具有矛盾律的形式论理学的思惟所掌管的。照那样,普列哈诺夫对于形式论理学的根本法则之批判,就归着于辩证法论理学与形式论理学的“势力范围”之区别。只有一个质与别个质之间的、某种“安定的结合”与他种的 ==========第432页========== 42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结合之间的、被限定了的领域中,对立的统 一才存在。从一个“连接”到别个“连接”的运动之安定的形态本身,从形式的矛盾律的见地说来,必须当作同一的东西去观察。 普列哈诺夫的批判,显然是不圆满的东西。他调停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论理学,并没有把前者“扬弃”于后者。…〔第498-500页〕 六 当作认识的一个动因看的抽象 若把社会或自然的发展之低级的未发达的阶段上之本质的矛盾,移到高级的阶 县志、新花样、 段,那就会只是缓和矛盾,把新东西解消于 本本 旧东西,把现在和未来解消于过去。那样的方法,只对于反动的社会阶级与社会群及 其思想家,才是有效的8…(第521页) 七辩证法唯物论的概念论 ==========第43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27 在形式论理学说来,对象是其标识的 甲乙丙丁子丑 总计。这些标识对于对象是外面的东西,二 寅卯 个标迟对别个标识独立着;研究对象这件 事,就是把对象分解为属于它的种种的标 迟。eo规定对象这件事,不外就是举出那根本的标识8(第523页) 辩证法唯物论的论理学,对干普遍与个别的相互关系的问题,给与唯一正确的解说。概念是外界在人类思帷上的直接反 谁是决定的东 映的构成约形式,是它的结果,这种构成 西? 是从不断的具体的实践之下实行的实践出 在认识过程, 发,而复归千实践。0。所以个别的概念 个别决定普遍;在 与一般的概念,都反映这个世界。这些概 实践过程,普遍决 念,因为个别与普遍都实在的存在于客观 定个别。 世界,所以是实在的。个别与普遍、特殊 在认识过程, 与普遍,不象形式论理学所要求的那样,它 战术决定战略;在 们不是当作具有自己的存在的独立的对象 实践过程,战略决 而在外面互相对立的东西。这些东西,在 定战术。 人类头脑中,只有在其统一上,才能存在并被反映出来。离开个别没有普遍,离开 ==========第434页========== 4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普遍没有个别6 伊里奇对于那种在观念论上从社会的死的形式的抽象、引出具体的社会诸现象的规律性的事情,曾经斗争过。他说,“社会是什么,进步是什么,从这样的问题出发,就等于从终点到始点。在你们还没有 优势、决战、 特别研究一种社会的构成,不能确立这 革命危机成熟、机 个概念,不能研究真实的事实,不能在客 会主义、进攻、总 观上分析任何社会诸关系的时侯,你们从 崩溃、对革命的一 什么地方取出社会和进步一般的概念 致。 呢”〔216)000社会是当作一定的社会经济的构造而存在的,它不是与那种构造并立,而是在那种构造之中并且通过那种构造才存在的。在另一方面,个个社会经济构造的发达及其相互推移的法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法则之特殊的,就那种构造每一个说的—阶段。并且采取发展了分化了的姿态的社会规律性本身,在社会的发展最高阶段上展开出来。资本主义规律性的研究,是更深刻的理解先行的社会经济构造的一般规律性的关键,其原因就在 ==========第43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29 这里 一般之辩证法的理解,不是对象之停滞的本质,而表现其本质的推进的矛盾,同时又指示到达个别的道路。机械论者企图证明机械的运动是运动的一般形态之时,他们造出形式的一般的抽象。那样的抽象, 不能表现物质运动,例如,不能表现生命、社会的一切具体形态。还有自然 辩证法的概念是具体的。因为它在其 一切方面的充满矛盾的统一上因而在一般 与个别的统一上,论理的瓦映出对象。00 中国的主观主义者相反 中国主观主义 伊里奇说:“个别,如排除那引导到一 者的一般是脱离个 般的关联,是不存在的。一般,只在个别 别的(脱离实际) 中,并且只通过个别而存在c00一切个 别,在某种方法上是一般。一切一般是个 理论与实际联 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一切一般,只 系,普遍与个别联 是近似的捉住一切个别的对象。一切个别 系。 不完全的进到一般之中,等等”[217刀〔第530-532页) ==========第436页========== 43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国主观主义 斯丹林在新经济政策的规定中,把过 者有许多折衷论, 渡期的各个阶段中,新经济政策的一切个 他们不能指出矛盾 别的现象中所表现的那种一般的本质的矛 的指导方面(决定 眉及指导的方面暴露出米了) 方面)。 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之形式主义的性 中国主观主义 质,在他们的概念论的叙述中,特别显著 者也带着形式主义 的表现着。德波林派,一面引用伊里奇的 性质 关于辩证法的概念的具体性的言辞,而在其理论的实践上,却往往“完全反对的”行动了。他们在许多的机会,从关于自然与社会的部分科学之发展过程,分离了个个运动形态的部分的规律性之·具体的多样 与中国何其神 性,因而从空虚而无内容的物质一般的抽 似 象概念,由论理的方法去引出来仰这件 事当作他们的纲领揭示了。德波林派向着理性的观念论、黑格尔主义、概念的自己发展—不是发展着的世界在概念中的反映·这种方向倒退。这种倒退的征侯,在他们的几个代表者为着认识具体的社会构造而要求从抽象的社会的规律性出发那件 ①在“来”字和批语“与中国何其神似”的“与”字之间,原有一道斜线相连。 ==========第43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31 事当中,也表现出来。〔第533一534页) 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及中国德波林派),唯物形式(法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者之中,只有最后一种是正确的。 中国正是如此 在形式上构成一般的概念,@并把普 遍与个别对置这一点,右翼与左翼机会主义者,与他们的方法论者一机械论者与少数派色彩的观念论者相一致。…〔第534页) 德波林派暴露了他们自己不能理解普遍与个别之辩证法的统一,也不能在实际上应用它。他们把普遍当作独立的自己发展的本质,与个别对置了。他们不能在革 中国主观主义 命运动的各个片断中,看出全体运动的根 者正是这样 本矛盾之个别的具体的形态。我们必须能看出 中国正是如此 概念之形式主义的构成及运动的个个 ①在“念”字旁边原有一道斜线和批语“中国正是如此”相连。 ==========第438页========== 4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不注意具体特 形态与阶段之具体的特殊性之蔑视。00 点,妄把主观构成 是反革命的托罗斯基的特征。托罗斯基, 的东西当作特点 把他的“永久革命论”,看作是通用于一切 (抽象的特点、没有 国民的理论,至于那国民所到达的发展阶 客观实在性的特 段及其国内国际的状态之特殊性,是毫不 点),李立三及其后 介意的8 的主观主义者正是如此。 伊里奇对于外国的党所给予的多数派战术战路上的教训,有系统的这样说着: 中国的反列宁 “共产主义的劳动运动的国际战术之统一 主义的活动是可惊 性,并不要求排除多样性…只是必要的 的。 事情,就是在适用共产主义的根本原则时,要按照国民的及国民二国家的差异,正确的变化这些原则来使用。各个国家对于统 一的国际的任务之解决,对于机会主义与劳动运动中的左翼空论主义之克服,而具体的进行之时,要把国民的特异性,国际的特殊性,实行调查,研究,探求,考察,把捉。…在这里,存有现在的历史的瞬间之主要任务”[218。〔第535一536页) wwwwwwwh 866 ==========第43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33 托罗斯基的“永久革命”是形式的抽 中国正是如此 象,荑视帝国主义条件下的民主革命转变 为国民的及国际的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的革命过程,不考虑这个转变之具体的特殊性、个个一定的国家中革命的特殊过程及其种 种方面的关联000 在托罗斯基一方面,辩证法唯物论,被那种應造的一般公式之观念论所置换,这 不是客观实在 些公式,在阶级斗争的具体过程上,是从 性本身的东西 外部引进来的东西。〔第537页〕 八判断与推理 在关于费尔巴赫的批判的论纲之中,马克思的判断,即“人的本质是社会诸关系的总体”219)那个判断;在“人”的概念的展开上,是在质的方面划分新阶段的东西。这个判断表示着:人类之本质的规律性,不是解剖学的及生理学的特殊性,也不是意识,而是在人类中并且通过他而实现而 ==========第440页========== 4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展开的,具体的社会诸关系。 这样的人类的本质之理解,在那些把个个人类的“本性”与社会诸关系相对立的狭隘的布尔乔亚的思惟看来,是不能理解 我们对于中国 的。马克思对于人类的本质的这样理解,反 革命性质问题、,属 映了阶级斗争的发展中的新阶段一一有组 性问题、军事问题 织的音罗列达里亚的成熟。普罗列达里 〔认识)的发展,由 亚,为社会的发展过程所刺戟〔220),在自 于实践的发展。 已与敌人之间,看出了一定的社会诸关系之担当者及拥护者。 恩格斯把关于能力的种种形态之关联的人类知识的发达,作为实例,指示了判断的种种形态是怎样与社会的实践的发展种种阶段相结合的 “有史以前的人类,他们一或许在十万年以前一发见了摩擦取火的方法之时,在实践上已经知道摩擦生热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代以前,早已知道摩擦身体的 寒玲的部分借以取竖了8但从那个时代起,到发见摩擦一般是热的源泉这件事为 止,不知道经过了几千年。但无论怎样,人 ==========第44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35 由实践到理论 类的头脑发达到表明摩擦是热的源泉的判 000 断…的时代到来了8以后更经过数千年,在一八四二年…把这个特殊问题(摩擦生热),与以前所发见的其他类似诸关 又由实践到高 系,关联起来,实行研究了…于是形成 级的理论 了‘。切机械的运动,得因摩擦之助而变为 最高级 热的判断8最后,三年后,迈尔〔21作出了关于一切运动形态的如下的判断。即‘任意的运动形态,在。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的能够而且必须转化为任意的运动形态’7〔22。〔第539-541页〕 概念的由普遍到个别以及由个别到一般的道路,是由于社会的实践一切方面 工艺、阶级斗争、科学的实验之实际——之发达所暴露的事物的现实关系的、 根据于人类认识的反映。…〔第543页〕 恩格斯说:“思惟的法则与自然的法则,在它们正确的被认识之时,就不能不互相一致”223。这些法则的认识,究竟正确 a空O ==========第442页========== 4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到什么程度,这是由社会的实践所决定、所试验的8〔第544页〕 主观主义者不知此理 …“论理的形象,并不是当作自己的他在而具有人类的实践(绝对的观念论)。 这种道理,主 反之,人类的实践,是几十亿次被反复着, 观主义者没有梦想 而在人类意识中当着论理的形象被固定的。 过的。 这些形象因为几十亿次被反复着(只因为这样),具有偏见的永续性、公理的性 质”。2。(伊里奇)。所以,永久的思准法题 那东西,是不应有的。…第545一546页 非常对的。列 只有在苏联,只有在今日,唯物辩证 宁所说小学生用的 法,才越发广泛越发深刻的破坏劳动阶级 着的形式论理,也 及劳苦农民的广大群众之形式论理的思惟 是对旧社会说的。 方法。这只是因为俄国几百万劳动群众,接 但中国的主观主义 受党的指导,参加着生产关系之革命的、计 者却用之于政治的 划的及组织的改造。.这只是因为社会主义 指导。 的建设之实践,要求各个参加者理解他所实行的个别的小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 ==========第443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书的批注 437 史任务之辩证法的关联。…在十九世纪 八十年代,恩格斯的卓见,已经揭破了:形式论理学的常识,“在四壁围绕的家庭中,是最可尊敬的伴侣”〔225。恩格斯这句话,是指的永久停滞的小布尔乔亚的生活说 的。。但是现在,自己的“四壁”被扩大到 共同生活及社会主义的都市之范围;个人的厨房,革命的被转变为科学的有组织的厨房=工场;连带着,全部生活组织在最初是半盲目的发生变化,后来却越发有意识的有组织的发生变化:几百年来固定了的人类诸关系的诸形式,积极的被改造。在这样的现在,形式论理学的“常识”,也 快要告终00 三三制、新的 新的实践,在诸现象之间,·发见新的 土地政策、劳动政 关联形式,在大众之中,产生对于一切问 策、文化政策、知 惠的新态度、新思推方法。00唯物辩证 识分子政策、锄奸 法,正被几百万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作“常 政策与于部政策, 〔第547一548页) 都是新的实践中所 对我们亦然 发现的诸现象间的 ==========第444页========== 43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新的关联形式。 九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布尔乔亚经济学者,在历史上的一列 的产业恐慌中,看到产业循环的衰落期以 后有复活的时期,即好景气的时期到来。它从这里就引出了一种“归纳的结论”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恐慌,必须以新的一般的产业兴旺而告终。它把恐慌作为不可避 延安的形式主 免的东西,它不深刻的研究决定其种种阶 义者亦然 段的资本主义之内在的矛盾。各个新的恐慌,表现资本主义的矛盾中的新阶段,因而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这次的世界恐慌,是资本主义没落期的愁慌,不是它的新的兴旺,而是孕育着革命的变革、这些是布尔乔亚经济学者所不过问的。.经验论的归纳,不进到现象的表面以上,而停 止在其外面的标识之分解与一般化3〔第 554页) ==========第445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39 我们的认识,不能离开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上,我们不单是把事物分解为它的构成部分,并且综合这些部分,在其中确立新关系,构成新事物。例如我们当着分解矿石为许多构成部分时,不单是分析它,同时又造出具有为从前矿石所无的新属性的 有的放矢在自 新金属。如果这个综合不是分析的前 然科学 提。。没有伴随于这个分析,科学的分析本身,将是不可能的000 伊里奇在普罗列达里亚的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暴露了帝国主义的根本矛盾。伊里奇对于帝国主义的根本矛盾之分析,只有根据于普罗列达里亚对于帝国主义展开了的斗争,才做成功了。但普罗列达里亚对于帝国主义的一般的阶级斗争,其任务不是绝灭帝国主义的个个方面及其表现,而是要把整个资本主义秩序实行社 有的放矢在社 会主义化。所以伊里奇并不随便的引出帝 会科学 国主义的个个表现。他在这个分析中,探求了帝国主义的根本的方面一对于普罗列达里亚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即社会主 w生… ==========第446页========== 44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义社会的综合之曲发点的方面3当着实行 指导分析的是 帝国主义之理论的分析时,指导了伊里奇 综合 的东西,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概念、以及由普罗列达里亚实行的那个革命的变革之必要。〔第558-559页) 我们的思惟如果只限于追求对象的运动与发展的踪迹,规定这个运动中相互作用的诸方面,它是分析的起着作用。。但我们的思惟是积极的,它规定对象的种种 注意 方面,同时在其与物质的全体性的关联上观察那些方面,在思想上,在其发展的必然性上,再生产这个具体的全体性。因而我们的思惟是综合的。。〔第560一561页) …任何对象的历史,比较种种的偶然,是无限的丰富。按照一切细目追求对 注意 象的经验的历史,这就是意味着不立脚于历史过程之指导的根据而在论理上说明 它,反而是为混乱的历史过程所支配。0 .…〔第561一562页) ==========第447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41 认识中的经验与实验之作用 然则实验在我们的认识上有怎样的意义?经验论者指出实验在自然认识的发达上所演的很大的作用,自称他们所谓研究家的唯一任务单是记述各种现象,不是发 反理论倾向的 见那内的规律性那种主张巧妙的由实验证 错误 明着6 “物理学害怕形而上学”[226)一这是反对理论的认识的经验论的自然科学家的呼声。他们不把实验看作本质与现象的统 爬行经验家与 二,不努力确立过程之内在的必然性。 辩证法家的原则的 实际上,在科学的事业之实践中,彻 区别 底贯彻经验论的立场的自然科学家,一个也没有。建筑家在实际上建立建筑物以前,先在头脑中建筑它〔227刃—马克思这句话,也适用千实验家300实验家并不是 象盲目的小狗那样,从现象到现象、从实验到实验的乱碰。他并不偶然的结合他的 ==========第448页========== 44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经验的种种要素。在着手新实骏的那种场 消极与积极的 合,他是由一定的推测一根据于已经实 区别 践所暴露的对象的属性及规律性的东西 所引导。C第564一565页) 当着认识基于实验而发达而丰富之时,理论的思惟是必要的。这个意思,当然不是说实验是自己发展的理论之受动的 中国的主观主 附属品,或是外面的补充物。一面的,唯 义者在脱离实践的 理论的夸张理论对于实验的意义,这是错 提倡社会科学理论 误的,是观念论的,正与经验论者奴隶的, 之重要性。 盲目的随从王实验一样名。理论的自然科 学,尤其理论物理学的进步,在最近五十年之间,在实验的自然科学家与理论家之间,确立分工;把实验的材料的构成上的复杂的数学的分析之意义增大了。其结果,在许多学者的观念中,自然科学的理论,就离开了实验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为布尔乔亚思想家的一般观念论的性质所固定了,这是不待言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家,就把他的理论,当作对实验独立的东西去 ==========第449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43 观察了。 中国的教条主 那样的唯理主义,曲解了科学的历史 义正有这种曲解 中理论与实验之实际的关联,嗟理论忘记 了:理论相互的交替是由实验所决定的;实验结局是由社会的实践之全体发展一由于生产力与阶级斗争的发达,首先是由支配阶级的利害所准各的。… …法则不是在学者的头脑中完成了的姿态上表现的。它是从根据于“被限定了的数量之事实与观察”〔228)的假设成长起来的8怎这种假设,是到达干法则的必 注意 然的路程,如果没有假设,就不会有法则 即里论000(第566567页〕 …马克思根据于向着阶级斗争的直接的积极的参加,根据于黑格尔哲学之唯物论的改造,根据于英国的经济学及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批判,造出了这个假 设。。马克思为这个假设所引导,“采取 社会经济的构造之一一商品经济的体系 注意:庞大资 一,根据庞大的资料(他把它研究了二十 ==========第450页========== .44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料。二十五年。 五年多)很详细的分析了这构造机能及发展的法则”[22 2。年里奇).伊里奇接者 说:“现在,资本论出现以后,唯物史观早已不是假设,变为科学上已被证明的命题 了〔208这个科学的命题,由数十年来资 假设之必要性 本主义的发展所证明了。马克思许多理论的预见,被这资本主义的发展巧妙的实现 i 了。如果马克思关于历史之唯物论的说明之法则,要等待到“材料成熟到法则被确立的程度”231(恩格斯),就是等待到他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终结,而没有提出那个假设,那么,人们将不能从马克思知道那个法则。知没有这个假设,资本主义的 研究就会是不可能00 实验是实践的一个要素。在实验上,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被实现;在实验上,思惟积极的暴露物质的对象之规律性。但实验也暴露理论的缺陷。理论在认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不是完全反映绝对真理的东西。理论的这种缺陷,在实验上,更正确的说, 相反,中国主 在许多的实验上,祓克限了8同时,关干 ==========第451页========== 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 445 观主义者说,指导 科学的认识之发展的指导方面,是决定科 方面不是实践,而 学的思想方向与实验的客观可能性及条件 是理理〈论>。 的实践,这是明白的。〔第568一569页) 他们是如何的 在苏联,实验越发失掉其实验室的规 联系,我们是如何 模,与“纯粹”科学的性质。实验越发带有 的脱离! 半工场的及工场的性质,与工业及农业的 实践,直接一致县,稀有的高等工业 学校一工场,实骏一研究工场及国营农场,是近的将来的科学的实验的事业之“中坚”。 我们对于应用于自然科学,关于狭义的自然的科学的实验及经验,上面已经说过了。但实验与经验,在社会的发展上,也 中国的斗争如 以特有的形态显现着。巴黎公社是最大的 此伟大丰富,却不 经爸0c从此,马克思,恩格斯与任里 出理论家! 奇,引出了革命的斗争的教训,充实了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的理论,建立了普罗列达 里亚专攻的学说00 革命的辩证法论者马克思,把一八七 一年的巴黎公社,看做是有历史的意义的 ==========第452页========== 44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历史的经验,是世界普罗列达里亚革命莫大的前进,是比较几百纲领和议论更为重要的实践的行动。“分析这种经验,从此引出战术的教训,由于这种经验,再栓讨自已的理论一马克思正是这样的树立了自 已的理论”2320(伊里奇)%00〔第570= 571页) 科学的预见 。。 …马克思的理论本身,如果忘记了马克思在其资本主义的研究上,由关于资本主义的不可避的灭亡与社会主义的思想 有的放矢 所引导的那件事,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并估 价000〔第580-581页〕 ==========第453页========== 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 一书的批注 按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组提供的清样件刊印 ==========第454页========== 、 ==========第455页========== 思想方法论 艾思奇著 青年自学丛书。一九三七年“月上海生活书店再版全一册 一六一页 、 r ==========第456页========== ==========第457页========== 451 第一章方法论和思想方法论 一改变世界的方法 并不是没有微 人类的改变世界,是不断地在进步, 弱的进化,永远停 决不停止在现状上,动物的改变却不是这 滞的东西是没有 样的。蚂蚁蜜蜂始终只依赖着它们生来的 的,我想。 能力去生活。〔第3页)① 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为发展,种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地多种多样,各 样日益增多。 种各样的事物又都有着那各种各样的特性和法则,…。〔第9页) 第三章认识论和思想方法论 ,认识是反映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也就没有认识,整年关在屋子里享福的人,比 “跳跃” 较起那尝够千辛万苦的人来,对于社会的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第458页========== 45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认识就差得多。单单在书本子上读一年的化学书,不如在实验室里好好的做一个月。认识并不是单单客观的反映,主观的活动对干这反映也有很大的作用。〔第42页〕 … ==========第459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 一书的批注 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460页========== ==========第461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 河上肇著李达等译 一九三0年十一月昆仑书店再版全一册四0二页 ==========第462页========== 馬克思主義涇濟學基礎理論 河上肇著 李藿等霹 ==========第463页========== 457 上篇 马克思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李达王静张栗原译 第一章唯物论 二为被压迫阶级的哲学的 唯物论和无神论 但是,在另一方面,从来被压迫阶级对支配阶级实行抗争获得了新的势力,到了这个时代,观念论以及和观念论结了不解之缘的宗教,便会在某种程度以内,由利用它们作为精神羁轭的阶级的手中,被颜仆下来。到了那时,破坏那种旧信仰的有用的精神的武器,当然是唯物论。所以从来当被压迫阶级将要获得新势力的“变革时代”,唯物论总是勒兴起来。一大凡从来的历史(阶级社会的历史)上唯物论 ==========第464页========== 45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政治的原因 的消长,只有由这种见地才可以理解,决不是由唯物论本身可以理解的。那种把有名的哲学家们的大体的思想,从社会的根源分离起来,而只是编年的叙述了的哲学史,一般的对于唯物论和观念论的消长,所以不能说明它的必然性的原因,就在这里。不过关于这事,在这里是无须作进一步的讨论的。〔第9页)① 四 十八世纪中法国的唯物论与无神论 (-) 麦里亚〔234) 德波林曾就英国的神论〔235)这样说 理⑧ 过:“理神论的性质,那怕是过于微温,而且含有内在的矛盾,但对于主张人类的思考与科学的研究的自由一点,总算是有过大贡献。可是对于为了这种科学世界观而 行的斗争,而在自己著述中把持着并宣传着这种世界观的人们,却常常会惹起大的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②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465页========== 读河上簟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59 危险。这是我们不能不说明的。‘战斗的教会’不止是用言语去成护有害的学说的,它还采用了现实的手段,这就是说,它们要拔去那些敢于批评宗教教理的人们的舌根,或者把他们投在薪材上,用火烧死。…在这样的情形下面,无怪大多数自由思想家,·都把他们真正的见解隐蔽起来了。”(见前述二书)〔第21页) (二)杜尔巴克〔236) …现在,法国的布尔乔亚,已成为世界反动的支柱。唯物论与无神论旗帜下的革命传统,早经移倒交谱罗列达里亚 ? 了。正如,普罗列达里亚之旗帜的解放,有着阶级社会之完全的扬弃的意义一样,他们之精神的解放,和宗教的及观念论的偏见之完全的清算,是有着联络的。〔第33一34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R:::ャ ==========第466页========== 46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三) 十八世纪的唯物论之缺陷 ·· …关于地球及人类起源之杜尔巴克的假说的内容,如果由自然科学的显著进步的今日看来,简直是全无意义的,所以我在这里不想引用这种假说,只要把他所说的几个扼要点附记一下就够了。他在某种前提之下说:我们“可以相信人是不犯矛盾的,种是不断变化的”〔237刀;同时在别的前提之下又说:我们可以把人类看成“自然之突发的产物”〔238;于是他说:“我们人类是不能知道一切的;人类的起源,也在不可知之列。”〔239)…〔第36页) 二,唯物论应该彻底的应用到历史上即人类社会上。人类之社会的存在,是依着它自身的运动法则而发展的。人类之社会的存在,不是依存于人类的意识,企图等等;反之,人类的意识企图等等,却反 ==========第467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61 由它所规定。不变的人类性那东西是不存在的,它是当作社会的历史的产物而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在于依着唯物论的方法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存在之发展过程,因而舍去旧唯物论之自然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机械论的见地,而导上历史的社会学的生物学的见地这一件事实上。〔第41一42页) 相对的真理与绝对的真理 “从近代唯物论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说来,只有我们对于客观的绝对真理之认识接近的限界,是在历史上被规定的。但这个真理本身之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接近于真理这件事,也是无条件的。某种绘画的素描,虽在历史上被规定着,但这个绘画,描写着客观上存在着的模特儿这件事,是无条件的。…诸君也许会说,相对的真理与绝对的真理之间的这个区别,不是决定的。但我可以这样回答诸君:这 ==========第468页========== 46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个区别,在足以防止科学转化为的意义的独断,即转化为某种死的、凝固的、化石的东西一点上,正是不决定的,但是同时它足以最决定地最断定地把自己与信仰主义或不可知论者,与康德及休谟之追随着的哲学观念论或诡辩分开一点上,`却是‘决定的’。…”〔240〔第89页) 最近看到的鲁波尔的列宁与哲学一 中,对子同一向题的说法,是下面这样。 …一切东西是相对的,因而相对性的本身也是相对的,所以相对与绝对之间的关系或区别,也只是相对的,决不是绝对的。结果,我们在一定的意义上,也能说到绝对。真正把相对性的见地彻底贯彻的时候,那就不可避的引导到这种见地的否定。 .”〔第91一92页)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师打e尘学不。小· ==========第469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63 当作真理之基准看的实践 …如果在思想本身当中探求真塑的基准,那作为基准的思想之真理性,就更成了问题,这样下去,那将要演出无限的问题。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虽然是从那种地方发生出来的,但它们只是适合于袖手旁观天下事的游民们的哲学,而在人类历史的实践上,没有什么用处。…〔第93一94页〕 第二章辩证法 ·,黑智儿辩证法之颠倒 蒲列哈诺夫关于以上所述的同一的事实,也曾说过下面的一段话: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论所获得 X 的最大功绩之一,即是在于正确的方法之研求。费尔巴哈因为注全力于黑智儿哲学之思辨的要素之攻击,所以他对于黑智儿 形-.·‘书.· ==========第470页========== 464 毛洋东哲学批注集 辩证的方法,便不能有所利用。…”(《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241〔第102页) …属于这种武断的构恩一单纯的观念的构思一的部分,不消说,不是形成黑智儿的辩证法的“合理的核心”的部分。而黑智儿之所谓绝对理念,决不是指着个人的精神,它完全是使世界一物质世界一的运动,在观念上独立化了的东西。…〔第110一111页) 二辩证法的思惟之本质 …总而言之,所谓辩证法的全面性的要求,不外就是对于现实的事物之真实性的要求。“真理(真实常是具体的)”〔242① 理 这个命题,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 …所谓in Detail(详细地,)②毕竟 ①原引文为:“真理(真实)常是具体的”,但“(真实)”二字右边的圆括号印刷模糊,毛泽东认为此句不通,将它改成:“真理(真理常是具体的)”…。 ②右边的圆括号是毛泽东补加的。 ==========第471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65 ‖就是“全面的”的意义。固然我们只是抽出对象之某一方面,或某一属性,或某一特征,我们也可以作出某种结论来。但是在实际上,和这种结论正相反对的方面 有时这种事实很多)的存在,也是能够有 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靠着一方面的观察,是极其危险的。由一方面的观察所生出的结论,只不过表示真理的一方面而已。所以“探究须详细地占有材料,”马克思这一句话,毕竟不外就是用不同的语句,拿来表示辩证法之全面的探究的要求。〔第 AuA 、118页) 三对立物之统一与 统一物之分解 又他(指列宁—一编者)在“关于辩证法的问题”冒头的章节里面,曾有如次所示的叙述: “统一的事物之分解(Spaltung,)以及它的充满着矛盾的构成分之认识,乃是辩 ==========第472页========== 46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证法的本质(本质的东西)之一,纵然不是唯一的基础,或根本的特性,但总可视为基础的诸特征之一。…”〔第135页〕 五在发展过程上(在运动之 流上)把握事物 (四) 由量到质的转化· - …所谓单纯的分量上的变化,含着具有同一的品质的事物之量的变化的意义,但是由单纯的分量上的变化,既然可 质变由矛盾变, 以生出品质的差异,这件事实,毕竟不外 未说。 是具有同一的品质的事物,在某种条件之下,复生出品质相异的方面这个意义而已。单纯的货币与资本,是一种对立物,但是生出剩余价值的货币,就成为资本。单就这一点而论,货币与资本,又可说是同 一物了。〔第199页) (五) 否定之否定 ==========第473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67 …这种生产方法,以土地及其他生产手段之分散为前提。正如它排斥这些生产手段之集积一样,在这种生产方法之下, 反倾向斗争 对于协业,同一生产行程之内部的分业和对于自然之社会的支配与制御,以及社会的生产力之自由的发展,也是被排斥的。它只有与生产及社会之狭隘的原生的限界,才是两立的。…〔第201页〕 此外恩格斯在《反杜林格论》里面所引 证的麦粒的例子,曾为许多著作家所引用。我在这里,也把这个例子,引用在下面。“…无数的麦粒,是可拿来磨碎的,可以煮热的,可以酿造的,可以消费的。但是这样的一个麦粒,如果找着了正常的诸条件,落在适当的土壤之上,在这个时侯,·它因为受了热度与湿气的影响,便发生了 要说量变 一种特有的变化。它发芽。麦粒自身消灭了,即是被否定了,从它发生出来的植物—一麦粒之否定一便取而代之。然则这种植物的正常的生涯,是怎样的呢?这种 ==========第474页========== 46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植物成长,开花,结实,最后再生产很多的麦粒。这些麦粒,一旦到了成熟的时侯,茎即枯死,茎自身又被否定。由这种否定之否定所生出的结果,我们所再得到的最初的麦粒,但不是单一的麦粒,而是十倍, 二十倍,三十倍的麦粒。谷物的种类,所发生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所以今日的麦粒和百年以前的麦粒,差不多是依然同一的。…”〔243(《反杜林格论》,德文本,一 三八页。)〔第205-206页) 还有一层,在许多事例中,由否定之否定所生的结果,每每和最初的事物生出显著的差异,这种事实,是应该依次一为论及的。例如在商品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单纯的商品,否定它自己便成为货币,而单纯的货币又否定它自己,便成为资本。在这个时侯,资本原来不是复归到单纯的商品的东西。又例如在温度次第上升的状态之下,冰被否定变而为水,水更被否定为 变① ①这是毛泽东批加的字。 ==========第475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69 蒸气,在这个时候,否定之否定的产物,即 为什么? 蒸气,也是和最初化①的出发点即冰,在品质上是极不相同的东西。要之,一切都必须就事实去学习。〔第211页) 第三章史的唯物论 (唯物史观) 唯物论向着社会(或历史)方面的扩张 .... 现在关于这个问题之解决的重要点,就是照马克思的话看来,便可以明了的“环境由人类所变化,而且教育者自身也受教育”〔244)的事情。这里所说的“环境由人类 意② 所变化,”原非环境由人类的竟见所变化的意思,而是环境被人类的实践(产业上的实践)所变化的意思。又,所谓“教育者自身也要受教育”这句话,是说影响于人类的社 ①毛泽东把“化”字圈掉了。 ②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476页========== 47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会环境之自身,同时也不绝的为人类所影响。换言之,就是人类的社会环境,不绝的由人类自身的实践所变化。…〔第218页) ,三 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之辩证法的关系 …“蜘蛛与织工从事类似的作业;蜜蜂在蜂窝的建筑上,会叫人类的许多建筑师觉得惭愧,然而最拙劣的建筑师,起首便胜过最巧妙的蜜蜂的,就是因为他于 以前@ 用蜂蜡建筑蜂窝而外,已在他的头脑中建筑着。…”〔245)(资本论,第一卷,考茨基版,333一4页)…〔第240页) 生产关系,当它自身是一种生产力的时候,它与其他生产诸力,都是同一的,都是被统一在社会的生产诸力之内的。但当这种统一分裂的时候,这曹是一个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便转化为它的反对物即破坏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引文中“而外”二字的修改。 ==========第477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71 成为对立物而与其他生产诸力对抗起来。有了这样在对立物斗争上的活的发展,历史的进行才实现。…〔第245页) 四 为社会的经济构造之构成分的纯经济的诸关系及政治经济的诸关系 象这样的强力作用,并不限于仅在一个社会形态成立的时期如是。例如资本家社会不仅在成立过程上,大有赖于强力(因为资本家社会的成立过程,同时就是封建社会的崩坏过程,所以前者有赖于强力的这件事,已显示其本身对于后者加了强力作用),即如在发展过程上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资本家的生产,一旦自立起来,则它用自身的力连续前进的过程)上,依然要受国家权力不少的保护;并且说到没落过 ? 程上,资本家社会也必然地要以“孕育新社会的旧社会”的资格,把强力作为它的 “产婆”C246。…〔第263一264页〕 ==========第478页========== 47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五 社会的阶级差别及其政治的构造(政治的及法律的上层建筑) …但是,只要那个社会是阶级社会,即是说,只要那个社会是分裂成了榨取阶级及被榨取阶级的社会(因而是分裂成了压迫阶级及被压迫阶级的社会),则在那个社会里面,必于前节所述之经济的构造上,更建立一个成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构造。这个政治构造的本质,就是从一阶级压迫其他阶级用的诸机关中成立的特别权力的装置。所谓国家这个东西,就是的。〔第270页) 中日战争问 一在科学的立场上研究这个 题,抗日民族统一 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一就是不忘却根本 战线问题,统一战 的历史的关系,就是要把一切问题,从某 线形式即国民党民 种现象如何在历史上发生,那一现象在其 族联盟问题,八路 发展上经过了什么主要阶段的这种见地去 军战略问题,党的 观察,更从这发展的见地,去观察那东西, ==========第479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73 发展中新旧党员各 现在究竟怎样。…”〔247)〔第271页〕 种倾向、干部政策等问题。 六观念的上层建筑一社会的 意识反映社会的存在 …因此,小资本家与大资本家之社会的关系,以及资本家阶级与劳动者阶级之社会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我们相互间所结成的社会的诸关系—即是我们的社会的存在—一漫漫地且必然地通过一切的分歧交错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起源,最初虽由于意识地利用机械;现在则是我 w 们所未意识而且所不能意识的事象。?①〔第287页) 安朵拉托斯基〔248]在他所著的“列宁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里面关于这一点,曾有所论及,他说:“思惟为存在所决定。 ①这是毛泽东批的问号。 计리· ==========第480页========== 474 毛泽东暂学批注集 …我们所应该特别留意的,就是我们对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不可和人类头脑中所想象的社会关系(即人类的观念),拿来相混同,应该就社会关系的真实方面,加以究明。这两种事实的差异,我们试从历史上的各个发展阶段一步一步看去的时侯,那怕特定的社会关系是成熟而且实在的,面人类对于那种关系的意识却仍旧缺乏;而且我们就各个人自己所做的一切还不会详细的理解这件事说来,也就不难明白。最 先行后知 初,是关系成熟,然后意识发生,然后人类 知难行易 才理解关系。”〔2491〔第289一290页) 七社会变革的总过程 阶级斗争·—经济与权カー一从必然的王国飞跃到自由的王国 中也女为●g …到了这个时代,所有一切生产手段,都移在社会的共同管理之下,关于社会的生产,本着人类的计划去统制,关于 ==========第481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75 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本着人类的意识去调节,遂成为必要而且可能了。但是生产手段,一旦移在社会的共同管理之下,榨取他人的阶级,便不能存在,固而被他人榨取的阶级,也不存在,而阶级与阶级之 一般的对立,遂被废止了。不仅如此,并 且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一旦本着人类的意识去调节,那由两者间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自己运动”之自然史的过程,便被扬弃。一言以蔽之,在一切从来的历史上,成了动力的生产诸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 值)以及成为人的表现的支配阶级与抑压 阶级之间的斗争,都绝迹了。“于是人类社会的厦史,便以资本家的社会形态而告/前① 终”〔250)。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开始描写人类的真正历史一如果对前史而 价M 言,可称为本史一的第一页前夜。〔第301页) “…这个领域〔物质生活的领域〕内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引文的圈改。 ==========第482页========== 47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自由,只有在:社会化的人类—协同的生产者,他们与自然之间所行的物质交换,不再为一种盲目的力所支配,径由他们施以合理的统制,归他们共同管理,而间最小的劳力并于他们的人类性质最合宜最适当的诸条件下,能够完成的这中间,才得成立。但是这件事实,依然于必然的领域无变化。在这必然的领域方面值得自己作为目的的人类力的发展,真正自由王国才开幕。但是这种自由王国,只有在它的基础即必然的领域上,才得开花”〔251)。(资本论第三卷,德文本第二分册355.页) 于是人类的历史,完全一变其本质。唯物史观,对于将来历史的那种飞跃的变化,它自己是意识着的,在这一点上,象我们现在所具有的这形态上的唯物史观,它自觉它自身的限界,只是适用于将来历史的东西(即是原有的形态不能适用于将来历史).①只有成为适用于将来历史的东 ①这是毛泽东加的句号。 ==========第483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找注 477 西,一即是以目前那样的形态说,是不能适用于将来历史的东西,一一才是自觉 N/V 它自身的限界的。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所生之“自己运动”的盲目历史—在其经济的基础上,则包含着基于阶级对立而起的一阶级对于他阶级的榨取关系,在成为政治的上层建筑上,则具有一阶级压迫他阶级用的强力装置的○○④这种社会历史—便随着普罗列达里亚革命之完成而告终。那末,供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用的认识武器,在革命完成之后,势必再为新的铸型所锻炼所改铸。诚然,在辩证法之前,永远的东西,是没有一件能存在的。 八唯物史观公式略解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节是把唯物史观要领公式化了的。 “人类在其生活(或生一一河上补注) ①原文如此。编者 ==========第484页========== 47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之社会的生产上,把一定的,必然的,离开他们的意志而独立的诸关系,即是适应于他们的物质生产诸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诸关系,作为给与了的东西去承受,这些生产诸关系的总和,`形成社会之经济的构造,这种经济的构造,是法制上及政治上的上层建筑建立于其上,一定的社会的意识诸形态适应于它的现实基础。”〔252)〔第 304—306页) ==========第485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79 下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的出发点 钱铁如熊得山宁敦五译 绪言 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法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后的穷极目的 所以,科学无论何时都和常识不相容。科学是要打破常识的东西,因此必为常识所排斥。科学对于常识的斗争,是随它的成立和发展的历史而来的宿命,和俗人的斗争,便是科学者的任务,只有靠那种对立物的斗争,人类的认识才发展。在这斗争上,如果科学的智识占胜利,常识便为科学的智识所并吞,同时,也就是科学的 智识变成了常识,于是科学的智识,遂把 ==========第486页========== 48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常识包容于自身中一或是它自身包容于常识中而扬弃着自己。·〔第9页) …旧经济学者们,所以把经济法则 和物理学及化学的法则去比较的,那因为误解了经济法则的性质。如果较深入地把现象分析后去观察,则社会的有机体,和各种动植物的有机体一样,根本上互有不同。…〔第15页)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史的过程之把握—辩证法的唯物论之适用 那末,下述的马克思的一句话,也可正当的理解了。“思惟过程那东西,从Ver-haltnisse(外的世界之意)中生长出来,它自身是,个自然过程,所以,现实上所能把握着的思惟,无论何时都能完全同一”253)(一八六八年七月十一日致库格满〔254)的手书之一节)。外的世界已经摆在那里, ==========第487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81 所以忠实地反映外的世界的思惟,无论何时,都能完全同一。科学于是乎成立。〔第27页) 第一章商品 第一为研究出发点的商品 价值法则先确立,而后才实现这法则所订正了的现实的历史发展之思惟上的反映一理论一一的展开。第一章的一二两节完毕后而标题为“三,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以下的,便属于这一部分。恩格斯所谓:“我们从历史上事实上所提示于我们的那种最初的而且最简单关系出发,换言之,这里从我们所发见的最初的经济关系出发,”〔255)就是指的这种区处。(以上所引的恩格斯的话,是他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句。)那末,价值形态这一节,是从“简单的、单一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出发的,即是从最萌芽最未发展的价值形 ==========第488页========== 48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态出发的(往后还要详述)。就这一意义说,我们在那里也能发见另一出发点。〔第32一33页) 资本家社会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是思惟以前就摆着的外的现象 …各个商品,不仅成为各个商品,不仅成为孤立的东西,·它们还呈现为社会全体的富的集成,呈现为具有那种富的构成分子之资格的东西。所以,社会全体的富和各个商品,是在全体与其元素的联络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并且那种联络的存在,绝不是成了研究的结果或思惟的结论才被认识的,完全是我们研究以前就摆着的前提,“纯粹可以经验地去确认”的事实。成为全体的那种有机体和成为它的构成分子的那种细胞一这两个对立物,在不可分离的联络上,把它们自身显现于外的现象上面。这件事情(正如修莱登〔256)和修万〔257刀用 ==========第489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83 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明白了动植物体的各部分,尽是以细胞为单位而形成的一样), ? 最初就是用眼看得见的。 .…一举凡我的生活上所必要的东西,我要把它取到手的时侯,便随时都可发见它上面画有价码,不然,它们的所有者,就得说出代价来要我照付。同时,只要我提供那种代价,便可把我所要的任何东西,从商品世界中去获得。因此,我就发见了社会地生产出来的富的全体,是“一个庞大的商品集大成”,各个商品,是那种 社会的富的“细胞”。〔第49一51页) …摆在那里的物品,不管玩具也好,糖果也好,这也好,那也好,总之都是商 品,这是无论什么小孩子,都可用经验去 确定的事实。 …马克思自己说过:“不说一年的话,尽管一星期,如果停止了劳动,任它什么国民都要死去,这是无论什么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258(《给库格曼的信》德文 .hr.t ==========第490页========== 48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本,45页)。…〔第52-53页) …所谓哲学者,他为了着手研究,便闭着眼睛沉思默想,而唯物论者,却睁开眼睛观察外的现象,把不是我们头脑中的思惟的产物而是摆着的外的现象一那种自明的事实,作为它的考察之前提。这 一点上面,便存有唯物论认识的根本特征。唯物论辩证法从那种事实出发,所以它的出发点是绝对的。它不是依存于旁的东西的东西,不是为旁的东西所证明的东西,乃是在自己的中问证明自己的东西。它成为历史所规定的东西时,是相对的;而成为无论证之必要的东西时,便是绝对的了。〔第54页) 三以资本为问题,所以商品 成了最舍象[259)的范畴 我们若想科学地分析事物,便要从那事物的最简单的范畴进行研究。为什么呢? ==========第491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85 因为复杂的东西,不会一下子就可理解,那要先尽可能地分解简单的东西,把它们 一一加以研究,然后综合这些简单的东西去理解其全体,只有采取这种次序才行。关于这一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之起首,曾说明如次(德文本,35页): “…第一个方法,是经济学发生时历史上采用过的方法。比如十七世纪的经济学者们,便时常以活的全体一人口,国民,国家,诸国家等等为始。然而他们往往止于用分析去搜出了具着仅少的规定之 ? 舍象的,一般的诸关系:如分业,货币,价值等等。到了这一个一个的契机多少被固定被抽象时,而从劳动,分业,欲望,交换价值这类简单的东西向上到国家,诸国民间的交换,世界市场的经济学的诸体系,便开始了。这后者的方法,明明是科学上的正确方法。…”〔260)〔第59一61页) ==========第492页========== 48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四 成为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和成为具象[21)的全体之资本家社会,不可分离的同时存在 拿《资本论》的用语来说,那只当作 Obstakt menschliche Arbeit(舍象的人类的劳动)看的,当作“不顾虑它的支出形态的人类劳动力的支出”〔262]看的,当作“人类 的脑髓,筋肉,神经,两手等V畴①之生 产的消费”〔263)看的人类劳动一这种最舍象的范畴,在“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支配着的诸社会”264),是以一切种类的劳动生产物之相互交换的结果,实际上成为真实的东西的。它的前提,便是那由于一切种类的 ? 劳动生产物之全面的让渡(资本家的生产方法若不成为支配的形态,那种事态便不会现实地产生出来),而在那些生产物中对象化了的“现实的一切种类的劳动,”遂形 ①原文排印如此,毛泽东在“等畴”二字之间的上方划了一个“√”。 ==========第493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87 成“一个极发展的总体性”〔25]的事情。…(…归根说起来,在商品世界,无论什么物品,在它成为价值的时候,一切都是舍象它的品质上的差异而只有分量上的差异的),…〔第66一68页) 六 出发点和到着点之间的辩证法的循环 …到了各个商品已不是表现为各个商品,而是“表现为全生产的观念部分”的时候,那当做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才产生。惟其是那样,所以那成为舍象的范畴之商品或商品交换,除了成为已经完成十分发展的资本家社会的一种“具象的活全体之 的 舍象的一面关系外,绝不能存在”。…不但集合扰来,各个商品是社会全体之富,并且各个商品,无论和构成社会全体之富的分子中的任何个都能交换,在这一点上,各个商品,也具有代表社会全体之富的资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494页========== 48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格。实在,在具有那种资格的一点上,劳动生产物才变成商品,因此,它“不但表现为全生产的现实部分,并且还表现为全生产的观念部分”。换言之,就是各个商品中潜在着货币。… …我们不是由于用思惟去分析鸡而发见卵的,可说最初就把鸡和卵都当做确定了的东西在探究,同样,最舍象的终点 ?具① 和最舍象的始点,都成为直接的东西现实地表现出来,而舍象的东西,就成为那具有丰富的多面性的具象物自身的某一面现实地表现出来,由于这一点,这两个东西,最初就是同时替我们确定了的。在两个都是直接的确定了的一点上,便两个都不是依存于他方的东西。〔第87一89页) …然而这种场所出现的终点依存于始点,却和前述的始点依存于终点相反,它不是现实上的依存,乃是思惟上的依存。所以,从最舍象的范畴向上到具象的东西去 ①这是毛泽东对原文的勘误。 ==========第495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二书的批注 489 的思惟过程,绝不是具象的东西它自身的发展过程(黑智儿辩证法的神秘化,就是由于把这两方面同一看待而发生的)。…〔第93页〕 第二分析商品而得的商品两个 要素一使用价值及价值 引言 所谓分析(Analyse).,用列宁的话说,便是为了“认识统一物中充满了矛盾的构 一兰 成分子”,“把统一物分解出来的事情”8但 是,这却和分析自然现象不同,“当分析经 不能用肉眼看 济的诸状态时,显微镜和化学的试验,都 见,必须用抽象力。 不中用,必须抽象力来代替这两者”(266。…〔第95页) 三成为价值的商品 其一,价值的品质 :n ==========第496页========== 49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但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已在第一节详细说过,是确定了的外的现象。所以象价值这种不是我们两眼所看得见的东西,便不能作为我们研究的最初出发点。在成为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一面之外,映入我们眼中的,首先就是成为交换价值的另一面。《政治经济学批判》上所说的:“使用价值,在直接上,…是交换价值的物材的基础”,〔267]也就是这个缘故。这里所谓“在 ? 直接上”,原和“在直接性上”是同一意义。那就是指的一看便马上映入眼中的现象。〔第108页) ·就是说,多种多样的东西,在同是物的交换价值一点上。是被送入结合,统一之中的,这是我们在日常经验上所看见的,别无什么道理。可是,我们却可从这一事实中,推知交换价值“必须具有可以和这种种表现方法相区别的某种实质”。同 一的东西,或则为云,或则为雨,或则为雪,或则为冰,其实它们并不是什么云雨, ==========第497页==========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491 7 就是要具有和自身相区别的某种实质。…〔第116页) 四 成为价值的商品其二,价值的分量 ·· 资本家社会的生产诸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家阶级和工钱劳动者阶级的关系,它在经济上一以后我们或许还详晰的观察一依存于劳动力的买卖, ? 所以又是依存于劳动雁力的价值,仍是依存于劳动雅生产力的。〔第148页〕 第三 对于劳动价值说的异论的分析 四价值法则与现实上的商品 交换比率之不一致 从价格上去说明价值的独立性的,等 ①毛泽东将原文中“劳动作力”和“劳动作生产力”中的三个“作字均删掉。 ==========第498页========== 49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于嘲弄科学,列宁接着说:如果表现交换关系的是价格,便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个别的交换关系与继续的交换关系的区别,偶然的关系与大量的关系的区别,暂时的关系与长期的关系的区别。然而如果这样,这虽也是无可疑的素①一一我们便是以同一的必然性,从偶然的个别的关系,进到经常的大量关系,即是从价格进到价值了。〔268…〔第181一182·页) ①原文如此。-编者 ==========第499页========== 读任继愈2: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六四年十月以后按批读原件刊印 ==========第500页========== ==========第501页==========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主编 (第三册) 一九六四年十月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一册三七四页 7: ==========第502页========== 。 、 ==========第503页========== 497 第五篇 统一封建国家重建与地方割据时期(隋唐五代)的 哲学思想 第五章隋唐佛教宗派 哲学(下) 第一节华严宗2的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1)华严宗的难心主义范畴 列宁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科学地指明了人类认识过程中个别与一毅的关系。个别与一般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分割。仅仅从个别与一般有内在联系来看,华严宗总算有一点辩证法观点,但是唯心主义的颠倒的立足点使他们不愿承认个别事物是客 ==========第504页========== 49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观存在的,他们更关心于脱离具体事物的 何其正确 “联系”(缘),他们夸大了,吹张了个别与 一般的联系,把联系绝对化,甚至抹杀“个别”的存在。他们所谓关系(缘)只能是把客观事物排除在外的关系,所以是唯心主义的。〔第61页)① 有必要读一下列宁的指示: “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8页)。 从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中可以看出,相对主义、唯心主义、诡辩论、不可知论是一脉相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实地揭 ①系原书的页码。下同。 .a沙和七装6新gp ==========第505页========== 读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一书的批注 499 示出客观世界的存在、发展的真相,认为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和发展和它的 相对中有绝对, 规律都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着的,不依人 绝对只存在于相对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否认这一真理,必 之中,普遍只存在 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而相对主义,恰 于个别之中,永恒 恰把“相对”神秘化、神圣化,把物质世界 只存在于暂时之中, 永恒发展和他的规律完全取消了,物质也 离开这些来谈什么 成了相对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也 客观辩证法,前面 说成为相对的。〔第65一66页) 多次引证列宁的话,岂非自相矛盾。 总起来看,华严宗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流派中较为注意范畴的阐明。它涉及到个别与一般、同一与差别、发生与消灭、时间与空间、本质与现象,等等。从认识论上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发展。只是由于他们从颠倒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对待事物,一切都被歪曲、颜倒了。它不但不能促使认识的深刻化、接近科学,相凤,倒是引导人们向反科学的道路迈进了一步。 我们认为范畴是客观事物的某些普遍 :”4云快%零 ==========第506页========== 50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性质和内部联系在思维上的反映形式。对立的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本身矛盾运动的反映。而一切唯心主义者和我们恰恰相反。他们首先否认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也否认范畴是客观事物的普遍本性的反映,在他们的哲学体系里,对立的 不够严肃 范畴只能是概念游戏。范畴不再是认识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的工具,而是把范畴当作论证唯心主义的工具。因此,范畴在他们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支配下,必然脱离认识的实践,范畴成了一套空洞的概念。〔第67一68页〕 ==========第507页========== 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稿) 一书的批注 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在 一九六五年以后按批读原件刊印 ttwe米 ==========第508页========== 、, 。 、 ==========第50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 上册:唯物辩证法 李达主编 一九六五年内部讨论稿全一册 八四六页 :·수(- ==========第510页========== ==========第511页========== 505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第三章辩证法与形而 上学的对立 第一节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的核心 关于发展的 在认识史上,同唯物论 是对立统一规律, 两种见解 与准心论的斗争、可知论与 其他范畴如质量互 不可知论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还有辩证 变、否定之否定、联 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法同形而上学 系、发展…等等, 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由于发展观的 都可以在核心规律不同,各个哲学派别在解决哲学根本问题中予以说明。盖所 时的论证方法和彻底程度也就不同。发展 谓联系就是诸对立 观是构成一定哲学体系的必要的有机的成 物间在时间和空间 分,是世界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毛 中互相联系,所谓泽东同志把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表述为互 ==========第512页========== 50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发展就是诸对立物 相对立的宇宙观(即世界观),就表明这两 (Anorises).①¥ 种发展观对立的问题也是哲学上极为重要 争的结果。至于质 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论述哲学根本问题 量互变、否定之否 之后,必须论述两种发展观对立的问题。 定,应与现象本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与 形式内容等等,在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列宁在《谈谈辩 核心规〔律)的指导 证法问题》中,都把发展观概括为辩证法和 下予以说明。旧哲 形而上学两种。列宁说:“两种基本的(或 学传下来的几个规 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 律并列的方法不妥, 展(进化)观点是: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 这在列宁已基〔本) 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 上解决了,我们的 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 任务是加解释和发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②[271)前一 挥。至于各种范畴 种观点就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后一种观 (可以有十几种), 点就是辩证法的发展观。在这一节里,我 都要以事物的矛盾 们将论述这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这种 对立统一去说明。 对立的历史根据以及这种对立同哲学根本 例如什么叫本质, 问题的关系。· ①括号中的外文是毛泽东写的,原批如此。 ②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8页。一此为原书脚注。一编者 ==========第513页========== 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稍)一书的批注 507 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如等此>类推。 两种发展观互 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 相对立的焦点 立,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三 个问题上。 不必抄斯大林 第一、孤立观点和联系观点的对立。…〔第63-65页① ①系原书的页码。 ==========第514页========== ==========第515页========== 509 注·释 1西洛可夫(H.山pooB)现译希罗科夫。苏联哲学家。一第1页。2爱森堡(A.A3 eHbOepr)现译艾森贝格。苏联哲学家。一-第1页。 3李达(1890一1966)湖南零陵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主要译著有《马克思经济学说》,《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等;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一一第1页。 4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理论观念(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要注意这点一这个统一正是在认识论中”(《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6页)。—第5页。 5伯伦斯泰因(E.Bernstein,1850-1932)在其他处又译柏伦斯泰因,伯因斯坦等,现译伯恩施坦。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一第5页。6普罗列达里亚意即“无产阶级”。—第6页。 7普列哈诺夫(T.B.exaHOB,.1856一1918)在其他处又译蒲列哈诺夫等,现译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第6页。8布尔乔亚意即“资产阶级”。一一第6页。 9少数派现译为孟什维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生了分裂。选举中的少数派被称为孟什维克,即俄语 MeHbleBMK(意即少数派)的音译。一一第6页。 10新火花派即新火星(hoa册ra3 eTa 一书摘要》。这里的译文有误。新的译文是:“表象不能把 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6页)一第27页。 25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章《商品》。新的译文是:“商品的价值对象性 不同于快嘴桂嫂,你不知道对它怎么办。…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胡尔斯达夫的情妇郭克里寡妇,现译快嘴桂嫂,是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中的酒店女店主,喜爱虚荣,没有头脑,易受欺骗。胡尔斯达夫,现译约翰·福斯搭夫爵士,是常到桂嫂酒店骗吃骗喝,赊怅赖帐的无赖。福斯塔夫懂得如何抓住桂嫂的弱点来欺诈她,直到死时也没还桂嫂的帐。马克思引用快嘴桂嫂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商品的价值对象性是个不易把握,高度抽象的东西。一第28页。6见列宁《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难道我只见树叶而不见树木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5页) 一第28页。 27见本书注释100的引文的中间部分。一第29页。 28托罗斯基(L.L.To0KH,1879-1940)现译托洛茨基。一第30页。29多数派现译为布尔什维克。他们在俄国杜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时占 ==========第518页========== 51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多数。布尔什维克即俄语Oobe巡的音译.意即多数派。一第30页。30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一第31页。 31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的译文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规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已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第33页。 32马二伊主义即马列主义。“伊”指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即列宁。-一 第33页。 33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2页)--第34页。 34见伯恩施坦《崩溃论和殖民政策》。新的译文全文是:“我对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社 会主义的最终目的'非常缺乏爱好和兴趣。这个目的无论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完全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40页)—第34页。 35倍根(F.Bac0n,1561-1626)现译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第36页。36巴克来(G.Berkeley,1684一1753)在其他处又译巴克列等,现译贝克菜。英国 唯心主义哲学家。一第36页。 37现译名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第38页。 38莎拉比推诺夫(B.H.Capa6bHoB,1886一1952)现译萨拉比扬诺夫。苏联哲学家。 著作有《历史唯物主义》等。一一第42页。 39.里特现译升。一第51页。 40启罗格兰姆现译千克。一第51页。 41孔德拉捷夫(H,KoHApaTbeB)现译孔德拉季耶夫。苏联经济学家。一第52页。42查亚诺夫(A.4ao8)现译恰亚诺夫。苏联经济学家。…第52页。 43现译名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布哈林1921年著。—第54页。 44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然而机械”观正是这样做的。它用位置移动来说明一切变化,用量的差异来说明一切质的差异,同时忽视了质和量的关系”是相互的,忽视了量可以转变为质,质也可以转变为量,忽视了这里所发生的恰好是相互作用。如果质的一切差异和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量的差异和变化,归结为机械的位置移动,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得出这个命题: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同一的最 ·.t ==========第519页========== 注释 513 小的粒子所组成.而物质的化学元素的一切质的差异都是由量的差异,即由这些最小的粒子结合成原子时在数目上和在空间排列上的差异所引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6-一597页)一第55页,45见本书注释129的引文的第一段。一第57页。 46见《韩非子·五熹》。原文是:“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第58页。 47波格达诺夫(A.A.6 oraHoB,1873一1928)在其他处又译波格达洛夫等,现译波 格丹诺夫。俄国社会哲学家、经济学家。一第63页。 48基尔特气习基尔特,现译行会。基尔特气习,即行会习气。一第63页。49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 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第三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用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祛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1页)-一第65页。 50亚丹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现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第66页。 51斯达林在其他处又译斯丹林等,即斯大林-一第69页。 52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 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页)-—第72页。 53见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家族》。新的译文是:“无产阶级和富有是两个对立面。它 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二者都是由私有制世界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方面中的每-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竞占有什么样的确定的地位。只宣布它们是统 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3页)--第74页。 54见斯大林《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新的译文是:“…只要新经济政策存在,就 应当保存它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反对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其目的是保证私人贸易的一定自由;第二个方面是反对私人贸易完全自由,其目的是保证国家对市场起调节作用。取消这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就不会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第75页。55普罗列达里亚独栽无产阶级专政一词的旧译法。一第78页。 6佳人却可倾国见《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顽顿人 ==========第520页========== 51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城,再颜倾人国。”倾城、倾国,既可指倾覆国家(如《诗·大雅·瞻叫》:“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王充《论衡·非韩》:“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也可用形容女子的绝美(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毛泽东这里指旧谓绝美的女子可以误国、亡国。一第78页。 57见《老子》第五十八章。原文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第78页。58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是怎样(怎样我为)同一的一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一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1页)--第79页。 59顿抗(antagonismus)在其他处又译颜颜、拮抗等,现在一般译为“对抗”。- 第83页。 60新的译文是:“极不确切。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见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页)一第84页。 61季诺维夫(,1.3 iHOBbeB,.1883一1936)在其他处又译季诺维埃夫,现译季诺维也夫。曾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共产国际主席等职。第86页。 62卢波尔(1.K.ynno1,1896一1943)在其他处又译鲁波尔。苏联哲学家。一一第87 页。 63见列宁《谈淡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 当如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3页)。--第90页。 64见列宁《谈炎辩证法问题》(原译《关于辩证法的问题》,又译《论辩证法问题》)。新 的译文是:“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页)一第92页。5法西斯特法西斯分子,法西斯主义者。一第95页。 66斯宾塞(Herbert Spencer,.l820一1903)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宣扬不可知论和庸俗进化论。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第一原理》等。一一第100页。67谢林格(F.W.Schelling,1775一1854)现译谢林,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 第100页。 68《经济学者的捕要》布哈林著,原载苏联《真理报》1928年9月30日。现译为:《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一一为迎接新的经济年度而作》(《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 ==========第521页========== 注 释 515 杜1981年版.第270一299页)。-第103页。 69见韩愈《进学解》。原文有“补苴罅漏、张皇幽眇”之句。-一第103页 70见苏轼《范增论》。原文是:“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第106页。 71见《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有“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话。--第106页2见《吕氏春秋·尽数》。原文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后来唐朝马总撰的《意林》等都引“不蝼”作“不意”。一一第107页。 73见《论语·颜渊。原文是:“子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第108页。74指《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四章中的“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一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目录第V1I页)。一第113 页。 75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新的译文是:“私有 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 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 这种生产方式…。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它的消灭,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 “…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 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829一832页)-第114页。 76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每日每地都在发生的 过程,一旦清除了旧唯心主义哲学盖在它上面而且由杜林先生一类无可救药的形而上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继续盖在它上面的神秘的垃圾,它是任何一个小孩都能够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5页)第115页。 77现译名为:《法哲学原理》。--第115页。 78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全文是:“亿万颗大麦粒被磨碎、煮熟、酿制。然 后被消费。但是,如果这样的一颗大麦粒得到它所需要的正常的条件,落到适宜 ==========第522页========== 51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的土壤里,那末它在热和水分的影响下就发生特有的变化:发芽;而麦粒本身就消失了,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从它生长起来的植物,·即麦粒的否定。而这种植物的生命的正常进程是怎样的呢?它生长,开花,结实,最后又产生大麦粒,大麦粒一成熟。植株就渐渐死去,它本身被否定了。作为这一否定的否定的结果,我们又有了原来的大麦粒,但是不是一粒,而是加了十倍、二十倍或三十倍。谷类的种变化得极其缓慢,所以今天的大麦差不多和-一百年以前的一样。如果我们以 一种可塑性的观赏植物为例,如大丽花或兰花,我们只要按照园艺家的技艺去处理种子和从种子长出的植物,那么我们得到的这个否定的否定的结果,不仅是更多的种子,而且是品质改良了的、能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的种子,这个过程的每一次重复,每一次新的否定的否定都提高了这种完善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5一176页)一-第117页。 79密海洛夫斯基(H.K.MHxaiTOBCKn辩,1842一1904)现泽米海洛夫斯基。俄国自由主义 民粹派思想家,在哲学上倾向实证主义、康德主义和马赫主义的观点。主要著作有《什么是进步?》、《社会科学中的类比方法》等。一一第117页。 80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一象在大麦粒那里一样,这种过程也在大 多数昆虫中,例如在蝴蝶中发生。蝴蝶通过卵的否定从卵中产生出来,经过各种变化而达到性的成熟,交尾并且又被否定,就是说,一旦繁殖过程完成而且雌蝴蝶产了很多卵,它们就死亡了。至手其他植物和动物,这个过程的完成并不是这样简单,它们在死亡以前,不只是一次而且是多次地结子、产卵或生育后代,但是在这里,这对我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在这里,我们只是要说明,否定的否定真实地发生于有机界的两大界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6页)---第118页。 81见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原译《史的一元论》)。新的译文是:“花是 植物的器官,而作为植物器官的花很少否定植物,正如米海洛夫斯基先生的头很少否定米海洛夫斯基先生一样。但是‘实'一更正确些说,胎卵却正是作为新的生命的发展的出发点的某一有机体的否定。恩格斯正是从植物的胎卵发展起到由它再生胎卵止来规察植物生命的循环。”(《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646页)-一第119页。 82形式论理学旧的译法,即形式逻辑学。一第119页。 83新的译文是:“每一个新的运动也都是由对立要素的对立或冲突中产生的。”(见 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分册,第141页)-一第120页。 84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辩证法的特征的和本质的东西 ==========第523页========== 注 517 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徒然的否定,并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4页)一第121页。 85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辩证的环节”,即科学的考察,要求指出差别、联系、转化。否则,简单的、肯定的论断就是不完全的、无 -生命的、死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4一245页)-一第122页。 86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辩证的环节'要求指出‘统 ,',也就是指出否定的东西和肯定的东西的联系,指出这个肯定的东西存在于否定的东西之中。从肯定到否定一从否定到与肯定的东西的‘统一’,一否则,辩证法就要成为空祠的否定,成为游戏或怀疑论。”〔《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5页)—第123页。 87见《周易·易传·系辞上》。原文是:“乾坤其易之组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儿乎息矣。”--第123页。 88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宜布 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否定的方式在这里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质,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我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我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介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怎样做呢?这就要依每一种情况的特殊性质而定。如果我磨碎了大麦粒,如果我踩死了昆虫,那末我虽然完成了第一个动作,却使第 二个动作成为不可能了。因此、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一182页)一第124页, 89见《南官词纪》〔锁南枝〕。原文全文是:“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 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得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第124页。 90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一很明显,如果把否定的否定当作儿戏:先写上a,然后又涂掉,或者先说玫瑰是玫瑰,然后又说玫瑰不是玫瑰,那末,除了做这种无聊事情的人的愚蠢以外,什么结果也得不到。可是形而上学者却要我们确信,如果我们要实现否定的否定,那么这就是正确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 ==========第524页========== 5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2页)一第126页。 91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 是本质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一第127页92加列夫H.A.KapeB)现译卡烈夫或卡列夫。苏联哲学家。一第128页。 93见黑格尔《小逻辑》新的译文是:“关于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主要地必须坚持一点 即内容并不是没有形式的,反之,内容既具有形式于自身内,同时形式又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页)一第129页94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新的译文是:“诚然,政治经济学 普经分析了价值和价值量(虽然不充分),揭示了这些形式所掩盖的内容。但它甚至从夹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要采取这种形式呢?为什么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一些公式本来在额上写着,它们是属于生产过程支配人而人还没有支配生产过程的那种社会形态的,在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意识中,它们竞象生产劳动本身一样.成了不言而喻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7-98页)--第131页。 95亚斯姆斯(B.中.AcMy℃,1894一)现译阿斯穆斯。苏联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辩证唯 物主义和逻辑》(1924)等。一-第135页。 96米丁(M.5.MrH,1901一)苏联哲学家。193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第 137页 97沈志远(1902-一1965)浙江萧山人。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名学者,经济 学家。主要译作有:《辩证法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等,主要著作有:《新经济学大纲》,《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近代经济学说史》,·《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讲话》等。 一-第137页。 98邬梁诺夫现译乌里扬诺夫,即列宁。--第142页。 99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 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0页)一第142页。 100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 象的东西时,他不是离开一如果它是正确的(注意)(而康德和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淡论正确的思维》一一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哲学笔记》,人民 ==========第525页========== 注 释 519 出版社1974年版,第181页)一第148页。 101见列宁《怎么办》(旧译《做什么》)。(《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241页)-第150页。 102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的译文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第152页。 103见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新的译文是:“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 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一200页)-一第153页。 104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 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的否定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484页)-一第154页。 105见《汉书·董仲舒传》。原文是:“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一第155 页。 106见列宁《黑恪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如果一切都发展着,.那 么一切就都相互转化,因为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桓的生长、增多(或减少)等等。一既然如此,那就首先必须更确切地理解进化,把它看做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灭、互相转化。”(《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0页)-一第156页, 107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运动和‘自己运动”(这一点要注 意!自生的(独立的)、天然的、内在必然的运动),‘变化’,运动和生命力',-切自已运动的原则',运动”和‘活动的‘神力(Trieb)一慑死存在的对立面 一-谁会相信这就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抽象的和abstrusen(晦涩的、荒谬的?)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呢?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做到了这-点。”(《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7页) -一第159页。 108辩证论理11的译法。现译辩证逻辑。--第162页。 109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 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 ==========第526页========== 520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278页)。一第162页。 110见恩格斯《反杜林论》。引文中“恩格斯指示着说”一语系原书作者米丁所加。新的 译文是:“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页)。-第163页。 111斯特鲁威(们.6.CrpyBe,.1870一1944)现译司徒卢威。俄国经济学家,哲学家,政论 家,合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一一第163页。 112戚尔诺夫(B.M.4epoB,1873一1952)现译切尔诺夫。俄国社会革命党领袖和理论 家之一.一第163页。 113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 不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的统一。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3页)一第164页。 114赫拉克利图(Herakleitos,约前540-前470,现译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唯物主义 哲学家。—第166页。 115这句话新的译文见本书注释150。一第168页。116这句话新的译文见本书注释150.-一第169页。 117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这句话新的译文全文是:“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 常(例如普列汉诺夫)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做实例的总和·例 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文‘。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 而不是被当做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7页)-一第169页。 118在其他处又译《反杜林格论》。现译名为:《反杜林论》。一一第169页。119现译名为:《自然辩证法》。一第169页。 120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 和与统一。”(《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8页)一第170页121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 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9页)一第171页。 122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普通的表象所抓到的是差别和 矛盾,丽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转化,可是这却是最重要的东西。”(《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9页)…第171页。123孟塞维化指孟什维克式的。--第173页。124波尔塞维克即布尔什维克。一第178页。 ==========第527页========== 注 释 521 125见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新的译文全文是:“无怪乎列宁还在1905年,俄国第 一次革命的前夜,就在他的《两种策略》一书中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看做一个链条的两个环节,·看做俄国革命规模的一幅完整的图画”(《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页)。-一第178页。 126卡米业夫(I.6.KameHeB,.1883一1936)现译加米涅夫。曾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 员、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一第178页。 127见黑格尔《逻辑学》。新的译文是:“当质在外在关系中显出自身是内在规定时,质 在这种情况下才主要是特性。”(《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 一第182页。 128见黑格尔《小逻辑》。新的译文是:“质是与存在同一的直接的规定性,与即将讨论的量不同,量虽然也同样是存在的规定性,但不复是直接与存在同一,而是与存在不相干的。且外在于存在的规定性。”(《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2页)—第184页。 129见恩格斯飞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表 示如下: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一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一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诚少才能发生。 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一一差不多总是这样一同时基于这两者。所以,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页) -第188页。 130见本书注释44。-一第189页。 131艾思奇著,上海读书生活出版杜1937年4月初版。该书以答读者问的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若干哲学问题、民族问题和生活问题作了解说。毛泽东读这本书时对该书第一部分“哲学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于内因论和外因论”三篇中的一些观点做了扼要的辑录,并略有发挥。其中标有“(毛泽东意见)”的一段,对原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一第191页。132张友仁系当时给艾思奇写信的一位读者,他在信中驳斥了叶青等人对艾思奇《哲 学讲话》(即《大众哲学》)一书的某些攻击(此信刊于《哲学与生活》一书中)。一一第196页。 133列宁的这段话,是毛泽东从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中抄录的,原书说出自列宁的《哲学笔记》。查《哲学笔记》,只有一段话与这段话意思相近,即:“从最简单、最 ==========第528页========== 52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普通、最常见的等等东西开始;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 ·一般”(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9页)。 一第200页。 134张东荪(1886一1973)浙江杭州人,曾任《时事新报》和《改造》杂志主编。-一-第 201页。 135见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新的译文是:“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 正象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7页)—第218页。 136搭列斯(Tales,约前624一前547)现译泰利士或泰勒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 家。一第219页。 137参见关于泰利士的《文献记载》:“他曾经猜测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罗马哲 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页)。-第219页。 138见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新的译文是:“火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 气之死,土生于水之死。”(同上,第26页)一第220页。 139参见关于赫拉克利特的《文献记载》:“他认为万物都在运动:永恒的事物永恒地运 动着,暂时的事物暂时运动着。”(同上,第17页)一第220页。 140见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新的译文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上,第 27页)—第220页。 141见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新的译文是:“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 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同上,第23页)—第221页。 142见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新的译文是:“应当知道,成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 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同上,第26贞)-一第221页。143德莫克里特(Demokritos,约前460一前370)现译德谟克里特或德谟克利特。古 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一第222页。 144参见关于德谟克利特的《文献记载》:“在自然中存在的只有原子和虚空。”(《古希腊 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7页)一第224页。145观念论旧的译法。现译唯心论。一一第225页。 146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第234页。 ==========第529页========== 注 释 523 147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 可想象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9页)一第235页。 148以太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充满整个字宙空间、无所不在的媒质。过 。去人们认为,光的传播、电磁作用和引力作用的传递都通过这种机城的媒质而实 现。现代物理学的实验和理论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证实光、电、引力的传播或传递是通过各种物理场(电磁场、引力场)来完成的。一一第239页、 149见黑格尔《逻辑学》。新的译文是:“…而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 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6页)一第241页。 150参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这段引文与新译文有出入。新的译文是:“对立面的 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吧?虽然同一和统这两个名词在这里并没有特别重大的差别。在一定的意义上两个名词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1一712页)-第243页。 151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切现存事 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同上,第712页)一第244页。152物本体(①ing an sich)又译为“物自体”、“自在之物”等。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用语。 指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可认识的东西。一第252页。 153见黑格尔飞小逻辑》。新的译文是:“这种形式的根据并没有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内 容,因此并不是自我能动的和自我产生的。象这种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因而自我能动的内容,就是后面即将达到的概念。”(《小逻辑》,商务印书馆980年版,第262页)-一第256页。 154普列斯德媾和普列斯德(BpcT),在其他处又译朴列斯特,现译布列斯特。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苏维埃共和国道到德帝国主义军队的入侵,为了使刚成立的苏维埃共和国避免在入侵德军的打击下天折,列宁主张暂时退却,接受德帝国主义提出的割地、赔款等条件,立刻签订和约。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在俄国西部布列斯特订立和约。这个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了时间去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调整经济,建立红军,得以在1918年至1920年击溃白军和英、美、法、日、波等国的武装干涉。一第262页。 ==========第530页========== 52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155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不仅从物质到意识的 转化是辩证的,而且从感觉到思想的转化等等也是辩证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杜1974年版,第314页)一第265页。 156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 有止境的接近。”(《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8页)一第265页。157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新的译文 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断由动的形式转为存在形式,由运动形式转为物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4页)-一-第266页c 158见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第206页。转见本书 第24页。-第270页。 159论理学旧的译法。现译逻辑学。一第273页。 160克劳塞维资(K.V.C1 ausewitz,1780一1831)现译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资 产阶级军事著作家。曾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著作有《战争论》等。一一第282页。161潘梓年(1893一1972)江苏宜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宜传工作者。 抗日战争开始后,从1938年起在武汉和重庆任《新华日报》社社长。第282页。162《逻辑与逻辑学》潘梓年著,1937年10月出版。1938年第二次印行时曾改名为 《逻辑学与逻辑术》。毛泽东读的是1937年第一次印行的书。该书主要探讨了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将逻辑分为方法论(逻辑学)与技术论(逻辑术)两部分,虽然未彻底克服将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混为一谈的缺点,但它没有完全否定,而是改造、利用了原有的形式逻辑。这与二十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将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完全等同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一第282页。 163本书即《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 义”,斯大林著。博古据1938年9月12日《真理报》译出。-一第285页。164见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新的译文是:“不可能把思维同思维着 的物质分开。物质是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4页)一-第297页。 165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的全文是:“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 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页)-一第297页。 166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 ==========第531页========== 注释 525 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党感知的客观实在,等等。 …物质、自然界、存在、物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感觉、心理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147页)-第298页。 167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全文是:“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 斯奈德一秒钟也没有怀疑过世界图景就是物质运动和‘物质思维'的图景(前引书第288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1页)一第298页。 168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脑是思想的器官。”(《列宁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3页)--第298页。 169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现代信仰主义决不否认科学; 它只否认科学的过分的奢望',即科学想达到客观真理的奢望。如果客观真理存在着(如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如果只有那在人类‘经验”中反映外部世界的自然科学才能给我们提供客观真理,那么一切信仰主义就被完全否定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4页)一第299页。 170《哲学选辑》这是艾思奇从当时苏联和中国出版的几本哲学著作中分别选取其中 较有特色的部分编辑而成的。“绪论”选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绪论;第一、二章选自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的第二、三章;第三章选自李达著《社会学大纲》的第三章;第四章选自米丁等著的《新哲学大纲》的第八章。附录的第一部分,选自博古翻译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第二部分《研究提纲》,系艾思奇本人撰写。一第303页。 171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在哲学上企图超出这两个基本 派别(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编者),这不过是玩弄‘调和派的骗人把戏”而已。”(《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7页)一-第308页。172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 至终都是有党性的,他们善于发现一切‘最新'流派背弃唯物主义以及纵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倾向。”(《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346页)—第308页。 173叶青即任卓宣(1896一),四川南充人。早年曾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被捕 后叛变,从事反共宣传活动。1939年初加入中国国民党。1949年以后任国民党中央宜传部副部长等职。一第310页。 174见列宁《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诡辩》。新的译文是:“这种议论的诡辩性就在于:他们 ==========第532页========== 52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耍了一个偷天换日的把戏,把早已过去的历史时代搬到现代来。”(《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62页)一-第317页。 175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 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4页)一第330页。 176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 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3页)一第331页。 177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 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图画的轮廊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而这幅图画描绘客观地存在着的模特儿,这是无条件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一第332页。 178塞倩诺夫(1.M.Ce4eoB,1829一1905)现译谢切诺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和唯物主义思想家。在意识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谢切诺夫从反射的观点出发提出,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感官和大脑中发生的神经过程,都是感觉的物质基础;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各种现象的反映,人的感知觉形象和客观对象相似。一一第332页。 179见普列汉诺夫《MATERIALISMUS MILITANS(战斗唯物主义)答波格丹诺 夫先生》中的《第二封信》。新的译文是:“如果自在之物只是在我们看它时它才有颜色,只在我们嗅它时它才有气味,如此类推,那末把我们对它的表象称为符号时,就会使人以为,依照我们的意见,某种自在之色、自在之味等等、一一句话,某种不能成为我们感觉的对象的自在的感觉、是符合于存在于我们感党中的自在之物的颜色、气味等等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962年版,第264页)第332页。 180哥尼克曼(C.TOHMKMaH,1897一)1917一1918年为孟什维克。后加入俄共 (布)。19211926年在莫斯科共产生义大学任教。以后做联共(布)党的组织领导工作和经济工作。1935年被开除出联共(布)。一第334页。 181所注引文出处有误。这段引文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理 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 ==========第533页========== 注 释 527 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7页)一第336页。 182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全文是:“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 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90页)-一第337页。 183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新的译文是:“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 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陕,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页)一第338页,184见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新的译文是:“大家知道,竞争是由封建垄断产生的。可 见,原来竞争是垄断的对立面,并非垄断是竞争的对立面。因此,现代垄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反题、相反地,它是一个真正的合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1页)一第347页。 185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 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0页)-第352页。 186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 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7一148页)-一第353页。 187见《庄子·人间世》。原文是:“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钜”,同“巨”。 第354页。 188亦说“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或“毫厘千里”。见《礼记·经解》。原文是:“《易》曰: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谬)以千里。’”一一第354页。 189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全文是:“物质正在消失'这句话的 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从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6页)-一第357页。 ==========第534页========== 52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190张君动(1887一1969)江苏宝山人。1932年4月发起成立中国国家社会党(简称 国社党),鼓吹社会改良,反对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1934年4月,披选为国社党中央常务委员兼总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代表国社党致函蒋介石,表示愿共赴国难,并称:中国的民族性是“不走极端而好调和”,当时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宜言是“中庸性之重要文献”。一第364页。 191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 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哲学笔记》,人民出版杜1974年版,第238页)--第367页。 192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方和 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官签订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和约》。条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帝国主义的既得利益,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第372页。 193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相对中有绝对。”(《列宁选集》第2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页)-第374页。194见《老子》第四十章。一第381页。 195近卫声明近卫,指近卫文靡(1891一1945)。1937年至1939年、1940年至1941 年任日本国首相。1938年1月16日近卫内阁发表声明,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声称,如果国民党政府仍继续“策动抗战”,日本政府“今后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在中国扶植新的傀偶政权。同年11月3日和12月22日,近卫又两次发表声明,对蒋介石威胁利诱。早与日本政府进行勾结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近卫声明后,进一步主张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并于1938年12月29日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第387页。 196劳动组合这里指工会。一一第393页。 197第三次国会指沙皇政府在1907年11月召开的第三次国家杜马(杜马即议会、国 会,俄文的音译)。一第397页。 198“撤回派”亦称“召回派”,1908年在俄国工人运动中以“左”的面目出现的机会主 义派别。召回派要求从国家杜马中召回社会民主党的代表,拒绝在工会及其他劳动者的合法团体中进行工作。1909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把召回派清除出党。一第397页。 199“前进派”亦称“前进集团”,是俄国杜会民主党内从布尔什维克分裂出去的一个 机会主义集团。它是在波格丹诺夫和阿列克辛斯基的得议下于1909年在国外成立的、因曾出版《前进文集而得名。它实行的政策倾向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实际上是以“左”的面目出现的取消派。一第397页。 ==========第535页========== 注释 529 200新的译文全文是:“唯物辩证法这种普遍的方法论,应该渗透到一切具体的实验科 学中去,因为它可以说是各门科学的代数学,它使具体的内容产生内在联系。”(见德波林《哲学与政治》上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08一209页)一一第399页。201三月参攻会指1941年3月1日至10日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 大会。这年一月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后,受到国内外进步舆论的谴责。为摆脱政治孤立的局面,国民党召开了这次会议。会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解决皖南事变善后办法十一条。由于国民党拒绝接受,中共参政员毛泽东等七人拒绝出席会议。一第406页。 202见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新的译文是:“…机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阶级合作 的思想。战争使这个思想发展到了项点,并且把它的一系列特别的因素和刺激附加到一般的因素和刺激之中,用特殊的威胁和暴力迫使平蒲的分散的群众同资产阶级实行合作”(《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8一649页)。一一第406页。 203人民主义旧的译法。现译民粹主义(HapoAHwuecTBo)。十九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俄 国革命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一第408页。 204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 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斯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一第411页。 205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科学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 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3页)-一-第411顶。 206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1940年开始实行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政 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二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故谓三三制。—第412页。 207见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新的译文是:“右倾学理主义固执地只 承认旧形式,而忽视新内容,结果彻底破产了。左倾学理主义则固执地绝对否定某些旧形式,看不见新内容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为自己开辟道路,不知道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掌握一切形式,学会以最快的速度,用一种形式去补充另一种形式,用一种形式去代替另一种形式,使我们的策略适应不是由于我们的阶级或我们的努力所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变更。”(《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第536页========== 530 毛洋东哲学批注集 1972年版,第257页)一第413页。 208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考 察整个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4页)-第414页。 209见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第四部分《关于社会主义在苏 联的命运》。新的译文是:“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 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种矛盾是完全可以用一个国家的努力来克服的,第二种矛盾却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努力才能解决,一谁把这两种矛盾混为一谈,谁就犯了最粗暴的反列宁主义的错误,谁就是糊涂虫,或者是不可救药的机会主义者。”(《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6一343页) 一第419页。 210见马克思《路易·被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新的译文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一第419页。211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 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这些条件并非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必然是一样的)的任何情况下必然要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50-551页)第420页。 212见列宁《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新的译文是:“要真正 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上错误和防止僵化,”(《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一第422页。 213见普列汉诺夫《(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版序言》.新的译文全文是: “辩证法没有废除形式逻辑,而只是取消了形而上学者所附加给形式逻辑的规律的绝对意义。"(《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7页) 一第424页。 214见普列汉诺夫《〈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版序言》。新的译文是:“物 质的运动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运动是矛盾。必须辩证地来判断它、也就是说要按照为伯恩施坦先生所不齿的‘是一否,否一是'的公式来判断它。…既然某种暂时的物质结合体是由于永恒的运动产生的,而且当它还没有由于永恒的运动而消失的时候,对这种结合体的存在问题,必须要给以肯定的回答。…当谈到单个的对象时,我们必须遵照着上述的宇伯威格的规则和思维的‘基本规律来判断它。在这种范围内,伯恩施坦先生喜爱的是一是,否一否的‘公式”占 ,ッ과 作:计建可0: ==========第537页========== 注 释 531 统治地位。”(《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2一83页)-第425页。 215见普列汉诺夫《〈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版序言》。新的译文是:“既 然现存的结合体仍然是现存的结合体.那末我们就应当按照‘是一是,否一否'这公式来判断。但是由于它们都在变化并且它们不再象从前那样存在着,那么我们就应当求助于矛盾逻辑”(《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4页)。-一…第425页。 216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新的译文是:“从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进步等问题开始,就等于从末尾开始。当你还没有专门研究过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甚至未能确定这个概念,甚至未能去认真研究事实和客观地分析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时候.你怎能得出关于一般社会和一般进步的概念观:”(《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一一第428页。217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 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3页)第429页。 218见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新的译文是:“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 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和运用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当每个国家采取具体的途径来解决统一的国际任务,战胜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和左倾学理主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都必须考察、研究、探索、揣测和把握民族的特点和特征,这就是一切先进国家(而且不仪是先进国家在目前历史阶段上的主要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6页)-一第432页。 2]9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的译文全文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一第433页。220刺戟即刺激。—第434页。 221迈尔(J.R.Mayer,1814-1878)德国自然科学家,最先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规 律的科学家之一。一-第435页。 222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全文是:“摩擦生热,在实践上是史前的人就已 ==========第538页========== 532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经知道的了,他们也许在十万年前就发现了摩擦取火,而且他们在更早以前就用摩擦来使冻冷了的肢体温暖。但是,从那时起到发现摩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热的 一个源泉,谁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千年。够了,已经到来了这样的时候,人的脑子已经发展到足以下这样一个判断:摩擦是热的一个源泉,这是一个实在的判断,并且是一个肯定判断。 又经过了儿千年,到1842年迈尔、焦耳和柯尔丁才根据这个特殊过程和同时发现的其他类似过程的关系,即根据它的最接近的一般条件来研究这个特殊过程,并且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一切机械运动都能借痒擦转化为热。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大量的经验知识,我们对于对象的认识才能从上述的肯定的实在的判断进步到这个全称的反省的判断。 但是,现在事情发展得很迅速。只过了三年,迈尔就能够(至少在实质上)把反省判断提高到它现在还起着作用的阶段:在每·一情况的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能够而且不得不直接或间接地转变为其他任何运动形式。这是概念的判断,并且是必然判断一一判断的最高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67-568页)-—第434-435页, 223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是:“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 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68页)—第435页。 224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当然,这并不是说逻辑的格以 人的实践作为它自己的异在(一绝对唯心主义),相反地,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3页)一-第436页。 225见恩格斯《反杜林论》,这句话新的译文全文是:“然而,常识在它自已的日常活动 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敏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最惊人的变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一第437页。 226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已将天体现象及海洋 运动用重力来说明了,但重力来源如何,却没有说过。”他列举重力的某些性质以后继续说:“我还没有方法由此项现象以推及重力之根源,我亦不想立一假说。凡非由现象中推论得者,均是假说,凡是假说,不问其为玄学的,物理学的或力学的等等,均不能用入实验物理学内,在实验物理学上,一切定理均由现象推得,用归纳法推广之。“(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956页)黑格尔注意到牛顿的这种看 5。 ==========第539页========== 注 释 533 法,在《小逻辑》中写道:“牛顿…曾经明白地警告物理学,切勿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5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要注意牛顿的“‘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呵!’这个警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66页)。一第441页。227参见注释245。--第441页。228见注释231。一第443页。 229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新的译文是 “马克思在四十年代提出这个假设后,就着手实际地(请注意这点)研究材料。他从各个杜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二十五年的工夫来研究这些材料)把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分析,”(《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一第444页c 230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新的译文是 “现在,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一第444页。231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的译文全文是:“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 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一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生,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83一584页)一第444页 232见列宁《国家与革命》。新的译文是:“分析这个经验,从这个经验中得到策咯教训, 根据这个经验来重新审查自己的理论,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1页)-第446页。 233河上肇(1879一1946)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唯物史观研究》、 《经济学大纲》等。一第453页。 234麦利亚(J,Meslier,1664一1729)现译梅叶。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无神论 者,空想共产主义者。一一第458页。 235理神论即自然神论。英国自然神论的主要代表有多德威尔、考尔德、柯林斯等。 —-第458页。 236杜尔巴克(P.H.D.Holbach,1723一1789)现译霍尔巴赫。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哲学家、无神论者。一第459页。 237新的译文是:“所以,就是相信物种是不断变化着的也没有什么矛盾”(见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0页)。一第460页。 ==========第540页========== 534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238这句话新的译文全文是:“人的种类是否在太初的时候就产生了,抑或是自然在某 一时期突然的产物呢?”(见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6页)一第460页。 239这句话新的译文全文是:“人不是生来能够知道一切,人也不是生来认识他的起 源;人是既不能渗透事物的本质,也不能追溯到最初的一些原理”(见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2页)。一第460页。 240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新的译文是:“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 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的接近地是无条件的。图画的轮廓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而这幅图画描绘客观地存在着的模特儿,这是无条件的。…你们会说: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这种区分是不确定的。我告诉你们: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一136页)一第462页。 241见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新的译文是:“一般说来,马克思和恩格 斯在唯物主义方面的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就是他们制定了正确的方法。费尔巴哈集中他的全力去反对黑格尔哲学的思辨要素,以致他很少重视和利用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要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58页)-第464页。 242见列宁《进一步,退两步》。新的译文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 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7页)。—第464页。 243见本书注释78的引文的前半部分。一第468页。 244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的译文是:“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 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第469页。 245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新的译文是: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拟,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一第470页。 246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关于这句话的新译 ==========第541页========== 注释 535 文是:“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9页)一第471页。 247见列宁《论国家》。新的译文是:“…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 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0页)一第473页。248安朵拉托斯基(B.B.Aa0 PaTCKr胼,1878-1945)现译阿多拉茨基。苏联马克思主 义学者。曾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1932年起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第473页。 249见阿多拉茨基《列宁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新的译文是:“思维是由存在决 定的。…应当善于按照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它们,而不要把这些关系同人们对它们的想象、同人的观念混淆起来。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一事实即使从下面一·点也显然可以看出:在历史上我]处处可以看到,当社会关系在现实中正在成熟起来并且实际上存在着的时候,可是还不存在关于这些关系的意识,人们还不了解他们自身所作的这一切的全部详细情形。关系最先成熟,然后产生意识,人们才开始理解这些关系。”(《阿多拉茨基选集》,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407页)一第474.页。· 。250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的译文是:“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 社会形态(指资本主义社会一编者注)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一第475页。 251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二三卷第七篇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新的译文是: “…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自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一927页)一第476页。252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的译文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 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第478 ==========第542页========== 536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页。 253见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新的译文是:“因为思维过程本身 是在一定的条件中生长起来的,它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所以真正能理解的思维只能是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9页)。—一第480页。 254库格满(L.Kugelmann,1830-1902)现译库格曼。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一国 际会员,马克思的朋友。-一第480页。 255见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新的译文是:“我们采用这种方法, 是从历史上和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初的和最简单的关系出发,因而在这里是从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经济关系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一123页)-第481页。 256修莱登(M.J.Schieiden,1804一1881)现译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的创 立者之一。与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一第482页。257修万(T.Schwann,1810一1882)现译施旺。德国动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立者 之一。他明确地指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共同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一第482页。 258见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新的译文是:“任何一个民族,如 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368页)一第483页。259舍象旧的译法。现译抽象。…第484页。 260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新的译文是:“…第一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 产生时期在历史上走过的道路。例如,十七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但是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等。这些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劳动、分工、需要、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后一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103页)一第485页。 261具象旧的译法。现译具体。一第486页。 262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新的译文全文是:“它们剩下的只 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一第486页。 ==========第543页========== 注 释 537 23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新的译文全文是:“尽管缝和织是 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一第486页。 264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新的译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占统治地位的杜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页)第486页。 25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新的译文全文是:“…作为独立 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第487页。 266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新的译文是:“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一第489页。 267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新的译文是:“它(指使用价值一编者注)直接是 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一-第490页。 268见列宁《又一次消灭社会主义》。新的译文是:“既然价格是交换关系,那就必然 会了解在个别的交换关系同经常的交换关系之间,在偶然的交换关系同大量的交换关系之间,在暂时的交换关系同长时间的交换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区别。既然如此(无疑是如此),我们就必然要从偶然的和个别的交换关系提升到稳固的和大量的交换关系,从价格提升到价值。”(《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95一196页)一第492页。 269任继愈(1916-)山东平原人。中国哲学家。时任北京大学教授。一第493 页。 270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实际创始人 法藏被唐武则天赐号为“贤首大狮”,也称“贤首宗”。华严宗对世界持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其代表思想是“四法界”说。华严宗认为,理为性,事为相,一切事物都是本体“理”显现出来的幻象,假象。所以归根到底,各种事物互相包容,圆融无得,没有差别和对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华严宗比较注意阐释范哮,有概念辩证法的因素;对后世哲学,特别是程朱理学,有较大的影响。一第497页。 ==========第544页========== 53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271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 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页)一第506页。 ==========第545页========== Ge ne r al I nf or ma t i on书名=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页数=538 SS号=10478067 出版日期=1988年03月第1版出版杜=中央文献出版杜 ==========第546页==========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 一书的批注(1936年11月--1937年4月)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937年7月以前)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1937年9月) 附录:致艾思奇(1937年)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1938年1月-3月) 附录:《读书日记》(1938年2月1日-4月1日)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1938年12月以后)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1939年5月以后)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 )一书的批注(1941年3月以后)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一书的批注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读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一书的批注(1964年10月以后)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稿)一书的批注(1965年以后) 注释 附录页 ==========第547页==========